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师资格 > 教师资格历年试题 > 2017下半年高中历史教师资格面试真题第1批

2017下半年高中历史教师资格面试真题第1批

更新时间:2018-01-31 14:42:08 来源:环球网校 浏览40收藏12

教师资格报名、考试、查分时间 免费短信提醒

地区

获取验证 立即预约

请填写图片验证码后获取短信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免费获取短信验证码

摘要   【摘要】小编给大家带来2017下半年高中历史教师资格面试真题第1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帕特农神庙遗址图片,提问学生图片
  【摘要】小编给大家带来2017下半年高中历史教师资格面试真题第1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帕特农神庙遗址”图片,提问学生图片展示的是哪一个地区的文明?这一文明建立了怎样的政治制度?对当时的希腊有什么影响?从而导入本课。

  环节二:新课讲授

  (一)梭伦改革

  1.背景

  教师介绍:雅典的民主政治是一个逐步确立的过程,是新兴的工商业者和旧贵族不断斗争,争取平等权利的过程。

  教师展示相关史料提问:执政官梭伦是在什么情况下进行改革的?

  学生结合教材和材料回答后,教师总结梭伦改革的社会背景:旧氏族贵族的专横统治,令新兴工商业者阶层不满,普通民众苦不堪言,社会矛盾尖锐。

  2.内容

  (1)教师安排学生阅读教材,思考:公元前6世纪初,执政官梭伦推行改革,其改革的主要内容有哪些?学生阅读教材归纳,师生共同总结:梭伦改革的主要内容有根据财产多寡划分公民等级;公民大会成为最高权力机关;建立四百人议事会;建立陪审法庭;废除债务奴隶制。

  (2)教师设问:梭伦的改革措施中,你认为哪一条是最重要、最能满足新兴阶层要求的?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教师最后总结:按财产的多少划分公民等级是最重要的措施,破除了以往旧贵族的特权,是最明显的进步。

  (3)教师点明梭伦改革为雅典民主制的确立奠定了基础。

  (二)克利斯提尼改革

  1.内容

  教师提问:随着时间的发展,到了公元前6世纪末,执政官克利斯提尼又进行了怎样的改革?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对克利斯提尼的改革措施进行总结,将下面的表格补充完整。


  2.与梭伦改革的对比

  教师设问:请比较这两次改革的内容,思考从梭伦改革到克利斯提尼改革的进步性体现在哪里?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师生总结形成共识:梭伦改革,取消了旧氏族的特权,按财产多寡划分等级,但这时候有钱的贵族仍把握着政治的主要权力。到了克利斯提尼改革时期,依据地域部落划分选举人员组成议事会,是对公民权力的进一步扩大。同时陶片放逐法的实行,也成为了维护民主政治的有力武器。

  教师点明:克利斯提尼改革后,雅典公民的参政权空前扩大,雅典的民主政治随即确立。

  环节三:小结作业

  1.小结:采用问答法师生共同总结本课学习内容。

  2.作业:2000多年前,依托海洋文明的古雅典,形成了发达的民主政治,而依托大河文明的古代中国,却趋向于君主专制中央集权,两者为何有此差异?同学们课后思考并写一篇历史小练笔。

  【板书设计】

  略

  【答辩题目解析】

  1.说一说古希腊地理环境的特点以及对古希腊民主政治的影响。

  【参考答案】

  希腊位于地中海东部的巴尔干半岛,东临爱琴海,海岸线曲折,天然良港众多,海岛星罗棋布,航海和海外贸易的条件得天独厚。希腊半岛没有肥沃的大河流域和广阔平原,连绵不绝的山岭沟壑将陆地隔成小块。

  第一,航海和海外贸易的条件使希腊人较早地进行海外工商业贸易和殖民活动,从而逐渐形成宽松自由的社会环境,接受了平等互利的观念,为民主政治的产生提供基本历史条件。

  第二,可以看出希腊国土封闭,造成了小国寡民的情况,所以这里容易产生直接民主,公民有较多的直接参与政治事务的权利。

  2.请简述陶片放逐法。

  【参考答案】

  陶片放逐法是古希腊雅典实施的一项政治制度。由雅典政治家克利斯提尼于公元前6世纪末创立。雅典公民可以在陶片上写那些不受欢迎的人的名字,并通过投票表决将企图威胁雅典民主政治制度的政治人物予以政治放逐。陶片放逐制度设立的最初目的,是为了对付政治上掌握大权而意图恢复建立僭主政治的雅典政客。

  陶片放逐法有其难以克服的弊病,雅典民主政治后期,党派斗争频繁尖锐,一些政客常常以民主为号召,鼓动民众把“陶片放逐法”作为打击政敌的武器,加剧了无政府主义的泛滥。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教师播放两个视频片段,一个是《鸦片战争》的片段,一个是《甲午战争》的片段,请同学比较两次战争中清军所使用的武器发生了什么变化?(清军在鸦片战争中使用大刀长矛,在甲午战争中使用了洋枪,还有了自己的军舰)

  教师提问:为什么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里清军的武器装备发生这么大的变化呢?近代中国的军事近代化什么时间开始的?引导学生思考,导入新课。

  环节二:新课讲授

  (一)洋务运动的兴起

  教师请学生结合教材并回顾初中所学,以表格的形式归纳洋务运动兴起的概况。


  (2)教师出示材料,提问洋务运动创办的近代民用工业有什么特征?

  第二小组阅读材料讨论回答后,教师总结如下:

  民用工业的主要特点有:第一,都是引进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和设备的近代化企业。第二,这些民用工业创办的形式大多为官督商办和官商合办,属于官僚资本。第三,这些民用工业在客观上对外国经济侵略势力的扩张,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3.第三小组:近代海军和教育

  教师出示问题:洋务派共创办了哪几支海军?创办海军体现了洋务运动的什么目的?

  学生阅读教材,回答:洋务派共创办了北洋、南洋、福建三支海军。洋务派发展海军同样体现了强兵的目的,这也是清政府对海防态度发生的重大转变。

  教师出示问题:洋务派的教育举措有哪些具体做法?

  学生阅读教材,回答:洋务派创办了京师同文馆等一批新式学堂,还派遣留学生出国深造,开近代教育的先河。

  (三)评价洋务运动

  教师出示相关材料,请学生结合材料及教材以历史小组为单位讨论该如何评价洋务运动?

  学生讨论,教师注意引导学生多角度分析。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

  洋务运动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但客观上起到了积极作用,主要有:(1)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国家的近代生产方式,培养了一批近代科技人才,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2)洋务企业创办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本国自然经济的瓦解,刺激了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3)民用工业的兴办,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也起到一定的抵制作用。因此,虽然洋务运动并未从根本上改变中国的落后局面,但仍被视为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环节三:小结作业

  小结:师生共同总结本课所学知识。

  作业:课后查阅洋务派代表如曾国藩、李鸿章等人的传记与日记,了解他们发起洋务运动的目的与洋务运动失败后的反思,撰写一篇历史小论文。

  【板书设计】

  略

  【答辩题目解析】

  1.中国近代自然经济解体的原因有哪些?

  【参考答案】

  (1)资本主义的入侵是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最直接也是最重要的原因。鸦片战争后,外国资本主义国家向中国倾销商品、掠夺原料,把中国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中国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2)国内市场的不断扩大是自然经济解体的前提条件。鸦片战争后,中国的商品经济得到了空前发展。国内市场的扩大,促使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转化。

  (3)本国资本主义机器工业的产生和发展,给予了自然经济一定的打击。

  (4)国内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发展是自然经济解体的历史原因。

  (5)人们商品意识的增强,重农抑商、重义轻利观念的改变,航运、铁路等交通事业的发展使城乡经济联系加强,也是促使自然经济解体的因素。

  2.洋务运动中建立的军事工业和民用企业各自有哪些特点?

  【参考答案】

  (1)军事工业的特点:浓厚的封建性;有一定的资本主义因素;具有抵御侵略的性质;对外国有依赖性。

  (2)民用企业的特点:民用企业基本上是资本主义的,但仍有浓厚的封建性;既有抵制外资扩张的民族性,又有对外资企业的依赖性;具有双重作用,一方面具有促进生产力发展的积极作用,另一方面,由于它们具有某种垄断性,因而又有压抑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的消极作用。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帝国元首的一段抱怨:“麻烦在于人口众多,管理事务繁杂。因为公民包括了种族和能力上完全不同的各色人等。他们的秉性和愿望更是千差万别,统治起来困难至极。”提问: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新问题和新矛盾呢?引导学生思考,进入新课教学。

  环节二:新课讲授

  (一)背景

  过渡:上节我们学习了习惯法到《十二铜表法》的过渡。同学们一起来回忆一下,在这一时期,罗马公民法的主要适用范围是什么?(罗马公民,仅指罗马共和国时期的成年男性公民)。

  教师引导学生看“罗马扩张示意图”,从宏观上了解到这一时期罗马辽阔的疆域。教师强调:至1世纪后期,罗马帝国已经建立控制欧、亚、非三大洲的广阔区域,成为整个地中海地区的主人。

  教师提问:这个版图中融合了多民族的人民。原来的公民法还适用吗?(不适用)

  (二)罗马法的发展与完善

  1.由公民法到万民法

  教师提问: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阅读课文,找出罗马法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吸收了哪些法律来形成万民法的呢?

  教师小结:万民法包括多种内容,主要有皇帝颁布的法令、法学家编纂的法律等纳入其中。帝国对行省上层阶级大量授予公民权,对无罗马公民权的外邦人给以适当的司法保障。

  教师介绍:到公元6世纪时,皇帝查士丁尼设立专门委员会编撰罗马法,形成了法律汇编,统称为《民法大全》,这标志着罗马法体系的最终完成。

  2.公民法到万民法发展的必然性

  教师出示史料提问: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法律发展递变?到底是历史的偶然还是必然?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并说明原因。材料如下:


  学生讨论得出,随着帝国的扩大,各国商品经济的发展、贸易的往来,要求有共同的货币和法律,统一秩序。另外,各国的人民也需要和罗马公民一样享有同样的法律保护。

  教师总结:经济方面,国际交往的扩大、商品经济和贸易的发展等新矛盾。政治方面,在罗马向外征服过程中,不同民族之间的矛盾和问题显现出来。特别是被征服者得不到公民法的保护,对罗马统治表现出不满。由此得出:仅适用于罗马内部的公民法已无法应对这些新变化。

  教师强调:公民法向万民法的过渡是历史和罗马发展的必然趋势。

  环节三:小结作业

  小结:教师请学生担任小老师带领学生共同复习本节课所学。

  作业:说说古罗马法律的完善对社会进步有什么作用?体现了古代人民的什么精神?

  【板书设计】

  略

  【答辩题目解析】

  1.谈谈罗马法为什么能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参考答案】

  (1)罗马法在发展过程中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不断修正、完善,具有较强的生命力。

  (2)罗马帝国疆域辽阔,最强盛的时候地跨三洲,正如恩格斯所说:“罗马的占领,在所有被征服的国家,首先直接破坏了旧有的社会生活条件。到处都由罗马法官根据罗马法进行判决,从而使地方上的社会秩序都被宣判无效。”被征服的国家和地区都无一不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先进罗马法的影响。

  (3)罗马法本身的系统性、逻辑性很强,法理精深,有利于它的发展和传播。

  2.中国古代法律体系也很完备,但是近现代的西方资产阶级立法司法更多借鉴罗马法而不是中国法律体系,结合你的认知谈谈原因。

  【参考答案】

  从地域上来说,西方文明是从雅典和罗马一脉相承发展而来的,西方资产阶级受到罗马的影响更大,了解更多。

  从罗马法和中国法律体系的特点来看,罗马法是基于商品经济的法律,有法律面前公民一律平等和保护私有财产的观念,这些观念更符合资产阶级的需要。

  来环球网校教师资格频道免费领取老师精品课程咯!更多教师资格考试课程福利等待着你!点击领取~

智能题库免费下载:

\

  编辑推荐: 

  河南省2018上半年教师资格笔试报名公告

  2018上半年广东教师资格笔试报名时间公告

  辽宁省2018年上半年教师资格笔试报名公告

  陕西省2018年上半年教师资格笔试报名通知

教师资格备考资料全部免费下载

  • 考试大纲
  • 备考计划   
  • 真题答案与解析
  • 易错练习
  • 精讲知识点
  • 考前冲刺提分   
点击领取资料

分享到: 编辑:环球网校

资料下载 精选课程 老师直播 真题练习

教师资格资格查询

教师资格历年真题下载 更多

教师资格每日一练 打卡日历

0
累计打卡
0
打卡人数
去打卡

预计用时3分钟

环球网校移动课堂APP 直播、听课。职达未来!

安卓版

下载

iPhone版

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