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经济师考试只考《高级经济实务》1个科目,这个科目下设工商管理、农业经济、财政税收、金融、保险、运输经济、人力资源管理、旅游经济、建筑与房地产经济、知识产权等10个专业类别,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工作需要选择其中一个专业类别进行报考。
高级经济师考试题型为主观题,考试时长为3小时,高级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采用电子化考试方式,应试人员作答试题需要通过计算机操作来完成。
人社部发布通知,决定自2022年度起,对部分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考试实行相对固定的合格标准。其中提到:经济系列考试(初、中、高级)各科目合格标准为试卷满分的60%,高经济师试卷满分为100分,即2022年起,高级经济师考试合格标准为60分。
2025年高级经济师考试设有10个专业类别,包括工商管理、农业经济、财政税收、金融、保险、运输经济、人力资源管理、旅游经济、建筑与房地产经济、知识产权。以下是一些报考专业选择的指导建议:
1、根据单位要求选择
如果所在单位对高级经济师职称有明确的专业要求,建议优先选择单位指定的专业,这有助于后续的职称聘任。
2、结合工作领域选择
选择与自身工作领域相关的专业,备考时可以利用已有的知识和实践经验,学习起来更轻松。例如:
金融:适合银行、证券等金融机构工作人员。
人力资源管理:适合从事招聘、培训、薪酬管理等人力资源工作的人员。
建筑与房地产经济:适合从事建筑、房地产相关工作的人员。
财政税收:适合财政局、税务局等机构的工作人员。
3、考虑评审要求
高级经济师实行“考评结合”,考试通过后还需参加评审,建议报考专业与论文、工作业绩方向一致,以提高评审通过率。
4、参考中级经济师报考专业
如果之前参加过中级经济师考试,建议选择与中级经济师相同的专业,这样备考时可以利用已有的知识基础。
5、考虑个人兴趣和职业规划
选择自己感兴趣且符合职业发展需求的专业,可以增加学习动力,并在未来的工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6、参考热门专业
从报考人数和通过人数来看,工商管理、财政税收、金融、人力资源管理 是比较热门的专业。这些专业通常具有较强的通用性和应用性,适合多种工作背景的考生。
7、考虑考试难度
对于零基础考生,可以选择相对容易备考的专业,如工商管理或人力资源管理,这些专业的知识体系较为通用,且与日常工作联系紧密。
综合来看,选择高级经济师报考专业时,应结合自身工作需求、单位要求、评审准备和个人兴趣等多方面因素,以确保顺利通过考试和评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