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一级建造师 > 一级建造师备考资料 > 一建机电教材解读:1H420124绿色施工实施要求

一建机电教材解读:1H420124绿色施工实施要求

更新时间:2015-09-14 13:39:41 来源:|0 浏览0收藏0

一级建造师报名、考试、查分时间 免费短信提醒

地区

获取验证 立即预约

请填写图片验证码后获取短信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免费获取短信验证码

摘要   【摘要】环球网校一级建造师频道为您提供一级建造师考试必备的复习资料和试题,供考生复习备考之用,本文为一建机电教材解读:1H420124绿色施工实施要求,是考生必须要熟记和掌握的重点内容。2015年的一级建

  【摘要】环球网校一级建造师频道为您提供一级建造师考试必备的复习资料和试题,供考生复习备考之用,本文为一建机电教材解读:1H420124绿色施工实施要求,是考生必须要熟记和掌握的重点内容。2015年的一级建造师考试将于9月19日至20日举行,环球网校在此提醒广大考生做好复习备考。祝广大考生顺利通过一级建造师考试!

    点击查看:2014年一级建造师《机电工程》教材解读与命题考点解析

  1H420124绿色施工实施要求

  绿色施工是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客观要求,也是施工企业的社会责任,是衡量施工企业管理水平、技术水平的重要指标。推广绿色施工技术,创建绿色施工示范工程,应以建设部《绿色施工导则》为依据,结合机电工程项目重要环境因素,建立绿色施工管理体系和管理制度,组织制定绿色施工目标指标及管理方案,落实机电工程项目施工现场绿色施工管理措施,确保有关适用的环境和节能法律法规的有效执行。本条的知识点是:绿色施工原则;绿色施工要点;绿色施工评价;发展绿色施工的“四新技术”。

  一、绿色施工原则

  工程建设中,在保证质量、安全等基本要求的前提下,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进步,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与减少环境负面影响的施工活动,实现“四节一环保”(节能、节材、节水、节地和环境保护)。

  1.实施绿色施工,应建立绿色施工管理体系和管理制度,实施目标管理。

  2.实施绿色施工,应进行总体方案优化,在规划、设计阶段充分考虑绿色施工的总体要求,为绿色施工提供基础条件。

  3.实施绿色施工,应对施工策划、材料采购、现场施工、工程验收等各阶段进行控制,加强对整个施工过程的管理和监督。

  二、绿色施工要点

  绿色施工总体上由绿色施工管理、环境保护、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能与能源利用、节地与施工用地保护六个方面组成。

  (一)绿色施工管理

  绿色施工管理包括组织管理、规划管理、实施管理、评价管理和人员安全与健康管理五个方面。

  (二)环境保护技术要点

  1.扬尘控制

  (1)运送土方、垃圾、设备及建筑材料等时,不应污损道路。运输容易散落、飞扬、流漏的物料的车辆,应采取措施封闭严密。施工现场出口应设置洗车设施,保持开出现场车辆的清洁。

  (2)现场道路、加工区、材料堆放区宜及时进行地面硬化。

  (3)土方作业阶段,采取洒水、覆盖等措施,达到作业区目测扬尘高度小于1.5m,

  不扩散到场区外。

  (4)对易产生扬尘的堆放材料应采取覆盖措施;对粉末状材料应封闭存放。

  (5)建(构)筑物机械拆除前,做好扬尘控制计划。

  (6)拆除爆破作业前应做好扬尘控制计划。

  (7)不得在施工现场燃烧废弃物。

  (8)管道和钢结构预制应在封闭的厂房内进行喷砂除锈作业。

  2.噪声与振动控制

  (1)在施丁场界对噪音进行实时监测与控制,现场噪音排放不得超过国家标准《建筑

  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523--2011的规定。

  (2)尽量使用低噪声、低振动的机具,采取隔声与隔振措施。

  3.光污染控制

  (1)夜间电焊作业应采取遮挡措施,避免电焊弧光外泄。

  (2)大型照明灯应控制照射角度,防止强光外泄。

  4.水污染控制

  (1)在施工现场应针对不同的污水,设置相应的处理设施。

  (2)污水排放应委托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废水水质检测,提供相应的污水检测报告。

  (3)保护地下水环境。采用隔水性能好的边坡支护技术。

  (4)对于化学品等有毒材料、油料的储存地,应有严格的隔水层设计,做好渗漏液收集和处理。

  5.土壤保护

  (1)保护地表环境,防止土壤侵蚀、流失。因施工造成的裸土应及时覆盖。

  (2)污水处理设施等不发生堵塞、渗漏、溢出等现象。

  (3)防腐保温用油漆、绝缘脂和易产生粉尘的材料等应妥善保管,对现场地面造成污染时应及时进行清理。

  (4)对于有毒有害废弃物应回收后交有资质的单位处理,不能作为建筑垃圾外运。

  (5)施工后应恢复施工活动破坏的植被。

  6.建筑垃圾控制

  (1)制订建筑垃圾减量化计划。

  (2)加强建筑垃圾的回收再利用,力争建筑垃圾的再利用和回收率达到30%0碎石

  类、土石方类建筑垃圾应用作地基和路基回填材料。

  (3)施工现场生活区应设置封闭式垃圾容器,施工场地生活垃圾实行袋装化,及时清运。

  7.地下设施、文物和资源保护

  (1)施工前应调查清楚地下各种设施,做好保护计划,保证施工场地周边的各类管道、管线、建筑物、构筑物的安全。

  (2)进行地下工程施工或基础挖掘时,如发现化石、文物、电缆、管道、爆炸物等,应立即停止施工,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按有关规定妥善处理后,方可继续施工。

  (三)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技术要点

  1.图纸会审时,应审核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的相关内容。

  2.优化安装工程的预留、预埋、管线路径等方案。优化钢板、钢筋和钢构件下料方案。

  3.推广使用预拌混凝土和商品砂浆。推广使用高强钢筋和高性能混凝土。推广钢筋专业化加工和配送。

  4.采用“三维建模” “工厂化预制、模块化安装”等先进施工技术,精密设计、建造,提高材料利用率。

  (四)节水与水资源利用的技术要点

  1.提高用水效率

  (1)施工中采用先进的节水施工工艺。

  (2)施工现场机具、设备、车辆冲洗、喷洒路面、绿化浇灌等不宜使用自来水。现场混凝土施工宜优先采用中水搅拌、中水养护,有条件的项目应收集雨水养护;处于基坑降水阶段的项目,宜优先采用地下水作为混凝土搅拌用水、养护用水。

  (3)施工现场供水管网和用水器具不应有渗漏。

  (4)现场机具、设备、车辆冲洗用水应设立循环用水装置。施工现场办公区、生活区的生活用水应采用节水系统和节水器具。

  (5)施工现场应建立可再利用水的收集处理系统。雨量充沛地区的大型施工现场宜建立雨水收集利用系统。

  (6)施工现场分别对生活用水与工程用水确定用水定额指标,凡具备条件的应分别计量管理,并进行专项计量考核。

  2.用水安全

  在非传统水源和现场循环再利用水的使用过程中,应制定有效的水质检测与卫生保障措施,确保避免对人体健康、工程质量以及周围环境产生不良影响。

  (五)节能与能源利用的技术要点

  1.节能措施

  (1)制定合理施工能耗指标,提高施工能源利用率。

  (2)优先使用国家、行业推荐的节能、高效、环保的施工设备和机具。

  (3)施工现场分别设定生产、生活、办公和施工设备的用电控制指标,定期进行计量、核算、对比分析。

  (4)在施工组织设计中,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工作面,以减少作业区域的机具数量,相邻作业区充分利用共有的机具资源。

  (5)根据当地气候和自然资源条件,充分利用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

  2.机械设备与机具

  (1)建立施工机械设备管理制度,开展用电、用油计量,完善设备档案,及时做好维修保养工作。

  (2)选择功率与负载相匹配的施工机械设备。采用节电型机械设备。

  (3)合理安排工序,提高各种机械的使用率和满载率。

  3.生产、生活及办公临时设施

  (1)利用场地自然条件,使生产、生活及办公临时设施获得良好的日照、通风和

  采光。

  (2)临时设施宜采用节能、隔热材料。

  (3)合理配置采暖、空调、风扇数量。

  4.施工用电及照明。临时用电宜优先选用节能灯具,采用声控、光控等节能照明灯具。

  (六)节地与施工用地保护的技术要点

  1.临时用地指标。根据施工规模及现场条件等因素合理确定临时设施。施工平面布置应合理、紧凑。

  2.临时用地保护。

  (1)施工方案进行优化,减少土方开挖和回填量,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土地的扰动。

  (2)建设红线外临时占地应尽量使用荒地、废地。生态薄弱地区施工完成后,应进行地貌恢复。

  (3)保护施工用地范围内原有绿色植被。

  3.施工总平面布置

  (1)施工总平面布置应做到科学、合理,充分利用原有建筑物、构筑物、道路、管线为施工服务。

  (2)施工现场搅拌站、仓库、加工厂、作业棚、材料堆场等布置应尽量靠近已有交通线路或即将修建的正式或临时交通线路,缩短运输距离。

  (3)加大管道、钢结构的工厂化预制深度,节省现场临时用地。

  (4)施工现场道路按照永久道路和临时道路相结合的原则布置。

  (5)临时设施布置应注意远近结合(本期工程与下期工程),努力减少大量临时建筑拆迁和场地搬迁。

  三、绿色施工评价

  (一)评价框架体系

  1.评价阶段。绿色施工评价阶段宜按以下阶段进行:地基与基础工程、结构工程、装饰工程、机电安装工程。

  2.评价要素。绿色施工每个阶段应按以下五个要素进行评价:环境保护、材与材料资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能与能源利用、节地与土地资源保护。

  3.评价指标。绿色施工每个要素由若干项评价指标构成,评价指标按其重要性和难易程度可分为以下三类:控制项、一般项、优选项。

  4.评价等级。根据控制项的符合情况和一般项、优选项得分进行评价,绿色施工每个要素的评价等级可分为以下三个档次:不合格、合格、优良。

  5.评价频次。绿色施工项目自评次数每月不应少于1次,且每阶段不应少于1次。

  6.单位工程绿色施工等级及判定标准。根据国家标准《绿色施工评价标准》GB/T50640--2010的计分标准、计算公式、要素权重系数,计算出单位工程绿色施工总得分,判定出单位工程绿色施工等级。

  (二)评价组织、程序与资料

  1.评价组织

  (1)单位工程绿色施工评价应由建设单位组织,项目部和监理单位参加。

  (2)单位工程施工阶段评价应由监理单位组织,建设单位和项目部参加。

  (3)单位工程施工批次评价应由施工单位组织,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参加。

  (4)项目部应组织绿色施工的随机检查,并对目标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估。

  2.评价程序

  (1)单位工程绿色施工评价应先批次评价,再阶段评价,最后进行单位工程的绿色施工评价。

  (2)单位工程绿色施工评价应在工程竣工前申请。

  (3)评价时先听取项目部的实施情况报告,再检查相关技术和管理资料,综合确定评价等级。

  3.评价资料

  单位工程绿色施工评价资料应包括:反映绿色施工要求的图纸会审记录;施工组织设计的专门绿色施工章节、施工方案的绿色施工要求;绿色施工技术交底和实施记录;绿色施工要素评价表;绿色施工批次评价表;绿色施工阶段评价表;单位工程绿色施工评价汇总表;单位工程绿色施工总结报告;单位工程绿色施工相关方验收及确认表;反映绿色施工评价要素水平的照片和音像资料。

  四、发展绿色施工的“四新技术”

  1.绿色施工的“四新技术”包括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与新工艺。

  2.发展适合绿色施工的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技术,对落后的施工方案进行限制或淘汰,鼓励绿色施工技术的发展,推动绿色施工技术的创新。

  3.大力发展现场监测技术、低噪声的施工技术、“工厂化预制,模块化安装”的施工技术、现场环境参数检测技术、自密实混凝土施工技术、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新型模板及脚手架技术等的研究与应用。

  4.加强信息技术应用,如绿色施工的虚拟现实技术、三维建模的工程量自动统计、绿色施工组织设计数据库建立与应用系统、数字化工地、基于电子商务的工程材料、设备与物流管理系统等。通过应用信息技术,进行精密规划、设计、精心建造和优化集成,实现与提高绿色施工的各项指标。

  环球网校友情提示:如果您在此过程中遇到任何疑问,请登录环球网校一级建造师频道考试论坛,随时与广大考生朋友们一起交流!

  编辑推荐:

    关于注册一级建造师证书挂靠的那些事

    各地2014年一级建造师考试准考证打印时间【汇总】

    2014年一级建造师《各科目》实战模拟题与答案汇总

    交流互动:一建微博|微信edu24ol_jzs1|QQ群342289995


一级建造师备考资料全部免费下载

  • 考试大纲
  • 备考计划   
  • 真题答案与解析
  • 易错练习
  • 精讲知识点
  • 考前冲刺提分   
点击领取资料

分享到: 编辑:环球网校

资料下载 精选课程 老师直播 真题练习

一级建造师资格查询

一级建造师历年真题下载 更多

一级建造师每日一练 打卡日历

0
累计打卡
0
打卡人数
去打卡

预计用时3分钟

环球网校移动课堂APP 直播、听课。职达未来!

安卓版

下载

iPhone版

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