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家公务员 > 国家公务员考试技巧 > 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技巧:精雕细琢关键词

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技巧:精雕细琢关键词

更新时间:2013-10-11 10:08:33 来源:|0 浏览0收藏0

国家公务员报名、考试、查分时间 免费短信提醒

地区

获取验证 立即预约

请填写图片验证码后获取短信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免费获取短信验证码

摘要 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技巧:精雕细琢关键词

  课程推荐2014年公务员课程7天免费学 :基础精讲  高效强化  高效押题  专项特训

  个性课程:2014年公务员个性辅导:申论批改  技巧专讲  冲刺密卷  个性定制

  前面我们讲到了申论关键词来源之“就地取材”,今天我们要讲关键词来源之“精雕细琢”,所谓精雕细琢就是对材料进行提炼,将具体的表述抽象,透过现象看到本质。

  有的材料中虽有答题信息,但是并没有比较抽象的关键词,而是比较零散具体,并不能直接作为我们的答题语言,因此我们需要进一步提炼关键词,用抽象规范的词语进行升华概括。

  如2012年国考(地市级)的第三大题要求概括市民出行的问题,材料中“一个朋友说,他经常乘公交车出行。沿江路上的清河站的58路、117路也是“有去无回”的。对这类现象,我百思不得其解:公交公司为啥不让乘客有去有回?”这些表述我们就可以提炼为“公交线路设计不科学”,而不是直接照抄为“公交车有去无回”,这也要求我们平时要多看一些表述比较规范的文章,练习比较规范的表述和提高抽象的能力。

  还有些题目,材料中并没有很直接的关键词,多是表面现象,这时候需要我们对现象进行分析,提炼出现象的本质。

  如2012年国考(省市)第一题要求概括和归纳给定资料2―6中市场经济背景下社会生活中的种种问题,除了表面的问题,我们还需要分析背后的实质也就是深层次的问题,从材料中。我们可以摘抄出其中一个问题“食品生产领域,企业主盲目追求利润,道德滑坡,素质低下,违法生产销售,造成食品安全问题”,进一步提炼出实质是“企业诚信缺失,生产者道德失范”。

  这就需要考生在平时注意对材料的挖掘,能用多种分析方法分析事物现象背后的深层原因,这多涉及到比较宏观的层面,需要考生平时多看一些政府文件领导讲话等,提高自己的分析和抽象能力。

  下面我们通过两道例题来体会。

  例一:2012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

  给定材料:

  1.清冷的秋雨中,S省L县某村被笼罩在一种深深的寂静之中,散建于山间、坡上的一些农家窑洞,有的已经破落坍塌。洞前的院落有的已被种满了作物,作物的生机和村庄的寂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村里的刘书记说,现在长住村里的有60多人,其中20多位是65岁以上的老人。“年轻人只有过年过节才回来,也只有那时候村里才热闹点,平时都是冷冷清清的,连个说话的人都找不见。”

  由于年轻人大都出去了,村里的公益事业很难开展,比如想搞道路硬化、亮化工程,基本找不到劳力。刘书记说:“我们也想给村里干点儿实事,但老年人思想转变不过来,还有人说自己是快要死的人了,折腾那些事干什么。发动不起来,出工不愿意,出钱更不行。”

  Y村是S省新农村建设试点村。记者看到,村户间的道路都已硬化,道旁绿树成荫,广场上,篮球架、大戏台等文体设施一应俱全;学校、卫生室、便民店等公共设施齐全。然而,即便已是上午10点左右,除了几个上学的孩子、出门溜达的老人以及在便民店前下象棋的几位村民,偌大的村子里再也看不见其他人。一个村干部说,平常留守在家的主要是小孩和60岁以上的老人。“新农村建设起步了,可村里人太少了,”72岁的村民高老太对记者说,孩子们出去是为了挣更多的钱、过上更好的生活,也是为了让他们的孩子上更好的学校、有更好的前途,作为老人也支持。这些年农村发展得挺好,老人们在家生活也很方便,只是想到将来还是有些担心。“现在还能相互照顾,年龄再大点就不行了。孩子在外挣钱,不可能回来照顾我们,村里乡里又没有养老院,到时候怎么办呢?”

  “村里人外出打工,确实比在家里赚得多,但也让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不再那么融洽了,”村民老张说,以前每到农忙时节,四邻八舍都会互相帮忙。主家称肉打酒,忙完了农活,大伙聚在一起吃顿饭、喝几杯酒,气氛很融洽、很快乐。“现在不同了,邻里间互相帮忙的少了,耕田、打药、插秧都得请人、雇工,一个工50多块钱。”

  记者在好几个省的农村采访时,都有一个强烈的感觉――在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双重冲击下,传统乡村的“熟人社会”正在“陌生化”。

  一些基层干部告诉记者,在来自城市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的浸染下,传统乡村那种邻里守望、互帮互助的纯朴乡风正逐渐消逝,农民的思想观念、生活习俗正在向城市急剧靠拢。

  “如今的人情关系、社会关系、代际关系等等都有点变味儿了,”某镇政协联工委主任说,现在要组织村民开个会很难,大家都忙着办自己的事,人都凑不拢,有时乡里组织村民们开个会,没有“误餐费”,好多人都不愿意来。

  2.中秋小长假的第二天下午,江苏某县54岁的村支书老胡有那么点“小郁闷”:村里修公路,工程队的人不小心将沿线村民家种的一小片黄豆毁坏了,双方闹起来,老胡到现场做了半天工作,嘴都说干了,到傍晚才勉强调解好纠纷。

  “这种小矛盾在以往,村干部一句话就搞定了,现在居然要费那么大劲。”老胡的情绪一时难以平复,边说边摇头,“你说这修公路也是为了村民出行方便,村里为了争取镇上支持不知费了多少心思,可到头来还得求着村民!”

  老胡这个村是一个有5000多人的农业村,这几年道路建设跟不上需求,村民提出要修条路。村里没钱,让村民集资很多人又不肯;村两委打了很长时间报告,好不容易才得到镇里的扶持。可自从今年7月道路开工,老胡和其他5名村干部就没少“求人”――修路涉及农户拆迁,一些农户提出就是给补偿也不愿意拆,因为房子拆了不方便。结果,到现在工程一直是断断续续的。

  山东某县Q村高支书谈起村里的情况,多少有点无奈:“现在农村不好管了,各家过各家的日子。村里5个干部,整天忙着治安维护和矛盾调解,再就是村民看病、孩子上学等事情,事情办不好村民会有意见,所以只能尽量争取让大家满意。”住在村东头的村民谢大嫂说,她平常极少去村部,“就算有非常重要的事,也是路过村支书家时,顺道过去说一声就行了,平时都不打什么交道。”

  取消农业税,无疑是中国农村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次革新,它不仅减轻了广大农民的负担,而且使农村社会生态发生悄然变化。但伴随着“催粮要款”时代的远去,村干部的权威也面临挑战。在南京市江宁区某村,村委会王主任向记者讲述了他当村干部16年的感受。

  “现在与过去不同了,集中村民办个事真不容易,有时候还真得求着他们。大到修桥修路,小到垃圾清理,都要给点报酬。”王主任说,去年9月开工的长江引水工程,要求全村每6户一个水表,放置水表的池子要安置在其中一户人家的房子边,结果有两三户不同意安置,村干部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还找来与这几户人家关系好的人做工作,最后才办成。

  3.沈某是A市A村农民,过去全家依靠2亩多耕地维持生计。5年前,当地政府引进一家企业,以每亩1万元的价格征走了他家1亩多土地。前年,随着工业园区的扩展,又一家企业进驻村庄,他家剩余的耕地也以每亩1.28万元的价格被全部征走。如今,全家8口人虽然都是农村户口,居住在村庄里,却已身无寸地。

  环球网校友情提示如果您在此过程中遇到任何疑问,请登录环球网校公务员频道论坛,随时与广大考生朋友们一起交流!

  编辑推荐:

  公务员考试资料

  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网上报名入口

国家公务员备考资料全部免费下载

  • 考试大纲
  • 备考计划   
  • 真题答案与解析
  • 易错练习
  • 精讲知识点
  • 考前冲刺提分   
点击领取资料

分享到: 编辑:环球网校

资料下载 精选课程 老师直播 真题练习

国家公务员资格查询

国家公务员历年真题下载 更多

国家公务员每日一练 打卡日历

0
累计打卡
0
打卡人数
去打卡

预计用时3分钟

环球网校移动课堂APP 直播、听课。职达未来!

安卓版

下载

iPhone版

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