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注册会计师 > 注册会计师历年试题 > 2010年注册会计师考试《会计》综合题真题精选

2010年注册会计师考试《会计》综合题真题精选

更新时间:2012-12-10 10:26:32 来源:|0 浏览0收藏0

注册会计师报名、考试、查分时间 免费短信提醒

地区

获取验证 立即预约

请填写图片验证码后获取短信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免费获取短信验证码

  综合题(本题型共4小题。第1小题可以选用中文或英文解答,如使用中文解答,最高得分为10分;如使用英文解答,须全部使用英文,最高得分为15分。本题型第2小题12分,第3小题17分,第4小题21分。本题型最高得分为65分。要求计算的,应列出计算过程。答案中的金额单位以万元表示,有小数的,保留两位小数,两位小数后四舍五入。在答题卷上解答,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1.甲公司的财务经理在复核20×9年度财务报表时,对以下交易或事项会计处理的正确性难以作出判断:

  (1)为减少交易性金融资产市场价格波动对公司利润的影响,20×9年1月1日,甲公司将所持有乙公司股票从交易性金融资产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并将其作为会计政策变更采用追溯调整法进行会计处理。20×9年1月1日,甲公司所持有乙公司股票共计300万股,其中200万股系20×8年1月5日以每股12元的价格购入,支付价款2 400万元,另支付相关交易费用8万元;100万股系20×8年10月18日以每11元的价格购入,支付价款1 100万元,另支付相关交易费用4万元。20×8年12月31日,乙公司股票的市场价格为每股10.5元。甲公司估计该股票价格为暂时性下跌。

  20×9年12月31日,甲公司对持有的乙公司股票按照年末公允价值进行了后续计量,并将其公允价值变动计入了所有者权益。20×9年12月31日,乙公司股票的市场价格为每股10元。

  (2)为减少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对公司利润的影响,从20×9年1月1日起,甲公司将出租厂房的后续计量由公允价值模式变更为成本模式,并将其作为会计政策变更采用追溯调整法进行会计处理。甲公司拥有的投资性房地产系一栋专门用于出租的厂房,于20×6年12月31日建造完成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并用于出租,成本为8 500万元。

  20×9年度,甲公司对出租厂房按照成本模式计提了折旧,并将其计入当期损益。

  在投资性房地产后续计量采用成本模式的情况下,甲公司对出租厂房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出租厂房自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的次月起计提折旧,预计使用25年,预计净残值为零。在投资性房地产后续计量采用公允价值模式的情况下,甲公司出租厂房各年末的公允价值如下:20×6年12月31日为8 500万元;20×7年12月31日为8 000万元;20×8年12月31日为7 300万元;20×9年12月31日为6 500万元。

  (3)20×9年1月1日,甲公司按面值购入丙公司发行的分期付息、到期还本债券35万张,支付价款3 500元。该债券每张面值100元,期限为3年,票面年利率为6%,利息于每年末支付。甲公司将购入的丙公司债券分类为持有至到期投资,20×9年12月31日,甲公司将所持有丙公司债券的50%予以出售,并将剩余债券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重分类日剩余债券的公允价值为1 850元。除丙公司债券投资外,甲公司未持有其他公司的债券。甲公司按照净利润的10%计提法定盈余公积。

  本题不考虑所得税及其他因素。

  要求:

  (1)根据资料(1),判断甲公司20×9年1月1日将持有乙公司股票重分类并进行追溯调整的会计处理是否正确,同时说明判断依据;如果甲公司的会计处理不正确,编制更正的会计分录。

  (2)根据资料(2),判断甲公司20×9年1月1日起变更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模式并进行追溯调整的会计处理是否正确,同时说明判断依据;如果甲公司的会计处理不正确,编制更正的会计分录。

  (3)根据资料(3),判断甲公司20×9年12月31日将剩余的丙公司债券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会计处理是否正确,并说明判断依据;如果甲公司的会计处理不正确,编制更正的会计分录;如果甲公司的会计处理正确,编制重分类日的会计分录。

  【答案】

  (1)甲公司20×9年1月1日将持有乙公司股票重分类并进行追溯调整的会计处理不正确。

  判断依据:按照会计准则的规定,已分类为交易性金融资产,不得重分类至其他类别的金融资产。

  更正会计分录:

  借:盈余公积 36.2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325.8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362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 3 000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3 000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150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150

  (2)甲公司20×9年1月1日起变更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模式并进行追溯调整的会计处理不正确。

  判断依据:按照会计准则的规定,已经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不得从公允价值模式变更为成本模式。

  借:盈余公积 120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1 080

  贷: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 1 200

  借: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 680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612

  盈余公积 68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800

  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 340

  贷: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 800

  其他业务成本 340

  (3)甲公司20×9年12月31日将剩余的丙公司债券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会计处理正确。

  判断依据:按照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将尚未到期的某项持有至到期投资在本会计年度内出售,出售金额相对于该类投资在出售前的总额较大时,应当将该类投资的剩余部分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 1 750

  ――公允价值变动 100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 1 750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100

  2.甲公司为综合性百货公司,全部采用现金结算方式销售商品。20×8年度和20×9年度,甲公司发生的有关交易或事项如下:

  (1)20×9年7月1日,甲公司开始代理销售由乙公司最新研制的A商品。销售代理协议约定,乙公司将A商品全部交由甲公司代理销售;甲公司采用收取手续费的方式为乙公司代理销售A商品,代理手续费收入按照乙公司确认的A商品销售收入(不含销售退回商品)的5%计算;顾客从购买A商品之日起1年内可以无条件退还。20×9年度,甲公司共计销售A商品600万元,至年末尚未发生退货。由于A商品首次投放市场,甲公司乙公司均无法估计其退货的可能性。

  (2)20×9年10月8日,甲公司向丙公司销售一批商品,销售总额为6 500万元。该批已售商品的成本为4 800万元。根据与丙公司签订的销售合同,丙公司从甲公司购买的商品自购买之日起6个月内可以无条件退货。根据以往的经验,甲公司估计该批商品的退货率为10%.

  (3)20×8年1月1日,甲公司董事会批准了管理层提出的客户忠诚度计划。该客户忠诚度计划为:办理积分卡的客户在甲公司消费一定金额时,甲公司向其授予奖励积分,客户可以使用奖励积分(每一奖励积分的公允价值为0.01元)购买甲公司经营的任何一种商品;奖励积分自授予之日起3年内有效,过期作废;甲公司采用先进先出法确定客户购买商品时使用的奖励积分。

  20×8年度,甲公司销售各类商品共计70 000万元(不包括客户使用奖励积分购买的商品,下同),授予客户奖励积分共计70 000万分,客户使用奖励积分共计36 000万分。20×8年末,甲公司估计20×8年度授予的奖励积分将有60%使用。

  20×9年度,甲公司销售各类商品共计100 000万元(不包括代理乙公司销售的A商品),授予客户奖励积分共计100 000万分,客户使用奖励积分40 000万分。20×9年末,甲公司估计20×9年度授予的奖励积分将有70%使用。

  本题不考虑增值税以及其他因素。

  要求:

  (1)根据资料(1),判断甲公司20×9年度是否应当确认销售代理手续费收入,并说明判断依据。如果甲公司应当确认销售代理手续费收入,计算其收入金额。

  (2)根据资料(2),判断甲公司20×9年度是否应当确认销售收入,并说明判断依据。如果甲公司应当确认销售收入,计算其收入金额。

  (3)根据资料(3),计算甲公司20×8年度授予奖励积分的公允价值、因销售商品应当确认的销售收入,以及因客户使用奖励积分应当确认的收入,并编制相关会计分录。

  (4)根据资料(3),计算甲公司20×9年度授予奖励积分的公允价值、因销售商品应当确认的销售收入,以及因客户使用奖励积分应当确认的收入,并编制相关会计分录。

  【答案】

  (1)甲公司20×9年度不应当确认销售A商品的代理手续费收入。

  判断依据:按照会计准则规定,如果不能合理估计退货可能性的,附有销售退回条件的商品销售应在售出商品退货期满时确认收入。甲公司代理乙公司销售A商品收取的手续费收入,按照乙公司确认的A商品销售收入(不含销售退回商品)的5%计算,由于甲公司和乙公司均无法估计A商品退货的可能性,甲公司无法计算代理销售A商品收取的手续费收入。因此,甲公司不应确认代理销售A商品的手续费收入。

  (2)甲公司20×9年度应当确认销售给丙公司商品的收入。

  判断依据:按照会计准则规定,附有销售退回条件的商品销售,根据以往经验能够合理估计退货可能性的,应在发出商品时确认收入。

  甲公司20×9年度应当确认销售给丙公司商品的收入金额=6 500×90%=5 850(万元)

  (3)甲公司20×8年度授予奖励积分的公允价值=70 000×0.01=700(万元)

  20×8年度因销售商品应当确认的销售收入=70 000-700=69 300(万元)

  20×8年度因客户使用奖励积分应当确认的收入=被兑换用于换取奖励的积分数额/预期将兑换用于换取奖励的积分总数×递延收益余额=36 000/(70 000×60%)×700=600(万元)

  借:银行存款 70 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69 300

  递延收益 700

  借:递延收益 6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600

  【或:在客户兑换积分时:

  借:递延收益 (36 000×0.01)360

  贷:主营业务收入 360

  年末,按照预期将兑换用于换取奖励的积分总数调整收入:

  借:递延收益(600-360)240

  贷:主营业务收入 240】

  (4)甲公司20×9年度授予奖励积分的公允价值=100 000×0.01=1 000(万元)

  20×9年度因销售商品应当确认的销售收入=100 000-1 000=99 000(万元)

  20×9年度因客户使用奖励积分应当确认的收入=100+(40 000-100/0.01)/(100 000×70%)×1 000=528.57(万元)

  借:银行存款 100 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99 000

  递延收益 1 000

  借:递延收益 528.57

  贷:主营业务收入 528.57

  【或:客户兑换积分时:

  借:递延收益 (40 000×0.01)4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400

  年末,按照预期将兑换用于换取奖励的积分总数调整收入:

  借:递延收益 (528.57-400)128.57

  贷:主营业务收入 128.57 】

  3.甲公司和乙公司20×8年度和20×9年度发生的有关交易或事项如下:

  (1)20×8年5月20日,乙公司的客户(丙公司)因产品质量问题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法院裁定乙公司赔偿损失120万元,截止20×8年6月30日,法院尚未对上述案件作出判决,在向法院了解情况并向法律顾问咨询后,乙公司判断该产品质量诉讼案件发生赔偿损失的可能性小于50%.20×8年12月31日,乙公司对丙公司产品质量诉讼案件进行了评估,认定该诉讼案状况与20×8年6月30日相同。

  20×9年6月5日,法院对丙公司产品质量诉讼案件作出判决,驳回丙公司的诉讼请求。

  (2)因丁公司无法支付甲公司借款3 500万元,甲公司20×8年6月8日与丁公司达成债务重组协议。协议约定,双方同意丁公司以其持有乙公司的60%股权按照公允价3 300万元,用以抵偿其欠付甲公司贷款3 500万元。甲公司对上述应收账款已计提坏账准备1 300万元。

  20×8年6月20日,上述债务重组协议经甲公司、丁公司董事会和乙公司股东会批准。20×8年6月30日,办理完成了乙公司的股东变更登记手续。同日,乙公司的董事会进行了改选,改选后董事会由7名董事组成,其中甲公司委派5名董事。乙公司章程规定,其财务和经营决策需经董事会1/2以上成员通过才能实施。

  20×8年6月30日,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的账面价值为4 500万元,除下列项目外,其他可辨认资产、负债的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相同。

  单位:万元

  上述固定资产的成本为3 000万元,原预计使用30年,截止20×8年6月30日已使用20年,预计尚可使用10年。乙公司对上述固定资产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预计净残值为零。上述或有负债为乙公司因丙公司产品质量诉讼案件而形成的。

  (3)20×8年12月31日,甲公司对乙公司的商誉进行减值测试。在进行商誉和减值测试时,甲公司将乙公司的所有资产认定为一个资产组,而且判断该资产组的所有可辨认资产不存在减值迹象。甲公司估计乙公司资产组的可收回金额为5 375万元。

  (4)20×9年6月28日,甲公司与戊公司签订股权置换合同,合同约定:甲公司以其持有乙公司股权与戊公司所持有辛公司30%股权进行置换;甲公司所持有乙公司60%股权的公允价值为4 000万元,戊公司所持有辛公司30%股权的公允价值为2 800万元。戊公司另支付补价1 200万元。20×9年6月30日,办理完成了乙公司、辛公司的股东变更登记手续,同时甲公司收到了戊公司支付的补价1 200万元。

  (5)其他资料如下:

  ①甲公司与丁公司、戊公司不存在任何关联方关系。甲债务重组取得乙公司股权前,未持有乙公司股权。乙公司未持有任何公司的股权。

  ②乙公司20×8年7月1日到12月31日期间实现净利润200万元。20×9年1月至6月30日期间实现净利润260万元。除实现的净利润外,乙公司未发生其他影响所有者权益变动的事项。

  ③本题不考虑税费及其他影响事项。

  要求:

  (1)对丙公司产品质量诉讼案件,判断乙公司在其20×8年12月31日资产负债表中是否应当确认预计负债,并说明判断依据。

  (2)判断甲公司通过债务重组取得乙公司股权的交易是否应当确认债务重组损失,并说明判断依据。

  (3)确定甲公司通过债务重组合并乙公司购买日,并说明确定依据。

  (4)计算甲公司通过债务重组取得乙公司股权时应当确认的商誉。

  (5)判断甲公司20×8年12月31日是否应当对乙公司的商誉计提减值准备,并说明判断依据(需要计算的,列出计算过程)。

  (6)判断甲公司与戊公司进行的股权置换交易是否构成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并说明判断依据。

  (7)计算甲公司因股权置换交易而应分别在其个别财务报表和合并财务报表中确认的损益。

  【答案】

  (1)乙公司在其20×8年12月31日资产负债表中不应确认预计负债。

  判断依据:丙公司产品质量诉讼案件不是很可能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乙公司。

  (2)甲公司通过债务重组取得乙公司60%股权的交易不应当确认债务重组损失。

  判断依据:通过债务重组取得乙公司60%股权的公允价值为3300万元,大于甲公司应收丁公司账款的账面价值2200万元。

  (3)甲公司通过债务重组合并乙公司的购买日为20×8年6月30日。

  判断依据:

  ①甲公司通过债务重组合并乙公司的协议于20×8年6月20日经甲公司董事会批准。

  ②甲公司于20×8年6月30日办理完成了乙公司的股东变更登记手续,这表明合并各方已办理了必要的财产交接手续。

  ③在20×8年6月30日办理完成乙公司的股东变更登记手续后,甲公司向丁公司收取应收账款的权利即告终止,这表明甲公司已支付了全部购买价款。

  ④20×8年6月30日,甲公司对乙公司的董事会进行了改造,能够控制乙公司的财务和经营政策。

  (4)商誉=3 300-(4 500+1 500-1 000-20)×60%=312(万元)

  (5)甲公司20×8年12月31日应当对乙公司的商誉计提减值准备。

  判断依据: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按照购买日的公允价值持续计算的账面价值=4500+500-20+200-500/10×6/12=5 155(万元)

  甲公司享有的商誉金额为312万元,那么整体的商誉金额=312/60%=520(万元)

  那么乙公司资产组(含商誉)的账面价值=5 155+520=5 675(万元)

  乙公司资产组的可收回金额为5 375万元,由于账面价值大于可收回金额,所以商誉发生了减值。

  甲公司应该确认的商誉减值损失=(5 675-5 375)×60%=180(万元)

  (6)甲公司与戊公司进行的股权置换交易不是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理由:收到的补价占换出资产公允价值的比例=1 200/4 000×100%=30%,该比例超过了25%.

  (7)甲公司因股权置换交易而应在其个别财务报表中确认的损益=4000-3300=700(万元)

  甲公司因股权置换交易而应在其合并财务报表中确认的损益=4 000-(5 155+260-25+20)×60%-(312-180)=622(万元)

  4.甲公司为上市公司。20×7年至20×9年,甲公司及其子公司发生的有关交易或事项如下:

  (1)20×7年1月1日,甲公司以30 500万元从非关联方购入乙公司60%的股权,购买日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为50 000万元(含原未确认的无形资产公允价值3 000万元),除原未确认的无形资产外,其余各项可辨认资产、负债的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相同。上述无形资产按10年采用直线法摊销,预计净残值为零。甲公司取得乙公司60%股权后,能够对乙公司的财务和经营政策实施控制。

  20×9年1月10日,甲公司与乙公司的其他股东签订协议,甲公司从乙公司其他股东处购买乙公司40%股权;甲公司以向乙公司其他股东发行本公司普通股股票作为对价,发行的普通股数量以乙公司20×9年3月31日经评估确认的净资产公允价值为基础确定。甲公司股东大会、乙公司股东会于20×9年1月20日同时批准上述协议。

  乙公司20×9年3月31日经评估确认的净资产公允价值为62 000万元。经与乙公司其他股东协商,甲公司确定发行2 500万股本公司普通股股票作为购买乙公司40%股权的对价。

  20×9年6月20日,甲公司定向发行本公司普通股购买乙公司40%股权的方案经相关监管部门批准。20×9年6月30日,甲公司向乙公司其他股东定向发行本公司普通股2 500万股,并已办理完成定向发行股票的登记手续和乙公司股东的变更登记手续。同日,甲公司股票的市场价格为每股10.5元。

  20×7年1月1日至20×9年6月30日,乙公司实现净利润9 500万元,在此期间未分配现金股利;乙公司因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增加资本公积1 200万元;除上述外,乙公司无其他影响所有者权益变动的事项。

  (2)为了处置20×9年末账龄在5年以上、账面余额为5 500万元、账面价值为3 000万元的应收账款,乙公司管理层20×9年12月31日制定了以下两个可供选择的方案,供董事会决策。

  方案1:将上述应收账款按照公允价值3 100万元出售给甲公司的子公司(丙公司),并由丙公司享有或承担该应收账款的收益或风险。

  方案2:将上述应收账款委托某信托公司设立信托,由信托公司以该应收账款的未来现金流量为基础向社会公众发行年利率为3%、3年期的资产支持证券2 800万元,乙公司享有或承担该应收账款的收益或风险。

  (3)经董事会批准,甲公司20×7年1月1日实施股权激励计划,其主要内容为:甲公司向乙公司50名管理人员每人授予10 000份现金股票增值权,行权条件为乙公司20×7年度实现的净利润较前1年增长6%,截止20×8年12月31日2个会计年度平均净利润增长率为7%,截止20×9年12月31日3个会计年度平均净利润增长率为8%;从达到上述业绩条件的当年末起,每持有1份现金股票增值权可以从甲公司获得相当于行权当日甲公司股票每股市场价格的现金,行权期为3年。

  乙公司20×7年度实现的净利润较前1年增长5%,本年度没有管理人员离职。该年末,甲公司预计乙公司截止20×8年12月31日2个会计年度平均净利润增长率将达到7%,未来1年将有2名管理人员离职。

  20×8年度,乙公司有3名管理人员离职,实现的净利润较前1年增长7%.该年末,甲公司预计乙公司截止20×9年12月31日3个会计年度平均净利润增长率将达到10%,未来1年将有4名管理人员离职。

  20×9年10月20日,甲公司经董事会批准取消原授予乙公司管理人员的股权激励计划,同时以现金补偿原授予现金股票增值权且尚未离职的乙公司管理人员600万元。20×9年初至取消股权激励计划前,乙公司有1名管理人员离职。

  每份现金股票增值权公允价值如下:20×7年1月1日为9元;20×7年12月31日为10元;20×8年12月31日为12元;20×9年10月20日为11元。本题不考虑税费和其他因素。

  要求:

  (1)根据资料(1),判断甲公司购买乙公司40%股权的交易性质,并说明判断依据。

  (2)根据资料(1),计算甲公司购买乙公司40%股权的成本,以及该交易对甲公司20×9年6月30日合并股东权益的影响金额。

  (3)根据资料(1),计算甲公司20×9年12月31日合并资产负债表应当列示的商誉金额。

  (4)根据资料(2),分别方案1和方案2,简述应收账款处置在乙公司个别财务报表和甲公司合并财务报表中的会计处理,并说明理由。

  (5)根据资料(3),计算股权激励计划的实施对甲公司20×7年度和20×8年度合并财务报表的影响,并简述相应的会计处理。

  (6)根据资料(3),计算股权激励计划的取消对甲公司20×9年度合并财务报表的影响,并简述相应的会计处理。

  【答案】

  (1)甲公司购买乙公司40%股权的交易为购买少数股东权益。

  判断依据:甲公司已于20×7年1月1日购买了乙公司60%股权,能够对乙公司的财务和经营政策实施控制,这表明乙公司为甲公司的子公司。20×9年6月30日,甲公司再购买乙公司40%股权,属于购买少数股东权益交易。

  (2)甲公司购买乙公司40%股权的成本=10.5×2500=26250(万元)

  甲公司购买乙公司40%股权对甲公司20×9年6月30日合并股东权益的影响金额=26250-(50000+9500+1200-3000/10×2.5)×40%=2270(万元)

  (3)甲公司20×9年12月31日合并资产负债表应当列示的商誉金额=30500-50000×60%=500(万元)

  (4)①方案1:

  A.乙公司在其个别财务报表中的会计处理:

  第一,终止确认拟处置的应收账款。

  第二,处置价款3100万元与其账面价值3000万元之差100万元,计入处置当期的营业外收入(或损益)。

  【借:银行存款 3 100

  坏账准备 2 500

  贷:应收账款 5 500

  营业外收入(或资产减值损失) 100】

  理由:由于乙公司不再享有或承担拟处置应收账款的收益或风险,拟处置应收账款的风险和报酬已转移,符合金融资产终止确认的条件。

  B.甲公司在其合并财务报表中的会计处理:

  第一,将乙公司确认的营业外收入100万元与丙公司应收账款100万元抵销。

  【借:营业外收入 100

  贷:应收账款 100】

  第二,将丙公司在其个别财务报表中计提的坏账准备予以抵销。

  第三,按照乙公司拟处置的应收账款于处置当期末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确认坏账损失。

  理由:乙公司将应收账款出售给丙公司,属于集团内部交易,从集团角度看,应收账款的风险与报酬并未转移,因此,在合并财务报表中不应终止确认应收账款。

  ②方案2:

  第一,在乙公司个别财务报表和甲公司合并财务报表中,不应终止确认应收账款,均应按照未来现金流量现值小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确认坏账损失。

  第二,将收到发行的资产支持证券款项同时确认为一项资产和一项负债,并在各期确认相关的利息费用。

  理由:乙公司将拟处置的应收账款委托某信托公司设立信托,但乙公司仍然享有或承担应收账款的收益或风险,这说明应收账款上的风险与报酬并未转移,不符合终止确认的条件。

  (5)股权激励计划的实施对甲公司20×7年度合并财务报表的影响=(50-2)×1×10×1/2=240(万元)

  相应的会计处理:甲公司在其20×7年度合并财务报表中,确认应付职工薪酬和管理费用240万元。

  【参考分录:

  借:管理费用 240

  贷:应付职工薪酬 240】

  股权激励计划的实施对甲公司20×8年度合并财务报表的影响=(50-3-4)×1×12×2/3-240=104(万元)

  相应的会计处理:甲公司在其20×8年度合并财务报表中,确认应付职工薪酬和管理费用104万元。

  【参考分录:

  借:管理费用 104

  贷:应付职工薪酬 104】

  (6)股权激励计划的取消对甲公司20×9年度合并财务报表的影响=[(50-3-1)×1×11×3/3]-344+(600-506)=256(万元)

  【或:股权激励计划的取消对甲公司20×9年度合并财务报表的影响=600-344=256(万元)】

  相应的会计处理:

  ①甲公司在其20×9年度合并财务报表中应作为加速行权处理,原应在剩余期间内确认的相关费用应在20×9年度全部确认。

  ②补偿的现金与因股权激励计划确认的应付职工薪酬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合格标准)(2013年报名时间预测2013年考试时间预测七天免费试听

  2012年注册会计师考试真题及答案汇总    2012年注册会计师考试成绩查询

  2013年注册会计师考试招生简章    2012年注册会计师考后交流及真题分享

  环球网校注册会计师频道  环球网校注册会计师论坛

注册会计师备考资料全部免费下载

  • 考试大纲
  • 备考计划   
  • 真题答案与解析
  • 易错练习
  • 精讲知识点
  • 考前冲刺提分   
点击领取资料

分享到: 编辑:环球网校

资料下载 精选课程 老师直播 真题练习

注册会计师资格查询

注册会计师历年真题下载 更多

注册会计师每日一练 打卡日历

0
累计打卡
0
打卡人数
去打卡

预计用时3分钟

环球网校移动课堂APP 直播、听课。职达未来!

安卓版

下载

iPhone版

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