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家公务员 > 国家公务员备考资料 > 新华网时评:变"不准择校"为"不想择校"

新华网时评:变"不准择校"为"不想择校"

更新时间:2013-08-02 12:39:10 来源:|0 浏览0收藏0

国家公务员报名、考试、查分时间 免费短信提醒

地区

获取验证 立即预约

请填写图片验证码后获取短信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免费获取短信验证码

摘要 新华网时评:变"不准择校"为"不想择校"

  课程推荐:2014年公务员课程7天免费学 :基础精讲  高效强化  高效押题  专项特训

  个性课程:2014年公务员个性辅导:申论批改  技巧专讲  冲刺密卷  个性定制

  “各地均衡配置生源,按学生居住地就近入学,大部分县基本实现了‘零择校’。”7月30日,教育部官方网站发布了国家教育督导检查组对浙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检查的反馈意见,并将提请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最后认定公布。(8月1日《中国青年报》)

  浙江实现“零择校”,虽然前面有个“基本”,但还是振奋人心。把浙江经验全面推开,让“零择校”普遍开花,是人们的普遍希望。浙江的经验,主要是通过下发红头文件“不准择校”。可下发红头文件的地方并不少,为什么浙江能够取得成功?关键是浙江抓到了重点。

  择校一般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权力择校,常常通过“递条子”形式出现;另一种是金钱择校,直接拿钱交择校费。其中,权力择校既是重点,又是难点。义乌一所名校的校长称,过去“收到的‘条子’上到全国人大、国务院以及教育部,下至义乌市委、市政府以及教育局”,“条子”泛滥可见一斑。在这个问题上,解决了权力“递条子”,不一定完全解决择校问题;但不解决权力“递条子”,肯定解决不好择校问题。可喜的是,在浙江,现在不仅书记、市长带头不“递条子”,而且局长、校长也主动抵制“条子”。

  这种对原则的坚持,值得所有地方学习,但也正是这一点让人担心:在当前权力无处不在的背景下,各地书记、市长们有没有这个觉悟,局长、校长们能不能挺住压力?事实上,浙江的“零择校”也受到了不少怀疑。有网友直言,请官员们出来走几步,特别是那些手握实权的官员,公布一下自家孩子在什么学校上学。

  让孩子有一个好学校上,是家长们的期望。官员希望孩子能上好学校,人之常情,其心可解,只是“递条子”实不足取。倘若现实中,学校没有好坏之分,那么官员又何必“递条子”,又怎么可能产生择校问题?实现公平教育,打破教育资源不公平,这才是关键。真的做到了这一点,也就没有人千方百计择校。

  学校之间的差别,说到底就是教育资源,尤其是师资的差距。此前有报道称,上海让师资比较强的学校的老师,到比较弱的学校执教,以此改善教育水平偏差的问题。还有一些地方,在师资和教育资金的分配上,刻意向乡镇小学倾斜。这些做法如果能够坚持、推广下来,当家长们发现身边的学校一点也不差,又怎么可能去想择校呢?

  所以说,问题的根本解决在于变“不准择校”为“不想择校”,关键还在于实现教育公平,推动教育资源均衡化,甚至向弱势学校倾斜。只有所有的学校都很好,那么有权的也就不必“递条子”,有钱的也就不想“买位子”了。

  环球网校友情提示如果您在此过程中遇到任何疑问,请登录环球网校公务员频道论坛,随时与广大考生朋友们一起交流!

  编辑推荐:

  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专题

  2013年公务员考试时事热点汇总

  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汇总

国家公务员备考资料全部免费下载

  • 考试大纲
  • 备考计划   
  • 真题答案与解析
  • 易错练习
  • 精讲知识点
  • 考前冲刺提分   
点击领取资料

分享到: 编辑:环球网校

资料下载 精选课程 老师直播 真题练习

国家公务员资格查询

国家公务员历年真题下载 更多

国家公务员每日一练 打卡日历

0
累计打卡
0
打卡人数
去打卡

预计用时3分钟

环球网校移动课堂APP 直播、听课。职达未来!

安卓版

下载

iPhone版

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