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家公务员 > 国家公务员历年试题 > 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答案:判断推理

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答案:判断推理

更新时间:2013-11-04 14:27:49 来源:|0 浏览0收藏0

国家公务员报名、考试、查分时间 免费短信提醒

地区

获取验证 立即预约

请填写图片验证码后获取短信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免费获取短信验证码

摘要 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答案:判断推理

  课程推荐:2014年公务员课程7天免费学 :基础精讲  高效强化  高效押题  专项特训

  个性课程:2014年公务员个性辅导:申论批改  技巧专讲  冲刺密卷  个性定制 

  81.【解析】C。观察行的方向,图形都在逆时针旋转,每行前两个图形眼睛逆时针90度旋转加翻转,嘴只进行旋转;第二个和第三个图形眼睛只进行逆时针90度旋转,嘴旋转加翻转。

  82.【解析】D。利用相邻关系排除A、B两项,C项的折叠方向错了,排除。D项可由给出图形折叠而成。

  83.【解析】C。观察各图线条的曲直特征,每幅图形都含有曲线,因此所求图形应为带曲线的图形。

  84.【解析】B。第一组中前两个字形求异组合得到“运”字,同理,第二组汉字中前两个字形求异组合得到“囚”字。

  85.【解析】C。由第一组图形规律可知,第二组图形中,内部图形的边数比外部图形的多,且后两个图形的里面图形分别有一边、两边与外面图形相切。

  86.【解析】B。此类题型在国考中首次出现,正确分类的基础在本题中表现为元素的种类特征。观察发现,每个组图中包含四个元素,其中有两个元素是相同的,且相同的两个元素有的是相邻的,有的是隔开的,因此相同元素相邻的是一组,相同元素隔开的是另一组。

  87.【解析】B。题干中的图形都是对称图形,有的图形是竖着的对称轴,有的图形是横着的对称轴,根据对称轴方向,①④⑥都是竖着的对称轴,②③⑤都是横着的对称轴。

  88.【解析】C。题干中图形都有两个小黑点,小黑点对于阴影线条的位置,①③④是在直线的两端,②⑤⑥是在直线的两侧。

  89.【解析】D。②③⑤中两个图形结构是一样的,①④⑥中的两个图形结构是不一样的。

  90.【解析】C。题干中图形都有两个小黑点,观察小黑点的位置,①③④中的小黑点在封闭区域内,②⑤⑥中的小黑点不全在封闭区域内。

  91.【解析】D。“社会人”假设强调的是职工之间的相处,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利于调动人的工作积极性。A项是通过物质利益调动工作积极性。B项强调业务技能对工作的重要性。C项虽然划分了管理对象,但不是基于人际关系的管理方式。D项体现了上下级之间的关系,并且下级参与企业管理有利于培养工作环境中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基于“社会人”假设的管理方式。

  92.【解析】D。定义中“顺应”的行为要件是:互动双方都调整行为,以相互适应。A项中王某服从了邻居们的要求,只有一方做出行为调整。B项是经理对小燕的奖励,不是为了互动双方的相互适应。C项中上级工商部门是互动双方之外的第三者,不是互动双方做出的调整行为。

  93.【解析】B。体验营销概念的核心是让消费者实际感知产品或服务的品质或性能,以达到顾客认知、喜好并购买的目的。A项中美容公司组织活动宣传的是自己的经营理念,没有让顾客体验其产品和服务。B项中新产品试用活动就是让顾客亲身体验产品。C项消费者参与的是行业讨论,没有体验具体的产品或服务。D项是电视营销,没有让顾客亲身体验产品。

  94.【解析】B。首先注意到本题是否定型判断。该定义中主语是“行政主体”,分析选项,B项中消费者协会和中国家用电器协会属于法定的社会团体组织,不是行政组织,其发布购物指南也不是行政管理活动。

  95.【解析】D。“政策性收益”定义的关键信息为:①某些政策、法规的变动导致的个体收益;②这种收益不会导致整个社会财富的增长。A项中的个体收益会使社会财富增加。B项中虽然有收益,但没有政策、法规等的变动。C项中的收益主体是某县,不是个体收益。

  96.【解析】D。反应性相倚发生在沟通过程中,沟通双方根据对方的行为作出相应的反应,并不按照原计划进行沟通。从A项的陈述可知,妈妈和小明之间还没有进行沟通。B、C两项中王厂长、张老师没有根据职工和学生的行为作出反应,而是按原计划进行沟通。

  97.【解析】C。定义中的关键信息是:附加的条件是将来不确定的事实或行为。对照各选项,A项附加条件是时间,是确定的事实。B项中的处罚也是确定的,与王某回乡与否没有关系。C项的处罚是确定的,滞纳金是附加的条件,刘某是否需要缴纳滞纳金是不确定的,符合定义。D项是一个行政行为,没有附加的条件。

  98.【解析】C。反向诱导主要是指宣传活动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反而使得与预期相反的现象大量增加。A项中影院的宣传达到了预期效果;B项中的要求没有起到预期效果,也没有使得与预期相反的现象大量增加。C项中宣传不会停水,但很多居民在家中大量囤水,没有起到预期效果,反而使得相反的现象增加,属于反向诱导。D项中的讲座起到了预期效果。

  99.【解析】D。A项鱼鳔的作用原理属于功能。B项是根据动物的声音设计产品。C项是根据动物身体的颜色设计产品。D项根据鸟巢设计“巢居”,是把鸟巢的结构特点应用于建筑设计,属于结构仿生设计。

  100.【解析】D。定义中的客体要件是:特定的关系结构;领导者;不成文的行为准则和规范。A、B两项中的人群是临时组织的,没有“特定的关系结构”,也没有“领导者”或者“不成文的行为准则和规范”。C项学生会文艺部属于正式组织,有明确的结构和成文的行为准则和规范。

  101.【解析】D。题干逻辑关系为动作及其进行方式:沿着航线飞行,且一般飞行不可超出航线范围。D项中按照地基建筑,且建筑不可超过地基的范围,与题干逻辑一致。

  102.【解析】B。首先横向分析题干词项之间的关系,发现树根和根雕之间的逻辑关系是:树根是根雕的直接原材料,A、B、D三项都符合。再进行纵向对比,根雕是艺术品,只有A、B两项符合。再进行横向对比分析,题干中从根雕可以看出原材料是树根,而A项从瓷器不能直接看出原材料是陶土。B项正确。

  环球网校友情提示如果您在此过程中遇到任何疑问,请登录环球网校公务员频道论坛,随时与广大考生朋友们一起交流!

  编辑推荐:

  公务员考试真题下载

  公务员考试复习资料

  201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真题及答案

    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常识判断

    2014年国家公务员网上报名确认及缴费入口汇总

    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备考资料汇总

  课程推荐:2014年公务员课程7天免费学 :基础精讲  高效强化  高效押题  专项特训

  个性课程:2014年公务员个性辅导:申论批改  技巧专讲  冲刺密卷  个性定制 

  103.【解析】B。“亦步亦趋”比喻自己没有主见,或为了讨好,每件事情都效仿或依从别人,与“主见”为反义关系。“兴高采烈”表示高兴,其反义关系词应为情绪低落或伤心难过。“鼠目寸光”比喻眼光短,见识浅,与眼力并无直接关系。“孤陋寡闻”形容知识浅陋,见闻不广,与胆识并无必然联系。只有优柔寡断与果断构成反义关系,与题干关系一致。

  104.【解析】C。利用语感造句,“导游按照旅行社确定的行程完成工作”,套用该句型,代入选项。C项可造句为“教师按照学校安排的教学大纲进行教学”,符合题干逻辑关系。

  105.【解析】C。题干前两项为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后两项为事物与用途的对应关系,即车轮是汽车的一部分,汽车用来运输。结合逻辑关系进行造句,“汽车有车轮,汽车用来运输”。然后逐一分析选项。C项“电话有听筒,电话用来通话”,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

  106.【解析】D。纵向对比可以发现,“治疗”和“改造”相对于“患者”和“罪犯”是被动接受的,而A、B、C三项的活动都是主动的。因此,D项“罪犯在监狱接受改造”最符合题干逻辑关系。

  107.【解析】A。屠夫用到切肉,裁缝用剪刀剪布料。

  108.【解析】D。凤凰是吉祥的兆示,狼烟是入侵的信号。

  109.【解析】C。咖啡与绿茶同属饮料,音乐与绘画同属艺术,选项与题干两两互为并列关系。

  110.【解析】A。比喻是一种表达方式,信件是一种沟通方式。

  111.【解析】D。要找出假设前提,则要找到论点:未来楼价调控的压力大,论据是目前成交量增加。进而分析论据与论点。论据与论点谈论的都是楼市,但量增不能必然导致价增,所以需要在量与价之间搭桥,D项恰好完成了量与价之间的桥梁搭设。

  112.【解析】C。首先,明确题目的论点和论据。题干论点为:母亲在怀孕头几个月接触杀虫剂较多,则婴儿智力差。论据为:杀虫剂影响胎儿大脑周围的环境。A、B两项与题干论证无关。C项指出了杀虫剂确实影响胚胎大脑的周围环境,并且说明环境的改变会影响胎儿的智力发育,通过加强论据进而加强了论点。

  113.【解析】B。本题属于翻译推理题。题干可以做如下翻译:了解别人→了解自己;相信M→M了解别人。按推理规则,B项正确。

  114.【解析】D。本题论点是:出土的恐龙死于慢性中毒。论据是化石内有毒元素比现在动物高出几百倍甚至上千倍。A项说毒素来自死后。B项说有解毒元素,指出可能不会中毒。C项说死亡是因为年老该死亡,不是中毒。D项与本题无关,该项是想间接指出恐龙的食物含有毒元素少,进而不会中毒,但其忽略了有毒元素积累问题,因而质疑力度最弱。

  115.【解析】C。本题属于翻译推理型。经济增长→价格上涨;上涨且小区间内→不会有负面影响;C项符合肯前必肯后,否后必否前的充分条件推理规则,正确。

  116.【解析】B。如果A项正确,则A、C两车周一周二都能行驶,B车周五限行,由此推出A、C两车都周三限行,与题目已知保证每天至少有四辆车可以上路行驶不符,因此A项错误。如果B项正确,则A、C在周一、周二限行,B车周三限行,符合题意,并且此时C、D两项全部不满足,所以B项正确。

  117.【解析】D。本题属于削弱质疑型题。本题的论点是原油价格急涨不是供求关系引起的,而是国际投机资本炒作的结果。论据是两项在2000~2008期间的年均增长率的不同。A项说明战略储备影响了供求关系,削弱的论点;B项解释了数据差异产生的原因,因而削弱了原论点;C项说明两个数据间并不是对等出现的,因而有差异是正常的,所以也能削弱原论点;D项想否定投机行为,但风险与投机是共存的,是必然的,因而不能质疑原论点。

  118.【解析】C。本题属于加强支持型题。本题的论点是喝酸奶可降儿童蛀牙的风险。论据是两个:一是对比黄油、奶酪和牛奶没预防蛀牙效果;二是酸奶中的蛋白质能预防蛀牙。B、D两项显然不能支持。A项运用到差异法,但显然没有说明是否还有其他差异存在,因此支持力度值得怀疑。C项用数据说明食用酸奶确实可降低蛀牙发生率,最能支持研究发现。

  119.【解析】C。明确题干要求解释的对象是M曲线与P曲线在下降区间的不同。这就要分析关键概念在曲线图中的表现,重点解释下降程度的不同。先看M曲线与N曲线,二者上升与下降的变化有正比例关系,但M曲线比N曲线下降缓慢,说明每年有不在该市出生的儿童在该市接受教育。同理,由于M曲线与P曲线变化基本一致,但M曲线比P曲线下降慢,说明入学儿童多,能够解释这一点的是C项,每年有不在S市出生但已接种了麻疹疫苗的儿童在S市入学。A项解释正好相反。B项只解释疫苗,没有说明与入学的相对变化。D项只说“下降”,并未解释不同。

  120.【解析】A。老师的解释是说:黄色冰块不是人类污染造成的。得出这一结论的前提是:黄色冰块是“黄褐色的冰藻”造成的。要反驳这一说法,就要指出黄色冰块并不是黄褐色的冰藻造成的。题干中论述:这种黄色冰块,既出现在当年的新生冰块上,也出现在多年冰块上。A项说“在新生冰块上形成冰藻需要多年”,说明新生冰块上出现的不是黄褐色的冰藻,这就反驳了老师的观点。而B项认为冰藻并不是普遍现象,这就侧面承认了特有生物即黄褐色冰藻的存在。

  环球网校友情提示如果您在此过程中遇到任何疑问,请登录环球网校公务员频道论坛,随时与广大考生朋友们一起交流!

  编辑推荐:

  公务员考试真题下载

  公务员考试复习资料

  201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真题及答案

    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常识判断

    2014年国家公务员网上报名确认及缴费入口汇总

    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备考资料汇总

国家公务员备考资料全部免费下载

  • 考试大纲
  • 备考计划   
  • 真题答案与解析
  • 易错练习
  • 精讲知识点
  • 考前冲刺提分   
点击领取资料

分享到: 编辑:环球网校

资料下载 精选课程 老师直播 真题练习

国家公务员资格查询

国家公务员历年真题下载 更多

国家公务员每日一练 打卡日历

0
累计打卡
0
打卡人数
去打卡

预计用时3分钟

环球网校移动课堂APP 直播、听课。职达未来!

安卓版

下载

iPhone版

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