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心理咨询师 > 心理咨询师备考资料 > 2014年心理咨询师考试重要考点精讲:人类心理的产生和发展

2014年心理咨询师考试重要考点精讲:人类心理的产生和发展

更新时间:2014-04-04 09:50:53 来源:|0 浏览0收藏0

心理咨询师报名、考试、查分时间 免费短信提醒

地区

获取验证 立即预约

请填写图片验证码后获取短信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免费获取短信验证码

摘要 2014年心理咨询师考试重要考点精讲:人类心理的产生和发展,由环球网校心理咨询师频道为您提供!

  考试报名:2014年上半年各地报名入口汇总|20岁申请代报名

  课程推荐:2014年一对一双证班|零基础保过|1v1直播自习室

  动物心理的发生和发展

  一、动物心理的发生转自环 球 网 校edu24ol.com

  反映――感应性――信号性反映【填空或名词】

  生命的标志――心理的标志

  扁虫是最低级的能够建立条件反射的动物,具有心理

  二、动物心理的发展

  感觉阶段――知觉阶段――思维萌芽阶段【填空或名词】

  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高等脊椎动物

  人类心理的发生和发展

  一、人类心理的发生

  两个条件:劳动和语言

  劳动:

  必要性:人类要生存下去就必须劳动,而要劳动就必须在心理上发生为劳动所需要的变化,表现在概括性、预见性和目的性。

  可能性:

  手足分工:获得以前没有过的信息;对物体进行变革,揭示出客观事物的内部信息;可以观察到事务之间的关系,从而产生概括性认识。

  社会集体性:促进了知识经验的传递;促进了人的自我意识的发生

  语言:

  产生条件:语言为劳动所必须【语言是劳动过程所必须;语言为劳动结果锁必须】;劳动使语言有了可能【劳动使人类有了语言的发音器和共鸣器;劳动使人类有了能够说话和听话的大脑】。

  作用:语言使思想的直接实现;语言促使抽象思维的产生;语言使人类克服自身认识的局限性,促进了心理向更为复杂的水平发展。

  二、人类心理的发展

  心理发展的阶段性:

  含义:不同阶段不同质;有次序;前后基础;有交叉;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特征

  阶段:乳儿期――婴儿期――学前期――学龄初期――少年期――青年初期――青年中期――成年期――中年期――老年期

  1――3――6、7――11、12――14、15――17、18――25――40――60

  心理发展的条件:

  遗传素质:生物前提

  环境教育:决定作用

  心理发展的动力:内因或内部矛盾,教育提出的要求所引起的新的需要与个体已有的心理水平和心理状态

  人类心理的基本特点

  一、概括性

  二、目的性

  三、主观能动性

  四、社会制约性【社会历史时期;社会实践活动水平;阶级地位】

  第四节个体心理发展理论

  行为主意心理发展理论--华生

  环境决定论的发展观,行为的产生来源于客观的刺激。

  儿童教育方面的主张:反对统一标准,提倡区别对待;反对体罚儿童;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儿童的各种习惯;对幼儿养护的要求;提倡对儿童青少年进行正确的性教育

  精神分析学派的心理发展理论--弗洛伊德

  人的心理发展是原我,本我,超我三者相互斗争、相互协调的结果;

  心理发展阶段:口唇期――肛门期――前生殖器期――潜伏期――生殖器期(1――3――6――11、12)

  埃里克森

  心理发展主要是个人与社会交互作用的结果;

  人的一生八个阶段:学习信任――成为自主――发展主动――变得勤奋――建立个人同一――承担社会义务――显示创造――达到完善。

  矛盾:信任不信任――自主性羞怯、怀疑――主动性内疚感――勤奋自卑――同一角色混乱――亲密孤独――创造力自我专注――完善绝望

  年龄:1――3――6――11、12――20――40――60

  皮亚杰心理发展理论

  心理发展四因素:成熟、练习和习得经验、社会经验、平衡。

  心理发展得动力:本质是主体对客体的适应。适应三种方式:同化、顺应、平衡。

  心理发展阶段:感知――前运算――具体运算――形式运算(2――7――12)

  维果斯基心理发展理论

  社会文化历史学说:五点标志:心里活动的随意机能;心里活动的抽象――概括机能;形成以符号或词为中介的心理结构;心理活动的社会文化历史制约性;心理活动的个性化。

  心里发展的原因:起源于社会文化历史发展的产物;掌握高级心理机能的工具――语词、符号;高级心理机能不断内化。

  教学于发展的关系:最近发展区;教育应当走再发展的前面;学习最佳期限;智力形成内化。

  朱智贤的心理发展理论

  先天与后天的关系:承认先天的因素提供了前提和可能;环境和教育将这种可能变为现实,决定方向和内容;承认遗传但不能夸大;强调环境和教育但也不能夸大。

  内因与外因的关系:心理发展的动力:教育提出的要求所引起的新的需要与个体已有的心理水平和心理状态之间的矛盾。具体:活动是基础;需要是动力;已有水平代表稳定;新旧是动力;活动中的新需要与已有水平是主要矛盾。

  教育于发展的关系:教育决定发展;教育要从儿童本身出发;儿童领会为环节;领会的过程是质量变化过程年龄与个别特征的关系:儿童心理发展的质的变化,就表现为年龄特征。

  编辑推荐:

  报考指南 备考经验 疑难问答 交流论坛 各级别历年真题大汇总 免费在线模考

  2013年下半年心理咨询师成绩查询专题

心理咨询师备考资料全部免费下载

  • 考试大纲
  • 备考计划   
  • 真题答案与解析
  • 易错练习
  • 精讲知识点
  • 考前冲刺提分   
点击领取资料

分享到: 编辑:环球网校

资料下载 精选课程 老师直播 真题练习

心理咨询师资格查询

心理咨询师历年真题下载 更多

心理咨询师每日一练 打卡日历

0
累计打卡
0
打卡人数
去打卡

预计用时3分钟

环球网校移动课堂APP 直播、听课。职达未来!

安卓版

下载

iPhone版

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