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环境影响评价师 > 环境影响评价师答疑精选 > 环评师考试污水处理技术基本知识答疑40

环评师考试污水处理技术基本知识答疑40

更新时间:2009-10-19 15:27:29 来源:|0 浏览0收藏0

环境影响评价师报名、考试、查分时间 免费短信提醒

地区

获取验证 立即预约

请填写图片验证码后获取短信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免费获取短信验证码

  391.问:最近我厂的接触氧化池出现了一些问题,情况如下:

  1、填料上滋生了很多几毫米长的红色小虫,这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2、实际废水量350-400m3/d,调节池停留时间9个小时,没法实现水量由很小到满负荷的培养过程,只能一开始培养就进一半的水量来培养并投加少量红糖,开启沉淀池回流泵回流污泥来促进挂膜。这样培养后接触氧化池去除率一直达不到COD去除率50-60%的效果。这样培养妥当吗?挂膜时回流比多少为好?初期沉淀池并没有多少泥也需要回流吗?

  3、接触氧化池后面是竖流式沉淀池,接触氧化池出口处水面以下约50厘米有一根进入竖流式沉淀池中心导流筒的ABS管。若在这根管上加个弯头抬高其高度,如果出水离标准很接近了,用这方法来提高点接触氧化池的水位延长点停留时间是否可行?

  答:三个问题回答如下:

  1、如果是俗称的鱼虫,说明水质良好,而你说的长型的红色虫不是鱼虫,在水质好的水中不会出现。

  2、如果污水有毒物质不高,全部用废水来培养问题不大,红糖就不用加了。说到回流比,一般的接触氧化池没有回流的,也就是说后面沉淀池的污泥不用回流的,也有设置回流管的,以便在特殊情况下用,所以要确认填料上是否有生物膜形成,如果已初步形成,就不要回流。

  3、要确认出水管是在接触氧化池内50厘米以下接出,还是出水从池面流至出水槽,再在池外的出水槽水面50厘米以下接出。如果是前者就是设计上的低级错误,因为无法稳定池内的液位,可以用你说的办法来解决,如果是后者就没问题。

  392.问:我们处理的是印染废水,现在出水水质都已达标,处理工艺是:物化→一沉池→酸化池→氧化池→二沉池→出水,酸化池和氧化池各有两座。这两天出现其中一座酸化池内的水变成白色,另一个池子还是跟以前一样。请问是什么原因?如何解决?

  答:可能是酸化时间过长引起的,池水发白的酸化池进水量少或搅拌不均,要确认是否是二池负荷不均或搅拌问题。

  393.问: 本单位处理制药废水,接触氧化池采用微孔曝气,现接触氧化池水面上产生大量白色泡沫,水面上水的翻动比较均匀,但是溶解氧监测不出来,固定溶解氧时形成白色沉淀,请教为什么检测不出溶解氧。

  答:说明水中没有溶解氧,加入硫酸锰后产生白色氢氧化锰,如果水中有氧就会生成棕黄色的沉淀(锰酸锰)。

  394.问:双氧水对废水的COD去除有多大作用?

  答:双氧水可以去除COD,但有反应条件的,还要加入催化剂(如亚铁)才能有较好的处理效果,如在光照下效果更好,一般来说COD去除率可达80%以上。

  395.问:印染废水处理装置,前段时间运行很好,但近几在来六个生物接触氧化池出现了这种情况:前三个生物膜很厚,颜色发黑,镜检发现钟虫为大多数,但后三个池子膜很薄,摸起来没有滑腻感,能看到纤维并且塑料板上有一块一块暗红色物质,将暗红色物质放在100倍显微镜下观察偶尔有钟虫但大部分是一种体形硕大,成节,有短纤毛,头部(也许是为部)有两个触角,淡黄色透明有点像猪吻轮虫的生物出现,请问该生物是什么生物,什么原因造成的,应该如何处理?

  答:我想这六个接触氧化池应该是三组并联,每组前后二池串联吧?前三个池生物膜厚是因为负荷高,如太厚,就要控制生物膜厚度,否则会影响处理效果。生物膜中有很多钟虫,这是生物膜活性好的标志。

  后三个池因负荷低生物膜就少,所以有较多的后生动物出现,如果是活性污泥就易造成污泥老化,生物膜相对好些,因为生物膜对低负荷环境有一定的适应性。你说的后池的生物也许是飘体虫之类,这类后生动物多说明有机负荷很低,数量过多会造成生物膜减少和脱落,因为这类生物会捕食生物膜中其它生物和物质的同时也会吃进污泥,同时在其活动过程中会搅动生物膜,使生物膜大量脱落。所以后几个池生物膜少除了负荷低的原因外,还有这方面的负面因素。

  396.问:我公司的剩余污泥含水率在98%左右,加絮凝剂后絮凝效果很好,但在带式压滤机上运行时,絮凝好的污泥却从滤带漏下并从滤带两侧挤出来,请问这是滤带选择问题还是絮凝剂的问题。

  答:你说的是滤带污泥铺泥问题,造成的原因很多的,除了加药调质外,还与前面污泥浓缩池的浓缩效果有关,此外,还要确认带式压滤机带速是否太快等因素。

  397.问:曝气池的MLSS一段时间增加较快,一段时间又逐渐减少的原因主要有哪些原因呢?还有化验室做MLSS时用滤纸过滤速度很慢,好有象黏性。是不是属于粘性污泥膨胀?曝气池混合液的沉淀上清液混浊,SV 20%,SVI= 52.

  答:MLSS一段时间增加的快,一段时间又逐渐减少并不说明系统的污泥总量有波动,而是进水量波动引起的,因为曝气池的回流污泥量是相对稳定的,进水量增加MLSS会相应低些,反之则会提高。从你介绍的情况来看,污泥没有膨胀,有些矿化了,这样的污泥活性很差,应该减少曝气时间或增加排泥量。还要说明的是测定MLSS不需要用滤纸过滤。

  398.问:我们的好氧池采用鼓风曝气,风机开10来分钟,DO就上升到5mg/L左右,进水后DO又很快下降,如风机再开10来分钟又会升到5mg/L左右,就只能停停开开了,在不进水的情况下,开10分钟就要停1个多小时,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答:有二种可能:1、进水浓度低、水量少;2、进水中含较多的无机性COD.由于生化过程的耗氧速率不会这样快,所以后者的可能大于前者。

  399.问:我单位是焦化厂,用A2/O处理蒸氨废水,现在想请教的是排泥是否每天都要排?运行一年以来,由于进水波动大和污泥量少的原因一直没有排泥,沉淀池出来的泥全部回流了。现在好氧池的泡沫颜色深,是不是污泥老化了?现在进水pH值为6.2,好氧池里天天加碱,出口碱度也只有49,还有镜检活性污泥时用十倍镜没有发现生物,是否正常?

  答:排泥是否每天排要根据装置的规模等情况定的,有的大型装置剩余污泥是连续排放的,只是排多排少而已,中小型装置一般都是间歇排的,你们装置一年多不排泥是不对的,虽然泥量少,但长期不排泥会更糟。好氧池的泡沫颜色深不能说是污泥老化,要确认是否是若卡氏菌过多引起的生物泡沫。镜检污泥量至少应该用100倍观察。

  400.问:关于CASS设计的问题:CASS前置生物选择区和兼氧区,后面是主反应区,通常认为的容积比例关系是1:5:20.我看了很多设计实例,生物选择池和兼氧区通常维持在1:1左右的关系(都在1小时左右),有时候生物选择区甚至比兼氧区大。不知这一比例用意何在?

  答:比例关系不是绝对的,要根据进水浓度和选择方式等来定,生物选择池的水力停留时间一般在半小时左右。生物选择池和兼养区1:1,我认为不妥,至少没有选择的机动性,这样的情况只适合厌氧选择,如果采用好氧选择,会造成带有溶解氧的混合液进入兼养区,使兼养区有效容积减少。所以前面的容积比较合适。我还有一观点:采用生物脱氮的装置没必要设生物选择区,因为缺氧区已有生物选择功能,由于存在硝酸盐,使菌胶团细菌能够利用池内硝酸盐作氧源进行生长繁殖,而丝状菌没有此功能,会在选择池内受到抑制,降低了污泥膨胀的可能性。

 

?2009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考试时间:5月23,24日
?2009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网络远程辅导方案
?2009环境评价师考试考前必看指南

更多信息请访问:环境影响评价师频道   环境影响评价师考试论坛

环境影响评价师备考资料全部免费下载

  • 考试大纲
  • 备考计划   
  • 真题答案与解析
  • 易错练习
  • 精讲知识点
  • 考前冲刺提分   
点击领取资料

分享到: 编辑:环球网校

资料下载 精选课程 老师直播 真题练习

环境影响评价师资格查询

环境影响评价师历年真题下载 更多

环境影响评价师每日一练 打卡日历

0
累计打卡
0
打卡人数
去打卡

预计用时3分钟

环球网校移动课堂APP 直播、听课。职达未来!

安卓版

下载

iPhone版

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