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实训案例:“精神工资”

来源:环球网校 发布时间:2019-09-20 18:34:37 点击量: 分享:

要重视“精神工资”

案例:p公司前些年的发展业绩是有目共睹的,公司上下共同努力,在短短的几年内,p公司便从一个行业的追随者迅速成长为一个行业的主导者。为鼓励员工的积极性,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p公司规定,员工的报酬随着企业效益的增长不断增加。为此,p公司的员工获得了行业内最好的报酬。然而,近年来,p公司的经营者却发现,员工的报酬越升越高,而企业的凝聚力却越来越低。过去,公司每提升一次报酬,员工的工作热情就会涨上一个台阶,而如今,员工们似乎很是无所谓,更使人困惑的是,这种情绪大有蔓延之势。

分析:报酬增加,凝聚力减弱,这个问题笔者在许多企业里都遇到过,并且程度不同地困扰着企业的管理者,使他们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何在?笔者认为,就在于企业管理者对员工激励的简单化与片面性,即只重视物质的激励,而忽视了对员工精神生活的关注。

心理学告诉我们,人的需要不仅仅是物质的富裕,而需要被承认、被接受、被爱护,需要能够证明自身存在意义的精神生活。他们希望自己能有一定的影响,能在某项事业或领导和同事的心目中有一定分量。为此,我们把企业员工的这种需求形象地称为“心理工资”、“精神工资”,即企业既要支付员工的物质工资,更要关注员工的心理工资和精神工资,一句话,就是要重视对员工的精神奖励。

p公司的问题,正是只重视物质工资,而忽视了精神工资的结果。据笔者了解,p公司给员工的物质报酬虽然不错,但却对员工的精神激励显然不足,什么事都以经济手段衡量和解决,结果使企业对员工的激励全部集中在钱上,换来的只能是唯利是图的雇佣劳动力,而无法获得员工的忠诚、创造与奉献。因此,优秀的管理者在尽量提高员工报酬的同时,会为员工制定一个可以达到的目标,让员工感觉到自己在公司里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人物,并时时激励他们,给他们一个奋斗的理由和动力。物质工资可以换来高质量的劳动技能,但精神工资却可以凝聚员工的心,使其裂变成企业用之不竭的资源。

所谓精神工资,是指企业对员工的认可,并努力让这种认可产生出理想的效果。换句话说,就是管理者对员工的努力不断予以肯定与导向。优秀的管理者,其成功的秘诀就在于他们给员工支付物质工资的同时,还给员工支付了心理工资和精神工资。当这三者有效地融为一体之后,员工就会暴发出超凡的能力。

建议:精神工资不是金钱,它无法用数字来衡量,但必须做到以下几点,即真实、直接、透明、充分与持久等。具体地说,就是要把认可赋予那些应该得到的人,用明确、充分和持久的方式对员工实施精神的奖励,并给予员工一个能够永久回顾荣誉的载体,如奖杯、奖牌及获奖证书等。

温馨提示:欢迎关注环球网校人力资源管理师考试频道,更多资料可以点击下方按钮免费下载学习~

课程免费试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