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您通过2008年CPA考试的全攻略
先讲一个观点,大家首先得对自已有一个合理的定位(这点最后有详尽的论述,这里先谈谈)。您得明白自己的定位,这非常关键。这代表自己的主攻方向,可以说是好比战略方向,如果这方面出了问题,要想在战术上(平日的努力)来弥补,就很困难,可以说事倍功半。具体包括:
1、自己的真实水平(新人用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把2007相关科目的cpa考题在比规定时间少20分钟的情况下做一遍,为什么要少20分钟,因为要排除填写答题卡的时间、考场紧张因数等这只是作为一个修正系数考虑),分数的多少说明基础的情况,选择合适的参考书才真正是学习的助力而不是阻力。
2、可以真正用来看书的时间。不少人计算自己的学习时间总是估计过高,比如学生总以为目前自己空闲的时间就是学习时间,但是实际上每个人的情况都不同,自控能力也不一样,大多数人真正运用在学习cpa考试的时间还不到估算的50%,因此根据谨慎性原则,大家还是估算得少一些吧,这样如果那天学习时间超过估计,这就是给自己的鼓励。想想如果定好计划,却没有几天可以完成,试问您自己还会有多少的信心?
3、学习能力,这是需要历史资料支撑,这也要自我评价,还是那句老话看轻自己才有动力,过高估计自己只能徒增笑谈。
4、如果您不是特别的超越常人的努力者,也不是智商和情商同时超高者,或者您的基础不是非常好者(测试成绩55分以下者),那么请您不要同时报5科。每年数十万报名参加考试,能一次通过5门者,全国不过十余人上下,真正是万中选一。而且每科的通过率虽然不等,但是在参加考试的人中(每年报名不考试的人占20%以上)通过率单科平均不过10%左右(会计和审计一般稳定的排难度榜的前面,审计基本排第一位,经济法和税法轮流坐后两位想对容易一点,财管一般居中),可见难度之高,这里面可是有不少老鸟和高手同新人们一起竞争,除去这些人,对一般新人而言通过率可能5%都不到。很多考生一次报了好几门,但在复习时没有全力以赴,考试时仓促上阵,一门不过十分正常。因此,绝大多数的同仁,都不幸成为分母的垫脚石,与分子无缘。作为含金量十足的考试,难度是不容置疑的。因此,你如果没有高智商、超毅力、大把的学习时间、良好的专业基础、超好的人品,这些基本条件,请您还是放弃一次通过5科的梦想,根据实际条件,为通过考试,选取有把握的1-3科,努力吧。这就是首选的战略目标,这个都错了,等于你为错误的目标,浪费自己的青春和精力,不能说完全无用,但大家至少明白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道理,不能取得期望的成果,那么还能继续努力的人就不是那么多。既然对绝大多数人而言,不能一次通过CPA考试,我们就必须首先做好战略规划。毕竟我们能掌控的时间是有限的,能预测的未来也是很有限的。订立一个10年的规划估计自己都被吓倒了。你说5年,呵呵,太漫长的时间不容易掌控,也给了自己太多的借口。我的意见是2-3年。不管你怎么划分,会计和审计一定要一起过,实在不行,审计一定要先于会计过,原因见下一段。
科目的关联:这几年审计每年都要考25分左右的会计,这些会计知识是在审计书上找不到,而写在会计书上的,因此建议审计和会计最好一起报考。今年会计和审计变化相比2007年变化不多,会计大部分章节内容无太大变化:例如第一章增加一节会计科目;长期股权投资这一章内容在权益法核算的时候增加了一个抵销的问题;抵销主要涉及到投资企业与联营企业之间出售资产的顺流交易与逆流交易的问题;涉及到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抵销问题(新增)。审计与2007年教材相比没有本质的变化,但对个别章节进行了增减和修改。但因为新制度去年才开始考试,去年因为第一次考试,不少有难度和有争议的章节进行了回避,所以今年的实际难度排前两位,审计难度第一,会计第二;如果你报了5科,建议今年放弃这两科,集中火力攻下另外3科。如果你不得不面对,那么请努力吧。
经济法和税法今年变化很多,经济法使得不少2007年前的知识热点都已经失去参考价值。而新增考点一般就是考试的重点和热点,如果您记忆力特好,建议今年抓住机会就报这两科吧,经济法有些章是根据新的法律规定重新进行了编写;有些章是作了较大的调整,新增了很多内容。教材总体变厚,由526页增至562页。税法教材在结构上发生重大变化,由原来的18章调整为17章。这是伴随着2008年1月1日起执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将原来的第14章“企业所得税法”和第15章 “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取消,完全按照新的企业所得税法编写了第14章;将原来的第11章“车船税法”加入了实施细则的内容;将第3章“消费税法”调整了教材编写结构,整体内容变化不大,增加了金银首饰消费税有关规定;第17章“税务行政法制”删除了“税务行政赔偿”的有关内容。这是最容易通过的两科,虽然死背不能解决全部问题,但是不背就肯定得准备明年再来。
财管今年也有一定的变化,教材除修改和补充有关内容外,主要是增加了第十六章作业成本计算与管理和第十七章战略管理。这几年财管的一些章节变动频繁,而且错误还很多,去年中注协的勘误表就数财管最多,所以看财管,先得有所怀疑、有所保留,这科和其他科目的联系不算太大,要有一些会计和经济法、税法常识,引进了不少西方的财管知识,因为西方的会计报表和我国有差异,所以可能没有基础的考生会觉得困难。顺便提一句,因为要和国际接轨,今年会计也大量引入财管的资金时间价值,折现等基础理念,所以好好学吧。
目前2008年5月出版的参考书基本上都有部分新书的变动情况说明,没有的全都别要。权威的变化情况在网上很容易找到,今年教材出来得很快。而各科终于作出了不少调整,这代表了过去的很多历年考题需要重新修订,新增的知识点会是考试的宠儿。所以参考书的质量相对去年的情况,表现为不太稳定。因为每年的考试内幕消息是8月份才开始陆续出来,所以现在的参考书的作用不是压题,不是简化考点,而是帮助考生更好的学习和理解教材,换句话来说,目前还没有到把书读薄的时候,而应该是把书读厚。应该重视基础知识的同时,深入了解各章知识点的联系以及全面掌握各个知识点,等到了8月下旬经历题海的洗礼之后,然后才是把书读薄。到了9月在听完串讲之后,才是针对重点内容,集中打题。这样的学习历程,属于稳扎稳打,不会有太大的起伏,也比较容易给人带来信心。不论通过与否,对自己的业务能力和知识的掌握,都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然后谈谈我心目中好的参考书的认定,权当给各位一个参考。第一每章有历年考题解析,特别是2007年的考题,一定要注意,这样就不用买历年cpa考题汇编。而且因为今年超大的变化,一定不能被误导,所以一般要修订过的题目,没修订的,那就是错误的根源。第二每章有本年变动说明,详尽程度也是重要的衡量标准。第三最重要的是对难点问题要有深入的剖析,这是衡量一本参考书好坏的重中之重。第四重点突出,知识点覆盖全面,你们根据自己的情况选吧。所有的参考书都有或多或少的错误,包括教材也是如此。所以不能钻牛角尖,要有整体意识,也就是说不要在一个知识点上或一道题目上耗费太多的精力,很多问题,在通读全书后就不是问题,因此要讲究效率和质量。同时,时间要用在刀刃上,不少人喜欢讲自己看了多少页书,却不知道自己看了多少分。比如经济法就很明显,新增的章节和知识点就需要花大力气,也会带给您大收益,而徘徊在一章最多1-3分的章节上,努力搞懂每个细节就是得不偿失。而会计就不同,看似考分不多的第一章,却是全书的总论,是否深刻理解原则,就会很现实的反映在以后各章的运用理解上。总结一下就是经济法、税法、财管要懂得放弃;会计和审计一定要注意前后章节的联系和运用。其实考试也是如此,近年来题量的增大,做不完是正常的,关键是要把时间用对地方,比如2002-2007年会计倒数第二个综合题,一般都很难,或者题量很大。如果抓不住就不要浪费宝贵的时间,集中火力解决最后一题,这就是很多55分与60分的差异所在,不是能力问题,而是策略不对。
最后谈谈考试的选书
必备书籍:2008年教材(千万不要用2007年替代,今年变化了太多,如果您属于天才型就当我没说,如果省这点银子可能您还得再花50元预备明年的考试), 以上最好3-5遍。第一遍看着目录阅读(了解),第二遍细读(记忆和理解),第三遍联想学习(也就是不是死记硬背,要注重各章节联系,比如看到收入的定义就要比较或有收入的情况,看到权益性投资的判别要想到关联性交易和合并报表合并范围今年这里变化大),第四遍是查漏补缺(针对练习),第五遍考前总览(心理暗示,加强信心)
今年再次提醒,别被误导了。仔细阅读历年的注会试卷,不要太执着于题目本身,要多注意出题的方向与方式,以及各科的比例。这一部份的时间是要花的。要知道注会出题的方式与平时考试是不一样的。这个东西别人来讲你是很难入门的,是需要你自己花时间去研究了才会大彻大悟。还有由于注会只有案例的主观方式,所以你们在看书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方法,即很细但不背。只要下次类似的东西出现在你眼前有个大致印象就可以了。
新的会计准则和审计准则,有些考友拼命地背准则和制度,我说,有什么用呀!这么厚的一本准则谁能全记下来?估计全中国也不出3个吧。既然都知道无法背了,为什么聪明的你还要去碰钉子呢?我建议:不要背!学习准则最忌讳的是死背,看的时候心太粗、看了后面忘了前面。相信会计毕业的考友们都知道每个准则的结构都差不多,而知道了某个事物的规律,当然可以窥前而知后了。看过武侠小说的朋友一定知道,当你看多了武侠书,一看作者的开头就知道下面他要说什么了。虽然准则不能这样一概而论,但对待之的思维应该是一样的。我们拿到一个准则,不可能一片空白吧?而每个准则都应该有重点,而所谓的重点应该就是那些读了那么年会计的你眼前一亮的事物。而重点的重点应该是那些具体的数字、特别规定吧,而关于这些的资料应该到处都是。在考试中考准则不可能考得很细而毫无规律可寻,即使那个无聊的兄台出了这么一道题而又碰巧被哪个不负责任的人选上的话,也只是少见的一两个,不会太多的。所以我想我们根本不必担心如果不把他们全背下来的话,就会为此付出昂贵的代价。
首先,需要给自己一个现实的定位。
什么意思?就是您要明白,今年您花费50元一科的价格报名参加考试为的是什么,您的条件如何。
也许很多人会觉得前半个问题是一个极其可笑的问题,当然是为了考过CPA。其实不然,考过CPA只是目标,跟现实完全是两码事。考过CPA不是说说罢了,至少也得有相应的条件。比如您要么得有相应的实力,要么得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加上毅力,否者就是对月高歌了。其实很多人报名参加考试或者为了感受气氛,或者为了督促自己学习提高,或者希望自己洪福齐天,一不小心就过了,并没有下定决心通过考试,毕竟每年10%的通过率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我一直认为,理想不在于如何说,而在于如何做。OK,我想大家应该已经明白我的意思。大体上我根据大家的条件分成5个类型(当然您也可能不再此列):1、天才型(本身要么记忆力惊人,过目不忘;要么本身有深厚的会计功底,同时有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要么理解力惊人,可以轻易举一反三);2、聪明刻苦型(本身智商较高,或有一定会计功底,同时又有时间、精力和毅力努力学习的人);3、学习型(本身智商较高,或有一定会计功底,但要么时间不够,要么没有毅力);4、刻苦型(本身智力一般,也没有什么会计功底但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以及毅力去学习);5、过客型(要么感受气氛,要么心血来潮,要么撞大运)。根据这5种类型,我会分别说明如何复习。
其次,需要订计划表。建议制定一张切实的进度计划表是非常有必要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截止时间,我建议计划的截止时间为9月1日,毕竟留给自己的空余时间越多就越能够提高自己的过关机率。第二个问题就是每天的学习量,每天的学习时间并不是越多越好。因为这是一个长时间的计划,开始投入太多的精力就很快会感到疲惫和厌烦。而且过于详尽的安排往往只是空中楼阁,可望而不可行。建议,每天最多不要超过8小时,而且不能过于集中在某一段时间,必须分段执行这样效果更好。而且初期时间较少,中期最多,末期适度,这样容易实行。定分量一定要切实可行,这样才有完成的成就感,容易树立信心(即便很容易达到,这样可以逐渐加量调整,增加和减少对于心理暗示的作用不可同日而语),否者就会将计划变成一纸空文。计划要大块不要明细这就容易执行,有一个寓言:向篮子装石头,一起装总装不下,但先装大块,此后小块的就可以很快将缝隙填满,这也是生活的写照。第三个问题就是学习的效率,每个人的情况都不一样,学习大体上分白天型和夜晚型,白天型(凌晨5.00-7.30为记忆的黄金时间)夜晚型(晚上8.30-11.00为记忆的黄金时间)好好利用。一定要在临睡前15分钟回顾每天的学习情况,对记忆的东西快速浏览一遍,起床后15分钟做同样的事情,这将使你获益匪浅。每3天,7天,15天,30天做一个总结,并浏览记忆一些重点,可以事半功倍。这一定要在计划中列出,请理解磨刀不误砍柴功的真谛,这也是我建议每天时间不要太多,计划不要太细的原因,因为随时间的推移,中期的任务最重,最难熬,而后期随知识的掌握,就会变的很轻松了。8月15日后就要开始系统练习,这对加强章节间理解和联系很有好处。
再次,谈谈如何学习,不少人喜欢一边看书一边做题。理想状态是7:3(看书时间:习题时间)千万不要本末倒置。建议1-5看书,星期6总结,星期日做题(必须闭卷定时)否者效果减半再减半。要将正确率和时间(大题最好单独标)一起标上(经历过以前年度考试的兄弟应该对时间这个东东记忆深刻吧,如果可以多给我一点时间...可惜历史无法回头,时间也从不等人,平时没有习惯,考试可能逆转?)过一段时间(15天或30天)再对错误的题目重做,加深记忆。
基于注会的复习有一定的量,人的脑子具有遗忘性,而谁也无法证明自己所谓有计划地看了什么东西就可以在考场发挥作用了。所以,我们要意识到这样一个问题:无论你现在记住了些什么都是你的一厢情愿,而在考场上是相互的,即考卷与你。所以有一种方法是很要命的,即给自己订了一个计划表,然后按照计划表从头到尾看了一遍又一遍,也不知看了多少遍,等他看完最后一遍才发现自己怎么好像才看了一遍似的,于是他开始焦急,紧张,害怕,埋怨,最终发挥失常。为什么注会要求是大专以上呢?我想原因是考试的基础是需要大家已经掌握了基本的会计知识与初步的会计意识。而我们在大学里读那么多年书出来后踌躇满志,就为了注会还兢兢业业地不停地看呀看一些基本知识,这岂不与考试的初衷有所违背,而既然你违背考试的初衷,那么,财政部不让你通过也是很正常的事了。因此,我建议书本只要仔仔细细地通读了一遍就够了,除非你真是烂得可以,或者在大学里是混过去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有些东西你看来看去还是这样,因为你根本没有消化,如果你都消化了你也就是老师了。既然是资格考试,我们的目的就是为了通过,管他是怎么个过呢。所以,我们要学会判断它的出题思路和命题方向。这一点我建议大家除了到网上查看相关资料外,更重要的是要自己思考。为什么每年的焦点、热点财政部都要考一下呢?仔细一想,唉!他们这帮人其实也是很烂的,我们花这么多心思在考试上,可他们那会把我们当回事呢!只要其所出的考题被采纳把钱拿到手就完工了,哪还会想到我们这些苦命的学生呢!基于每个人都喜欢卖弄,总想弄点新鲜的东西出来表示自己是与众不同的。而考试这么多年来,能出的东西也就这样了,他们还能出什么呢?无非拼命地在题干上大做文章,弄一个什么热点案例来充场面,说是具有实务性,可考的东西还是老东西,有时候想起来不用看那么长的题干也知道他们要考什么了。相反,也就是那些多余的题干害苦了那些善良又胆小的考生们与自以为是而又博学多才的博士们!想到了这点,我们还有什么可担心的呢?应该豁然开朗才对。只要你总是想着“注协,注协,任你72变也逃不出我的五指山。”心情是不是好了很多呢?只要你认真地看了历年的试卷,一定会发现,今年的考试还是考这些东西,答案已经在我们的手上了,只是还不知道题干。既然答案都知道了,还念念不忘题干做什么呢?这个信息就告诉我们在复习的时候一定要有针对性,不要盲目地什么都看,看了也没用。不要老把自己当成超人,你没那么多时间去看的,即使有时间也没精力。作者有时为了充字数拿稿费就什么都写。我们应该用会计的嗅觉来看书,有些叙述性的东西或者你本来就已经很知道的东西就扫一下吧(我一般看一本书最多不超过一天半,每天平均12小时)。本科生们知识量是有的,只是缺少系统性与关联性与对问题的把握度。我们知道,虽然每本书的作者对定义呀、观点呀在文字上都不尽相同,但意思却都一个样,因为他们写书我相信都是抄来抄去的。可为了表示是自己的作品,于是就在文字上做了大量的修改。当然注会书的作者为了表示自己的书有价值都会或多或少把一些与以前作者不同的观点放进去,以示该书具有新颖性。而这个小小的不同也就成了当年的考点,而凡是已经注意到这个问题的朋友们在考试时再次碰面还会错吗?如果有不同也无非是多用了一些文字上曲折的表述而已。
复习后阶段如何看书。我建议考友们最好对照历年考题从头看一遍书本,通过对照题目再来查找书中的相关知识,通过这种方法来温习一遍书本。历年考题应该说履盖面已经很广了。这样有什么好处呢?就是因为我们还是学生,所以是不可能像那些老师般那么狡猾的,出一些我们平时根本不注意的题目。如果我们单纯地先做试卷然后对答案是学不会这么个套路的,一般人对做对了题总不再重复思考的。只有在不停地重复来查找这样的信息,我们就会形成一种条件反射,逐渐习惯出题老师的思维。而通过做试卷来验证水平时也只是单方面的,我们此时做对某道题,而没有理解或不熟练如何把这样一个信息做成一个题目的规律,那么下次遇到题干变一下还是会错的。还有,我们在做题的时候经常会发现题目看看都有印象,可就是不知该如果去写。我个人觉得盲目地做题对考试几乎没什么提高。在考试之前,做模拟只是来检测一下看书的状况与能力的是否提高。如果你的做题速度已经保障的了话,做三套试卷与做十套的效果是一样。那么你又何必多花时间在没用的功夫上呢?当然,我也不排除一些靠题海战术的朋友能成功的。
这篇文章主要是我转载而来的,感谢原著作者辛勤的为大家提供学习资源,希望对学员们有帮助。
最新资讯
- 预习阶段!2025年注会公司战略管理备考攻略及各章分值分布2024-10-16
- 2025年cpa财务成本管理预习阶段学习计划表2024-10-16
- 2025年注册会计师各科备考时长及学习顺序2024-10-12
- 2025年注会经济法预习阶段备考规划(含重点章节及分值分布)2024-10-12
- 预习阶段!2024年注册会计师税法怎么学?附学习计划表2024-10-10
- 2025年CPA《审计》备考学习计划书2024-10-09
- 2025年注会考试预习阶段备考建议及学习计划2024-09-30
- 2025年注册会计师六科学习计划表,提高备考效率2024-09-13
- 备考抢先一步!2025年注会审计备考计划及各章分值分布2024-09-13
- 2025年注册会计师《经济法》学习计划分享,助力轻松备考2024-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