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师资格 > 教师资格模拟试题 > 2013下半年江西省教师资格小学心理学老师预测卷三答案

2013下半年江西省教师资格小学心理学老师预测卷三答案

更新时间:2013-11-07 17:11:45 来源:|0 浏览0收藏0

教师资格报名、考试、查分时间 免费短信提醒

地区

获取验证 立即预约

请填写图片验证码后获取短信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免费获取短信验证码

摘要 2013下半年江西省教师资格小学心理学专家预测卷三答案

  点击查看:教师资格报名专题   保过套餐八折优惠

  2013下半年江西省教师资格小学心理学老师预测卷二

  【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D【解析】因为它要求超越原先的内容,并需要基于准确标准的价值判断。

  2.C【解析】根据对课堂管理的解释,应选C。

  3.A【解析】心理测验是为心理评估搜集数量化资料的常用工具。

  4.C【解析】这一目标是在对材料进行深入加工基础之上迁移到新情境中的过程,因此,代表了较高水平的理解。

  5.B【解析】生理自我在3岁左右基本成熟。

  6.D【解析】四个选项中属于个人内部因素的是能力和努力,而能力是相对稳定的,努力因素是随主客观条件变化而不断变化的。

  7.D【解析】奥苏伯尔认为原有认知结构的清晰性、稳定性、概括性、包容性、连贯性和可辨别性等特性都始终影响着新的学习的获得与保持。

  8.B【解析】几乎所有习得经验都可以以各种方式发生迁移。四个选项中,气质不是习得经验,所以不能迁移。

  9.B【解析】题干是对变式概念的解释。

  10.B【解析】加里培林最早对心智技能进行研究,并且提出了心智技能按阶段形成理论。

  11.A【解析】巴甫洛夫从生理学的角度,经过多年的实验研究发现了条件反射现象,提出了该学说。

  12.B【解析】元认知调节是根据对认知活动结果的检查采取必要的补救措施,并及时修正、调整认知策略。

  13.C【解析】问题解决是通过内在的心理加工进行的,而用绳子打结不需进行心理加工,因此不是问题解决。

  14.B【解析】学生的学习动机有的源自于学习者自身内部因素,有的源自于外部因素,以此为依据可将其划分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

  15.B【解析】根据内化概念选B。

  2013年教师资格(统考)全真预测试题   2013年教师资格老师预测押题卷

  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资格统考考试大纲  教师资格考试试卷结构和题型示例

  中学教师资格考试笔试科目介绍《综合素质》  |  《教育知识与能力》

  全国各省教师资格考试科目 | 全国各省市教师资格证考试报名入口

  更多相关信息:教师资格频道  教师资格论坛

  点击查看:教师资格报名专题   保过套餐八折优惠

  2013下半年江西省教师资格小学心理学老师预测卷二

  16.D【解析】题干是对同感的解释。

  17.A【解析】斯金纳论证了程序教学的心理学原理,使其更科学。

  18.D【解析】课程表是学校成员活动的时间表,因此它是使教学有条不紊地进行的重要条件。

  19.C【解析】廖世承是我国最早编写《教育心理学》教科书的学者,他于l924年出版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

  20.C【解析】老师型教师往往将注意力集中于教学领域更高水平的推理和问题解决上,而不太注重细节的纠缠。

  二、填空题

  21.弗洛伊德; 22.对全班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的发展全面负责; 23.140,70;24.痕迹衰退说;

  25.个体自身行为,归因方式; 26.结构化,网络化; 27.记忆术;28.直觉的道德情感,想像的道德情感,伦理的道德情感;29.发明创造;30.成绩差。

  三、简答题

  31.(1)主动性研究:研究如何使学生主动参与教与学的过程,并对自身的心理活动作更多的控制。

  (2)反思性研究:研究如何促使学生从内部理解所学内容的意义,并对学习进行自我调节。

  (3)合作性研究:研究如何使学生共享教与学中所涉及的人类资源,如何在一定背景下将学生组织起来一起学习。

  (4)社会文化研究:研究社会文化背景是如何影响学习过程与结果的。

  (5)信息技术教育应用的研究。

  32.首先要求教师熟悉教材,掌握教材的结构,了解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此外要求教师充分了解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状态,使新的学习内容与学生已有水平构成一个适当的跨度,这样才能创设问题的情境。问题情境创设的方式多种多样,并应贯穿在教学过程的始终。

  33.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是社会道德在个人身上的体现,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首先,品德反映了人的社会特性,是将外在于个体的社会规范的要求转化为个体的内在需要的复杂过程。其次,品德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再次,品德是在道德观念的控制下,进行某种活动、参与某件事情或完成某个任务的自觉行为,也就是说,指认识与行为的统一。

  34.(1)指导教学模式;(2)程序化教学模式;(3)完形训练模式;(4)交互式教学模式;(5)合作学习模式。

  2013年教师资格(统考)全真预测试题   2013年教师资格老师预测押题卷

  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资格统考考试大纲  教师资格考试试卷结构和题型示例

  中学教师资格考试笔试科目介绍《综合素质》  |  《教育知识与能力》

  全国各省教师资格考试科目 | 全国各省市教师资格证考试报名入口

  更多相关信息:教师资格频道  教师资格论坛

  点击查看:教师资格报名专题   保过套餐八折优惠

  2013下半年江西省教师资格小学心理学老师预测卷二

  35.(1)从客观条件来看,意义学习的材料本身必须具有逻辑意义,在学习者的心理上是可以理解的,是在其学习能力范围之内的。

  (2)从主观条件来看,首先,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能够同化新知识的适当的认知结构;其次,学习者必须具有积极主动地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的适当知识加以联系的倾向性;最后,学习者必须积极主动地使这种具有潜在意义的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的有关旧知识发生相互作用,使认知结构或旧知识得到改善,使新知识获得实际意义即心理意义。

  四、论述题

  【答案要点】

  1.学习过程。

  指学生获得、保持和应用知识、技能与态度的过程,在教育心理学中,人们研究最早和最多的就是这一过程,这些研究结果构成了学习/动机理论。各家各派学习理论之争也都集中体现在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解释上。

  2.教学过程。

  指教师把知识技能以有效的方法传授给学生并引导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教育心理学对教学过程的研究比起对学习过程的研究起步要晚,目前已逐渐形成了一套完整有效的教学理论。

  3.评价/反思过程。

  这既可在学习过程和教学过程之后作为一个独立的部分,又可贯穿在学习过程和教学过程之中。

  它是对学习和教学效果进行的测量、评定和反思,以求进一步改进的过程。

  这三种过程交织在一起,相互影响。学习过程受教学过程影响,教学过程要围绕学习过程进行,并且通过学习过程而起作用,评价/反思过程随学习过程和教学过程的进行而变化,反过来又促进学习和教学过程。

  2013年教师资格(统考)全真预测试题   2013年教师资格老师预测押题卷

  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资格统考考试大纲  教师资格考试试卷结构和题型示例

  中学教师资格考试笔试科目介绍《综合素质》  |  《教育知识与能力》

  全国各省教师资格考试科目 | 全国各省市教师资格证考试报名入口

  更多相关信息:教师资格频道  教师资格论坛

教师资格备考资料全部免费下载

  • 考试大纲
  • 备考计划   
  • 真题答案与解析
  • 易错练习
  • 精讲知识点
  • 考前冲刺提分   
点击领取资料

分享到: 编辑:环球网校

资料下载 精选课程 老师直播 真题练习

教师资格资格查询

教师资格历年真题下载 更多

教师资格每日一练 打卡日历

0
累计打卡
0
打卡人数
去打卡

预计用时3分钟

教师资格各地入口
环球网校移动课堂APP 直播、听课。职达未来!

安卓版

下载

iPhone版

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