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家公务员 > 国家公务员考试题库 > 2009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答案:言语理解

2009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答案:言语理解

更新时间:2013-11-07 10:41:37 来源:|0 浏览0收藏0

国家公务员报名、考试、查分时间 免费短信提醒

地区

获取验证 立即预约

请填写图片验证码后获取短信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免费获取短信验证码

摘要 2009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答案:言语理解

  课程推荐:2014年公务员课程7天免费学 :基础精讲  高效强化  高效押题  专项特训

  个性课程:2014年公务员个性辅导:申论批改  技巧专讲  冲刺密卷  个性定制

2009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答案:言语理解

  31.【答案】选A竞争、合作

  解析:两句之间存在转折关系,故两空应为反义词,较易识别,简单选A。

  32.【答案】选D基于 机遇

  解析:此题较易,第一问考因果关系关联词,“鉴于”指关于、考虑到,“出于”指来自于火强调人的行为动机,可以先排除;第二问考转折关系,有点技巧性――找“包袱”(比喻负担)的反义词,“机遇”与“前提”相比更合适,因为“前提”用在这里是违反常识的。

  33.【答案】选D侵蚀 跃跃欲试

  解析:两空都考了动宾搭配和感情色彩,先看第一空,“冲击”是中性,“破坏”与“利益”不搭配,首先可以排除;再看第二空,踌躇满志是贬义,“摩拳擦掌”与后面的“放缓……脚步”不搭配,综合选D。

  34.【答案】选B 见仁见智 共通

  解析:第一问要考的语义是强调大家意见不统一,前三项都是等义词,只有“因人而异”指具体问题具体对待,强调如何解决问题,可以排除。第二问前后是解说关系,注意是“很多大企业”而非“所有人”形成了共识,“统一”和“固定”都太绝对,“共通”强调通行或适用于各个领域,程度灵活,综合当选B。

  35.【答案】选B 公平 客观

  解析:此题似易实难,正确率较低。重点在第一空,作者用了一个类比,第一空和后句的原因应该是相同的,计算器发明后,计算速度比人脑快,只要大家都有一个计算器,就不会显出谁优谁劣,记忆力问题同样如此。以前知识的不对等,使得有些人走上了高端,但那种本事未必有多大价值,让这种不对等越来越小的是科技的发展,计算器即为象征,作者强调的正是这种机会的对等。当然,如果知识量较大,了解托马斯弗里德曼是《世界是平的》作者,以及他的思想观点的话,这道题也就不那么难了。

  36.【答案】选D反败为胜 勇气

  解析:此题较易,第一空考并列关系,即“赢取辉煌”的同义词,选“反败为胜”,其他三项都没有“赢”的意思,第二空考转折关系,与“向命运低头”反义,当选“勇气”。

  37.【答案】选A 模式 标志

  解析:此题较易,“模式化发展”强调的是套用某种固定的模式,“机械化发展”语义不通,“无序化发展”推理过度,作者强调的是城市个性的消解,从文中不能确知有序无序,其实第一空关键在于“单一化”与“模式化”的细微区别,“单一化”强调发展的领域,如只重视发展重工业,忽视配套产业,就是一种单一化,而非模式化。再看第二空可进一步确认,“标志”比“目标”更适合。

  38.【答案】选A 潜力、昙花一现

  解析:注意第二句的“空间有限”提示了第一空应选“潜力”,可能发生误判的是“前景”,指的是将要出现但还未出现的景象,“潜力”则暗示实力有所显露,但未显露的还有。第二句表明,高增长已经出现过,故选A。

  39.【答案】选D 措手不及 瞬息万变

  解析:第一空前三项都强调的是差距的程度,只有“措手不及”强调速度上的差异,与“变化之快”对应,简单选D。

  40.【答案】选C 主观、主导

  解析:第一空选“主观”,对应后面“理解”这种主观心理活动。第二空选语气最重的“主导”,与后面的“永远”相对应。

  41.【答案】选B 伴随、方向

  解析:单看第一空不好抉择,但第二空有明显提示――“寻找航向的期待”,简单选B。

  42.【答案】选B 估量 眼花缭乱 时髦

  解析:此题较难,第一空是四个等义词,第二空“天花乱坠”形容说法夸张不合实际,推理过度,“眼花缭乱”强调出现的量多,较为贴切,“层出不穷”强调出现的连续性,也还符合常识,“变幻莫测”强调无法分辨,不合常理。通过第二空可排除AD,再看第三空的BC,显然“时髦”比“奇特”适合。

  43.【答案】选A 偏执 挤占 明白

  解析:此题较易,先看第一空,古典音乐爱好者和喜欢闻书香的人本身并不保守,只是执着于原有的生活方式,古典音乐爱好者是挑剔的,但爱书者更进一步,所以应当选“偏执”。再看第二空,他们可以接受“代替”和“填充”这样自然发生的事情,但无法接受“挤占”、“侵占”这样违背自己意愿的方式。第三空,“承认”、“认为”、“觉得”都带有下意识的认同感,不当选。

  44.【答案】选C 超过 兴起 挑战

  解析:此题较易,第一空,由于题意暗示90年代之后进口量超过了供应量的5%(依常识也可推知),故排除AB,第二空比较“兴起”和“扩充”,前者指从无到有,或从弱到强,后者没有这个意思,故选C。

  45.【答案】选A 事过境迁 评价 拷问

  解析:做此题最快的方法是看准第二空,考动宾搭配,因为宾语是“是非功过”,所以当用“评价”。

  46.【答案】选D

  解析:主旨题。主旨在转折之后的第二句,是一个并列句,概括两个并列成份的共同点,那就是“宝贵的精神享受。”

  47.【答案】选B

  解析:主旨题。题干结构很清晰,主旨就是“因此”这一句,道明了对经济理论应持的态度,前面都是各种理由的阐述。

  备考指导:  公务员考试真题下载    公务员考试复习资料   公务员面试备考

  环球网校友情提示如果您在此过程中遇到任何疑问,请登录环球网校公务员频道论坛,随时与广大考生朋友们一起交流!

  编辑推荐:

  201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真题及答案

    201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真题及答案

  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真题及答案

    201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真题及答案

    2014年国家公务员网上报名确认及缴费入口汇总

    2009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言语理解

  课程推荐:2014年公务员课程7天免费学 :基础精讲  高效强化  高效押题  专项特训

  个性课程:2014年公务员个性辅导:申论批改  技巧专讲  冲刺密卷  个性定制

  48.【答案】选C

  解析:主旨题。第一句提出论点“电视行业创意的中心是编剧”,第二句“之所以”围绕这个论点分析原因,第三句进一步从不同的剧种具体分析原因。

  49.【答案】选A

  解析:主旨题。这是一道并列结构的题,五句话分别描述了畜牧业对温室效应、土地、森林、陆地生态区的消极影响,概括其共同点,只有“环境代价”适合,B项过度推理,C项无中生有,D项是局部信息。

  50.【答案】选C

  解析:主旨题。因果结构,第一句陈述事实“最终成交价高达150万美元”,后两句讲述原因。

  51.【答案】选B

  解析:主旨题。因果结构,第一句提出论点――“黄金……魔力依然不减”,后面三句从不同角度分析了原因。

  52.【答案】选A

  解析:难度较大的一道主旨题。第二句是一个逻辑上的递减,第一句为中心句。B项过度推理,错在“亟待”,因原文并没有表明紧迫性。文中说的是我国心理学学科建设尚未成熟导致不能马上大规模运用,也根本未谈及心理矫治的发展问题,C项将“我国”去掉,偷换了概念,D项“处于发展中”过度推理。BCD错误的根本原因在于都不是中心句的内容。

  53.【答案】选B

  解析:主旨题。通过前后移步换景的对比也暗示论点,所以需要对比小女孩前后心态发生变化的原因――环境的变化。A推理过度,CD太绝对,违反常识。

  54.【答案】选B

  解析:主旨题。第一句是大前提,第二句小前提,典型的三段论演绎推理。

  55.【答案】选A

  解析:主旨题。因果结构,两因一果,最后一句是结论,CD错在对原因概括得不全面。

  56.【答案】选A

  解析:主旨题。因果结构,例证题,以天坛建筑举例,最后一句是论点,此题较易,如果实在要说难的话,那就是阅读量还略微有点大。

  57.【答案】选C

  解析:主旨题。解说结构,第一句是中心,后两句具体展开,此题容易误选A。注意,人们误解的是老虎上山的历史,对老虎的生活区域并不存在误解。

  58.【答案】选D

  解析:主旨题。因果结构,例证题,关键看对例子因果“是什么”的准确提炼,注意原因是文化传播而非旅游,结果是经济发展而非国际交流。

  59.【答案】选B

  解析:主旨题。因果结构,因果链条的最后一环是最后一句“书店的经营风险增加”,故选B,A是因果链条中间的一环,而非最终的一环,CD推理过度。

  60.【答案】选C

  解析:看似细节推断,实际还是主旨题。并列结构,第一句讲这种理论出现的时代背景,第二句讲理论基础。

  61.【答案】选C

  解析:主旨题。递进结构,前三句讲目前遭遇的困境,最后一句是应对的思路,AD是局部信息,B项无中生有。

  62.【答案】选D

  解析:下文推断题。做这类题首先排除已经在文中出现过的信息,即A,其次排除从逻辑上说应当在上文的信息,即B,否则在逻辑上是无法自洽的,再次排除与原文无关的信息,即C。

  63.【答案】选C

  解析:主旨题。因果结构,第一句无关宏旨,第二句是结果,第三句反面论证可略读,第四句道出原因,答案是“原因+结果型”的。

  64.【答案】选C

  解析:主旨题。因果结构很清晰,就是阅读量有点大,第二句句首转折(“而”在这里是“然而”之意),故重点看后两句,第二句陈述事实,第三句第四句分析原因。

  65.【答案】选D

  解析:主旨题。因果结构,因果链条的首端是美国发展生物能源业(玉米乙醇提炼),中端是对玉米的大规模消耗,末端是全球粮食供求紧张

  备考指导:  公务员考试真题下载    公务员考试复习资料   公务员面试备考

  环球网校友情提示如果您在此过程中遇到任何疑问,请登录环球网校公务员频道论坛,随时与广大考生朋友们一起交流!

  编辑推荐:

  201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真题及答案

    201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真题及答案

  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真题及答案

    201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真题及答案

    2014年国家公务员网上报名确认及缴费入口汇总

    2009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言语理解

国家公务员备考资料全部免费下载

  • 考试大纲
  • 备考计划   
  • 真题答案与解析
  • 易错练习
  • 精讲知识点
  • 考前冲刺提分   
点击领取资料

分享到: 编辑:环球网校

资料下载 精选课程 老师直播 真题练习

国家公务员资格查询

国家公务员历年真题下载 更多

国家公务员每日一练 打卡日历

0
累计打卡
0
打卡人数
去打卡

预计用时3分钟

环球网校移动课堂APP 直播、听课。职达未来!

安卓版

下载

iPhone版

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