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师资格 > 教师资格备考资料 > 教育心理学知识讲义:学习理论流派的介绍(6)

教育心理学知识讲义:学习理论流派的介绍(6)

更新时间:2010-10-15 18:25:18 来源:|0 浏览0收藏0

教师资格报名、考试、查分时间 免费短信提醒

地区

获取验证 立即预约

请填写图片验证码后获取短信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免费获取短信验证码

  (八)对认知派学习理论的评价

  认知派学习理论为教学论提供了理论依据,丰富了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为推动教育心理学的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认知派学习理论的主要贡献是:

  1.重视人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价值,充分肯定了学习者的自觉能动性。

  2.强调认知、意义理解、独立思考等意识活动在学习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3.重视了人在学习活动中的准备状态。即一个人学习的效果,不仅取决于外部刺激和个体的主观努力,还取决于一个人已有的知识水平、认知结构、非认知因素。准备是任何有意义学习赖以产生的前提。

  4.重视强化的功能。认知学习理论由于把人的学习看成是一种积极主动的过程,因而很重视内在的动机与学习活动本身带来的内在强化的作用。

  5.主张人的学习的创造性。布鲁纳提倡的发现学习论就强调学生学习的灵活性、主动性和发现性。它要求学生自己观察、探索和实验,发扬创造精神,独立思考,改组材料,自己发现知识、掌握原理原则,提倡一种探究性的学习方法。强调通过发现学习来使学生开发智慧潜力,调节和强化学习动机,牢固掌握知识并形成创新的本领。

  认知学习理论的不足之处,是没有揭示学习过程的心理结构。我们认为学习心理是由学习过程中的心理结构,即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两大部分组成的。智力因素是学习过程的心理基础,对学习起直接作用;非智力因素是学习过程的心理条件,对学习起间接作用。只有使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紧密结合,才能使学习达到预期的目的。而认知学习理论对非智力因素的研究是不够重视的。

  三、原苏联的三种学习理论

  (一)学习活动理论

  学习活动理论是苏联心理学家加里培林(Γальперин,Π.Я)和塔雷金娜(Н.Φ.ΤалъΙзина)等提出的一种学习理论。这是在学习的实质方面,该学派认为,人类的学习是主体为了适应社会生活的需要,以获得处理事物的社会经验为目的而进行的一种活动。学习不同于游戏,同生产性质的劳动也有区别。只有当活动满足认识性需要时,此活动才是学习。学习活动是由一定的动作(动作对象、定向基础、操作)来实现的。

  (二)教学控制论

  教学控制论是1962年由苏联心理学家Ц.Н.兰达提出的,后来为心理学家H.Φ.塔雷金娜等接受。教学控制论的核心是主张运用控制论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分析研究学校教学问题,结合实际教学的特点改革传统的教学过程,从而建立起进行全面控制的教学系统,实施控制式教学。兰达认为,教学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教学目的在于使学生形成一定的心理过程及特性。学生的心理过程是有规律的,因而是可以控制的,问题在于揭示它借以控制这种过程。兰达认为,首先必须使教学程序化,实施程序教学;其次,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建立良好的反馈联系,以便及时发现和纠正一切背离正常控制的种种倾向。

  (三)智力动作按阶段形成理论

  这是苏联心理学家л.R.加里培林提出的一种学习理论。加里培林提出,任何新的智力动作形成,必须经历下列五个基本阶段:①动作的定向阶段。②物质或物质化动作阶段。③出声的外部言语动作阶段。④不出声的外部言语动作阶段。⑤内部言语阶段。

环球网校联手多位老师隆重推出教师资格辅导

【试题】中学历年真题 中学模拟试题 小学历年真题 小学模拟试题
【经验】考前复习策略 考试答题技巧 说课经典经验 教学经验交流

教师资格备考资料全部免费下载

  • 考试大纲
  • 备考计划   
  • 真题答案与解析
  • 易错练习
  • 精讲知识点
  • 考前冲刺提分   
点击领取资料

分享到: 编辑:环球网校

资料下载 精选课程 老师直播 真题练习

教师资格资格查询

教师资格历年真题下载 更多

教师资格每日一练 打卡日历

0
累计打卡
0
打卡人数
去打卡

预计用时3分钟

教师资格各地入口
环球网校移动课堂APP 直播、听课。职达未来!

安卓版

下载

iPhone版

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