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环境影响评价师 > 环境影响评价师备考资料 >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复习讲义(十)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复习讲义(十)

更新时间:2009-10-19 15:27:29 来源:|0 浏览0收藏0

环境影响评价师报名、考试、查分时间 免费短信提醒

地区

获取验证 立即预约

请填写图片验证码后获取短信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免费获取短信验证码

    掌握P-T大气稳定度判别方法
大气稳定度:指整层大气的稳定程度,反映大气湍流的强弱;
大气稳定度判别方法有Ri法、d法、M-O法、A法、LD法、UR法、P-T法,烟流形状法等;理论上最严谨的是Ri法,实践中最好的是A法;
最符合我国国情的方法是P-T法,由太阳高度角,总云量、低云量、风速确定大气稳定度。A―D―F(强不稳―中性―强稳定),即A强不稳定、B不稳定、C弱不稳定、D中性、E较稳定和F稳定。
大气稳定度确定方法:
确定等级时首先由云量与太阳高度角查出太阳辐射等级数,再由太阳辐射等级数与地面风速查出稳定度等级。
太阳辐射等级数
云量,1/10    太阳辐射等级数
总云量/低云量    夜间    H0≤15°    15°65°
≤4/ ≤4    22    21    +1    +2    +3
5~7/ ≤4    21    0    +1    +2    +3
≥8/ ≤4    21    0    0    +1    +1
≥5/5~7    0    0    0    0    +1
≥8/ ≥8    0    0    0    0    0
注:观测规则与中央气象局(即现国家气象局)编定的《地面气象观测规范》相同。
大气稳定度的等级
地面风速,m/s    太阳辐射等级
    +3    +2    +1    0    21    22
≤1.9    A    A~B    B    D    E    F
2~2.9    A~B    B    C    D    E    F
3~4.9    B    B~C    C    D    D    E
5~5.9    C    C~D    D    D    D    D
≥6    D    D    D    D    D    D
注:地面风速(m/s)系指距地面10m高度处10min平均风速,如使用气象台(站)资料,其观测规则与中央气象局编定的《地面气象观测规范》相同。
    熟悉常见的不利气象条件及其特点
平垣地形,不利气象条件通常包括静风、小风、逆温、熏烟等;复杂地形,由于局部风场形成特殊气象场,应当分其污染特点而给予特别关注,如山谷风、海陆风、过山气流、热岛环流等。
逆温是指气温随高度增加的现象。注意研究逆温的底、顶高度、厚度、频率、强度、生消规律
伴随着日出,辐射逆温自下而上消退到烟流顶时的污染为熏烟型污染,是污染最严重的情况。海岸熏烟通常出现在春、夏的白天,吹海风情况,持续时间较长。
    熟悉联合频率的含义及应用
所谓联合频率是指由风向、风速、大气稳定度构成的组合频率。通常风向取17个方位,稳定度分为3类,风速分为5类。
    熟悉污染气象调查分析方法
1、气候区划分及其主要气候参数;
2、地面常规气象资料的统计分析;
3、大气扩散参数;
4、大气边界层风场和温度场特征,重点是逆温特征和风速随高度的变化。对于二、三级评价,至少应当包括风玫瑰和联合频率。
    掌握大气环境质量现状监测的布点方法
1、监测点设置的数量应根据拟建项目的规模和性质、区域大气污染状况和发展趋势、功能布局和敏感受体的分布,结合地形、污染气象等自然因素综合考虑确定。对于一级不少于10个,二级不少于6个,三级如果评价区已有例行监测点,可不再安排监测,否则可布1~3个点。
2、监测点的位置应具有较好的代表性,设点的测量值能反映一定地区范围的大气污染的水平和规律。此外,在一些较特殊的环评项目中,还采用网络布点法、同心圆多方位布点、扇形布点法、配对布点法、功能区布点法等方法。
3、一般情况下,主导风下风向、保护目标要布点,监测布点图一般应附风玫瑰图。
    熟悉大气环境质量现状监测数据统计和分析的方法
1、根据不同的需要和监测的具体情况,以列表的方式给出各监测点各种主要大气污染物的不同取值周期的浓度变化范围,计算并列表给出超标率和最大超标倍数,评价达标情况。
2、统计分析监测周期内,短期浓度(日均、小时平均)的超标率情况同时,分析评价主要污染物和重点控制污染物。
3、分析大气污染物浓度的日变化规律、逐日变化规律以及大气污染物浓度与地面风向、风速等气象因素和污染源排放的关系。
4、评估分析重污染时间分布情况及其影响因素。计算统计时,要注意监测时间满足评价标准对数据统计有效性的要求。
    掌握采用单项质量指数法进行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的方法
利用公式  ,Ii>1,超标,大气环境受到污染,Ii<1,达标,大气环境比较清洁。 式中: Ci――监测值,mg/m3;
   Cio ――评价质量标准限值,mg/m3;
    Ii ――质量指数。
    了解河流、湖泊、河口海湾和近海水体的基本环境水力学特征及相应的调查方法
河流:
1、河道水流形态:(1)恒定均匀流,非感潮河段,平水期或枯水期,河道均匀,可视为恒定均匀流。(2)非恒定均匀流。
2、设计年最枯时段径流量:枯水流量分两种情况,固定时段的选择和浮动时段的选择。年最枯时段径流量的设计频率一般多采用50%与75%~95%。
3、河流断面流速:(1)实测流量资料较多时,绘制关系曲线,根据曲线由设计流量推求相应的断面流平均流速。(2)实测流量资料较少或缺乏时,可通过水力学公式计算。(3)用公式计算。
4、河流的混合:通常用横向混合系数和纵向离散系数来描述河流的混合特性。
湖泊:
1、湖泊水文:(1)湖泊蓄水量变化;(2)湖泊的动力特征;(3)水温。
2、湖泊水量。
河口海湾和近海水体:
1、江河的淡水径流;2、潮汐与潮流。
    熟悉水污染源按产生及进入环境方式、污染性质进行的分类
按产生及进入环境方式分为:点源、面源;
按污染性质分为:持久性污染物、非持久性污染物、水体酸碱度、热效应。

环境影响评价师备考资料全部免费下载

  • 考试大纲
  • 备考计划   
  • 真题答案与解析
  • 易错练习
  • 精讲知识点
  • 考前冲刺提分   
点击领取资料

分享到: 编辑:环球网校

资料下载 精选课程 老师直播 真题练习

环境影响评价师资格查询

环境影响评价师历年真题下载 更多

环境影响评价师每日一练 打卡日历

0
累计打卡
0
打卡人数
去打卡

预计用时3分钟

环境影响评价师各地入口
环球网校移动课堂APP 直播、听课。职达未来!

安卓版

下载

iPhone版

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