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心理咨询师 > 心理咨询师模拟试题 > 2020年心理咨询师社会心理学章节练习题及答案:社会认知

2020年心理咨询师社会心理学章节练习题及答案:社会认知

更新时间:2020-09-21 09:21:15 来源:环球网校 浏览231收藏92

心理咨询师报名、考试、查分时间 免费短信提醒

地区

获取验证 立即预约

请填写图片验证码后获取短信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免费获取短信验证码

摘要 学前预习与学后练习巩固,是非常常用的一套学习体系,非常适合2020年心理咨询师考试复习。为了帮您更好地备考,环球网校小编整理了“2020年心理咨询师社会心理学章节练习题及答案:社会认知”,请您多加练习,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更多试题可以查看>>>2020年心理咨询师考试社会心理学重难点知识汇总

考生须知:想报考2020年心理咨询师考试的考生可以 免费预约短信提醒,及时获取2020年心理咨询师考试时间和下半年考试报名时间等重要节点信息。

2020年心理咨询师社会心理学章节练习题及答案:社会认知

1.一个有经验的警察,可以一眼就发现混在人群中的小偷。这主要是因为(B)

A、认知者人格特点和价值观念的不同会影响其认知结果。

B、认知者过去的经验不同,其认知的结果也会有所不同。

C、认知者人格特点和价值观念的不同会影响其他认知结果。

D、认知者的情绪会影响个体的认知结果。

参考解析:我们原有的经验对认知过程产生着特殊的影响.个体在一定的基础上,形成某些概括对象特征的标准、原型,从而使认知判断更加简捷、明了.

2.印象是认知者以(A)为基础,对认知对象的属性进行分析、判断后对其总体特征做出的主观理解。

A 自己过去经验

B 自己心理特征

C 自我感觉

D 自我标准

3.印象形成过程中,认知者要对认知对象三方面的信息进行选择,下面哪一项不属于所需要的信息。(D)

A 自然特征

B 心理特征

C 社会特征

D 行为特征

4.社会特征信息一般是指认知对象的(C)和所属群体。

A 性别

B 人际关系

C 社会角色

D 智力特征

参考解析:社会角色是指由一定的文化价值体系所决定的,与人们的社会地位和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和行为模式、是社会对特定社会关系上的同一种社会位置的价值与意义的期望,是人们进行社会活动的依据和基础。

5.下面哪一项属于海德的朴素心理学所认为的行为发生原因(A)

A 情境归因

B 防御性归因

C 内在原因

D 外在原因

参考解析:海德认为对别人的行为予以归因解释时,一般遵循两大原则:其一,认为别人行为的发生原因来自情境因素,如个体的周围环境、与个体相互作用的其他人对个体行为的强制作用、外加奖赏或惩罚、运气、任务的难易等,这叫做情境归因(situationalattribution)。情境归因属个人自己之外的因素,故又称情境归因为外向归因(externalattribution)。其二,将别人行为发生的原因归之于个体本身的特点或其所具的条件,如人格、品质、动机、情绪、心境、态度、能力、努力以及其他一些个体所具备的特点等,这叫做个人倾向因(dispositionalattribution).因为个人倾向属于个人的自身因素,故而又称内向归因(internalattribution)。

6.凯利的归因理论认为如果认知者与认知对象存在着密切的利害相关关系,则认知者对他人行为失败的原因往往倾向于做(C)

A 情境归因

B 内在归因

C 个人倾向原因

D 外在归因

参考解析:1967年,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凯利(H.E.Kelley)发表《社会心理学的归因理论》,继相应推断理论之后提出三维归因理论,也称为三度理论,对海德的归因理论进行又一次扩充和发展。凯利将归因现象区分为两类:一类是能够在多次观察同类行为或事件的情况下的归因,称为多线索归因;另一类则是依据一次观察就做出归因的情况,称为单线索归因。凯利认为,人们对行为的归因总是涉及三个方面的因素(1)客观刺激物;(2)行动者;(3)所处关系或情境;其中,行动者的因素是属于内部归因,客观刺激物和所处的关系或情境属于外部归因。对上述三个因素的任何一个因素的归因都取决于下列三种行为信息:

1、区别性(distinctiveness):指行动者是否对同类其它刺激做出相同的反应,他是在众多场合下都表现出这种行为还是仅在某一特定情境下表现这一行为。例如,一名今天迟到的员工是否经常表现得自由散漫、违反规章纪律。如果行为的区分性低,则观察者可能会对行为作内部归因;如果行为的区分性高,则活动原因可能会被归于外部。

2、一贯性(consistency):指行动者是否在任何情境和任何时候对同一刺激物做相同的反应,即行动者的行为是否稳定而持久。例如,如果一名员工并不总是上班迟到,她有7个月从未迟到过,则表明这是一个特例,行为的一贯性较低;而如果她每周都迟到两三次,则说明行为的一贯性高。行为的一贯性越高,观察者越倾向于对其作内部归因。

3、一致性(consensus):指其他人对同一刺激物是否也做出与行为者相同的方式反应。如果每个人面对相似的情境都有相同的反应,我们说该行为表现出一致性。比如,所有走相同路线上班的员工都迟到了,则迟到行为的一致性就高。从归因的观点看,如果一致性高,我们对迟到行为进行外部归因。如果走相同路线的其他员工都准时到达了,则应认为该员工的迟到行为的原因来自于内部。

凯利认为这三个方面信息构成一个协变的立体框架,根据上述三方面的信息与协变,可以将人的行为归因于行动者、客观刺激物或情境。

7.个体根据外在的信息和线索来对自己或他人的内在状态或(C)进行解释与推测的过程,被叫做归因。

A 外在表现

B 心理特征

C 行为原因

D 情绪来源

8.按照B.维纳的两维度成数归因理论,努力属于(C)

A 不稳定的外在原因

B 稳定的外在原因

C 不稳定的内在原因

D 稳定的内在原因

9.不同的认知者对同一认知对象有不同的认知是因为(ABCD)

A 认知者的需要、兴趣的不同

B 认知者的情绪不同

C 认知者人格特点和价值观念的不同

D 认知者过去的经验不同

10.一般认为,社会认知的范围包括(BCD)

A 对社会风气好坏的认知

B 对他人情绪情感的认知

C 对他人人格的认知

D 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认知

参考解析:社会认知是个人对他人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和意向作出推测与判断的过程。

11.印象的特点包括(ABD)

A 间接性

B 固执性

C 客观性

D 综合性

参考解析:间接性:社会认知是以感官为基础,是主体的感官与社会刺激直接接触而产生的直观反应.而社会印象是在社会认知的基础上,对知觉到的社会刺激材料进行加工和制作,使发生过的课题在大脑中成像.因而,社会印象具有对课题间接成像的过程,即具有间接性.

综合性:由于人的社会性表现很复杂,而我们感知出的社会品质又是很有限的,有些社会品质,比如勇敢、诚实等常常难以感觉得到,但我们在对他人形成印象时却会把种种社会品质综合在一起,从而形成喜欢或厌恶,这中间就是靠估量,即我们感知到的印象很有限、很简单,但通过估量,我们推论出其他未感知到的品质,由此形成对他人的综合的、复杂的整体印象.所以,社会印象不是社会认知到的信息的相加之和,而是远远地超出.

固执性:社会印象形成后,就不太容易发生变化,也不易被人说服而改变,实际上就是社会刻板印象,即指社会上对某一类事物产生一种比较固定的看法,一种概括而笼统的看法.

12.印象形成的模式有(BCD)

A 减法模式

B 累加模式

C 平均模式

D 加权平均模式

参考解析:印象形成的模式有两种:累加模式和平均模式.累加模式时指我们在对他人形成印象时,把认知到的有关他人的各种品质相加,求其和,以此作为对他人的总体看法.

平均模式是指我们认知到的有关他人的特征信息相加,然后再求平均值,以此平均值为基础,形成对他人的印象.

13.归因的偏差包括(BCD)

A 首因效应与近因效应

B 基本归因错误

C 行动者和观察者偏差

C 防御性归因偏差

参考解析:归因偏差指人们在归因时总是倾向于归结为某些因素

希望环球网校小编为您总结的“2020年心理咨询师社会心理学章节练习题及答案:社会认知”能对您有所帮助,更多心理咨询师相关复习资料、模拟试题和历年真题,等着您点击文章右侧资料下载列表按钮进入题库免费下载学习。

心理咨询师备考资料全部免费下载

  • 考试大纲
  • 备考计划   
  • 真题答案与解析
  • 易错练习
  • 精讲知识点
  • 考前冲刺提分   
点击领取资料

分享到: 编辑:谢晓英

资料下载 精选课程 老师直播 真题练习

心理咨询师资格查询

心理咨询师历年真题下载 更多

心理咨询师每日一练 打卡日历

0
累计打卡
0
打卡人数
去打卡

预计用时3分钟

心理咨询师各地入口
环球网校移动课堂APP 直播、听课。职达未来!

安卓版

下载

iPhone版

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