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 > 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模拟试题 > 2013年安全工程师《案例分析》考前模拟五

2013年安全工程师《案例分析》考前模拟五

更新时间:2013-06-06 15:24:06 来源:|0 浏览0收藏0

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报名、考试、查分时间 免费短信提醒

地区

获取验证 立即预约

请填写图片验证码后获取短信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免费获取短信验证码

摘要 2013年安全工程师《案例分析》考前模拟

  第 1 题 (单项选择题)(每题 2.00 分)

  A家具生产企业木加工车间内有油漆木制件的砂、抛、磨加工等工序,车间内有有机溶剂和废弃的油漆桶等。车间的除尘净化系统采用反吹布袋除尘器。因新增了设备并扩大了生产规模,致使车间内粉尘浓度超标。为了治理车间内粉尘污染,将布袋除尘器由原 有的4套增加到8套,车间内木粉尘浓度经处理后小于10mg/m3。2008年7月5日9时20分,除尘净化系统3号除尘器内发生燃爆着火,并瞬间引起4号除尘器内燃爆着火, 造成燃爆点周边20m范围内部分厂房和设施损坏。由于燃爆区域内当时无人,未造成人员伤亡。

  该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木粉尘属于( )。

  A.无机性粉尘

  B.有机性粉尘

  C.混合性粉尘

  D. 二次扬尘

  E.次生粉尘

  正确答案:B,

  第 2 题 (单项选择题)(每题 2.00 分)

  A 家具生产企业木加工车间内有油漆木制件的砂、抛、磨加工等工序,车间内有有机溶剂和废弃的油漆桶等。车间的除尘净化系统采用反吹布袋除尘器。因新增了设备并扩大了生产规模,致使车间内粉尘浓度超标。为了治理车间内粉尘污染,将布袋除尘器由原 有的4套增加到8套,车间内木粉尘浓度经处理后小于10mg/m3。2008年7月5日9时20分,除尘净化系统3号除尘器内发生燃爆着火,并瞬间引起4号除尘器内燃爆着火, 造成燃爆点周边20m范围内部分厂房和设施损坏。由于燃爆区域内当时无人,未造成人员伤亡。

  该企业木加工车间除尘净化系统采用的除尘净化方法是()。

  A.湿式除尘法

  B.静电除尘法

  C.吸附净化除尘法

  D.袋式过滤除尘法

  E.旋风除尘法

  正确答案:D,

  第 3 题 (单项选择题)(每题 2.00 分)

  A 家具生产企业木加工车间内有油漆木制件的砂、抛、磨加工等工序,车间内有有机溶剂和废弃的油漆桶等。车间的除尘净化系统采用反吹布袋除尘器。因新增了设备并扩大了生产规模,致使车间内粉尘浓度超标。为了治理车间内粉尘污染,将布袋除尘器由原 有的4套增加到8套,车间内木粉尘浓度经处理后小于10mg/m3。2008年7月5日9时20分,除尘净化系统3号除尘器内发生燃爆着火,并瞬间引起4号除尘器内燃爆着火, 造成燃爆点周边20m范围内部分厂房和设施损坏。由于燃爆区域内当时无人,未造成人员伤亡。

  根据《火灾分类》(GB/T4968―2008),按物质的燃烧特性划分,此次事故属于()。

  A. A类火灾

  B. B类火灾

  C. C类火灾

  D. D类火灾

  E. E类火灾

  正确答案:A,

  第 4 题 (多项选择题)(每题 2.00 分)

  A 家具生产企业木加工车间内有油漆木制件的砂、抛、磨加工等工序,车间内有有机溶剂和废弃的油漆桶等。车间的除尘净化系统采用反吹布袋除尘器。因新增了设备并扩大了生产规模,致使车间内粉尘浓度超标。为了治理车间内粉尘污染,将布袋除尘器由原 有的4套增加到8套,车间内木粉尘浓度经处理后小于10mg/m3。2008年7月5日9时20分,除尘净化系统3号除尘器内发生燃爆着火,并瞬间引起4号除尘器内燃爆着火, 造成燃爆点周边20m范围内部分厂房和设施损坏。由于燃爆区域内当时无人,未造成人员伤亡。

  为预防此类事故再次发生,该企业可采取的安全技术措施有()。

  A.布袋除尘系统采用防静电过滤材料

  B.除尘仓间采用隔爆设计

  C.定期开展防火防爆演练

  D.执行明火作业审批制度

  E.增加除尘器布袋清灰频次

  正确答案:A,B,D,E,

  第 5 题 (多项选择题)(每题 2.00 分)

  A 家具生产企业木加工车间内有油漆木制件的砂、抛、磨加工等工序,车间内有有机溶剂和废弃的油漆桶等。车间的除尘净化系统采用反吹布袋除尘器。因新增了设备并扩大了生产规模,致使车间内粉尘浓度超标。为了治理车间内粉尘污染,将布袋除尘器由原 有的4套增加到8套,车间内木粉尘浓度经处理后小于10mg/m3。2008年7月5日9时20分,除尘净化系统3号除尘器内发生燃爆着火,并瞬间引起4号除尘器内燃爆着火, 造成燃爆点周边20m范围内部分厂房和设施损坏。由于燃爆区域内当时无人,未造成人员伤亡。

  根据《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 1―2002),下列关于该企业除尘净化系统设计和安装要求的说法中,正确的包括()。

  A.输送含尘气体的管道必须水平设置

  B.设置水平管道时,可不设清扫孔

  C.输送含尘气体的管道应与地面成适度夹角

  D.在有爆炸性粉尘及有毒有害气体的除尘净化系统中,应设置检测装置

  E.为了便于测试,设计中应在除尘净化系统的适当位置设测试孔

  正确答案:C,D,E,

  第 6 题 (多项选择题)(每题 2.00 分)

  A家具生产企业木加工车间内有油漆木制件的砂、抛、磨加工等工序,车间内有有机溶剂和废弃的油漆桶等。车间的除尘净化系统采用反吹布袋除尘器。因新增了设备并扩大了生产规模,致使车间内粉尘浓度超标。为了治理车间内粉尘污染,将布袋除尘器由原 有的4套增加到8套,车间内木粉尘浓度经处理后小于10mg/m3。2008年7月5日9时20分,除尘净化系统3号除尘器内发生燃爆着火,并瞬间引起4号除尘器内燃爆着火, 造成燃爆点周边20m范围内部分厂房和设施损坏。由于燃爆区域内当时无人,未造成人员伤亡。

  根据《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 13861―2009),该企业存在的物的危险和有害因素包括()。

  A.木粉尘

  B.油漆木制件砂、抛、磨过程中的噪声

  C.作业环境不良

  D.高温物质

  E.使用的有机溶剂和废弃油漆桶内的油漆等挥发的有机气体

  正确答案:A,B,C,D,

  第 7 题 (多项选择题)(每题 2.00 分)

  A 家具生产企业木加工车间内有油漆木制件的砂、抛、磨加工等工序,车间内有有机溶剂和废弃的油漆桶等。车间的除尘净化系统采用反吹布袋除尘器。因新增了设备并扩大了生产规模,致使车间内粉尘浓度超标。为了治理车间内粉尘污染,将布袋除尘器由原 有的4套增加到8套,车间内木粉尘浓度经处理后小于10mg/m3。2008年7月5日9时20分,除尘净化系统3号除尘器内发生燃爆着火,并瞬间引起4号除尘器内燃爆着火, 造成燃爆点周边20m范围内部分厂房和设施损坏。由于燃爆区域内当时无人,未造成人员伤亡。

  此次事故的直接原因可能包括()。

  A.除尘器内粉尘浓度达到爆炸极限

  B.车间气温太高

  C.除尘管道内含尘气体流速过大

  D.含尘气体中混有金属颗粒

  E.除尘器内含尘气体湿度太大

  正确答案:A,B,D,

  第 8 题 (单项选择题)(每题 2.00 分)

  2008年6月6日,B炼油厂油罐区的2号汽油罐发生火灾爆炸事故,造成1人死亡、 3人轻伤,直接经济损失420万元。该油罐为拱顶罐,容量200m3。油罐进油管从罐顶接人罐内,但未伸到罐底。罐内原有液位计,因失灵已拆除。2008年5月20日,油罐完成了清罐检修。6月6日8时,开始给油罐输油,汽油从罐顶输油时进油管内流速为2.3- 2. 5m/s,导致汽油在罐内发生了剧烈喷溅,随即着火爆炸。爆炸把整个罐顶抛离油罐。现场人员灭火时发现泡沫发生器不出泡沫,匆忙中用水枪灭火,导致火势扩大。消防队到达后,用泡沫扑灭了火灾。事故发生后,在事故调查分析时发现,泡沫灭火系统正常,泡沫发生器不出泡沫的原因是现场人员操作不当,开错了阀门。该厂针对此次事故暴露出的问题,加强了员工安全培训,在现场增设了自动监控系统,完善了现场设备、设施的标志和标识,制订了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预案。

  该事故应逐级上报至()。

  A.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富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

  B.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

  C.市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

  D.县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

  E.本单位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正确答案:C,

  第 9 题 (单项选择题)(每题 2.00 分)

  2008年6月6日,B炼油厂油罐区的2号汽油罐发生火灾爆炸事故,造成1人死亡、 3人轻伤,直接经济损失420万元。该油罐为拱顶罐,容量200m3。油罐进油管从罐顶接人罐内,但未伸到罐底。罐内原有液位计,因失灵已拆除。2008年5月20日,油罐完成了清罐检修。6月6日8时,开始给油罐输油,汽油从罐顶输油时进油管内流速为2.3- 2. 5m/s,导致汽油在罐内发生了剧烈喷溅,随即着火爆炸。爆炸把整个罐顶抛离油罐。现场人员灭火时发现泡沫发生器不出泡沫,匆忙中用水枪灭火,导致火势扩大。消防队到达后,用泡沫扑灭了火灾。事故发生后,在事故调查分析时发现,泡沫灭火系统正常,泡沫发生器不出泡沫的原因是现场人员操作不当,开错了阀门。该厂针对此次事故暴露出的问题,加强了员工安全培训,在现场增设了自动监控系统,完善了现场设备、设施的标志和标识,制订了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预案。

  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处理条例》,B炼油厂主要负责人在接到此次事故报告后,应在()内,将事故信息以电话快报方式上报其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管部门。

  A. 1小时

  B. 2小时

  C. 24小时

  D. 7天

  E. 30 天

  正确答案:A,

  第 10 题 (单项选择题)(每题 2.00 分)

  2008年6月6日,B炼油厂油罐区的2号汽油罐发生火灾爆炸事故,造成1人死亡、 3人轻伤,直接经济损失420万元。该油罐为拱顶罐,容量200m3。油罐进油管从罐顶接人罐内,但未伸到罐底。罐内原有液位计,因失灵已拆除。2008年5月20日,油罐完成了清罐检修。6月6日8时,开始给油罐输油,汽油从罐顶输油时进油管内流速为2.3- 2. 5m/s,导致汽油在罐内发生了剧烈喷溅,随即着火爆炸。爆炸把整个罐顶抛离油罐。现场人员灭火时发现泡沫发生器不出泡沫,匆忙中用水枪灭火,导致火势扩大。消防队到达后,用泡沫扑灭了火灾。事故发生后,在事故调查分析时发现,泡沫灭火系统正常,泡沫发生器不出泡沫的原因是现场人员操作不当,开错了阀门。该厂针对此次事故暴露出的问题,加强了员工安全培训,在现场增设了自动监控系统,完善了现场设备、设施的标志和标识,制订了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预案。

  该起火灾爆炸事故的点火源是()。

  A.明火

  B.静电放电

  C.高温烘烤

  D.油品含有的杂质

  E.接地不良的罐体

  正确答案:B,

  第 11 题 (多项选择题)(每题 2.00 分)

  2008年6月6日,B炼油厂油罐区的2号汽油罐发生火灾爆炸事故,造成1人死亡、 3人轻伤,直接经济损失420万元。该油罐为拱顶罐,容量200m3。油罐进油管从罐顶接人罐内,但未伸到罐底。罐内原有液位计,因失灵已拆除。2008年5月20日,油罐完成了清罐检修。6月6日8时,开始给油罐输油,汽油从罐顶输油时进油管内流速为2.3- 2. 5m/s,导致汽油在罐内发生了剧烈喷溅,随即着火爆炸。爆炸把整个罐顶抛离油罐。现场人员灭火时发现泡沫发生器不出泡沫,匆忙中用水枪灭火,导致火势扩大。消防队到达后,用泡沫扑灭了火灾。事故发生后,在事故调查分析时发现,泡沫灭火系统正常,泡沫发生器不出泡沫的原因是现场人员操作不当,开错了阀门。该厂针对此次事故暴露出的问题,加强了员工安全培训,在现场增设了自动监控系统,完善了现场设备、设施的标志和标识,制订了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预案。

  该起火灾爆炸事故的点火源是()。

  A.明火

  B.静电放电

  C.高温烘烤

  D.油品含有的杂质

  E.接地不良的罐体

  正确答案:A,B,

  第 12 题 (多项选择题)(每题 2.00 分)

  2008年6月6日,B炼油厂油罐区的2号汽油罐发生火灾爆炸事故,造成1人死亡、 3人轻伤,直接经济损失420万元。该油罐为拱顶罐,容量200m3。油罐进油管从罐顶接人罐内,但未伸到罐底。罐内原有液位计,因失灵已拆除。2008年5月20日,油罐完成了清罐检修。6月6日8时,开始给油罐输油,汽油从罐顶输油时进油管内流速为2.3- 2. 5m/s,导致汽油在罐内发生了剧烈喷溅,随即着火爆炸。爆炸把整个罐顶抛离油罐。现场人员灭火时发现泡沫发生器不出泡沫,匆忙中用水枪灭火,导致火势扩大。消防队到达后,用泡沫扑灭了火灾。事故发生后,在事故调查分析时发现,泡沫灭火系统正常,泡沫发生器不出泡沫的原因是现场人员操作不当,开错了阀门。该厂针对此次事故暴露出的问题,加强了员工安全培训,在现场增设了自动监控系统,完善了现场设备、设施的标志和标识,制订了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预案。

  预防此类火灾爆炸事故发生的安全技术措施包括()。

  A.控制油品输入流速,防止喷溅

  B.保证罐体可靠接地

  C.加强管理和培训

  D.重新安装液位计

  E.增加消防水池

  正确答案:B,D,E,

  第 13 题 (多项选择题)(每题 2.00 分)

  2008年6月6日,B炼油厂油罐区的2号汽油罐发生火灾爆炸事故,造成1人死亡、 3人轻伤,直接经济损失420万元。该油罐为拱顶罐,容量200m3。油罐进油管从罐顶接人罐内,但未伸到罐底。罐内原有液位计,因失灵已拆除。2008年5月20日,油罐完成了清罐检修。6月6日8时,开始给油罐输油,汽油从罐顶输油时进油管内流速为2.3- 2. 5m/s,导致汽油在罐内发生了剧烈喷溅,随即着火爆炸。爆炸把整个罐顶抛离油罐。现场人员灭火时发现泡沫发生器不出泡沫,匆忙中用水枪灭火,导致火势扩大。消防队到达后,用泡沫扑灭了火灾。事故发生后,在事故调查分析时发现,泡沫灭火系统正常,泡沫发生器不出泡沫的原因是现场人员操作不当,开错了阀门。该厂针对此次事故暴露出的问题,加强了员工安全培训,在现场增设了自动监控系统,完善了现场设备、设施的标志和标识,制订了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预案。

  油罐内发生火灾时,可以选用的灭火剂包括()。

  A.直流水

  B.泡沫

  C.开花水

  D. 二氧化碳

  E.干粉

  正确答案:A,B,E,

  第 14 题 (多项选择题)(每题 2.00 分)

  2008年6月6日,B炼油厂油罐区的2号汽油罐发生火灾爆炸事故,造成1人死亡、 3人轻伤,直接经济损失420万元。该油罐为拱顶罐,容量200m3。油罐进油管从罐顶接人罐内,但未伸到罐底。罐内原有液位计,因失灵已拆除。2008年5月20日,油罐完成了清罐检修。6月6日8时,开始给油罐输油,汽油从罐顶输油时进油管内流速为2.3- 2. 5m/s,导致汽油在罐内发生了剧烈喷溅,随即着火爆炸。爆炸把整个罐顶抛离油罐。现场人员灭火时发现泡沫发生器不出泡沫,匆忙中用水枪灭火,导致火势扩大。消防队到达后,用泡沫扑灭了火灾。事故发生后,在事故调查分析时发现,泡沫灭火系统正常,泡沫发生器不出泡沫的原因是现场人员操作不当,开错了阀门。该厂针对此次事故暴露出的问题,加强了员工安全培训,在现场增设了自动监控系统,完善了现场设备、设施的标志和标识,制订了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预案。

  该起事故调?组的组成人员应包括( )的人员。

  A.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B.监察机关

  C.劳动保障部门

  D.新闻媒体

  E.公安机关

  正确答案:A,B,C,

  第 15 题 (多项选择题)(每题 2.00 分)

  2008年6月6日,B炼油厂油罐区的2号汽油罐发生火灾爆炸事故,造成1人死亡、 3人轻伤,直接经济损失420万元。该油罐为拱顶罐,容量200m3。油罐进油管从罐顶接人罐内,但未伸到罐底。罐内原有液位计,因失灵已拆除。2008年5月20日,油罐完成了清罐检修。6月6日8时,开始给油罐输油,汽油从罐顶输油时进油管内流速为2.3- 2. 5m/s,导致汽油在罐内发生了剧烈喷溅,随即着火爆炸。爆炸把整个罐顶抛离油罐。现场人员灭火时发现泡沫发生器不出泡沫,匆忙中用水枪灭火,导致火势扩大。消防队到达后,用泡沫扑灭了火灾。事故发生后,在事故调查分析时发现,泡沫灭火系统正常,泡沫发生器不出泡沫的原因是现场人员操作不当,开错了阀门。该厂针对此次事故暴露出的问题,加强了员工安全培训,在现场增设了自动监控系统,完善了现场设备、设施的标志和标识,制订了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预案。

  事故发生后,该企业支出的下列费用中,属于安全投人的包括()。

  A.事故善后处理费用

  B.安全技术培训费用

  C.自动监控系统建设费用

  D.完善现场设备、设施的标志和标识费用

  E.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预案编制费用

  正确答案:B,C,D,E

  编辑推荐:

  2013年安全工程师vip套餐抢先报名,不过免费重学

  安全工程师考试历年真题汇总

  安全工程师考试备考经验心得

  2013年安全工程师考试报考指南

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备考资料全部免费下载

  • 考试大纲
  • 备考计划   
  • 真题答案与解析
  • 易错练习
  • 精讲知识点
  • 考前冲刺提分   
点击领取资料

分享到: 编辑:环球网校

资料下载 精选课程 老师直播 真题练习

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资格查询

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历年真题下载 更多

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每日一练 打卡日历

0
累计打卡
0
打卡人数
去打卡

预计用时3分钟

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各地入口
环球网校移动课堂APP 直播、听课。职达未来!

安卓版

下载

iPhone版

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