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城乡规划师 > 城乡规划师行业动态 > 为城市规划补交“学费” 北京至少支出数十亿

为城市规划补交“学费” 北京至少支出数十亿

更新时间:2012-07-24 13:59:54 来源:|0 浏览0收藏0

城乡规划师报名、考试、查分时间 免费短信提醒

地区

获取验证 立即预约

请填写图片验证码后获取短信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免费获取短信验证码

摘要 “排水思维边缘化”在下凹式立交桥的选址、设施安装、周边规划乃至整个城市排水管网的设计标准等方面,处处显露无遗。

  “排水思维边缘化”在下凹式立交桥的选址、设施安装、周边规划乃至整个城市排水管网的设计标准等方面,处处显露无遗。

  “下水道是城市的良心”,而中国需要为“城市的良心”补交学费。北京至少将为长期以来“排水思维的边缘化”补交数十亿元。

  “长期以来,北京建设规划惯有的思路是防旱不防涝。谁也没有想到,北京近几年会频频发生大暴雨灾害。”一名熟悉北京城市规划的人士对记者表示,当年大规模建造下凹式立交桥,一方面是由于其符合北京的古城气质,“恢宏好看”;另一方面是可以减缓桥身坡度,提高冰冻天气下车辆行驶的安全程度。

  从规划、建设到管理,迄今为止,北京的城市发展几乎都是建立在类似“不防涝”的惯性思维上,排水的考虑和水务部门的决策影响力则往往处于边缘位置。

  大灾之后,北京不得不“补课”了。据老师称,北京市计划今后3年投资35亿元,用于系统性改造现有排水管网系统。据北京市水务局官网披露,“十二五”期间计划实施中心城排水管线改造工程,计划总投资21.2亿元。

  改造管网、泵站

  “不防涝”的规划思路,在下凹式立交桥的选址、设施安装、周边规划乃至整个城市排水管网的设计标准等方面,处处显露无遗。

  北京部分下凹式立交桥的选址存在积涝隐患。此次积水最深的广渠门桥、双营铁路桥和莲花桥的地理位置均不利于排水。

  其中,发生小轿车司机溺亡的广渠门桥位于南护城河附近。当日由于河道水位过高,造成雨水管道满溢,下游排水不畅。随着雨水的不断进入,本应顺着管道排走的积水也流入地势较低的桥区,加重了积水程度。

  上述人士称,早期城市规划没有预料到,周边建筑会以如此快的速度和如此大的规模扩张。在扩张过程中,城市自身的天然排水循环遭到破坏,桥区也成为相对低地,下凹式结构成了天然的“聚水盆”。

  排水管网的设计标准也体现了典型的“旱地思路”。北京市规划委基础设施二处副处长徐咏梅对媒体称,北京雨水管渠的排水设计重现期(可承受暴雨强度出现的频率)一般地区是1~3年一遇,重要地区是3~5年一遇。

  负责北京整体城区排水管理事务的北京排水集团(下称“北排”)副总经理郑江昨日亦透露, 78个下凹式立交桥的排水设施――泵站系统,一半以上的设计排水能力是防备1年一遇或每小时30毫米的降水。而“7?21”特大暴雨的最大强度达到了每小时100.3毫米。

  为何设计标准如此之低?徐咏梅此前对本报解释称,一方面是当时的财政力量不允许;另一方面如果一味坚持高标准,地下空间也承受不住。

  “一个特大型城市的排水系统,其规划如不给将来的发展留足空间,就会留下很多隐患。”上述熟悉北京城市规划的人士说。日本、美国、法国等国家,其主要城市的排水系统的设计标准通常达到5到10年一遇的高度,纽约是10至15年一遇,东京是5至10年一遇,巴黎是5年一遇。

  1884年,东京建立了世界上较早的现代排水系统。如今的东京地下排水系统,犹如迷宫般复杂:地下河深达60米,拥有超过1.5万公里长、直径在25厘米到8.5米的下水道。共83个泵站,近50万个检修孔。

  东京的排水指导原则要求,全市所有区域的排水能力达到应对每小时50毫米降雨强度的水,建有大型地下商场的9个地区则要能够抵御每小时75毫米的暴雨。

  今年5月17日,北京市规划委公布了《城市雨水系统规划设计暴雨径流计算标准》的征求意见稿,要求一般地区达到3年一遇,重要地区5年一遇,特别重要地区10年一遇。

  参与该标准制定的一名老师告诉本报,为了达到新标准,北京市计划今后3年投资35亿元,系统性改造北京现有排水管网系统,其中今年将投资15亿元。目前有关改造方案已通过评审。

  北排相关负责人也对本报表示,该公司将对其所管理的74个泵站进行改造,安装更粗更多的排水管和功率更大的抽水泵,计划3年完成。

  排水管理滞后

  然而,系统性加强排水能力涉及大量的老城区改造。在排水思维长期边缘化的背景下,改造的力度能否得到保证?

  中国城市规划协会地下管线专业委员会的一名老师就对本报表达了上述忧虑。他认为,由于缺乏综合管理部门进行统筹,涉及地下管线的改造项目,在实践过程中往往困难重重。

  据其介绍,管网的新建、改建和日常维护并不是水务局一个部门能够决定的,其施工需要遵守特定流程。

  首先,施工方要到城市规划部门申请管线路由,并获得工程许可证;然后还要去建设管理部门领取“开工证”;施工完成后,在覆土之前,要由测绘部门来进行测量,并形成档案存放到城建档案馆。

  整个过程还将涉及城市规划、交管、绿化、道路检查等多个部门,各个部门都会有自己的顾虑。城市规划部门可能希望路面不要随便开挖,例如对一些新建的马路明确规定几年之内不能掘路;交管部门可能希望施工周期尽量短,对交通影响尽量小……各个部门出于自身角度所提出的意见,都有可能导致改造项目无法开展。

  从该老师过去的经验来看,为了不影响交通和市容,有的管网改造项目,还没来得及测量,就匆匆覆土了。这导致管网资料变得不完整,而拥有一套准确、细致、全面的管网资料,对一座城市来说意义重大,平时有利于管线养护,暴雨来袭时有利于做好积水预警,万一出现内涝,也有利于快速疏导。

  “为什么我们国家几乎每个城市都要反复搞管网普查?因为城市建设太快,管网建设和改造经常做得太急。要不了几年,原有的管网资料就过时了。”该老师称。

  “城市排水系统不仅要建设好,更重要的是要运行管理好。”北排管网分公司工程师杨光认为,由于缺乏现代化的管理理念和手段,我国排水系统管理中的问题日益显现。

  首先是排水管网资料管理分散不系统,数据不完整、不准确、不全面,低效的查询分析方法难以体现复杂管网的网络特征和上下游关系。这使得分析决策水平还停留在主观判断和简单推理的层次,难以制定高效的管道养护计划。“养护随意性大,养护效果也难以评估。”

  管网系统的整体规划性也较差。有的管线标高较高,埋深较浅,导致周边排水无法接入;有的管线管径偏小,部分管段流向与流域整体流向相反。

  雨污水系统与城市防洪系统、河道等水体也往往处于割裂状态,系统间不但不能相互联动,反而存在矛盾,彼此牵制。雨污混流治理局限于简单机械的截流,既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污水入河的问题,又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城市防汛。

  检测、养护、监测的技术也相当落后。管道的传统检测手段低级,仅通过肉眼观察判断,不仅盲目性大,而且不能掌握管道内部运行状态,无法发现管道内部的病害。养护方式比较原始,作业效率低,劳动强度大,达不到理想的养护效果。落后的养护技术造成很多排水管网老化,腐蚀严重,超期服役,带着隐患运行。

  应从全面规划入手

  然而,光靠改造管网和泵站,并不能彻底根治下凹式立交桥下积水的痼疾。因为,很多积水是“不请自来”的“客水”,是城市发展全面缺乏“排水意识”的产物。

  所谓“客水”,指的是某一排水设施设计流域以外的来水。“在设计之初,每一个泵站都有一定的流域范围,其排水能力通常只考虑这个流域的流量。”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总工程师李艺告诉本报,以前,下凹式立交桥泵站的设计并没有考虑到“客水”,但随着城市的发展,每个泵站实际负担的“客水”越来越多。

  “比如某座立交桥附近,原先是荒地或公园,地面是可以渗水的,雨水就地渗入地下,不会流到立交桥下。后来开发了房地产,或是建设了广场,地面‘硬化了’。这些地方的水就成了立交桥下的‘不速之客’。”李艺说。

  因此,治理下凹式立交桥下积水,光靠改造桥区排水设施远远不够。李艺强调,为了尽量减少客水“作乱”,应强制规定新开发的房地产项目自带相应的排水系统。

  上述“整个城市的排水系统应该与城市整体建设规划统筹起来考虑,而不是碎片化地设计。”上述熟悉北京城市规划的人士称,“等积水了再排的方式始终是消极的,想从根本上防治城市的内涝,还是要从城市规划设计上下工夫。不能只图地上光鲜,我们现在已经在吃这个亏了。”

2012年注册城市规划师考试时间         2012年注册城市规划师招生简章

2011年城市规划师成绩查询汇总         2012年注册城市规划师论坛交流

更多信息请访问:城市规划师频道    城市规划师论坛

城乡规划师备考资料全部免费下载

  • 考试大纲
  • 备考计划   
  • 真题答案与解析
  • 易错练习
  • 精讲知识点
  • 考前冲刺提分   
点击领取资料

分享到: 编辑:环球网校

资料下载 精选课程 老师直播 真题练习

城乡规划师资格查询

城乡规划师历年真题下载 更多

城乡规划师每日一练 打卡日历

0
累计打卡
0
打卡人数
去打卡

预计用时3分钟

环球网校移动课堂APP 直播、听课。职达未来!

安卓版

下载

iPhone版

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