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经济师 > 经济师备考资料 > 2018年经济师考试初级农业章节考点第五章第三节

2018年经济师考试初级农业章节考点第五章第三节

更新时间:2018-10-05 08:05:01 来源:环球网校 浏览49收藏24
摘要 2018年经济师考试备考中,环球网校为帮助大家备考特分享了相关备考资料,本文是网校分享的“2018年经济师考试初级农业章节考点第五章第三节”,希望对大家有帮助更多资料敬请关注环球网校经济师考试频道!

第三节 供求均衡与蛛网理论

考试内容:农产品供求均衡的概念,农产品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的概念,蛛网理论,农产品供给的周期性波动及形成的基本过程,农产品价格与产量波动的类型,了解其变动原理。

一、供求均衡——短期价格的形成

供求均衡论即均衡价格论,是根据需求与供给这两种力量的变动来说明价格决定的。它是短期价格形成的理论。当需求价格与供给价格一致时,该价格即为均衡价格,且这一价格对应的供给量即为均衡数量。

短期价格的形成即均衡价格的形成,是价格与需求的反方向变动和价格与供给的正方向变动共同作用的结果。

短期价格形成的示意表

  背 景 生产者反映 消费者反映 结 果
第一阶段 价格水平较高 扩大生产 减少消费 供过于求,价格下降
第二阶段 价格水平较低 压缩生产 增加消费 供不应求,价格上升
第三阶段 供求规律的相互作用,最后供给和需求在P*处达到均衡,均衡数量为Q*

均衡价格只是一种理论价格。在实际商品交换中,不是按照这个价格成交的,因为并非每个生产者对均衡价格都感到满意,有些生产者认为这个价格偏低,而有些消费者觉得这个价格偏高。实际上,市场价格并非一个固定的价格,而是围绕均衡价格波动,市场均衡始终处于一种动态均衡中。

【例题1·单选题】需求价格与供给价格一致时,该价格即为( )价格。

A.市场        B.成交

C.均衡        D.合理

[答案]C

【例题2·单选题】供求均衡论即均衡价格论,它是( )价格形成的理论。

A.长期        B.中期

C.短期        D.零点

[答案]C

二、蛛网理论——长期价格的形成

蛛网理论是阐述在动态的条件下,农产品价格、农产品供给、农产品需求的循环变动,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均衡变动的理论,它是关于产品长期价格形成的理论。在现实生产中,需求会对价格变动作出立刻反应,但供给的调整却有个时间差,把价格与产量的连续变动用图形表示时呈蛛网状,故1934年英国经济学家N·卡尔多将其定名为蛛网理论。

蛛网理论的假定条件:(1)本期供给量决定本期价格。即本期市场价格受本期市场供给量决定,而本期市场供给量实际上是上一生产周期的产量。(2)本期价格决定下一期产量。

蛛网理论研究的主要是农产品的供需变动规律。由于农产品需求和供给的弹性不同,随着价格的变动,出现了三种蛛网类型:(1)收敛型蛛网。当农产品供给弹性小于需求弹性时,价格和产量的波动越来越弱,并逐步收敛,最后趋于均衡。(2)发散型蛛网。当供给弹性大于需求弹性时,价格与产量的波动越来越大,价格和产量离均衡点越来越远,不能趋于均衡。(3)封闭型蛛网。当供给弹性等于需求弹性时,价格与产量的波动始终按同一幅度进行,波动幅度既不是越来越小,也不是越来越大。价格与产量既不能回到均衡点,也不会离均衡点越来越远。

在现实中,绝对地出现收敛型、发散型或者是封闭型的模式,都是不可能的。现实的模式应该是三者交替出现的综合型,价格永远趋向于均衡点而不断波动。

【例题·单选题】农产品供给弹性小于需求弹性时,价格和产量的波动越来越小,这种情况下形成的蛛网称为( )。

A.收敛型蛛网     B.发散型蛛网

C.封闭型蛛网     D.循环型蛛网

[答案]A

经济师备考资料全部免费下载

  • 考试大纲
  • 备考计划   
  • 真题答案与解析
  • 易错练习
  • 精讲知识点
  • 考前冲刺提分   
点击领取资料

分享到: 编辑:刘洋

资料下载 精选课程 老师直播 真题练习

经济师资格查询

经济师历年真题下载 更多

经济师每日一练 打卡日历

0
累计打卡
0
打卡人数
去打卡

预计用时3分钟

经济师各地入口
环球网校移动课堂APP 直播、听课。职达未来!

安卓版

下载

iPhone版

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