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备考:2015年《半月谈》第22期
公务员考试备考:2015年《半月谈》第22期
从发展看民生
民生进步,是人们对“十三五”前景的最热切的期待。
这一期待指向的,并非仅仅是生活状态,更重要的是发展质量;并非仅仅是加力扶贫济困,公平收入分配,提高消费水平,更重要的是保障民众公平参与发展的权利,共同分享发展的成果,逐步实现每一个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目标。
从发展看民生,我们当会发现它的更丰厚的内涵、更深刻的价值和更全面的表达。
发展在转型,动力在转换,还是要充分尊重广大民众自主自由的创造精神。
回首一路闯将过来的改革历程,最值得怀想的,就是广大民众的勇敢探求和执著创造。他们冒着风险摁下包产到户的手印,一举解开了贫穷问题的僵硬死结;他们千辛万苦播下乡镇企业的星火,迅疾改变着乡村发展的经济版图;他们自发组织开展村民自治的实验,率先启动了基层民主的历史进程……今天,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已是风正帆悬,潮涌浪叠。但是,体制性的阻碍还很顽固,深层次的矛盾愈益凸显,在既有制度的变革、社会组织的生长和发展形态的创新中,依然需要去尊重、去弘扬民众当年的那种改革锐气,依然需要去激发、去导引民众当年的那种创造精神。再完美的顶层设计也难以替代基层的生动探索,再精致的规划蓝图也无法涵盖民间的深邃智慧。
笔者最近在乡村走访,就多有获益。山西的寨子村,农妇郑冰带领乡亲们发展综合性农协、跨村域社区,开辟了新型合作之路;河南的郝堂村,依靠村民智慧还原乡村本色重塑村落文明,书写了乡村建设新版;云南的芒摆村,与茶企碧丽源共建茶叶经济、美好生态和社会文明,诠释了共享发展理念……这一片片土地上,涌动着民生发展的勃勃生机,氤氲着民间创造的万千气象。政府互动的,当是更为宽松的制度环境、政策空间和文化氛围。
市场在敞开,规则在建设,还是要切实保障广大民众公正平等的经济机会。
经济机会牵连的是发展权利。在广大乡村,土地是农民最有价值的资产。不少地方政府在畸形政绩观的驱动中,借“建设现代农业”、“发展新型主体”的名义,强势推动资本下乡,造就了种种“垒大户”现象。国家扶持农民发展的诸多资源、补贴和奖励等政策优惠,被流转、被侵蚀了,“虚假利润”包装了“规模效益”。更令人忧心的是,那些被强行让渡土地经营权的农户,他们的生存资源被挤占、被攫取了,发展现代农业提升经营水平实现收入倍增的机会,就此被垄断、被剥夺了。这些作为,与农民的发展意愿矛盾冲突,与国家的政策精神也相去甚远。土地制度改革的要义,正在于保障农民的财产权利,增强农民的发展动力,建立农民的长效增收机制。
流动创造机会。疏浚、拓宽底层民众纵向流动的通道,已是当务之急。两亿多农民挤进城市大门,共同托举起城市繁荣,但他们中的绝大多数,至今还徘徊在城市的社会之外、体制之外和发展之外。户籍改革亟应加快脚步,覆盖进城农民教育、升学、就业等方面的公共服务,打破城市二元结构和社会阶层固化。
环球网校友情提示:如果您在此过程中遇到任何疑问,请登录环球网校公务员频道及论坛,随时与广大考生朋友们一起交流!
编辑推荐:
2014年半月谈时事政治汇总
【摘要】半月谈是公务员考试备考的必备资料之一,有经验的考生都知道半月谈、南风窗等杂志是公务员考试必看材料。为了帮助各位考生备考环球网校公务员考试频道转载第22期半月谈并整理成文章公务员考试备考:2015年《半月谈》第22期供各位考生学习,环球网校公务员考试频道还提供了公务员考试相关招考备考信息、复习资料及精品课程请广大考生关注!
法治环境的建设必须跟进。在关系学弥漫污染、潜规则大行其道、“拼爹化”愈益凸显的社会生态中,弱势群体的发展权利如何保障?审视当下,无论是体制改革的攻坚,社会治理的深入,还是强力反腐的推进,其中的一个聚焦点,就是要在法治环境的建设中,完善平等竞争的市场规则,建立稳定和谐的社会秩序,维护公平正义的核心价值。
选择在丰富,自由在拓展,还是要大力提升广大民众自信强健的发展能力。
展望“十三五”,“脱贫”是一项艰巨的使命。贫困不仅是收入低下,而且是能力匮乏。能力的根本是素质。从资本的视角看,个体发展能力的源头有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从素质的内涵讲,个体发展能力的根本是健康素质、知识素质和文明素质。
健康是改变贫困的人力资本,祛除贫困的生命活力。尽管医疗改革多有突破性进展,但底层民众反映强烈的看病难、看病贵现象,还未得到根治;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依然是笼罩在许多弱势群体头顶的驱之不去的阴霾。
知识改变命运,教育重塑人生。教育投资,有利于提高民众跨越新技术门槛的能力和意愿,有利于开拓民众在全球化坐标中发展的思维和视野,有利于葆有民众在市场化竞争中充足的自信和进取。我们在教育的公平和普惠中还应迈开更大的步伐。
文明也是一种素质,而且是更重要的素质。“贫困文化”的研究者早就提出,不仅要关注穷人的生活状态,而且要关注他们的价值观念、生活态度和行为模式。这种“亚文化”一旦形成,就不仅会影响他们改变贫困的状况,而且会代代相传使贫困维持下去。当年民国乡村建设运动的先驱晏阳初先生,就认定乡村建设的根本之策,正在于治理“愚”“穷”“弱”“私”,以培养农民的知识力、生产力、强健力和团结力。在中国制造向着中国创造的跨越中,在传统社会向着现代社会的转型中,更新国民的发展理念,锻造国民的工匠精神,培育国民的合作文化,提升国民的道德水平,有着不可估量的意义。
从发展看民生,从民生看小康,我们努力的,不仅是物质的丰裕,福利的保障,还有权利的彰显,文明的进步。这样,我们就在实现着每一个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环球网校友情提示:如果您在此过程中遇到任何疑问,请登录环球网校公务员频道及论坛,随时与广大考生朋友们一起交流!
编辑推荐:
最新资讯
- 【国考必赢】2025国考申论备考:讲解稿的满分秘籍2024-10-23
- 2025国考常识备考之中国山脉2024-10-10
- 2025年国考申论范文:创新引领未来,奋斗铸就辉煌2024-09-20
- 2025年国考申论范文:守护绿水青山,共绘金山银山新画卷2024-09-19
- 点击查看!2025年国家公务员备考计划2024-09-18
- 2025年国考申论范文:数字经济赋能实体经济新篇章2024-09-18
- 2025年国考申论范文:平衡速度与质量,守护文化之根2024-09-17
- 2025年国考申论范文:中国制造业正稳健驶向高质量发展的“高速路”2024-09-15
- 2025年国家公务员行测需要掌握哪些知识点?2024-09-13
- 热点积累:2025年国考申论热点汇总2024-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