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师资格 > 教师资格历年试题 > 2020年下半年中学教师资格证笔试真题及答案:高中生物(网友版)

2020年下半年中学教师资格证笔试真题及答案:高中生物(网友版)

更新时间:2020-11-04 09:17:35 来源:环球网校 浏览7388收藏2216

教师资格报名、考试、查分时间 免费短信提醒

地区

获取验证 立即预约

请填写图片验证码后获取短信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免费获取短信验证码

摘要 2020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证笔试考试已经于10月31日结束了,中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科目已经考试完毕,以下是2020年下半年中学教师资格证笔试真题及答案:高中生物(网友版),仅供参考。

友情提示:答案及解析请见下一页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2.【答案】D。解析:有性生殖生物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由于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以及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形成多种多样的配子,在受精过程中,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因此形成的受精卵的染色体组成多种多样,使后代具有更大的变异性和生活力,D正确。

【知识点】遗传与进化—遗传的细胞基础—减数分裂;遗传与进化—遗传的细胞基础—受精作用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26.【答案】(1)D、A、C、B 两重性

(2)细胞分裂素

(3)乙烯 衰老和脱落

27.【答案】(1)基因 自然选择

(2)光 神经—体液

(3)呼吸

三、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28.【参考答案】

(1)①教师用市场的活性酵母菌替换成原来的新鲜酵母菌,这样做的好处是能够缩短实验时间,避免实验时间过长,不利于课堂教学实验的开展;

②教师用500毫升的厚玻璃瓶和钢管代替了锥形瓶和玻璃管,并用带活塞的橡皮塞代替了原来的橡皮塞,这样做的好处是玻璃瓶和钢管的密封性更好,防止细胞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逸出;带活塞的橡皮塞更加方便操作;

③采用250ml的锥形瓶放置澄清的石灰水方便玻璃管伸入液面以下,可以使反应结果更加明显;

④用专门的仪器来代替原来的气球,这样做的目的是更好的能够通氧,确保氧气的供应,降低实验操作难度,提高实验成功率,同时价格方面也不会很高。

⑤利用学生闻一闻的方式来代替重铬酸钾溶液检测酒精的方式,这样做的好处是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感官,对实验结果印象更加深刻,并且提升学生灵活进行实验的意识。

(2)中学生物实验一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①简便性原则,比如实验材料方面,尽可能选用方便易得,方便实验操作得材料。材料中的教师就是很好地替换了相应的材料和仪器使得实验有序合理的开展;

②可行性原则,既要考虑时间也要考虑可操作性。材料中教师采用仪器泵通氧,既可行又使得实验更好的开展;

③对照性原则,材料中采用的装置很好的将有氧和无氧两种方式进行对照,便于观察;

④安全性原则,在中学生物实验中,要确保实验的安全性,材料中教师的所有操作都是在安全范围内进行的,试剂的选用,仪器的操作等都遵循了实验的安全性原则。

29.【参考答案】

(1)完整的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根据该学生绘制的示意图发现,该反射为膝跳反射,缺少反射弧中的神经中枢,并且膝跳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神经中枢在脊髓,不在大脑。另外,示意图中感受器和效应器标注错误。膝跳反射的感受器位于髌骨下面的韧带,效应器位于伸肌。

(2)概念转变,就是认知冲突的引发和解决的过程,是个体原有的某种知识经验由于受到与此不一致的新经验的影响而发生的重大改变。引发认知冲突是促使学生实现概念转变学习的契机和动力。教学中一般采用以下两种策略来引发认知冲突。

①通过特殊文本产生认知冲突。一种是批驳性文本,也就是直接呈示学生的错误观念,然后予以批驳,接着再呈现正常的科学观念。另一种是非批驳性文本。在这种文本中,首先呈示与错误观念无直接关系的新现象、新事实,以此来激活学生头脑中与新信息相关的原有的错误观念,进而促使学生对原有的错误观念与新信息之间的异同点作出比较,由此引发认知冲突。

②通过合作学习中学生的讨论与对话引发认知冲突。社会建构主义认为,知识具有社会性,即通过社会性相互作用可以加速知识的意义建构。在这种社会建构中,认知冲突是由他人的不同观点引发的。对于每个学习者来说,由于对问题的认识的深度和广度不同,对事物的理解都会受到自身条件、认知水平的局限,尤其会受到原有认知结构的影响。因此,对同一问题的认识往往会因人而异,有的较全面,有的较片面,有的较深刻,有的则完全错误。这样,学习者之间就会产生不同观点的对立、交锋,从而引发学习者的认知冲突。

总之,只有通过这种认知冲突,学习者才易于接受新的、正确的科学观念,实现错误概念向科学概念的转变。

四、教学设计题(本大题1小题,30分)

30.【参考答案】

(2)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多媒体展示春天杏花开放的图片,朗诵诗句:“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随后提出问题:1.可能是哪种环境刺激引发了杏树生长方向的改变?这种变化有什么意义呢?2.这种生长方向的改变,是发生在植物幼嫩部分还是成熟部分呢?从生活中常见现象出发,通过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引出课题。

二、新课教学

首先,教师多媒体展示胚芽鞘的尖端和尖端下部图片,引导学生认识胚芽鞘的结构。

然后,教师展示达尔文实验的示意图,解释锡箔纸的作用(不透光),简单介绍实验过程。

接着,教师组织学生小组讨论以下问题:

(1)该实验中所涉及的实验条件和实验现象分别是什么?

(实验条件有:单侧光、胚芽鞘、胚芽鞘尖端与锡箔罩、胚芽鞘尖端下面一段与锡箔罩;实验现象:①完整的胚芽鞘受到单侧光照射,朝向光源弯曲;②去掉尖端后单侧光照射,胚芽鞘不生长不弯曲;③用锡箔罩住尖端,胚芽鞘直立生长;④锡箔罩住尖端下部,单侧光照射,尖端下部朝向光源生长。)

(2)为什么要分别遮盖胚芽鞘顶端和它下面一段呢?胚芽鞘弯曲生长的是哪一个部分?感受单侧光刺激的又是哪一个部分?

(分别遮盖胚芽鞘尖端和它下面一段,是采用排除法,观察某一部分不受单侧光刺激时,胚芽鞘的反应,从而确定是胚芽鞘哪一部分在起作用;胚芽鞘弯曲生长的是尖端下面一段,感受光刺激的是尖端。)

(3)你怎么解释这一结果?

(这说明是胚芽鞘尖端接受单侧光照射后,产生某种“影响”传到下面,引起下面一段弯曲生长。)

最后,教师通过倾听学生的回答,进一步引导学生做出实验推测:植物的向光弯曲生长是因为单侧光照射胚芽鞘,能使胚芽鞘尖端产生某种刺激,并传到下部,造成背光面比向光面生长快,从而出现向光弯曲生长。)

通过以问题为中心,以思维训练为基准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也能够提升学生观察、分析与归纳的能力。

三、巩固提升

利用本节课的知识,解决导入中遇到的问题。

四、小结要点

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所学知识点,教师进行补充完善。

五、布置作业

课后思考:(1)课后查阅资料,思考:如何去证明这种刺激从尖端传递到下部的呢?

(2)通过对达尔文实验的学习,你对于生物科学探究有什么样的感悟呢?

以上内容是:2020年下半年中学教师资格证笔试真题及答案:高中生物(网友版),小编会在考试结束后将整理完整的2020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各科目真题及答案解析打包上传到资料下载页,考生点击下方按钮免费下载>>2020下教师资格笔试真题及答案解析(完整版),更多备考资料持续更新中。

教师资格备考资料全部免费下载

  • 考试大纲
  • 备考计划   
  • 真题答案与解析
  • 易错练习
  • 精讲知识点
  • 考前冲刺提分   
点击领取资料

分享到: 编辑:环球网校

资料下载 精选课程 老师直播 真题练习

教师资格资格查询

教师资格历年真题下载 更多

教师资格每日一练 打卡日历

0
累计打卡
0
打卡人数
去打卡

预计用时3分钟

环球网校移动课堂APP 直播、听课。职达未来!

安卓版

下载

iPhone版

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