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级会计职称 > 中级会计职称备考资料 > 08年中级会计职称《会计实务》练习题(15)

08年中级会计职称《会计实务》练习题(15)

更新时间:2009-10-19 15:27:29 来源:|0 浏览0收藏0

中级会计职称报名、考试、查分时间 免费短信提醒

地区

获取验证 立即预约

请填写图片验证码后获取短信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免费获取短信验证码

会计实务第十五章 同步强化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甲企业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进行所得税核算,2006年前所得税税率为30%,从2006年1月1日起适用所得税税率为33%。2006年初库存商品的账面余额为40万元,已提减值准备为2万元,固定资产年末折余价值为130万元,已提减值准备15万元。2006年实现利润总额为200万元,本年度末库存商品的账面余额为45万元,已提减值准备为5万元,固定资产年末折余价值为120万元,已提减值准备20万元。假定无其他纳税调整事项,则2006年末“递延所得税资产”的余额为( )万元。

  A、1.65 B、 8.25 C、 6.6 D、 7.5

  2、资料同1,2006年末“所得税费用”为(  )万元。

  A、65.49   B、66 C、60     D、58.3

  3、某企业用债务法对所得税进行核算,所得税率33%,该企业2006年度实现利润总额为1000万元,当年取得国债利息收入60万元,将高于银行同期利率而多支付的借款费用20万元全部记入财务费用,支付税收罚款2万元,实际发放工资超过规定的计税工资总额30万元(假定不考虑三项经费的计提)。当期列入“销售费用”的折旧计提额高于税法规定18万元。该企业本期应交所得税是( )

  A.696.3万元 B.600万元    C.333.3万元 D.672.64万元 

  4、甲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12月购入一台设备,原价为3010万元,预计净残值为10万元,税法规定的折旧年限为5年,按直线法计提折旧,公司按照3年计提折旧,折旧方法与税法相一致。 2008年1月1日,公司所得税税率由33%降为15%。除该事项外, 历年来无其它纳税调整事项。公司采用债务法进行所得税会计处理。该公司2008年末资产负债表中反映的“递延所得税资产”项目的金额为(   )万元。

  A、112 B、240 C、120 D、192

  5.资料同4,2008年初“递延所得税资产”的余额为(  )。

  A、140 B、120 C、132 D、152

  6、如果甲公司2008年税前会计利润为500万元,则当年的所得税费用为(  )。

  A、145 B、162 C、135 D、147

  7、乙公司采用债务法核算所得税,2005年初“递延所得税负债”账户的贷方余额为330万元,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33%,2005年初所得税率由原来的33%改为24%,本期新增应纳税时间性差异350万元,乙公司2005年 “递延所得税负债”的本期发生额为( )。 

  A、借记9万元 B、贷记6万元 C、借记6万元 D、贷记3万元

  8、乙公司采用债务法核算所得税,2005年初“递延所得税资产”账户余额为660万元,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33%,2005年初所得税率由原来的33%改为24%,本期转回可抵扣暂时性差异300万元。乙公司2005年递延所得税资产的本期发生额为( )。 

  A、借记300  B、贷记252  C、借记390  D、贷记360

  9、A股份公司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进行所得税会计的处理。2006年实现利润总额500万元,所得税税率为33%,A公司当年因发生违法经营被罚款5万元,业务招待费超支10万元,国债利息收入30万元,A公司年初“预计负债??应付产品质量担保费”余额为30万元,当年提取了产品质量担保费15万元,当年兑付了6万元的产品质量担保费。则A公司本期应交所得税额为(  )万元。

  A.160 B.163.02 C.167 D.235.8

  10、资料同9,A公司2006年净利润为(  )。

  A.160.05 B.339.95 C.330 D.235.8

  11. 甲企业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进行所得税核算,2006年前所得税税率为30%,从2006年1月1日起适用所得税税率为33%。2006年初库存商品的账面余额为40万元,已提减值准备为2万元,固定资产年末折余价值为130万元,已提减值准备15万元。2006年实现利润总额为200万元,本年度末库存商品的账面余额为45万元,已提减值准备为5万元,固定资产年末折余价值为120万元,已提减值准备20万元。假定无其他纳税调整事项,则2006年末“所得税费用”为(  )万元。

  A、65.49   B、66 C、60    D、58.3

  二、多项选择题

  1、以下对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表述正确的有( )

  A、税率变动时“递延所得税资产”的账面余额不需要进行相应调整

  B、根据新的会计准则规定,商誉产生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不确认相应的递延所得税负债。

  C、与联营企业、合营企业投资等相关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不确认相应的递延所得税负债。

  D、递延所得税=当期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增加+当期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减少-当期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减少-当期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增加;

  E.所得税费用=当期所得税+递延所得税

  2.以下业务不影响到“递延所得税资产”的有(  )。

  A、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 B、非公益性捐赠支出

  C、国债利息收入 D、税务上对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执行不超过10年的摊销标准。

  3.下列有关资产计税基础的判定中,正确的是( )

  A、某交易性金融资产,取得成本为100万元,该时点的计税基础为100万元,会计期末公允价值变为90万元,会计确认账面价值为90万元,税法规定的计税基础保持不变,仍为100万元;

  B、一项按照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企业最初以1000 万元购入,购入时其初始投资成本及计税基础均为1000万元,当期期末按照持股比例计算应享有被投资单位的净利润份额50万元后,会计账面价值为1050万元,而其计税基础依然为1000万元;

  C、一项用于出租的房屋,取得成本为500万元,会计处理按照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税法规定按直线法计列折旧,使用年限为10年,净残值为0。一年的折旧后,该投资性房地产的账面价值为400万元,其计税基础为450万元;

  D、企业支付了3000万元购入另一企业100%的股权,购买日被购买方各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为2600万元,则企业应确认的合并商誉为400 万元 ,税法规定,该项商誉的计税基础为0;

  E、企业持有的某项投资,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现金股利,企业按持股比例计算可分得100万元。投资企业与被投资单位适用的所得税税率均为33%,则该项应收股利的账面价值为100万元,其计税基础为可从未来期间经济利益中抵扣的金额100万元,由于双方适用所得税税率相同,该部分股利性收入是免税的,其计税基础等同于账面价值;

  4、下列有关暂时性差异的论断中,错误的是(  )。

  A、所有的时间性差异均属于暂时性差异;

  B、2008年企业的计税工资为50万元,而截止当年末该企业自费用中提取了60万元的工资,形成“应付职工薪酬”年末结余60万元,则“应付职工薪酬”的计税基础为50万元。

  C、预计负债的计税基础应为0;

  D、当资产的账面价值大于计税基础时,对应的是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5、下列有关所得税的论断中,正确的是(  )。

  A、当负债的账面价值大于计税基础时,会派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B、在计算应税所得时,新增可抵扣暂时性差异额应追加税前会计利润;

  C、在计算应税所得时,转回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应抵减当期税前会计利润;

  D、所有长期资产的减值计提均派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6、下列有关所得税的论断中正确的是(  )。

  A、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注重资产负债表,要求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负债和递延所得税资产更符合负债和资产的定义;

  B、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下,期末“递延所得税资产”的账面余额等于期末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与现行所得税率的乘积;

  C、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下,只有预计能在未来转回的时间内产生足够的应税所得,本期可抵减暂时性差异才能确认为一项递延所得税资产;

  D.备抵法下坏账损失的认定额超过应收款项5‰的部分会派生可抵减暂时性差异。

  7、下列有关负债计税基础的判定中,正确的是(  )。

  A、企业因销售商品提供售后三包等原因于当期确认了100万元的预计负债。则该预计负债的账面价值为100万元,计税基础为0 ;

  B、企业因债务担保确认了预计负债1000万元,则该项预计负债的账面价值为1000万元,计税基础也是1000万元;

  C、企业收到客户的一笔款项80万元,因不符合收入确认条件,会计上作为预收账款反映,但符合税法规定的收入确认条件,该笔款项已计入当期应纳税所得额,则预收账款的账面价值为80万元,计税基础为0;

  D、企业收到客户的一笔款项80万元,因不符合收入确认条件,会计上作为预收账款反映,如果税法规定的收入确认时点与会计准则保持一致,则预收账款的账面价值为80万元,计税基础也是80万元;

  E、某企业当期确认应支付的职工工资及其他薪金性质支出计200万元,尚未支付。按照税法规定的计税工资标准可以于当期扣除的部分为170万元。 则“应付职工薪酬”的账面价值为200万元,计税基础也是200万元;

  三、判断题

  1、确认由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应当以未来期间很可能取得用来抵扣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应纳税所得额为限。(  )

  2、负债的计税基础是指负债的账面价值中按照税法规定可予抵扣的金额。(  )

  3、资产的计税基础是指企业收回资产账面价值过程中,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以自应税经济利益中抵扣的金额。(  )

  4、资产的账面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或者负债的账面价值小于其计税基础的,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5、应纳税暂时性差异,是指在确定未来收回资产或清偿负债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时,将导致产生应税金额的暂时性差异。(  )

  6、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全部或部分经济利益无法实现时, 应计提减值准备,该减值准备允许转回。

  7、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在会计报表中作为非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负债列示,并且要求以折现值入账。

  8、资产负债表日,对于当期和以前期间形成的当期所得税负债(或资产),应当按照税法规定计算的预期应交纳(或返还)的所得税金额计量。(  )

  9、资产负债表日,企业应当对递延所得税资产的账面价值进行复核。如果未来期间很可能无法获得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以抵扣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利益,应当减记递延所得税资产的账面价值。在很可能获得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时,减记的金额应当转回。(  )

  10、与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交易或者事项相关的当期所得税和递延所得税,应当计入当期损益。

  四、计算及账务处理题

  1、A公司于2005年1月1日开始对某行政用设备计提折旧,原价为60万元,假定无残值。会计上采用4年期直线法计提折旧,而税务上则采用6年期直线法确定折旧口径。A公司采用成本与可收回价值孰低法进行固定资产的期末计价。2005年末可收回价值为36万元,2008年6月1日A公司出售该设备,售价为20万元,假定无相关税费。该公司每年的税前会计利润为100万元,所得税率为33%。

  根据以上资料,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作出2005年~2008年所得税的会计处理。

  2、A公司于2005年1月1日开始对某行政用设备计提折旧,原价为60万元,假定无残值。会计上采用4年期直线法计提折旧,而税务上则采用6年期直线法确定折旧口径。A公司采用成本与可收回价值孰低法进行固定资产的期末计价。2005年末可收回价值为36万元,2008年6月1日A公司出售该设备,售价为20万元,假定无相关税费。该公司每年的税前会计利润为100万元,2007年以前的所得税率为33%,2007年初改为30%。

  根据以上资料,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作出2005年~2008年所得税的会计处理。

  强化练习题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B

  【解析】2006年末“递延所得税资产”的账面余额=年末库存商品对应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5万元×33%+年末固定资产对应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20万元×33%=8.25万元。

  2、【答案】A

  【解析】①库存商品的年初账面价值为38万元,年初计税基础为40万元,对应的是可抵扣暂时性差异2万元;年末账面价值为40万元,计税基础为45万元,对应的是可抵扣暂时性差异5万元;年初年末对比认定库存商品当年对应的是新增可抵扣暂时性差异3万元;

  ②固定资产的年初账面价值为115万元,年初计税基础为130万元,对应的是可抵扣暂时性差异15万元;年末账面价值为100万元,计税基础为120万元,对应的是可抵扣暂时性差异20万元;年初年末对比认定库存商品当年对应的是新增可抵扣暂时性差异5万元;

  ③当年的应税所得=200+3+5=208(万元);

  ④当年应交所得税=208×33%=68.64(万元);

  ⑤当年递延所得税资产借记额=年末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税率-年初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税率

  =(5+20)×33%-(2+15)×30%=3.15(万元)。

  ⑥当年所得税费用=68.64-3.15=65.49(万元)。

  3、【答案】C

  【解析】(1)本期应税所得额=1000-60+20+2+30+18=1010(万元);

  (2)本期应交所得税=1010×33%=333.3(万元);

  4、【答案】C

  【解析】(1)截止2008年末,因折旧口径不同造成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累计额为800万元{=[(3010-10)÷3-(3010-10)÷5]×2};

  (2)在债务法下,2008年末“递延所得税资产”借方余额=800×15%=120(万元),即2008年末资产负债表上“递延所得税资产”额为120万元;

  5.【答案】C

  【解析】(1)截止2007年末,因折旧口径不同造成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累计额为400万元[=(3010-10)÷3-(3010-10)÷5];

  (2)在债务法下,2007年末“递延所得税资产”借方余额=400×33%=132(万元),即2008年初“递延所得税资产”额为132万元;

  6、【答案】D

  【解析】(1)2008年应税所得=500+(800-400)=900(万元);

  (2)2008年应交所得税=900×15%=135(万元);

  (3)2008年递延所得税资产贷记额=132-120=12(万元);

  (4)2008年所得税费用=135+12=147(万元)。

  7、【答案】C 

  【解析】 (1)2005年初“递延所得税负债”的贷方余额为330万元;

  (2)2005年末“递延所得税负债”的贷方余额=(330÷33%+350)×24%=324(万元);

  (3)2005年“递延所得税负债”借方登记额=330-324=6(万元)。

  8、【答案】B 

  【解析】 (1)2005年初“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借方余额为660万元;

  (2)2005年末“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借方余额=(660÷33%-300)×24%=408(万元);

  (3)2005年“递延所得税资产”贷方登记额=660-408=252(万元)。

  9、【答案】B 

  【解析】(1)2003年应税所得额=500+5+10-30+15-6=494(万元);

  (2)2003年应交所得税额=494×33%=163.02(万元);

  10、【答案】B 

  【解析】①预计负债的年初账面余额为30万元,计税基础为0,形成可抵扣暂时性差异30万元;年末账面余额为39万元,计税基础依然为0,形成可抵扣暂时性差异39万元,由此可见产品质量担保费用的提取和兑付形成了当期新增可抵扣暂时性差异9万元;

  ②当年递延所得税资产借记额=9×33%=2.97(万元);

  ③当年所得税费用=163.02-2.97=160.05(万元)。

  ④当年净利润=500-160.05=339.95(万元)。

  11.【答案】A

  【解析】①库存商品的年初账面价值为38万元,年初计税基础为40万元,对应的是可抵扣暂时性差异2万元;年末账面价值为40万元,计税基础为45万元,对应的是可抵扣暂时性差异5万元;年初年末对比认定库存商品当年对应的是新增可抵扣暂时性差异3万元;

  ②固定资产的年初账面价值为115万元,年初计税基础为130万元,对应的是可抵扣暂时性差异15万元;年末账面价值为100万元,计税基础为120万元,对应的是可抵扣暂时性差异20万元;年初年末对比认定库存商品当年对应的是新增可抵扣暂时性差异5万元;

  ③当年的应税所得=200+3+5=208(万元);

  ④当年应交所得税=208×33%=68.64(万元);

  ⑤当年递延所得税资产借记额=年末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税率-年初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税率

  =(5+20)×33%-(2+15)×30%=3.15(万元)。

  ⑥当年所得税费用=68.64-3.15=65.49(万元)。  
  
   二、多项选择题

  1、【答案】B、D、E

  【解析】备选答案A税率变动时“递延所得税资产”的账面余额需要进行相应调整;备选答案C与联营企业、合营企业投资等相关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一般应确认相应的递延所得税负债。

  2.【答案】B、C、D

  【解析】备选答案A该业务会派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相应调整“递延所得税资产”。

  3.【答案】A、B、C、D、E

  4、【答案】BCD

  【解析】备选答案B应付职工薪酬的计税基础=账面价值60-未来兑付时允许扣税额0=60(万元);备选答案C如果预计负债的产生原因是担保损失,由于税法不允许此类支出抵扣,其预计负债的计税基础就会是其账面价值,而非零了。备选答案D当资产的账面价值大于计税基础时,对应的是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5、【答案】ABD

  【解析】在计算应税所得时,转回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应追加当期税前会计利润。

  6、【答案】ABCD 7、【答案】ABCDE

  三、判断题

  1、【答案】√

  【解析】这是2006年新的所得税准则规定。

  2、【答案】×

  【解析】负债的计税基础=负债的账面价值-未来在兑付时允许抵扣的金额。

  3、【答案】√

  4、【答案】×

  【解析】①当资产的账面价值大于计税基础时,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②当资产的账面价值小于计税基础时,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③当负债的账面价值大于计税基础时,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④当负债的账面价值小于计税基础时,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5、【答案】√

  6、【答案】√

  7、【答案】×

  【解析】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不需折现。

  8、【答案】√ 9、【答案】√

  10、【答案】×

  【解析】与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交易或者事项相关的当期所得税和递延所得税,应当计入所有者权益。

  四、计算及账务处理题

  1、【答案及解析】

  (1)暂时性差异及相关指标的界定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年初口径

年末口径

年末口径

年末口径

年末口径

账面原价

60

60

60

60

0

累计折旧

0

15

27

39

0

折余价值

60

45

33

21

0

已提减值准备

0

9

9

9

0

账面价值

60

36

24

12

0

计税基础

60

50

40

30

0

暂时性差异额

0

14

16

18

0

暂时性差异变动额

0

14

2

2

-18

暂时性差异的类型界定

新增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转回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递延所得税资产的余额

0

4.62

5.28

5.94

0

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变动额

0

4.62

0.66

0.66

-5.94

  (2)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下的所得税处理过程

项目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税前会计利润

100

100

100

100

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14

2

2

-18

应税所得

114

102

102

82

应交税费

37.62

33.66

33.66

27.06

递延所得税资产

4.62

0.66

0.66

-5.94

本期所得税费用

33

33

33

33

  (3)会计分录如下

  2005年

  借所得税费用33

  递延所得税资产4.62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37.62

  2006年

  借所得税费用33

  递延所得税资产0.66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33.66

  2007年

  借所得税费用33

  递延所得税资产0.66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33.66

  2008年

  借所得税费用33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27.06

  递延所得税资产5.94

  2、【答案及解析】

  (1)暂时性差异及相关指标的界定

  备注2005~2006年末的递延所得税资产余额=年末差异余额×33%;

  2007~2008年末的递延所得税资产余额=年末差异余额×30%。

  (2)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下的所得税处理过程

项目

2005

2006

2007

2008

税前会计利润

100

100

100

100

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变动额

14

2

2

-18

应税所得

114

102

102

82

应交税费

37.62

33.66

30.6

24.6

递延所得税资产

4.62

0.66

0.12

-5.4

本期所得税费用

33

33

30.48

30

  (3)会计分录如下

  2005年

  借所得税费用33

  递延所得税资产4.62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37.62

  2006年

  借所得税费用33

  递延所得税资产0.66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33.66

  2007年

  借所得税费用30.48

  递延所得税资产0.12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30.6

  2008年

  借所得税费用30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24.6

  递延所得税资产5.4

中级会计职称备考资料全部免费下载

  • 考试大纲
  • 备考计划   
  • 真题答案与解析
  • 易错练习
  • 精讲知识点
  • 考前冲刺提分   
点击领取资料

分享到: 编辑:环球网校

资料下载 精选课程 老师直播 真题练习

中级会计职称资格查询

中级会计职称历年真题下载 更多

中级会计职称每日一练 打卡日历

0
累计打卡
0
打卡人数
去打卡

预计用时3分钟

中级会计职称各地入口
环球网校移动课堂APP 直播、听课。职达未来!

安卓版

下载

iPhone版

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