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师资格 > 教师资格历年试题 > 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章节真题及知识点5.5

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章节真题及知识点5.5

更新时间:2015-07-22 09:31:00 来源:环球网校 浏览168收藏16

教师资格报名、考试、查分时间 免费短信提醒

地区

获取验证 立即预约

请填写图片验证码后获取短信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免费获取短信验证码

摘要   点击查看: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章节真题及知识点  【真题回顾】  王悦接到高考录取通知书已十多天了,仍心情愉悦,往常觉得平淡的事也能让她很高兴。这种情绪状态属于【】。(2012下半年全国

  点击查看: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章节真题及知识点

  【真题回顾】

  学生学习《望庐山瀑布》这首古诗时,头脑中呈现诗句所描绘的相关景象。这种心理活动属于【】。(2013上半年全国统考)

  A.无意记忆

  B.有意记忆

  C.再造想象

  D.创造想象

  答案:C。本题考查创造想象和再造想象的区别。学生学习《望庐山瀑布》这首古诗时,头脑中呈现诗句所描绘的相关景象,这种心理活动属于再造想象。再造想象,是指根据语言的表述或非语言的描绘(图样、图解、模型、符号记录等)在头脑中形成有关事物的形象的想象;创造想象是一种有意想象,它是根据一定的目的、任务在脑海中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相关知识点】

  想象的种类

  想象是人脑对已储存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一、无意想象

  定义:无意想象也称不随意想象,是没有预定目的,不由自主产生的想象。

  关键词:无目的,不由自主

  当题目中的想象是没有目的的,个体不由自主产生的,可以判断属于无意想象。

  二、有意想象

  定义:有意想象也称随意想象,指有预定目的和自觉进行的想象,有时还需要一定的意志努力。它包括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等。

  关键词:有目的,需要意志努力

  当题目中的想象是有目的的,需要个体付出意志努力的,可以判断属于有意想象。

  三、再造想象

  定义:是依据词语的描述或符号的示意在头脑中形成与之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

  关键词:根据

  当题目中出现的新形象是根据词汇或符号的描述,不需要自己进行加工,可判断属于再造想象。

  四、创造想象

  定义:是按照一定目的、任务,使用自己以往积累的表象,在头脑中独立地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

  关键词:独立创造

  当题目中的新形象是个体自行加工,独立创造的,可判断属于创造想象。

  五、幻想

  定义:创造想象的一种特殊形式,是一种指向未来并与个人的愿望相联系的想象。它是创造想象的准备阶段和特殊形式。

  关键词:个人愿望、未来

  当题目中的创造想象与个人愿望及未来相联系,可判断属于幻想。

  【15年考题预测】

  【单选题】小明想象自己长大后成为一名人民警察的样子,这种想象属于( )。

  A.幻想 B.无意想象 C.再造想象 D.空想

  答案:A。

  编辑推荐:

  教师资格全国统考VIP保过课程全面热招中

  2015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成绩合格证明领取通知

  2015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报名时间 | 报考须知 | 考试流程

  2015年中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复习要点汇总

  2015教师资格《小学综合素质》写作训练 | 幼儿散文练笔

  环球网校友情提示:如果您在此过程中遇到任何疑问,请登录环球网校教师资格频道论坛,我们随时与广大考生朋友们一起交流!

教师资格备考资料全部免费下载

  • 考试大纲
  • 备考计划   
  • 真题答案与解析
  • 易错练习
  • 精讲知识点
  • 考前冲刺提分   
点击领取资料

分享到: 编辑:环球网校

资料下载 精选课程 老师直播 真题练习

教师资格资格查询

教师资格历年真题下载 更多

教师资格每日一练 打卡日历

0
累计打卡
0
打卡人数
去打卡

预计用时3分钟

环球网校移动课堂APP 直播、听课。职达未来!

安卓版

下载

iPhone版

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