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师招聘 > 教师招聘备考资料 > 教师招聘笔试备考之孔孟之道

教师招聘笔试备考之孔孟之道

更新时间:2020-02-19 17:03:05 来源:环球网校 浏览11收藏1
摘要 儒家文化源远流长经久不衰,缘起春秋战国时期,历经了秦始皇的“焚书坑儒”,汉代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宋朝的“程朱理学”,满清的“八股取士”,时至今日仍旧被后世歌咏传颂。教师招聘考试作为选拔优秀教师的平台自然少不了考查“孔孟之道”。

一、孔子

1.人物介绍及评价

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儒学教育理论奠基人。其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论语》一书中。

2.著作

孔子晚年修订“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

3.观点及语录

(1)孔子学说的核心“仁”。

(2)教育对象上主张“有教无类”。

“有教无类”本来的意思是:不分贵贱、贫富和种族,人人都可以入学受教育。孔子实行“有教无类”的方针,广泛地吸收学生。他说:“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悔焉。”只要本人有学习的愿望,主动奉送10条干肉以履行师生见面礼,就可以成为他的弟子。

(3)教育内容

孔子重视古代文化的继承和整理,编纂《诗》《书》《礼》《乐》《易》《春秋》作为教材,奠定了儒家教育内容的基础。在孔子的整个教育中,道德教育居于首要地位。然而,道德教育并没有专设学科,而是把道德教育的要求贯穿到文化知识学科中。孔子“述而不作,信而好古”,《述而》中提到“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这也是孔子所主张的学习内容的四个方面。孔子的教学内容偏重社会人事,偏重文事,轻视科技与生产劳动。

(4)教学原则与方法

A.启发诱导。“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孔子最早提出启发式教学,比古希腊教育家苏格拉底提出“产婆术”早几十年。

B.因材施教。孔子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在了解学生情况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施教,我国首倡因材施教。

C.学、思、行结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力行近乎仁”,孔子强调“学以致用”。

D.温故知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5)孔子的教育名言

“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

二、孟子

1.人物及评价

孟子(约公元前372-公元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中期邹(近山东邹城市)人,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对后世影响巨大,有“亚圣”之称,并与孔子合成为“孔孟”。

2.著作

孟子的教育思想散见在《孟子》各篇之中。《孟子》一书由孟子及其弟子(万章等)共同编纂而成。

3.观点

(1)“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中的“得天下英才二教育之,三乐也”。

(2)孟子持“性善论”,这是其教育思想的基础。孟子认为教育是扩充“善性”的过程。孟子的扩充人所固有的善性的思想,蕴含着他对教学过程的基本要求,即教学活动要体现理性特点,遵循和发展人的内在能力。

(3)孟子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明人伦”。“人伦”就是五对关系:“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4)“大丈夫”人格,即“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5)孟子是中国古代内发论代表人物。持有“性善论”,“万物皆备于我”,人的本性中有恻隐、羞恶、辞让、是非四段,这是仁、义、礼、智四种品性的根源,人只要善于修身养性,向内寻求,这些品性就能得到发展。

环球网校友情提示:以上是环球网校教师招聘频道为您整理,点击下方即可免费下载教师招聘备考资料。

教师招聘备考资料全部免费下载

  • 考试大纲
  • 备考计划   
  • 真题答案与解析
  • 易错练习
  • 精讲知识点
  • 考前冲刺提分   
点击领取资料

分享到: 编辑:环球网校

资料下载 精选课程 老师直播 真题练习

教师招聘资格查询

教师招聘历年真题下载 更多

教师招聘每日一练 打卡日历

0
累计打卡
0
打卡人数
去打卡

预计用时3分钟

环球网校移动课堂APP 直播、听课。职达未来!

安卓版

下载

iPhone版

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