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一级建造师 > 一级建造师备考资料 > 一级建造师机电安装复习指南(三)

一级建造师机电安装复习指南(三)

更新时间:2009-10-19 15:27:29 来源:|0 浏览0收藏0

一级建造师报名、考试、查分时间 免费短信提醒

地区

获取验证 立即预约

请填写图片验证码后获取短信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免费获取短信验证码

1M411032  流体的阻力及阻力损失(P21-23) 
      流体的阻力是造成能量损失(即阻力损失)的原因。在实际管路中,造成阻力损失的原因,一种是沿程阻力损失;另一种是局部阻力损失。在工程实践中,通过计算和分析流体在各种流动状态下的能量损失,可以优化系统、最大限度地减少能耗。
 (1)沿程阻力与沿程阻力损失
      在边壁沿程不变的管段上,流速基本上沿程不变,流动阻力只有沿程不变的切应力,称为沿程阻力。克服沿程阻力引起的能量损失,称为沿程阻力损失。
 (2)局部阻力与局部阻力损失
      在边界急剧变化的区域,由于出现了旋涡区和速度分布的改组,流动阻力大大增加,形成比较集中的能量损失,这种阻力称为局部阻力,其相应的能量损失称为局部阻力损失。  
(3)层流阻力与萦流阻力  (4)流体能量总损失  (5)减小阻力措施  (6)减少泵与风机的能量损失,泵与风机的能量损失通常按其产生的原因分为三类;既水力损失、容积损失、机械损失。
1M411040  熟悉传热学的基础知识
1M411041  热量传递的基本方式(P23-24)
热量传递有三种基本方式:
  (1)导热(热传导):是指物体各部分无相位移或不同物体直接接触时,依靠分子、原子及自由电子等微观粒子热运动而进行的热量传递现象。 
  (2)热对流:依靠流体的运动,把热量由一处传递到另一处的现象,称为热对流。 
  (3)热辐射:依靠物体表面对外发射可见和不可见的射线(电磁波)传递热量称为热幅射/辐射换热。 
  (4)传热过程:
      导热、热对流和热辐射三种基本传热方式的组合。
1M411042  增强和削弱传热的途径(P24-26) 
      传热的热流量基本计算式:Q =k(t1-t2)A 
 1、传热系数:即单位时间、单位壁面积上,冷热流体间每单位温度差可传递的热量(上式中的k )。
 2、增强传热的主要途径;•扩展传热面 •改变流动状况• 在流体中加入添加剂 •改变换热表面状况 •改变能量传递方式 •靠外力强化换热。
 3、削弱传热的主要途径:在冷热设备上包裹热隔热材料的保温措施• 将热设备的外壳制成真空夹层 •改变表面的辐射特性• 附加抑制对流的元件 •在保温材料的表面或内部添加憎水剂。
多项选择练习题:
1、    增强传热的主要途径有;扩展传热面、改变流动状况和(ACDE)。
A  在流体中加入添加剂  B  设保温层  C  改变热表面状况  D  改变能量传递方式  E  靠外力强化换热
2、消弱传热的主要途径有:保温措施和(ABCE)。
A  真空夹层  B  改变辐射特性  C  附加仰制对流的元件  D改变传递方式  E  添加憎水剂
1M411050  了解计算机应用和自动控制的基础知识
1M411051  计算机应用的基本知识(P26-29)
1、计算机的特点: 运算速度快、精度高;具有记忆功能和逻辑判断功能;高度自动化。
 2、计算机硬件系统:计算机的硬件包括运算器、控制器、存贮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5个基本部分。
 3、计算机软件系统
      计算机软件系统由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两大部分组成。
 4、计算机的主要技术指标
 5、计算机的应用领域
  (1)科学计算;  (2)信息处理;  (3)过程控制;
  (4)计算机辅助工程;             (5)人工智能。
 6、计算机的发展趋势:巨型化;微型化;网络化;智能化。
 7、多媒体计算机应用的基本知识
 8、计算机网络基本知识        9、计算机病毒
1M411052 自动控制的基本原理及系统的组成(P29-30)
(1)自动控制的基本原理:在自动控制系统中,通常设定值是系统的输入变量,而被控变量是系统的输出变量。有反馈存在,按偏差进行控制,是自动控制系统最主要的特点
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闭环控制、开环控制系统组成;闭环控制;如直接数字控制系统系统(DDC)顺序控制系统(SC)分配控制系统、监督空中系统(SCC)分散空中系统(DCS、CIMS CIPS)计算机过程集成控制系统(CIMS CIPS)特点是;按偏差进行控制,所以不论什么原因引起被控变量偏离设定值,只要出现偏差就会产生控制作用,使偏差减少或消除,达到被控变量与设定值一致的目的。
开环控制;如开环指导、过程监视系统、数据检测与处理系统。
1M411060  了解技术测量的基础知识
 1M411061  技术测量的基本概念、方法和有关规定(P31―P33)
(1)技术测量的基本概念
      技术测量过程的四个要素包括:测量对象、计量单位、测量方法和测量精度等。
  •测量对象:这里主要指几何量,包括长度、角度、表面粗糙度和形位误差等。
  •计量单位:根据计量法的规定,国家采用国际单位制。
  •测量方法:指进行测量时所采用的计量器具和测量条件的综合。测量方法可按不同的形式进行分类,常见的有:
      1)直接测量与间接测量;  2)综合测量与单项测量;
      3)接触测量与非接触测量;4)被动测量与主动测量;
      5)静态测量与动态测量。
  (4)测量精度:指测量结果与真值的一致程度。
(2)尺寸传递
   • 尺寸的统一是通过尺寸传递来实现的,尺寸传递就是将计量基准器的量值通过各级计量标准器逐级传递到各种计量器具上。尺寸的每一次传递,都是将高一级计量标准器的量值与具有同量值的低一级计量标准器相比较,以确定低一级计量标准器的实际量值,这一过程称为检定。
 • 计量法规定:“国务院计量行政部门负责建立各种计量基准器具,作为统一全国量值的最高依据。”“计量检定必须按照国家计量检定系统表进行。”
 (3)常用长度计量仪器及其选择
 (4)主要形状误差、位置误差的检测方法及其误差评定 。
1M411062  公差与配合的基本概念、分类和配合的制度
(1)基本概念(术语和定义):
  •尺寸 •基本尺寸•实际尺寸•极限尺寸•尺寸偏差•尺寸公差•零线与公差带•基本偏差•标准公差――国家标准规定,用于确定公差带大小的任一公差,称为标准公差。 
(2)公差等级
    根据公差等级系数不同,国家标准将公差分为20级,从IT01、IT0、IT1至IT18,等级依次降低,而标准公差值依次增大。
(3)配合的概念、种类、制度
  国家标准规定有两种基准制度,即基孔制与基轴制。根据孔和轴公差带之间的关系,国家标准将配合分为三种类型,即间隙配合、过盈配合、过渡配合。
  •间隙配合――在孔与轴的配合中,孔的尺寸减去与之相配合轴的尺寸,其差值为正时的配合。
  •过盈配合――在孔与轴的配合中,孔的尺寸减去与之相配合轴的尺寸,其差值为负时的配合。
  •过渡配合――在孔与轴的配合中,孔与相配合轴的公差带相互交迭,任取一对孔和轴相配,可能具有间隙,也可能具有过盈的配合称为过渡配合。
单项选择练习:
1、    国家标准规定,用于确定公差带大小的任一公差,称为(A)公差。
A  标准  B  基本  C  零线  D  实据 
2、根据孔和轴公差带之间的关系,国家标准将配合分为(B)类型。
   A  3   B  2  C  4   D  5
   3、国家将配合分为间隙配合、过盈配合和(A)配合。
   A  过渡配合  B  基本配合  C  尺寸配合  D   公差配合
   4、在孔与轴的配合中,孔的尺寸减去与之相配合轴的尺寸,其差值为负时的配合,这种配合是(B).
   A  间隙配合  B  过盈配合  C  过渡配合  D  基本配合

一级建造师备考资料全部免费下载

  • 考试大纲
  • 备考计划   
  • 真题答案与解析
  • 易错练习
  • 精讲知识点
  • 考前冲刺提分   
点击领取资料

分享到: 编辑:环球网校

资料下载 精选课程 老师直播 真题练习
热门资讯

一级建造师资格查询

一级建造师历年真题下载 更多

一级建造师每日一练 打卡日历

0
累计打卡
0
打卡人数
去打卡

预计用时3分钟

环球网校移动课堂APP 直播、听课。职达未来!

安卓版

下载

iPhone版

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