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力资源管理师 > 人力资源管理师答疑精选 > 信息化绩效评价的内容

信息化绩效评价的内容

更新时间:2015-12-09 17:52:46 来源:|0 浏览0收藏0

人力资源管理师报名、考试、查分时间 免费短信提醒

地区

获取验证 立即预约

请填写图片验证码后获取短信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免费获取短信验证码

从评价的主体角度划分,可以划分为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的信息化绩效评价,其中微观层面的信息化绩效评价根据侧重点不同又可以划分为以战略实施、管理控制和项目管理为基础的绩效评价。 宏观层面的评价宏观评价主要是政府根据企业信息化总体目标的要求,建立绩效评价的标准指标体系和数据的测度方法,统一测算和颁布不同行业不同规模信息化绩效的标准值,作为不同行业和不同规模企业进行IT绩效横向比较的依据,以判断企业在同行业、同规模、同区域的水平地位和主要差距,更有利于绩效评价制度的科学性。在宏观评价中,政府的角色是充当“裁判员”的角色,而不是“运动员”的角色,作为裁判员最重要的是评判需要客观公正。
  为此,需要建立“游戏”运行规则和制定评判标准,从整个产业发展角度对信息化进行统一认识,并进行有效监管。通过制定统一的信息化评价标准和评价体系,有助于各级企业信息化主管和相关部门开展以下方面的工作: 
  (1)帮助掌握企业信息化准确的现状,作为调研和决策的参考; 
  (2)发现问题,正确引导企业信息化建设健康发展; 
  (3)作为政府信息化投资和工作效果评价的客观依据。
  对于正在进行信息化建设的企业而言,这种将相同条件下的企业进行横向比较的方法,还可以剔除外部环境的影响因素,如行业差别和规模差别等,更加客观公正地反映IT的成效,使得IT绩效评价结论满足科学客观和真实的要求。评价能够: 
  (1)帮助企业明确信息化建设目标,围绕全面提高管理水平和整体竞争能力推进信息化; 
  (2)有助于对企业绩效的横向比较,向行业先进水平看齐,从而找到自己与行业先进水平的差距,分析和研究产生差距的原因; 
  (3)帮助企业将信息化与企业战略有机融合起来,促使企业进一步改善经营管理,推动建立企业自我发展的激励与约束机制,使企业信息化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4)帮助企业合理配置信息化建设资源,使有限的投资发挥最佳效果,促使企业在更大的空间内使各种资源得到有效利用; 
  (5)帮助企业利用信息化加强基础管理,促进企业“三改一加强”和管理创新、体制创新; 
  (6)帮助企业了解信息化建设基本情况,发现存在的薄弱环节,找到解决问题的正确途径。
  此外,对于信息化供应商、服务商而言,宏观层面的企业信息化评价有助于他们认识企业信息化的总体需求方向,从而: 
  (1)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切实帮助企业解决应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中的突出问题,帮助客户成功; 
  (2)寻找产品、技术和服务与客户业务的结合点,发现和创造用户需求,谋求双赢。
  国家信息化测评中心已经正式推出了中国第一个面向效益的信息化指标体系――《企业信息化测评指标体系》,以全面评价中国境内各企业的信息化发展和应用水平。该体系包括三部分:一套基本指标、一套补充指标即效能评价和一套评议指标即定性评价。其核心部分是补充指标,也就是效能评价。 
  1.基本指标该指标能够客观反映企业信息化的状况,用于统计调查和政府监测从21个方面对企业信息化状况进行了客观描述,主要用于社会统计调查和政府监测。至于情况是好是坏,投入是浪费还是不浪费,基本指标不作评价。基本指标不独立用于对企业信息化水平的全面评价和认证,得分不向社会公示。 
  2.效能指标该指标评价信息化行为的合理性和信息化的成效,客观评价企业信息化水平,是反映和评价企业信息化实效的一套评价指标体系。效能指标的重要评价思想是“标杆值”法,企业信息化效能指标的标杆值,是一套“标杆值”体系。根据企业所处的行业、规模和发展阶段的不同,评价其信息化实效的标杆值也各不相同。企业信息化效能指标由适宜度和灵敏度两大类指标构成。适宜度指标包括:投资适宜度、战略适宜度、资源匹配度、组织、文化适宜度和应用适宜度。灵敏度指标包括:信息灵敏度、管理运行灵敏度、对外反应灵敏度和创新灵敏度等。效能指标是在企业信息化基本指标基础上,结合不同行业、不同对象特点,以标杆库和标杆值为参照,以信息化效益为评价目标的评价指标,可以形成信息化水平的客观定量分析结论。中国企业信息化标杆企业库,是“标杆值”体系的一个重要参考系统。以效能为评价依据,是企业信息化水平测评的方向,以分行业、分规模的企业标杆值作为重要的评价参考值,评价企业信息化效益水平,是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思路的一个新的突破。该指标对于将企业信息化评价,从以“投入为主”确定信息化水平,转变为以“绩效为主”确定信息化水平,具有重要的政策引导和实践价值。 3.评议指标评议指标是用于水平认证的老师指标,是对影响信息化绩效的非定量因素进行判断的指标,以此形成信息化评价的定性分析结论。由评价实施机构中的老师咨询组进行评价,全面深入反映企业的信息化水平及特殊情况。该评价体系主要为政府了解企业信息化应用情况和进行相关的决策服务,从而引导中国企业信息化的健康发展。该体系提出从效能角度全面评价企业信息化水平并提供解决方案的咨询,旨在引导企业信息化建立在有效益、务实、统筹规划的基础上。 微观层面的评价微观层面的评价主要是以企业信息化体系作为主要对象进行评价,即企业或组织根据自身业务发展和信息化项目的需要,评价自身信息化实施的状态和效果。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利用信息化增强企业综合竞争优势已成为共识。为了适应竞争变化与技术变革,企业投入大笔资金用于复杂度日益剧增的信息系统建设与管理,但是信息技术投资回报往往处于不确定状态。面对这样的挑战,企业高层经理对信息技术的投资往往持十分谨慎的态度,企业希望能通过评价找到正确的战略实施方向,减少项目风险,提高信息化的投资收益。因此,这种微观层面的评价对于帮助企业正确认识IT的作用,理性进行信息化投资,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企业信息化在实施过程中往往分为几个不同层面:战略层、控制层、执行层,分别对应于企业的战略管理层、信息部门和具体的项目组。因此,企业信息化的评价也可以根据不同管理层所关注的重点不同,划分成三类:即分别从战略层面、管控层面、项目层面对企业信息化过程的绩效进行评价,形成一套综合完整的绩效管理评价体系。
  1.以企业信息化战略实施为基础的评价在企业信息化战略层面的主要任务是,根据企业战略目标,通过规划、实施、维护、调整等工作,建立起适合企业运作环境的信息系统体系,目的是提高企业流程质量,改善企业对环境变化的灵敏度。以战略实施为基础的评价关注的是信息化支持企业的战略目标是否实现,如何实现,实现效果如何。企业拥有领先、适用的信息化战略,能够利用信息系统资源突破企业竞争中的地域、时间、成本、结构等障碍要素,进而提高企业差异化和适应变革的能力,建立起企业竞争优势。 
  2.以企业信息化管理控制为基础的评价在企业信息化管控层面的主要任务是,以组织的业务目标为核心,对组织的信息资源进行统筹规划,并采用一定的控制准则和方法针对IT建立集中的管控体系,平衡在信息技术领域的投资与风险,并提供业务所需的信息。管理控制为基础的评价关注IT部门如何有效管理渗透其整个组织的复杂的信息技术,既能使企业充分利用其信息,达到收益最大化,又能更好地控制信息,降低应用信息技术的风险。 
  3.以企业信息化项目管理为基础的评价信息化实施的中心环节是信息系统的建设和应用,并且通常是以项目形式组织实施的,因此,以项目为基础而进行的评价显得尤为必要。基于项目管理的系统评价主要是以信息系统项目为核心,其目的是保证项目管理的科学性,主要分为纵向评价和横向评价。
  纵向评价主要从项目进程的角度进行评价,包括:项目前瞻和立项论证――事前评价;项目建设中――中期评价和工程监理;项目建成交付和投入运行后――验收评价和事后评价。 
  横向评价主要从下面几个角度进行综合评价:
  ① 技术角度:简化出系统建设、系统性能等技术评价指标体系;
  ② 经济角度:直接经济效益和潜在经济效益,定量与定性分析结合。
  ③ 社会角度:宏观上评价系统对社会进步贡献的测算。
  ④ 环境角度:系统对环境的影响。以信息化战略实施、管理控制、项目管理为基础的这三类评价构成微观企业信息化评价的重点,我们将在下面的三章中进行重点阐述。
  实际上,这三类评价虽然在侧重点上各有不同,但在评价内容上存在交叉,因此在应用时可以结合企业信息化的具体实施策略,单独运用某一种评价框架,或者综合运用。

?2008年5月份人力资源考试成绩查询汇总
?2008年国家职业资格鉴定各地考试信息汇总

人力资源管理师备考资料全部免费下载

  • 考试大纲
  • 备考计划   
  • 真题答案与解析
  • 易错练习
  • 精讲知识点
  • 考前冲刺提分   
点击领取资料

分享到: 编辑:环球网校

资料下载 精选课程 老师直播 真题练习

人力资源管理师资格查询

人力资源管理师历年真题下载 更多

人力资源管理师每日一练 打卡日历

0
累计打卡
0
打卡人数
去打卡

预计用时3分钟

环球网校移动课堂APP 直播、听课。职达未来!

安卓版

下载

iPhone版

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