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家公务员 > 国家公务员备考资料 > 公务员考试申论辅导:申论写作炎迷法

公务员考试申论辅导:申论写作炎迷法

更新时间:2013-07-18 13:32:20 来源:|0 浏览0收藏0

国家公务员报名、考试、查分时间 免费短信提醒

地区

获取验证 立即预约

请填写图片验证码后获取短信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免费获取短信验证码

摘要 公务员考试申论辅导:申论写作炎迷法

  课程推荐2014年公务员课程7天免费学 :基础精讲  高效强化  高效押题  专项特训

  个性课程2014年公务员个性辅导:申论批改  技巧专讲  冲刺密卷  个性定制

  一、如何展开论述

  有了正确的论点和充足的资料做论据,并不等于就能答好试卷。我们不能随意地把这些资料堆 宠在一起,而必须进一步对手头的资料进行必要的处理。如何展开论述,其实就是如何用给定资料去 对论点进行说明的过程,也就是如何将掌握的论据展开的过程。

  一是针对问题进行论述。如就给定资料反映的主旨,用1000字到1300字的篇幅,自选角度, 自拟题目进行论述。要求中心明确,内容充实,论述深刻,有说服力。”这一类型是申论基本论述形式,论述范围相对集中在给定资料所反映的问题上。

  二是针对资料范围进行论述。如从‘给定资料’看出,在社会转型期对出现的问题如果处理方 法不当,就容易出现‘涟漪效应’,即小的局部性的事件演化成为大的群体性事件,简单问题引发复杂 的矛盾冲突。如果你是一名公务员,就如何避免‘小事搞大’的问题,谈谈你有哪些锦囊妙计。”这一类 型试题,给出了论述内容的一定范围,需要考生对给定资料有一个较为宏观性的分析与把握,在此基 础上针对试题内容作答。

  三是针对个别资料进行论述。如给定资料11,列出了某职能部门准备对反对意见给予答复的基 本内容。请指出这样答复存在哪些明显问题,并就存在的问题分别说明怎样修改补充。要求:(1)分 条作答,指出一个问题,接着写出修改补充的内容;(2)条理清楚,表达简洁流畅,不超过500字。”

  二、如何使用论据

  1.对个别资料恰当引用,有所侧重。

  引用给定资料中的具体个别资料时,应紧扣论述中心或有所侧重。其实每个资料在引用之前就 已经独立存在了,其意义的指向是发散的、多义性的,而非纯粹的、单一的。所以,在使用这个资料时, 就必须结合自己的论点选取其中一个侧重点加以引用,其余的一概舍去。可见,即使是同一资料,在 论述不同论点时,叙述的侧重点也是有所不同的。这里关键是引用资料时要注意论点中的限制因素。 需要注意避免“貌合神离”的资料的引用,即资料的叙述中虽然包含了论点所限定的内容,但叙述的侧 重点或角度的变化,使得资料表面上照应了论点,但实际意义上是已经转移了论点,或偏离了论点的 内涵,从而使得这个论据对论点的论证没有说服力。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处于飞速发展的阶段,国民收入大幅增加,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有了 很大的提高。但在这段时期中,我国经济建设的重点是集中在城市,相对忽视了农村的发展。而如今 国家的发展巳到了 一个新的高度,农村问题尤其是农民增收困难的问题已经成为一个很重要的发展 课题摆在了我们面前。对于如何解决我国农村农民问题,现在主要有两种思路:一是加快农村自身 发展,二是鼓励农民外出就业,利用城市发展来解决农村问题。究竟哪种思路更符合我们国家的利 益呢?

  认真阅读分析文中画线部分资料,就会发现文字很通顺流畅,但在意义上这段文字对于后面论点 的提出既没有起到说明作用,也没有起到依据性作用,从而使论点的提出给人一种突兀的感觉。

  2.对多个资料点面结合,对比使用。

  所谓“点”,就是指具有代表性的、典型的、能深刻反映论点的资料,通常是比较详细论述的,在申 论论述中主要是指给定资料。所谓“面”,就是同一类型的其他资料,通常是用来帮助“点”的资料加强 论证力度的,在申论论述中主要是指社会现实中具有普遍意义的事实资料。采用点面结合组织资料 的方式常常能使论点具有广泛的论证性效果,使论证比较充分。

  把两种互相对立的事例、现象、矛盾等放在一起使用,能够达到突出一方的作用,从而使论点更鲜 明。如将相互对立的态度、观点、现象、行为等加以对照论述,从而鲜明地表明爱僧,有力地论证自己 的观点。在一般情况下,申论给定资料中的内容已经提供了相对具体的“点”与“面”的资料,关键在于 如何恰当地选择使用这些现有的资料来说明、证明所确立的论点。

  由此可见,进行申论论述,关键还是在于如何灵活地驾驭使用给定资料,尤其是在确立了论点的 基础上,对资料“点”与“面”的选择与取舍就显得尤为重要。

  三、如何掌握论述方法

  1.据事说理的方法。

  所谓据事说理,就是根据事实,说明道理,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摆事实、讲道理。道理、结论都是从 客观事实、实践经验中总结和概括出来的。因此,要想把道理说明白,容易让人接受,就得依靠具体的 事实资料。

  事实资料包括综合性新闻性事实、具有新闻性的典型事例、史实性资料以及知识性资料等。这类 资料具有以下特征:一是客观存在的人和事,具有一定的新闻价值;二是具有准确性和典型性;三是 能够启发人们思考或弓I发人们兴趣。

  据事说理,是论述性文章中常用的一种说理方法。从事与理的关系而言,事实是说理的根据,说 理是由事实的现象和感觉到本质、理性的分析、推理、引申和发挥。说理的方法的好处在于,理从事 出,虚实结合,使论述文章增添理论色彩,避免空泛议论或就事论事。实践证明:事实与道理的有机 结合,是写作论述文章增强论述说服力的一个基本原则和方法。

  具体到申论考试中的论述性文章写作,要做到据事说理,其重点就在于抓住给定资料中所提供的 事实性资料,然后依据试题的具体要求有针对性地使用事实性资料。但是申论试卷中的论述文章写 作与一般意义上的论述文章写作还不完全一样,这从历年试题中就能够发现。

  从历年申论试题可以看出,申论中的论述文章都要求依据给定资料内容,或给定资料中的问题来 进行论述。也就是说,申论试题已经提供了论述中的事实性资料和典型性资料。论述的要求,就是如 何通过已给定的事实性资料或典型性资料来论述事实或现象的本质和规律,具体而言:一是如何将 给定资料中的事实说明白(概述);二是如何把党和国家现行的路线、方针、政策、法律和法规,以及作 为公务员应该具有的行政职能职责说清楚;三是如何运用这些理论去联系实际,解决给定资料中的问 题以及社会现实中的实际问题。

  2.比较说理的方法。

  比较是认识和说明事物、现象、问题或矛盾的有效方法。所谓比较说理,就是通过两种或两种以 上事物的比较分析来论证论点,就是运用辩证分析的方法,从事物的普遍联系、发展变化和对立统一 中去正确理解和提示事物本质的一种说理论述的方法。其特征表现如下:

  第一,用发展的眼光分析问题。世界上的每一事物都有其产生和发展的历程,不存在一成不变的 事物。因此,在观察社会、分析社会时不能用静止不变的观点。对社会如此,对事对人也如此,对申论 给定资料亦是如此。

  第二,用普遍联系的观点来分析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观告诉我们,无论是自然界还是人类 社会,一切事物都处在相互联系之中,世界上根本没有不依赖于周围其他事物而孤立存在的事物。 因而我们在分析问题时,要用联系的观点来观察事物、判断情况,决不能用孤立的观点来分析问 题。在申论论述时既要联系给定资料,又要与社会现实相联系,但也不能为联系而联系,不能牵强附会、无中生有。

  第三,用一分为二的辩证观点分析问题。无论物质世界还是精神世界,矛盾都是普遍存在的。所 以对任何事物,都要运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坚持两分法,既要看到矛盾的一面,又要看到联系的一面。 这样分析问题,才能全面地认识问题,避免片面性。尤其申论给定资料中涉及的事物、现象、问题或矛 盾,更需要用这种辩证的方法来分析和解决。

  一篇成功的申论论述文章,不会宣传静止、孤立、片面的观点,它所显示的是符合客观事物发展规 律的论点。正确的论点能否提出来,主要取决于作者的理论素质和理论修养。如果作者的世界观是 片面的、狭隘的,那么他对社会问题及事物的见解也必然如此。

  (1)纵横比较。

  就是从时间与空间上历史地、全面地来认识客观现实,发现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的分析方法。从 事物的历史发展过程、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事物的内在基本特征和事物当前的具体情况来论述,从 而指明问题的性质,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在申论考试的论述写作中,运用这种方法重点表现在对给 定资料中的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事物的内在基本特征和事物当前的具体情况进行论述,指出给定资 料中问题的性质以及解决这个问题的可行性办法。

  纵横比较分纵向比较和横向比较两种形式。纵向比较是对事物发展的不同阶段的联系和比较, 从而揭示事物所处的历史地位以及它的本质意义和发展趋势。如“认真阅读给定资料,概述我国汽车 工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一题,虽然这只是一道只“述”不“论”的题,但它的写作方法是属于纵向式写 作。横向比较是此事物与彼事物、个别事物与一般事物之间的比较。它是识别是非曲直、论证论点和 揭露或分析现实事物之间矛盾的一种有效的说理方法。如“在怒江开发水电资源问题上有重大争议。 请根据给定资料1 一8,指出争议的焦点是什么,并对主张怒江水电开发和反对怒江水电开发的理由 分别加以概述”一题就是比较典型的运用横向比较来分析这两种思路之间的差异。

  (2)对照比较。

  这是评论写作中常用的比较行之有效的一种说理方法,有助于揭露矛盾、褒贬事物、明辨是非。 在写作中具体使用这种方法时,可将相反、相对的两种事物、两种现象、两种见解、两种做法或同一客 观事物的相反、相对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进行论述,以形成是非曲直得失的对照和高低优劣的反衬, 进而在相互联系和比较中展开由表及里、有破有立的分析说理。对照比较的好处在于能突出赞誉效 果,强化针砭效应,明辨是非利弊,增强说理论述的鲜明效应。

  (3)同类比较。

  同类比较和对比同属在实际中比较行之有效的说理论述的方法。不过,两者还有着一定的区别, 两者的目的和效果不同。具体而言,同类比较,就是将有相似特点的事物放在一起比较,从而将它们 的共同的实质突出并机智地显示出来。如果说对比旨在将性质各异的客体放在一起对照,以形成是 非得失的鲜明反差,侧重于求异的话,那么同类比较则是重在对形式各异、性质类似的事物间的有机 联系和分析比较,以显示其相似之处,侧重于求同。可见,同类比较的效应,就在于揭示事物的实质。

  同类比较是一种启发人们进行积极思维和逻辑推理迅速做出判断的说理方法,它把两个形式不 同但本质有相似之处的对象恰当地加以联系比较和分析推理,便于引起人们的联想和推断,从而认识 其本质。

  温馨提示:请大家及时关注环球网校公务员频道及论坛,小编将第一时间为大家提供公务员考试最新信息。

  编辑推荐:

  公务员考试申论辅导:申论写作结构法

  公务员考试申论辅导:申办写作杯铨法

  公务员考试申论辅导:申办写作立意法

  公务员考试申论辅导:申论写作与公文的关系

国家公务员备考资料全部免费下载

  • 考试大纲
  • 备考计划   
  • 真题答案与解析
  • 易错练习
  • 精讲知识点
  • 考前冲刺提分   
点击领取资料

分享到: 编辑:环球网校

资料下载 精选课程 老师直播 真题练习

国家公务员资格查询

国家公务员历年真题下载 更多

国家公务员每日一练 打卡日历

0
累计打卡
0
打卡人数
去打卡

预计用时3分钟

环球网校移动课堂APP 直播、听课。职达未来!

安卓版

下载

iPhone版

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