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社会工作者 > 社会工作者模拟试题 > 2011年中级社会工作师模拟试题(一)

2011年中级社会工作师模拟试题(一)

更新时间:2011-03-08 22:38:54 来源:|0 浏览0收藏0

社会工作者报名、考试、查分时间 免费短信提醒

地区

获取验证 立即预约

请填写图片验证码后获取短信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免费获取短信验证码

  第一部分 案例分析题 $lesson$

  A1.

  陈教授,现年65岁,退休前在上海一所著名大学教书,陈教授早年在外地“插队”,一子一女在母亲的拉扯下长大,因而对父亲的“不管不问”颇有怨言。陈教授妻子在世时,子女们还经常回来探望。陈教授有个弟弟和两个侄子在上海,因而他的生活平静而安详。

  前不久,陈教授由于回家较晚,到家后,发现老伴躺在地板上,呼吸微弱,连忙送往医院,当子女赶到时,老伴已经离开人士。子女们把责任归咎于父亲“回家过晚”,双方之间的裂痕加深,子女们用冷言冷语讥讽老人,探望次数大大减少。老人整日待在家中,经常酗酒,酗酒后会痛哭流涕,喃喃自语,认为老伴的死是自己造成的,还不到一个月,原本身体健康、开朗乐观的陈教授,变的骨瘦如柴,精神恍惚。社区服务中心了解情况后,决定派社区工作者小张开展工作,小张准备从家庭思维的角度介入。

  问题

  1、在上述案例中,家庭思维是指什么?转自环 球 网 校edu24ol.com

  2、上述案例中,陈教授主要面临的困境是什么?

  3、针对这些困境,小张应采取怎样的介入策略?

  4、通过以上分析,请归纳老年社会工作的内容?

  A2.

  材料Ⅰ: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社会救助就是体现这一规定的具体制度。

  材料Ⅱ:

  新华网报道,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首都实施10年来,北京市先后9次提高低保标准,目前已由23.2万城乡居民被纳入保障范围。北京市民政局副局长吴文彦在7日召开的“社会救助体系建设总结表彰大会”上说,10年来,北京市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城乡低保制度日臻完善。经过9次调整,保障标准已经从1996年的月人均170元提高到现在的人均310元。2002年,北京市城乡困难群众实现了应保尽保,农村低保全面覆盖。2004年,北京对城市低保对象实行了分类救助制度,提高了救助系数。今年分类救助制度得到进一步完善,“三无”人员、重残人、老年人、未成年人等特殊困难人员得到更多的救助,并分别建立了城市、农村低保标准调整机制。

  材料Ⅲ

  据人民网报道,2008年1月10日以来,受冷暖空气共同影响,我国中东部地区连续出现两次大范围的雨雪天气。此次雨雪天气过程影响范围广,导致安徽、河南、湖南、湖北、重庆、四川、贵州、陕西、新疆等9省市遭遇雪灾,部分地区受灾严重,群众的生产、生活受到较大影响,尤其是给灾区交通造成极大困难,部分高速公路、铁路和航空路线一度中断,部分地区供电、供暖、供水等基础设施受损。据统计,此次雪灾已造成2487万人受灾,因灾死亡6人,紧急转移安置15.5万人;农作物受灾面积1036.6千公顷;倒塌房屋2.2万间,损坏房屋8.5万间;因灾直接经济损失31.1亿元。

  民政部对此次雨雪天气过程高度重视,及时与中国气象局和地方民政部门沟通,了解灾害发展,收集灾情信息;针对湖北灾情,于1月21日16时紧急启动四级救灾响应,派出工作组赶赴黄冈灾区,查看灾情和受灾群众基本生活安排情况,协助地方开展抗灾救灾工作。转自环 球 网 校edu24ol.com

  问题

  1、结合上述三个材料,社会救助主要是指什么?包括哪些领域?

  2、针对材料,请分析自然灾害救助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A3.

  材料Ⅰ:

  在我国城市地区,失业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在“4050”失业现象尚未清除的同时,“2030”失业现象又成为社会热点。而且,由于这批年轻、没有成家等原因,他们的失业对社会的损害应该比其他人更大。A小区这样的问题,特别突出,“4050”和“2030”失业人员共计50多人。

  材料Ⅱ:

  地震发生后,许多居民家破人亡,流离失所,对外联络中断。由于居民对灾害缺乏心理、物质和能力准备,他们对如何应对突发事件手足无措。保障基本的生活和安全成为社区各方的共同利益所在。B小区就是这些人居住的地方。

  材料Ⅲ

  C小区属于城市中旧房改造的小区,居民主要由城市中低收入者和外来务工人员组成。由于小区建筑年代比较早,各方面设施也比较便宜,所以,房租价格较低,是外来人口选择租住的主要原因。该小区经常发生歧视外来务工人员的事件。前不久,小区有位姓李的中年妇女找到居委会,要求其邻居不要把房屋租给外来工,理由是外来工素质差、不讲卫生,还有偷盗现象。居委会主任经过长时间耐心开导,也没有什么作用。据这位主任说,歧视外来工的事件在他们小区经常发生,做了很多本地人的工作,也没有什么效果,他自己也没有办法了。

  问题

  1、针对三个材料提到的A、B、C社区,在这三个社区从事社区工作,应采用什么模式?解释该模式。

  2、通过以上分析,请您从目标、策略与技术、社会工作者角色等方面来比较三种社区工作模式。

  A4.

  张女士文化水平不高,在一家大型超市做保洁工作,一天,她在四楼擦玻璃窗,不慎坠楼,从此失去双腿。超市给了一笔数额不多不少的慰问补偿金。丈夫对张女士很关系,为了多挣钱,又去兼职,家里孩子一个8岁,一个10岁,都很懂事,上学前后都会照顾妈妈。张女士觉得自己是负担。一天家里只有她一人,她一时想不开,便爬下床打开煤气自杀,幸好被邻居发现救了过来。

  问题

  1、请运用优势视角理论对张女士的情况加以评估。

  2、如果你是一名社会工作者,你打算采取何种介入模式帮助张女士?

  A5.

  林某于1992年入伍,其间因公致残,《革命伤残军人证》证明林某为三等乙级残疾(套改后为八级),在市民政局换发的《革命伤残军人证》里同样写着三等乙级残疾。1995年林某退伍后回乡,由县民政局负责安排在县棉织厂工作,并签了为期三年的合同。1999年11月10日,县棉织厂发出通知,称林某的劳动合同至1999年12月11日到期,要他办理终止合同手续。2001年9月,因县棉织厂改制,林某领了一笔自谋职业安置费后,不仅再也没有享受过伤残军人应享受的待遇,而且也没有得到企业主管部门的妥善安置。当林某到县棉织厂原主管劳动部门反应情况时却得到了这样的解释――“妥善安置”并非一定要安排一个新的工作。按照县劳动部门的有关规定,伤残职工在办理终止合同时,除了安置费外还可以领到一笔伤残补助金;但有个前提,是否伤残及等级得由劳动部门加以鉴定,部队及民政部门发的《革命伤残军人证》不能作为凭证。

  问题

  1、上述案例中,林某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2、对于这些问题,社会工作者应该采取哪些介入策略?

  A6.

  小明是小学五年级学生,被要求来见社会工作者。从四年级开始,他的成绩就一直处于下游水平。他上课不能集中注意力,老师和同学都觉得他“太安静,有些孤僻”。他连续几个寒暑假都参加学习辅导班,但是仍旧没有提高成绩。老师告诉小明的父母,如果他的学习再不改善,很可能没法升级。

  在社会工作者与小明谈话的时候,他对自己的学习问题描述得很简单:“都是因为老师,他们整天冲着我叫喊,让我怎么好好学习?我告诉语文老师没有完成预习时,她就说我太偷懒,太笨。如果他们都认为我是哑巴,怎么能够指望我学到东西?”在进一步深谈后,小明用一种沉静、闷闷不乐的声音概括了自己的想法:“我知道像我这样的脑子不用指望有什么出息了,我思维慢,老师也无能为力。只要想起学校我就心惊胆战,我还怕自己会在课堂上说出什么愚蠢的话来让人笑话我。”

  社会工作者单纯会见了小明的父母,对于为什么儿子在学校表现不好的问题,他们很快就补充了自己的观点。母亲承认,当她听到小明说不想去学校或者不会做家庭作业的时候,她感到非常愤怒并大声责骂他;不过她并不认为这种方法有什么问题。可以看得出来,父母对小明都很生气。

  问题

  1、在上述案例中,小明主要面临的困境由哪些?

  2、针对小明目前的困境,社会工作者应采取什么样的介入策略?

  A7.

  材料Ⅰ

  我国目前共有667个城市,149个市辖区,5904个街道,11.5万个居委会,17.2万个居民小组。在这个范围内,配备社区服务设施的大概有13万个,机构性的服务中心有5505个,便民利民点大概有26万多个,专职的服务人员36万多人,兼职服务人员57万多人,志愿者队伍大约540万人。

  材料Ⅱ

  21世纪新型社区建设的问题

  新型社区,概括来说,就是生活便利、管理有序、环境优美、人际关系和谐的社区。在工作中,第一是要注意体现以人为本这个原则,围绕居民的服务,围绕居民的需求去开展工作。第二是资源共享,共组共建。要共同建设、资源共享才能提高我们利用资源的效率。各个部门的参与应该是建设性的,而不是争权性的,人民做事而不是争权。第三是管理有序。一定要有一套比较合理、科学的操作程序、规范。第四是扩大民主,居民自治。从事社区建设工作,不管哪个部门,都不要把我们的社区压住,不要什么事都包办代替,要多听居民的意见,要让他们在社区建设中充分享受到、体会到他们享有的民主权利,让他们的意识、愿望能得到充分的实现。第五个是因地制宜,循序渐进,不要一哄而起,工作要逐步推进,因为只有逐步推进才能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问题

  从材料Ⅰ、Ⅱ中不难发现,中国社区不丹数量庞大,而且发展速度快;随着中国经济飞速发展,新型社区纷纷涌现,社区建设的内容正发生着变化。这就给社区社会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社区社会工作的内容就显得更为重要。试阐述社区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并加以举例说明。

  A8.

  假设你是一名学校社会工作者,你所在学校有一批外来打工人员的子女,他们分处各个不同的班级。你发现,这些学生对自身的家境与身份较敏感,有不同程度的自卑心理。针对学校中这批特殊群体,你打算如何开展工作?

?2011年社会工作者考试时间:6月11、12日

?2011年社会工作师网上辅导招生简章

更多信息请访问: 社会工作者频道 社会工作者考试论坛

社会工作者备考资料全部免费下载

  • 考试大纲
  • 备考计划   
  • 真题答案与解析
  • 易错练习
  • 精讲知识点
  • 考前冲刺提分   
点击领取资料

分享到: 编辑:环球网校

资料下载 精选课程 老师直播 真题练习

社会工作者资格查询

社会工作者历年真题下载 更多

社会工作者每日一练 打卡日历

0
累计打卡
0
打卡人数
去打卡

预计用时3分钟

环球网校移动课堂APP 直播、听课。职达未来!

安卓版

下载

iPhone版

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