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家公务员 > 国家公务员模拟试题 > 2008年国家公务员申论模拟试题选(二)

2008年国家公务员申论模拟试题选(二)

更新时间:2009-10-19 23:27:29 来源:|0 浏览0收藏0

国家公务员报名、考试、查分时间 免费短信提醒

地区

获取验证 立即预约

请填写图片验证码后获取短信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免费获取短信验证码

1、公务员申论考试概括特定观点和内容试题的解法和模式是什么?
 答:总模式:总观点+分观点1+分观点2+分观点3+升华句
 类型1:抽象(政策、形势)类概括特定观点模式:总形势(政策)+分形势1+分形势2+分形势3+升华句
类型2:具体(材料、某人观点)类概括特定内容模式:总观点+措施1+措施2+措施3+升华句

2、请结合申论考试真题体会概括特定观点和内容试题的解法和模式?
答:真题示例(2005年国家公务员试题):
  A.加大县乡两级的财政投入并不能解决扶贫资金被挤占挪用的问题。扶贫资金被挤占的原因是在监督检查环节上存在问题,因此,如果不在监督检查环节上加强行政力度,而一味的加大县乡两级的财政投入,只会使更多的扶贫资金被挤占挪用,从而形成更大的漏洞。
B.实行多部门联合监督检查,只会增加扶贫资金的管理成本,并不能解决扶贪资金被挤占挪用的问题。扶贫资金多部门管理,会缺乏统一的规则,难以统筹安排。此外,若没有一个部门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统一检查监督,将使责权严重脱节。

3、请简述申论概括类试题的要求?
答:有四个要求:
1、    求准
   首先,时间要求明确,整个写作规定为150分钟,并且参考答案时限为“阅读材料40分钟,作答110分钟”。其次,写作要求明确。“三项式”写作要求考生利用所给定的材料遵循“‘概括主要问题’??‘提出主要问题对策’??‘论证对策合法合理可行性’”的固定模式,写成三段具有记叙、说明、议论文体特征的文章。
2、    求实
   概括类的文体和行文的要求是平实、可信,不要过于华丽。
3、    求深
   要把材料的深刻内涵挖掘出来。
4、    求全
概括内容要全面,因为概括试题是踩点给分。

4、请结合申论考试真题体会求深的考试要求?
答:(1)该给定材料通过某省某市红星新村居民H状告某印刷公司一案涉及的方方面面的问题,反映的主要问题有:①发展经济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②如何在保护企业、促进企业设备更新、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维护和保护公民正常的生活环境等方面的问题。(2000年示例)
(2)该资料反映了现代城市在加速发展过程中所经常遭遇的问题:因传统遗留和盲目建设所造成的城市工农业生产布局不合理,给居民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影响。而这种影响,由于种种阻力,很难加以消除。但是,因为城市居民法律意识的增强和社会环保日趋迫切,这种城市布局不合理现象所引起的社会矛盾不断激化,成为当前城市建设的中心议题之一。(2000年答卷示例)

5、请结合申论考试真题体会求全的考试要求?
答:概括内容要全面,因为概括试题是踩点给分。如(1)由于美国有关部门接受了一个研究小组根据其研究成果提出的应禁止使用含PPA药物的建议,美国药品公司便忙活起来,其中明显有商业竞争的因素。风波所及,各国都很重视,有的态度理智,有的出现惊慌。中国药品监督局也谨慎提出要暂停使用此类药品。对此,不少民众产生迷惑,甚至拒服含PPA的感冒药。有关检测部门指出并未发现由于服用此类药品而导致不良后果,老师则认为药品不良反应一般具有滞后性,提醒要加强药品监督检测,提高用药安全性。(2001年答卷示例)
(2)该材料反映了一个带有普遍性的社会问题:即如何加强对药品使用的监测工作。PPA对人体有害,药品生产厂商早已知道却不公开,这是对公众健康权力的侵害。PPA事件说明,药品监测工作需要透明、公开。同时,该事件也说明,一旦发现类似PPA这样的事件,药物科技人员应立即研制新药,以便能投放市场,补充这方面需求。此外,假如我们在含PPA药品未进入市场或进行审批生产前就予以查实禁止,那么PPA事件就会成为无源头之污水。国家在这一方面应予以高度重视。(2001年答卷示例)

6、申论考试概括要点与概括主题有什么不同?
答:概括要点与概括主题有所不同。申论题日中并不是一成不变地一概要求概括主题,有时也要求总结所给材料的主旨,或者材料包含的主要内容、主要观点等。考生要注意审题,正确理解题目的要求,不要形成思维定式,认为所有的申论考试都是要求概括主要问题。

7、阅读申论考试材料要读什么?
答:应试者在阅读材料时至少要先弄清楚给定材料是关于什么问题的。也就是说:第一,材料的性质是什么;第二,材料的主要倾向是什么;第三,材料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这样才能对材料从总体上有个把握,分析出来问题出在哪里,问题的关键是什么。

8、阅读申论考试材料要怎么读?
答:建议应试者分三步走:第一步,通读,把握资料的概况并且将其分门别类。因为所给的材料并不是每一句话都是有用处的,有的段落、有些话是凑数甚至是混淆视听的,要加以鉴别,不要为一些细枝末节的东西分散了注意力;找出哪些是重点段落,哪些是次重点段落,哪些是枝节,哪些是鱼目混珠的段落。第二步,细读,即细读重

国家公务员备考资料全部免费下载

  • 考试大纲
  • 备考计划   
  • 真题答案与解析
  • 易错练习
  • 精讲知识点
  • 考前冲刺提分   
点击领取资料

分享到: 编辑:环球网校

资料下载 精选课程 老师直播 真题练习

国家公务员资格查询

国家公务员历年真题下载 更多

国家公务员每日一练 打卡日历

0
累计打卡
0
打卡人数
去打卡

预计用时3分钟

环球网校移动课堂APP 直播、听课。职达未来!

安卓版

下载

iPhone版

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