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级会计职称 > 中级会计职称备考资料 > 中级会计职称《中级财务管理》:预算的编制方法

中级会计职称《中级财务管理》:预算的编制方法

更新时间:2013-02-17 09:18:54 来源:|0 浏览0收藏0

中级会计职称报名、考试、查分时间 免费短信提醒

地区

获取验证 立即预约

请填写图片验证码后获取短信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免费获取短信验证码

摘要 企业可以根据不同的预算项目,分别采用固定预算、弹性预算、增量预算、零基预算、定期预算和滚动预算等方法编制各种预算。

  环球网校为方便各位同学2013年中级会计职称考试学习阶段已经开始,小编特此整理搜集了关于中级财务管理章节知识点,希望广大考生通过考前的日积月累,以此来帮助大家巩固知识点,成功获得中级会计职称

  2013年中级会计职称考试《中级财务管理》科目

  预算的编制方法

  企业可以根据不同的预算项目,分别采用固定预算、弹性预算、增量预算、零基预算、定期预算和滚动预算等方法编制各种预算。

  (一) 固定预算与弹性预算编制方法

  1. 固定预算编制方法

  固定预算,又称静态预算,是根据预算期内正常的、可实现的某一既定业务量水平为基础来编制的预算。一般适用于固定费用或者数额比较稳定的预算项目。

  固定预算的缺点表现在:一是过于呆板,因为编制预算的业务量基础是实现假定的某个业务量。在这种方法下,不论预算期内业务量水平实际可能发生哪些变动,都只按事先确定的某一个业务量水平作为编制预算的基础。二是可比性差。当实际的业务量与编制预算所依据的业务量发生较大差异时,有关预算指标的实际数与预算数就会因业务量基础不同而失去可比性。例如,某企业预计业务量为销售100 000件产品,按此业务量给销售部门的预算费用为5 000元。如果该销售部门实际销售量达到120 000件,超出了预算业务量,固定预算下的费用预算仍为5 000元。

  2. 弹性预算编制方法

  弹性预算是在按照成本(费用)习性分类的基础上,根据量、本、利之间的依存关系,考虑到计划期间业务量可能发生的变动,编制出一套适应多种业务量的费用预算,以便分别反映在不同业务量的情况下所应支出的成本费用水平。该方法是为了弥补固定预算的缺陷而产生的。编制弹性预算所依据的业务量可能是生产量、销售量、机器工时、材料消耗量和直接人工工时等。

  弹性预算的优点表现在:一是预算范围宽;二是可比性强。弹性预算一般适用于与预算执行单位业务量有关的成本(费用)、利润等预算项目。

  弹性预算的编制,可以采用公式法,也可以采用列表法。

  (1) 公式法。公式法是假设成本和业务量之间存在线性关系,成本总额、固定成本总额、业务量和单位变动成本之间的变动关系可以表示为:

  Y = a+bx

  其中Y是成本总额,a表示不随业务量变动而变动的那部分固定成本,b是单位变动成本,x是业务量,某项目成本总额Y是该项目固定成本总额和变动成本总额之和。这种方法要求按上述成本与业务量之间的线性假定,将企业各项目成本总额分解为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两部分。

  公式法的优点是在一定范围内预算可以随业务量变动而变动,可比性和适应性强,编制预算的工作量相对较小;缺点是按公式进行成本分解比较麻烦,对每个费用子项目甚至细目逐一进行成本分解,工作量很大。

  (2) 列表法。列表法是指通过列表的方式,将与各种业务量对应的预算数列示出来的一种弹性预算编制方法。

  列表法的主要优点是可以直接从表中查得各种业务量下的成本费用预算,不用再另行计算,因此直接、简便;缺点是编制工作量较大,而且由于预算数不能随业务量变动而任意变动,弹性仍然不足。

  (二) 增量预算与零基预算编制方法

  1. 增量预算编制方法

  增量预算是指以基期成本费用水平为基础,结合预算期业务量水平及有关降低成本的措施,通过调整有关费用项目而编制预算的方法。增量预算以过去的费用发生水平为基础,主张不需在预算内容上作较大的调整,它的编制遵循如下假定:

  第一,企业现有业务活动是合理的,不需要进行调整;

  第二,企业现有各项业务的开支水平是合理的,在预算期予以保持;

  第三,以现有业务活动和各项活动的开支水平,确定预算期各项活动的预算数。

  增量预算编制方法的缺陷是可能导致无效费用开支项目无法得到有效控制,因为不加以分析地保留或接受原有的成本费用项目,可能使原来不合理的费用继续开支而得不到控制,形成不必要开支合理化,造成预算上的浪费。

  2. 零基预算编制方法

  零基预算的全称为“以零为基础的编制计划和预算方法”,它是在编制费用预算时,不考虑以往会计期间所发生的费用项目或费用数额,而是一切以零为出发点,从实际需要逐项审议预算期内各项费用的内容及开支标准是否合理,在综合平衡的基础上编制费用预算的方法。

  零基预算的程序如下:

  第一,企业内部各级部门的员工,根据企业的生产经营目标,详细讨论计划期内应该发生的费用项目,并对每一费用项目编写一套方案,提出费用开支的目的以及需要开支的费用数额。

  第二,划分不可避免费用项目和可避免费用项目。在编制预算时,对不可避免费用项目必须保证资金供应;对可避免费用项目,则需要逐项进行成本与效益分析,尽量控制不可避免项目纳入预算当中。

  第三,划分不可延缓费用项目和可延缓费用项目。在编制预算时,应根据预算期内可供支配的资金数额在各费用之间进行分配。应优先安排不可延缓费用项目的支出。然后,再根据需要,按照费用项目的轻重缓急确定可延缓项目的开支。

  零基预算的优点表现在:① 不受现有费用项目的限制;② 不受现行预算的束缚;③ 能够调动各方面节约费用的积极性;④ 有利于促使各基层单位精打细算,合理使用资金。

  (三) 定期预算与滚动预算编制方法

  1. 定期预算编制方法

  定期预算是指在编制预算时,以不变的会计期间(如日历年度)作为预算期的一种编制预算的方法。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能够使预算期间与会计期间相对应,便于将实际数与预算数进行对比,也有利于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分析和评价。但这种方法固定以1年为预算期,在执行一段时期之后,往往使管理人员只考虑剩下来的几个月的业务量,缺乏长远打算,导致一些短期行为的出现。

  2. 滚动预算编制方法

  滚动预算又称连续预算,是指在编制预算时,将预算期与会计期间脱离开,随着预算的执行不断地补充预算,逐期向后滚动,使预算期始终保持为一个固定长度(一般为12个月)的一种预算方法。

  滚动预算的基本做法是使预算期始终保持12个月,每过1个月或1个季度,立即在期末增列1个月或1个季度的预算,逐期往后滚动,因而在任何一个时期都使预算保持为12个月的时间长度,故又叫连续预算或永续预算。这种预算能使企业各级管理人员对未来始终保持整整12个月时间的考虑和规划,从而保证企业的经营管理工作能够稳定而有序地进行。

  滚动预算的编制还采用了长期计划、短期安排的方法进行,那就是在基期编制预算时,先按年度分季,并将其中第一季度按月划分,建立各月的明细预算数字,以便监督预算的执行;至于其他三个季度的预算可以粗略一些,只列各季总数。到第一季度结束后,再将第二季度的预算按月细分,第三、四季度以及增列的下一年度的第一季度的预算只列出各季度的总数,……如此类推。采用这种方法编制的预算有利于管理人员对预算资料作经常性的分析研究,并根据当时预算的执行情况及时加以调整。

 
2013年会计职称考试网络辅导招生简章     2012初/中级会计职称考试合格证书办理汇总 

 

 

中级会计职称备考资料全部免费下载

  • 考试大纲
  • 备考计划   
  • 真题答案与解析
  • 易错练习
  • 精讲知识点
  • 考前冲刺提分   
点击领取资料

分享到: 编辑:环球网校

资料下载 精选课程 老师直播 真题练习

中级会计职称资格查询

中级会计职称历年真题下载 更多

中级会计职称每日一练 打卡日历

0
累计打卡
0
打卡人数
去打卡

预计用时3分钟

中级会计职称各地入口
环球网校移动课堂APP 直播、听课。职达未来!

安卓版

下载

iPhone版

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