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城乡规划师 > 城乡规划师历年试题 > 2006年8月城市规划相关知识考试全真试卷答案3

2006年8月城市规划相关知识考试全真试卷答案3

更新时间:2009-10-19 15:27:29 来源:|0 浏览0收藏0

城乡规划师报名、考试、查分时间 免费短信提醒

地区

获取验证 立即预约

请填写图片验证码后获取短信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免费获取短信验证码

2006年8月城市规划相关知识考试全真试卷(3)

第21题
试题答案:b
试题解析:
直到1965年,美国学者威尔帕?汤普林的《城市经济学导言》一书出版,才标志着城市经济学正式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考点:
第一章 城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 ☆☆☆☆考点1:城市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
城市经济学是经济学科中一门以城市系统为对象,研究城市内外部的经济活动,揭示城市形成、发展及城市化过程中的经济规律的应用性学科。城市经济学系统地运用经济学原理,分析城市的生产关系、经济结构和要素组织,研究城市经济性地运营的措施和方法,因此,城市经济学在认识和解决城市问题的实践中具有独特的作用。
最早涉及城市经济问题的是20世纪20年代对城市土地经济和土地区位的研究,以美国的伯吉斯、黑格为代表。直至1965年,美国学者威尔帕?汤普森的《城市经济学导言》一书出版,标志着城市经济学正式成为一门独立学科。我国从80年代开始研究城市经济学。
第22题
试题答案:d
试题解析:
影响住房消费需求的因素包括如下几项:①家庭收入情况;②宏观经济状况。③家庭人口的构成。④人们传统的居住文化等社会因素。d选项不在上述内容中,故选d。
考点:
第二章 供需理论及其应用 ☆☆☆☆☆考点3:城市住房市场;
住房市场的特性是短期内供给非常缺乏,住房需求方面影响的重要因素有家族的收入、家庭人口的构成。
第23题
试题答案:a
试题解析:
外部性经济效果可分为正效果和负效果。
考点:
第三章 外部性问题 ☆☆☆☆☆考点1:外部性经济的概念;
城市的形成和发展在一定意义上是源自经济活动的聚集效益,即生产力和各项物质要素在空间上的高度聚集、相互作用而产生各自的外部经济效果。外部效果问题也就是项目经济的“外淑性”,即为了自身目标而努力的人和部门,在努力的过程中或由于努力的结果而使社会得到意外的收益,或给他人或其他部门带来麻烦和损害的现象。这种正的或负的效果一般不会计入前者的费用或效益,因此这种结果是外部性经济问题。
外部性经济的正效果是城市产生、扩展的最主要动力之一。城市中各项活动的外部性经济效果总量在城市地域向中心递增,而在城市外围则逐渐减弱,这种空间上的序列变化体现为城市土地的级差效益。
第24题
试题答案:d
试题解析:
边际效益递减性就是在技术不变或在技术一定的条件限制下,在一定面积的土地上连续追加投资超过一定限度后,每单位面积投资额增量从土地所获得收益较前递减。
考点:
第四章 城市土地经济问题 ☆☆☆☆☆考点2:土地的经济特征;
土地是一种特殊的自然资源,具有固定性、差异性、耐久性等自然特征。
经济特征:稀缺性、边际效益递减性、土地利用方式变更的困难性、区位的效益性。
第25题
试题答案:a
试题解析:
根据区位的机会收益水平确定的地租级差造成了城市土地使用个体自由选址中的秩序。
考点:
第四章 城市土地经济问题 ☆☆☆☆考点5:地租;
依靠土地所有权而获得的收入。
级差地租按其形成基础不同,表现为两种形式:第一种是同土地肥沃程度和位置优劣有关的;第二种是同土地上连续追加投资引起不同的劳动生产率有关的级差地租。
土地价格指买卖土地的价格。计算公式为地租/利息率×预期收益年限。
第26题
试题答案:b
试题解析:
为了满足各级供应点必须达到最低数量以使商人的利润最大化,模式的概括中就必须采用商品的最大销售距离。
考点:
第二章 城市地理学的基本理论 ☆☆☆☆☆考点8:中心地理论;
德国经济地理学家克里斯泰勒出版了一本《德国南部的中心地》一书,开创了城市地理学发展的一个新时代,他将地理学的空间观点和经济学的价值观点结合起来,探索城市的数量、规模和分布的规律性。
1.中心职能和中心地:城镇是零售中心和服务中心,而服务职能一般要在它服务区域的相对中心位置来执行,被称为中心职能;具有中心职能的地方,即中心地。
2.企业单位和职能单元:中心地为周围地区服务的职能是由一个个自然单元的企业来完成的。
3.门槛值和服务范围:维持一个中心职能单元存在所需要的最起码的人口或最起码的购买力就是某中心职能的门槛值或称阈值。不同职能有不同的门槛值和服务范围。
4.中心地等级和中心性:中心地等级越高,它提供的中心职能越多,人口也越多,反之亦然;高级中心地具有低级中心地所具有的职能,而且具有较高级的职能;中心地级别越高,数量越少,彼此间距就越远,服务范围就越大。
5.理论要点:
(a)区域有中心,中心有等级;
(b)中心地与补充区相适应,补充区以六边形为最佳;
(c)中心地等级体系及空间结构:按市场原则构成的中心地等级体系为k3系统;按交通原则构成的中心地等级体系为k4系统;按行政或管理原则构成的中心地等级体系为k7系统。
第27题
试题答案:a
试题解析:
核心和边缘的关系是一种控制和依赖的关系。核心区的主要机构对边缘的组织有实质性控制。
考点:
第二章 城市地理学的基本理论 ☆☆☆☆☆考点12:核心――边缘理论;
1.生长核理论:
由法国经济学家普劳克斯于1950年提出,后被逐步发展。认为,经济发展并非均衡地发生在地理空间上,而是以不同的强度在空间上呈点状分布,并按各种传播途径,对整个区域经济发展产生不同的影响,这些点就是具有成长以及空间聚集意义的生长核。生长核是否存在决定于有无发动型工业。
2.核心--边缘模式
核心和边缘是控制和信赖的关系。强调政治性和社会性变化对区域的发展前途的重要性。
第28题
试题答案:d
试题解析:
具离心倾向的部门有的需要宽敞用地,如大型企业、自来水厂等;有的需要防止灾害和污染,如煤气厂;有的需要安静,如精神病院等。
考点:
第一章 城市地理学的概念和研究内容 ☆☆☆☆☆考点6:城市化;
1.概念: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物化了的城市化,即物质上和形态上的城市化;二是无形的城市化,即精神上的,意识上的城市化,生活方式的城市化。
2.运行机制:城市的拉力、农村的推力。
3.类型:向心型城市化与离心型城市化;外延型城市化与飞地型城市化;景观型城市化与职能型城市化;积极型城市化和消极型城市化;自上而下型城市化和自下而上型城市化。
4.世界城市化进程的特点:
(1)增长势头猛烈而持续;
(2)城市化发展的主流已从发达国家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3)人口向大城市迅速集中,使大城市在现代社会中居于支配地位;
(4)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世界总人口、城镇人口和乡村人口的增长速度都开始趋于下降,对世界未来城市化速度的过高估计正在得到修正。发达国家在1950年城市化水平已达50%,世界城市化水平1980年39.4%,预计2010年将达到51.8%;70年代逆城市化首先出现在英国。
5.当代中国城市化特征:城市化进程的波动性较大,自上而上的城市化特点,城市规模体系的动态变化加速,城市化水平的省际差异显著。
6.区域城市化水平预测方法:
(1)主要指标法;(2)复合指标法;(3)年平均增长率外推法;(4)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法;(5)中国城市化水平预测包括商品粮供应率预测法、国民生产总值预测法及多指标综合分析预测法。
第29题
试题答案:d
试题解析:
按照评价的测量方面及评价特点分类。可分为综合性的环境评价、社会影响评价、生态影响评价、污染影响评价、环境风险评价、视觉影响评价等。
考点:
第三章 环境影响评价 ☆☆☆☆☆考点1:环境影响评价的目的;
1.概念
是在一项人类活动未开始之前对它将来在各个时期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的预测与评估。
2.目的
为全面规划、合理布局、防治污染和其它公害提供科学依据。
3.原则、方法
(1)原则:目的性原则、整体性原则、相关性原则、主导性原则、动态性原则、随机性原则。
(2)方法:定性分析、定量分析、类比方法。
4.报告书要求
(1)建设项目一般情况;
(2)建设项目周围地区的环境状况;
(3)建设项目对周围地区的环境影响;
(4)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可行性技术经济论证意见。
第30题
试题答案:c
试题解析:
掌握城市环境污染的类型和特点。城市环境保护是一项综合性的事业,需要各学科,各部门的通力合作。
考点:
第四章 城市环境保护 ☆☆☆考点6:城市环境保护;
城市环境污染具有多源、复杂、综合的特征。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包括:城市宏观环境分析、影响城市环境质量因素分析、制定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措施。

城乡规划师备考资料全部免费下载

  • 考试大纲
  • 备考计划   
  • 真题答案与解析
  • 易错练习
  • 精讲知识点
  • 考前冲刺提分   
点击领取资料

分享到: 编辑:环球网校

资料下载 精选课程 老师直播 真题练习

城乡规划师资格查询

城乡规划师历年真题下载 更多

城乡规划师每日一练 打卡日历

0
累计打卡
0
打卡人数
去打卡

预计用时3分钟

城乡规划师各地入口
环球网校移动课堂APP 直播、听课。职达未来!

安卓版

下载

iPhone版

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