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注册会计师 > 注册会计师备考资料 > 2011注册会计师《税法》讲义:第十三章(7)

2011注册会计师《税法》讲义:第十三章(7)

更新时间:2011-03-24 09:03:58 来源:|0 浏览0收藏0

注册会计师报名、考试、查分时间 免费短信提醒

地区

获取验证 立即预约

请填写图片验证码后获取短信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免费获取短信验证码

  第六节 应纳税所得额的规定 $lesson$

  一、计税依据的一般规定

  应纳税所得额=各项收入-税法规定的扣除项目或扣除金额

  (一)收入的形式

  (二)费用扣除的方法

  扣除方法应税项目

  1.定额扣除工资薪金所得

  2.会计核算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

  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

  财产转让所得

  3.定额和定率扣除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财产租赁所得

  4.无费用扣除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偶然所得,其他所得

  应税项目 费用减除方法扣除标准

  (1)工资薪金所得

  按月定额减除生计费应纳税所得额=月工薪收入-生计费

  (生计费标准:2008年3月1日之前为1600元,之后为2000元。)

  外籍、港澳台在华人员及在中国境内有住所而在中国境外任职或者受雇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个人有附加减除费用(附加减除费用标准2008年3月1日之前为3200元〔1600+3200=4800〕,之后为2800元〔2800+2000=4800〕)

  (2)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按年计算,核算扣除成本费用

  (3)对企事业单位承包、承租经营所得按年计算,核算扣除成本费用应纳税所得额=纳税年度收入总额-必要费用(2008年3月1日之后每月2000元)

  (4)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财产租赁所得按次计算,定额和定率扣除费用四项所得均实行定额或定率扣除,即:

  每次收入≤4000元的

  应纳税所得额=每次收入额-800元

  每次收入>4000元的

  应纳税所得额=每次收入额×(1-20%)

  (5)财产转让所得按次计算,核算扣除成本费用应纳税所得额=转让收入-财产原值-合理费用

  (6)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按次计算,不能扣除费用应纳税所得额=每次收入额

  来自上市公司的股息红利减按50%计算应纳税所得额;利息所得和来自非上市公司股息红利按收入总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经典例题】2004年 注册会计师考试

  下列各项中,以取得的收入为应纳税所得额直接计征个人所得税的有( )。

  A.稿酬所得  B.偶然所得

  C.股息所得  D.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答案】BC

  分析:BD是定额或定率扣除。

  【经典例题】以下采用定额与定率相结合的费用扣除方法的项目有( )

  A.劳务报酬所得 B.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C.财产转让所得 D.其它所得

  【答案】AB

  【解析】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财产租赁所得采用定额与定率相结合的费用扣除方法;财产转让所得要核算财产原值和合理费用进行扣除;其它所得不得扣除费用。

    2011年注册会计师考试报名汇总

    2010年注册会计师学员考后交流

    2011注册会计师网上辅导招生简章

环球网校注册会计师频道  环球网校注册会计师论坛  环球网校财会之家博客

注册会计师备考资料全部免费下载

  • 考试大纲
  • 备考计划   
  • 真题答案与解析
  • 易错练习
  • 精讲知识点
  • 考前冲刺提分   
点击领取资料

分享到: 编辑:环球网校

资料下载 精选课程 老师直播 真题练习

注册会计师资格查询

注册会计师历年真题下载 更多

注册会计师每日一练 打卡日历

0
累计打卡
0
打卡人数
去打卡

预计用时3分钟

注册会计师各地入口
环球网校移动课堂APP 直播、听课。职达未来!

安卓版

下载

iPhone版

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