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成人高考 > 成人高考模拟试题 > 2019年成考专升本《语文》练习题及答案17

2019年成考专升本《语文》练习题及答案17

更新时间:2019-11-08 15:55:55 来源:环球网校 浏览59收藏23

成人高考报名、考试、查分时间 免费短信提醒

地区

获取验证 立即预约

请填写图片验证码后获取短信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免费获取短信验证码

摘要 成人高考语文是大家相对于其他科目能多拿分的科目。为方便考生,小编整理了成考语文复习资料,以下2019年成考专升本《语文》练习题及答案17,希望对大家有用!

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曹操《短歌行》中一段文字,回答下列试题。

月明星稀,鸟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第21题这段文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这几句表达了作者求贤若渴,希望得到贤才辅佐,共建功业的心情。

第22题哪几句用了比喻手法?

答案:这八句中,前六句都是比喻,前四句以乌鹊择枝比喻贤才寻找明主,后两句是以山不厌其高,海不厌其深比喻明主不厌贤才之多。

第23题将“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译成现代汉语,并说明这句话中的典故。

答案:高山不辞土石才见巍峨,大海不弃涓流才见壮阔。只有像周公那样礼待贤才(周公见到贤才,吐出口中正在咀嚼的食物,马上接待),才能使天下人心都归向我。

用周公礼贤下士的典故,表示自己要像周公那样,招揽人才。

阅读下面一段课文,回答下列试题。

当二公之初守也,宁能知人之卒不救,弃城而逆遁?苟此不能守,虽避之他处何益?及其无救而且穷也,将其创残饿赢之余,虽欲去,必不达。二公之贤,其讲之精矣!守一城,扞天下,以千百就尽之卒,战百万日滋之师,蔽遮江淮,沮遏其势,天下之不亡,其谁之功也!当是时,弃城而图存者,不可一二数,擅强兵坐而观者,相环也。不追议此,而责二公以死守,亦见其自比于逆乱,设淫辞而助之攻也。

第24题作者揭露“弃城图存者”和“擅兵坐观者”的作用是什么?

答案:揭露“弃城图存者”和“擅兵坐观者”可以与张、许的爱国行为构成对比,从而驳斥了那些小人不批评坏人而专门指责君子的卑劣用心。

第25题这段文字是怎样概括张、许的守城功绩的?

答案:“守一城,扞天下,以千百就尽之卒,战百万滋之师,蔽遮江淮,阻遏其势,天下之不亡,其谁之功也!”

第26题解释这段文字中加点字的含义。

逆:

就:

滋:

淫辞:

答案:逆:事先转移。就:接近。滋:增多。淫辞:夸大失实的邪说。

阅读《季氏将伐颛臾》中的一段文字,回答下列试题。

冉有日:“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孔子日:“求!君子疾夫舍日:“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第27题这段文字表达了什么观点?

答案:驳斥冉有为攻打颛臾寻找借口,提出为政以德的观点。

第28题这段文字在论证方法上有何特色?

答案:驳中有立,驳立结合,通过立论来驳斥对方的观点。

第29题将“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译成现代汉语,并说明孔子这句话所表达的观点。

答案:“我担心季孙的忧患不在颛臾,而在鲁君啊!”

指出季氏伐颛臾的危害:季氏专权,又要扩张势力范围,这必然激化与鲁君的矛盾,发动不义之战,授鲁君以柄,后必有灾,这才是季氏真正的忧患之所在。

三、现代文阅读:

阅读作品片段,回答下列试题。

听他们谈了许多,我心中有点忧郁起来了。这些不辜负自然的人,与自然妥协,对历史毫无担负,活在这无人知道的地方。另外尚有一些人,与自然毫不妥协,想出种种方法来支配自然,违反自然的习惯。同样也那么尽寒暑交替,看日月升降。然而后者却在慢慢改变历史,创造历史。一份新的日月,行将消灭旧的一切。我们用什么方法,就可以使这些人心中感觉一种对“明天”的“惶恐”,且放弃过去对自然和平的态度,重新来一股劲儿,用划龙船的精神活下去?这些人在娱乐上的狂热,就证明这种狂热能换个方向,就可使他们还配在世界上占据一片土地,活得更愉快更长久一些。不过有什么办法,可以改造这些人的狂热到一件新的竞争方面去,可是个费思索的问题。

第30题阅读这段文字后,你认为作者忧郁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故乡人民过着与世隔绝、麻木不仁的日子,他们对历史毫无担负,只把狂热和热情释放在娱乐上。他们这种活法近乎延存自然生命。

第31题从这段文字看,作者所提到的两类人指的是什么人?他们根本的区别是什么?

答案:前者是与自然妥协的人,后者是与自然毫不妥协的人。

他们根本的区别是前者对历史没有责任感、使命感,不去改造自然和社会,后者是对自然不妥协,想方设法去改造自然和社会,对人类历史有使命感。前者指的是乡民,后者指的是革命者,中国的未来和希望靠的是这些革命者。

第32题概括这段文字所表达的中心思想。

答案:希望湘西人民精神觉醒,放弃过去对自然和平的态度,重新来一股劲儿,用划龙舟的精神来改造自然、改造社会,创造自己的新生活。

阅读作品片段,回答下列试题。

于是“香市”中主要的节目无非是“吃”和“玩”。临时的茶棚,戏法场,弄缸弄甏,走绳索,三上吊的武技班,老虎,矮子,提线戏,髦儿戏,西洋镜——将社庙前五六十亩地的大广场挤得满满的。庙里的主人公是百草梨膏糖,花纸,各式各样泥的纸的金属的玩具,灿如繁星的“烛山”,熏得眼睛流泪的檀香烟,木拜垫上成排的磕头者。庙里庙外,人声和锣鼓声,还有孩子们手里的小喇叭、哨子的声音,混合成一片骚音,三里路外也听得见。

我幼时所见的“香市”,就是这样热闹的。在这“香市”中,我不但赏鉴了所谓“国技”,我还认识了老虎,豹,猴子,穿山甲。所以“香市”也是儿童们的狂欢节。

第33题这段文字突出描写的场面是什么?它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答案:昔日“香市”热闹的景象,属于场面描写,这与下文所描写的今日“香市”的萧条、冷清的场面形成对比,突出作品的主题。

第34题这段文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答案:表现了作者对昔日中国江南农村自然经济下的田园生活的怀念,这也是作者不满于20世纪30年代动荡现实的一种情绪反映。

第35题这段文字所表达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答案:写昔日“香市”热闹的场面以及给作者幼时留下的难忘记忆。

阅读作品片段,回答下列试题。

她住在灯塔的岛上,海霞是她的扇旗,海鸟是她的侍从;夜晚她曳着白衣蓝裳,头上插着新月的梳子,胸前挂着明星的璎珞;翩翩地飞行于海波之上……大风的时候……她驾着风车,狂飙疾转地在怒涛上驱走……下雨的时候……落泪了……黄昏的时候,霞光灿然,便是她回波电笑,云发飘扬……

第36题作者运用了什么描写手法?

答案:拟人手法。

第37题在作品中,塑造这一形象的目的是什么?

答案:描绘与赞美了海的女神,表达作者对海的深情。

第38题从这段片段上看,作者塑造了一个什么形象?

答案:海的女神形象,这是一个妩媚、飘逸、威严的女神形象。

环球网校小编友情提示:为避免错过考试,您可 免费预约短信提醒服务,环球网校会短信通知您参加考试,打印准考证!同时,更多成考冲刺资料、套系试卷,点击下方按钮,免费下载哦!

成人高考备考资料全部免费下载

  • 考试大纲
  • 备考计划   
  • 真题答案与解析
  • 易错练习
  • 精讲知识点
  • 考前冲刺提分   
点击领取资料

分享到: 编辑:环球网校

资料下载 精选课程 老师直播 真题练习

成人高考资格查询

成人高考历年真题下载 更多

成人高考每日一练 打卡日历

0
累计打卡
0
打卡人数
去打卡

预计用时3分钟

成人高考各地入口
环球网校移动课堂APP 直播、听课。职达未来!

安卓版

下载

iPhone版

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