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家公务员 > 国家公务员备考资料 > 2013年河南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解析:“言论自由”勿过界

2013年河南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解析:“言论自由”勿过界

更新时间:2013-08-14 10:15:28 来源:|0 浏览0收藏0

国家公务员报名、考试、查分时间 免费短信提醒

地区

获取验证 立即预约

请填写图片验证码后获取短信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免费获取短信验证码

摘要 2013年河南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解析:“言论自由”勿过界

  课程推荐2014年公务员课程7天免费学 :基础精讲  高效强化  高效押题  专项特训

  个性课程2014年公务员个性辅导:申论批改  技巧专讲  冲刺密卷  个性定制

  歌手吴虹飞在拥有百万粉丝的微博上称要“炸建委”和“炸人才中心的居委会”,被警方以涉嫌“编造虚假恐怖信息危害公共安全”予以控制,后从 “刑事拘留”改为“行政拘留”,并被罚款500元。被警方行政拘留10天后获释。

  此事引发了公众舆论的两种看法:一种看法认为,微博是“私人领域”,处罚吴虹飞“匪夷所思”,这是公共权力“以言获罪”;另一种看法认为,微博是公共传播的“公共领域”,警方处置得当,尤其是一名公众人物,言语更要负责任。你怎么看?

  【热点解析】

  随着社会发展,人们对“权利”的认知与诉求也从生存层面上升到权益保护层面,对发言权、知情权和舆论监督权等更加重视。同时,博客、微博、微信等互联网媒体的不断发展也为人们行使这些权利提供了更便捷的途径。但是不能把这些媒介作为发泄不满、诽谤他人,造谣生事、扰乱社会公共秩序的出口。“言论自由”与责任是相伴而生的,离开责任的自由是不存在的。无论何种权利,都应在不影响他人正常生活的基础上行驶,超越了这个边界,权利便不再为权利,行为也就不再受到保护。而且名人言论在一定程度上有一种向心力,带有一种无形的引导作用,如果一些名人权威性人物不能谨言慎行,过度的言论引发的后果可能比我们想象的要严重很多。

  【启示】

  “吴虹飞事件”体现出的是一个言论自由的“度”的问题,诚然,她的言论没有造成严重后果,即使轻微违法,也不足以导致她被拘留。但是看看“吴虹飞事件”发生时的社会环境和舆情生态,就在其不当言论发表前10小时,北京首都机场刚刚经历爆炸案,此前几天,朝阳大悦城发生恶性杀人案。可以说,此时警方和民众的神经都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对可能危害社会秩序的言论采取必要措施并不难理解。但是,“吴虹飞事件”又充分表现了舆论影响的力量,警方撤销原“刑事拘留”后改为“行政拘留”,“轻办”吴虹飞,都表示了在关注公共舆论后,在一定程度上调节了拟定的言论自由的“度”幅度。

  【对策】

  第一, 从公民个人角度来讲,言论自由应有度,在这个言论更加放开、更加自由表达的时代,人们可以有更多媒介行驶自己的权利,但是权利不可滥用,无论什么状态下,都要保证自由的实现不妨碍他人的正常生活,不妨害正常的社会秩序。越过了“言论自由”的边界,就会触犯法律。

  第二, 从司法角度来讲,执法机关在具体司法实践中,应避免仅根据行为要件定罪,而忽视结果要件的倾向。否则,就会违反罪刑法定原则,侵犯公民的言论自由。执法机关应维护言论自由与公共秩序间的利益平衡,不能顾此失彼;更不能出于公共安全的焦虑,以牺牲公民言论自由和人身自由的代价去警示社会,损害法律公平。

  第三, 作为有公众影响力的人物,更应该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感,正确的引导他们的“铁杆粉丝”,这也是对公众的负责,对社会的负责行为,而不是“口不择言”,引领一部分人也浑浑噩噩的因盲目围观而“口出狂言”。

  第四, 其实,作为每一个公民而言,正确的辨识言论,避免言论过度,在履行言论自由权利和义务的基础上做到清醒理智的发表传播言论,真正懂得“谣言猛于虎”和“谣言止于智者”的道理。

  温馨提示:请大家及时关注环球网校公务员频道及论坛,小编将第一时间为大家提供公务员考试最新息。

  编辑推荐:

  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话题:求真务实取信于民

    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话题:改善中日关系

    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话题:楼市回暖要理清头绪

    河南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 政务公开不能打马赛克

国家公务员备考资料全部免费下载

  • 考试大纲
  • 备考计划   
  • 真题答案与解析
  • 易错练习
  • 精讲知识点
  • 考前冲刺提分   
点击领取资料

分享到: 编辑:环球网校

资料下载 精选课程 老师直播 真题练习

国家公务员资格查询

国家公务员历年真题下载 更多

国家公务员每日一练 打卡日历

0
累计打卡
0
打卡人数
去打卡

预计用时3分钟

环球网校移动课堂APP 直播、听课。职达未来!

安卓版

下载

iPhone版

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