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经济师 > 经济师备考资料 > 2015年经济师考试《中级财税》第一章精编讲义

2015年经济师考试《中级财税》第一章精编讲义

更新时间:2014-11-28 13:20:23 来源:|0 浏览0收藏0
摘要 为了更好备战2015年经济师考试,环球网校小编特意为大家整理了经济师考试讲义大全,供大家参考。

  热点专题:2015年经济师考试辅导招生简章

  中级经济师各专业精编讲义及测试题汇总 《中级财税》第一二章精编讲义
 

中级财税第一章精编讲义
 
第一章    公共财政与财政职能
本章考情分析: 

年度
总计考分
考题总数
涉及题型和数量
单项选择题/分数
多项选择题/分数
案例分析题/分数
2008-2012
5分
4
3道/3分
1道/2分
 

 
【本章重要考点总结】
           
                                     
 
公共财政的理论基础是“公共产品”和“市场失灵”理论。
 
考点一:公共产品的特征
1.效用的不可分割性。
2.受益的非排他性。(核心特征)
3.取得方式的非竞争性。(核心特征)即增加一个消费者,其边际成本等于零。如国防,航海中的灯塔。
4.提供目的的非盈利性。
 
公共产品与私人产品的区别主要是消费该产品的不同特征,并不是指产品的所有制性质。
 
考点二:市场失灵与公共财政
在现代市场经济社会中,“市场失灵”是财政存在的前提,从而也决定了财政的职能范围。
外部效应的含义:外部效应是指私人费用与社会费用之间或私人收益与社会收益之间的非一致性,其关键是指某个人或经济组织的行为活动影响了他人或经济组织,却没有为之承担应有的成本或没有获得应有的收益。
 
考点三:财政的资源配置职能

市场失灵表现
财政职能
公共产品缺失
 
资源配置职能
外部效应
不完全竞争
收入分配不公
收入分配职能
经济波动与失衡
经济稳定职能

 
(一)财政资源配置职能的含义
财政资源配置的主体是政府,所以也称为政府资源配置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之所以必须进行财政资源配置,主要原因:(1)许多社会公共需要和公共产品无法通过市场来提供和满足;(2)市场配置有一定的盲目性。
 
(二)财政资源配置方式
  财政资源配置方式是指政府提供公共产品的决定方式和资金供应方式。实际上是一种政治程序。
公共产品的效率由资源配置效率和生产效率组成。财政资源配置方式实质上是财政运行机制。提高公共产品的供给效率,实质上涉及政治体制的民主化、科学化和法制化的问题。
 
(三)财政资源配置的范围
1、公共产品:国防、法律设施、环境保护、行政管理服务、基础科学研究等。
2、准公共产品:如教育、医疗等。
3、天然垄断行业的产品。
 
(四)财政资源配置职能的主要内容
1.调节全社会的资源在政府部门和非政府部门之间的配置
体现在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的高低上
2.调节资源在不同地区之间的配置
主要是通过税收、投资、财政补贴和财政体制中的转移支付等手段和政策来实现
3.调节资源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的配置
(1)调整投资结构
(2)改变现有企业的生产方向,即调整资产的存量结构
 
考点四:财政的收入分配职能
(一)财政收入分配职能的含义
收入分配的目标是实现公平分配。
          经济公平:
公平分配
          社会公平:
 
(二)社会公平的准则
第一,保证生存权准则
第二,效率与公平兼顾的准则。
第三,共同富裕准则。
 
(三)社会不公平的原因分析
第一,生产要素占有状况的不公平(历史原因)
第二,制度不完善(制度原因)
第三,个人及家庭状况的不同(个人原因)
 
(四)财政收入分配职能的实现
 1、财政的收入分配范围。
财政的收入分配范围也就是社会公平的实施范围。
社会公平的实施范围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在效率的基础上尽可能改善初始条件的不公平;
二是完善市场机制,尽可能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
三是在个人偏好方面进行适当的干预。
2、财政的收入分配方式
实施社会公平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在组织财政收入时要考虑社会公平。
其次,在安排财政支出时要考虑社会公平。
再次,要实行社会保障以利于社会公平的切实实现。
 
(五)财政收入分配职能的主要内容
财政的分配职能主要是通过调节企业的利润水平和居民的个人收入水平来实现的。
 
1、调节企业利润水平:
(1)通过包括税收、财政补贴等手段在内的各种财政手段的调节:
如:消费税、资源税、房产税、土地使用税、土地增值税
①征收消费税剔除或减少价格的影响。
②征收资源税、房产税、土地使用税剔除或减少由于资源、房产、土地状况的不同而形成的级差收入。
③征收土地增值税调节土地增值收益对企业利润水平的影响等。
(2)统一税制,公平税负。
 
2、调节居民个人收入水平,主要通过:
(1)通过税收进行调节
征收个人所得税、社会保障税---缩小个人收入之间的差距
征收财产税、遗产税、赠与税---调节个人财产分布。
(2)通过转移支付????社会保障支出、救济支出、补贴等以维持居民最低的生活水平和福利水平
 
考点五:财政的经济稳定职能
 
(一)经济稳定的含义
 
经济稳定通常指:

经济稳定的标准
含义
(1)充分就业
①有工作能力且②愿意工作的劳动者能够找到工作,这里的“充分”就业,并不意味着就业人口的100%的就业,而是指就业率达到了某一社会认可的比率。
(2)物价稳定
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即只要物价上涨的幅度是在社会可容忍范围内,比如年率在3%--5%,即可视为物价水平稳定。
(3)国际收支平衡
经常性项目和资本项目的收支合计大体保持平衡,在开放的经济条件下,国际收支平衡是经济稳定的一个重要内容和标志。

(二)财政经济稳定职能的主要内容
 
1、通过财政预算收支进行调节――逆经济风向行事
国家预算收入----是社会供给总量的组成部分
国家预算支出----是社会需求总量的组成部分
(1)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时
实行国家预算收入大于支出的结余政策进行调节――紧缩性财政政策,压缩需求。
(2)社会总供给大于社会总需求时
实行国家预算支出大于收入的赤字政策进行调节――扩张性财政政策,刺激需求。
(3)社会总供求平衡时
国家预算应该实行收支平衡中性政策
 
2、通过制度性安排,发挥财政“内在稳定器”的作用。
内在稳定器是指财政收支制度设计具有对经济总量自动调节的功能,即人们在设计财政收支制度的时候,使财政收支的扩大与缩小与总需求和总供给呈相反方向的变化,以此维持经济稳定增长的局面。
内在稳定器调节主要表现在财政收入和支出的两方面制度。
①  在收入方面,主要是实行累进所得税制
在财政支出方面,主要体现在转移性支出
 
3、财政政策和其他政策配合的调节。
特别说明:此文系环球网校经济师频道原创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抄袭,谢谢合作!

  环球网校友情提示:如果您在此过程中遇到任何疑问,请登录环球网校经济师频道&论坛,或加经济师考试QQ群:129666620,我们随时与广大考生朋友们一起交流!

经济师备考资料全部免费下载

  • 考试大纲
  • 备考计划   
  • 真题答案与解析
  • 易错练习
  • 精讲知识点
  • 考前冲刺提分   
点击领取资料

分享到: 编辑:环球网校

资料下载 精选课程 老师直播 真题练习

经济师资格查询

经济师历年真题下载 更多

经济师每日一练 打卡日历

0
累计打卡
0
打卡人数
去打卡

预计用时3分钟

经济师各地入口
环球网校移动课堂APP 直播、听课。职达未来!

安卓版

下载

iPhone版

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