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经济师 > 经济师备考资料 > 2011《中级经济基础》预习辅导:第十五章(3)

2011《中级经济基础》预习辅导:第十五章(3)

更新时间:2011-01-19 10:04:32 来源:|0 浏览0收藏0

  三、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流动性偏好论 $lesson$

  1.凯恩斯流动性偏好学说的基本思想

  (1) 凯恩斯在其所著《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提出了流动性偏好论

  (2)基本思想:经济主体之所以需要货币,是因为存在“流动性偏好”这一心理,即愿意持有具有完全流动性的货币而不是其他缺乏流动性的资产,以应付日常的、临时的或投机的需要,从而产生货币需求。

  2.影响流动性偏好的三种动机和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函数

  (1)影响流动性偏好的三种动机

  交易动机----进行日常交易

  预防动机---应付各种紧急情况

  投机动机---根据市场利率变化的预期持有货币以便从中获利。

  (2)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函数

  交易动机和预防动机构成交易性需求,是国民收入的增函数,即:

  L1= L1(y)>0

  投机动机构成投机需求,由利率的高低决定,是利率的减函数,即:

  L2= L2(i)<0

  所以,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函数是:

  L(货币需求)= L1(y)+ L2(i)

  流动性陷阱:当利率降到某一低点时,货币需求会无限增大,此时无人愿意持有债券,都愿意持有货币。(补:此时人们会产生利率上升而债券价格下降的预期,所以无论增加多少货币都会被人们储存起来,意味着货币政策失效。)

  3.凯恩斯斯货币需求理论的发展

  (1)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函数建立在“未来的不确定性”和“收入是短期资产”两个基本假定之上。

  (2)20世纪50年代以后,一些凯恩斯学派的经济学家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该理论,主要表现在突出了利率在货币需求中的分量,同时也引进了一些其他因素。

  【例题4:课后题第13题】凯恩斯的流动性偏好理论认为,影响人们流动性偏好的因素主要有( )

  A交易动机 B 预防动机 C投机动机 D发展动机 E价值动机

  四、弗里德曼现代货币数量说

  1、 影响货币需求的因素

  (1) 财富总额:个人所能持有的货币量以其财富总额为上限。提出“恒久性收入”的概念。用Yp表示,恒久性收入越高,所需货币越多。(恒久性收入与货币需求量成正比)

  (2) 财富构成:即人力财富和非人力财富之比,。人力财富比例越高,所需准备的货币就越多。(人力财富比例与货币需求量成正比)

  (3) 金融资产的预期收益率:其他金融资产的收益率越高,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越大,持有货币的数量就会越少。(金融资产的预期收益率与货币需求量成反比)

  (4) 其他因素

  2、 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函数---掌握

   

  注意:W代表非人力财富占总财富的比例

  1/p?dp/dt代表物价水平的预期变动率

    2010年经济师考后有奖交流反馈

    环球网校2011年经济师考试网络辅导热招中  转自环 球 网 校edu24ol.com

 

经济师备考资料全部免费下载

  • 考试大纲
  • 备考计划   
  • 真题答案与解析
  • 易错练习
  • 精讲知识点
  • 考前冲刺提分   
点击领取资料

分享到: 编辑:环球网校

资料下载 精选课程 老师直播 真题练习

经济师资格查询

经济师历年真题下载 更多

经济师每日一练 打卡日历

0
累计打卡
0
打卡人数
去打卡

预计用时3分钟

经济师各地入口
环球网校移动课堂APP 直播、听课。职达未来!

安卓版

下载

iPhone版

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