心理咨询师实务操作: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来源:环球网校 发布时间:2019-09-17 11:29:44 点击量: 分享:

实务操作是一名心理咨询师所必须掌握的技能,是心理咨询师专业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环球网校心理咨询师实操课频道小编特别整理了“心理咨询师实务操作: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这篇备考资料,希望对大家备考有所帮助。

一、什么是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是指以新异独创的方式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创造性思维不仅能揭露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内部联系,而且能在此基础上产生新颖、独特、具有重大社会价值的思维成果。它是人创造力的核心成份,是人类思维的高级形式,是人类思维能力的最高体现,是人类意识发展水平的标志。创造性思维既具有一般思维活动的某些特点,又具有不同于一般思维的独特特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思维结果的首创性、独立性和新颖性。创造性思维是在一般思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提供具有重大社会价值、前所未有的思维成果为标志。在这种思维过程中,没有现成的可供借鉴的解决问题方案,必须打破惯常解决问题的思维模式,将已有知识经验进行改组或重建,独辟蹊径,创造出不同寻常的思维成果。例如,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所提出“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就是创造性思维的典型代表。它在中国香港、中国澳门回归过程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也必将在解决中国台湾问题上产生积极影响。这一划时代的伟大构想,新颖独特,具有巨大的社会价值,必将记入社会发展的历史史册。首创性、独立性和新颖性是创造性思维的本质特征。当然,对于以掌握继承前人的间接经验为主的学生来讲,如果所解决问题对其来说是新颖的,在解决问题活动中不因循旧例,有所发现,有所创新,尽管不一定提供前所未有的、具有巨大社会价值的创造产物,也属于创造性思维。

2.运思过程的非逻辑性。在解决问题过程中,遵循思维的逻辑规则,对事实材料进行分析,通过一步一步地推理,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这是一般思维。创造活动需要一般思维,但更需要创造性思维,才能有效地探索未知的实践领域,提出前所未有的思维成果。由于科学技术发展水平、主体经验以及物质条件的限制,使未知事物带有较大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给创造性思维的顺利进行带来很多困难。在这种情况下,仅利用一般思维就很可能缩手无策,人们就需要打破思维的逻辑规则,发挥创造想象的补充和预见功能,通过自由、灵活地联想,把抽象模糊的概念具体化、明朗化,提出预测性假说或模型,确定创造性解决问题的合理方向。这就是说,创造性思维带有极大的非逻辑性和跳跃性。创造性思维的非逻辑性主要表现形式是直觉和灵感。

3.思维形式的综合性。在创造性思维的过程中,不是靠某种单一的思维形式,而是由多种思维形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高度统一的结果。其中,既有与事物具体情境相联系的形象思维,又有与抽象概念相联系的抽象思维;既有作为新观点、新设想产生基础和准备阶段所进行的分析思维,又有新观念产生瞬间所表现出的直觉、灵感和顿悟等非逻辑性思维形式(它们和逻辑思维前后为序、相互补充);既有为力求创新而进行的发散、多向思维或求异思维,又有为攻克难关而进行的收敛、集中思维或求同思维。形式多样,表现各异。各种思维形式之间都分别构成一组对立面,其中都存在着既互相区别、否定、对立,又互相补充、依存、统一的矛盾关系。在这一对对的矛盾关系中,各种形式的思维有机结合,相互促进,相互补充,使人的创造性思维活动富有活力、逐步深入。

4.强烈的目标指向性。在整个创造性思维活动中,所要解决的创造性问题会象磁石一般地吸引着创造者,使其着迷,使其忘掉周围的一切,全身心地投入创造活动中。对于一个着了迷的创造者,创造就是其生活的最终目标,其它的一切都会被放到注意的范围之外。正如普希金在谈其创作体会时说过的“我忘掉了世界”;俄罗斯作家陀斯妥耶夫斯基也说过“当我写什么东西的时候,吃饭、睡觉以及与别人谈话时,我都想着它”;牛顿在专心研究问题的时候,竟把怀表当作鸡蛋放到锅里去煮等等。这些都是他们对问题的迷恋和强烈的目标定向作用的结果。如果创造的成果对整个社会的意义越重要,对创造者的吸引作用也越大,其迷恋的程度也会更深。

二、创造性思维过程

创造性解决问题比解决一般性问题有着更为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因此在它的运行中又有独特的思维活动程序和规律。英国心理学家华拉斯通过对创造过程的分析,提出了创造性思维的四阶段理论,把与创造活动相联系的创造思维过程分为准备阶段、酝酿阶段、豁朗阶段和验证阶段。

1.准备阶段。这是在创造活动之前,围绕要解决的问题,收集以往资料,积累知识素材及他人解决类似问题的研究资料的过程。这个阶段的准备工作做得越充分,收集的资料越丰富,越有利于开阔思路,从而受到启发,发现和推测出问题的关键,迅速理清思路、明确方向、解决问题。因此,在这一阶段,应努力创造条件,广泛收集资料,有目的、有计划地为所规划的项目做充分的准备。为了使创造性思维顺利展开,不能将准备工作只局限于狭窄的专门领域,而应当有相当广博的知识和技术准备。然后才能象我国伟大诗人杜甫所说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2.酝酿阶段。这是在积累一定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在头脑中对问题和资料进行深入地分析、探索和思考,力图找到解决问题的途经和方法的过程。这一阶段从表面上看没有明显的思维活动,创造者的观念仿佛处于“冬眠”状态,但事实上思考仍在断断续续地进行着。这个时候在创造者的意识中可能对该问题已不再去思考,转而从事或思考其它一些无关的问题,但在不自觉的潜意识中问题仍然存在,当受到一定刺激的作用,又会转入意识领域。例如,日间苦思不解的问题,夜间睡眠时忽然在梦中出现。可见,创造性思维的酝酿阶段多属潜意识过程,这种潜意识的思维活动极可能孕育着解决问题的新观念、新思想,一旦酝酿成熟就会脱颖而出,使问题得到解决。

3.豁朗阶段。这是经过充分的酝酿之后,在头脑中突然跃现出新思想、新观念和新形象,使问题有可能得到顺利解决的过程。在这一阶段中,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意想不到地闪电般地便迎刃而解,头脑似乎从“踏破铁鞋无觅处”的困境中摆脱出来,有一种“得来全不费工夫”的感觉,并显示出极大的创造性。这是对问题经过全力以赴地刻苦钻研之后所涌现出来的科学敏感性发挥作用的结果。这种现象称为“灵感”或“顿悟”。许多科学家的创造发明过程中,都曾有过这种类似惊人的现象。

4.验证阶段。这是在豁朗阶段获得了解决问题的构想或假设之后,在理论上和实践上进行反复检验,多次补充和修正,使其趋于完善的过程。这个阶段,或从逻辑角度在理论上求其周密、正确;或是付诸行动,经观察实验而求得正确的结果。在验证期,创造者需要经过无数次地存优汰劣,才能使创造结果达到完美的地步。

课程免费试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