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注册国际心理咨询师 > 注册国际心理咨询师模拟试题 > 2019年注册心理咨询师案例选择题经典例题精讲(二)

2019年注册心理咨询师案例选择题经典例题精讲(二)

更新时间:2019-04-16 14:00:21 来源:环球网校 浏览126收藏63

注册国际心理咨询师报名、考试、查分时间 免费短信提醒

地区

获取验证 立即预约

请填写图片验证码后获取短信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免费获取短信验证码

摘要 为了帮助广大参加2019年注册心理咨询师考试的考生在复习冲刺阶段能够通过经典例题熟悉题型,环球网校心理咨询师频道为您整理了“ 2019年注册心理咨询师案例选择题例题精讲(二)”,希望这些真题能够给您复习备考带来帮助,请考生认真完成真题试卷。

案例选择题在注册国际心理咨询师的考试题型分布中,有关案例选择题的题型占比例非常大,案例选择题是对考生所掌握的知识在具体情况下的综合运用,需要我们多下功夫。环球网校心理咨询师频道为您整理了“2019年注册心理咨询师案例选择题经典例题精讲(一)”,帮助大家进行复习备考,请各位考生认真完成以下模拟试题。

案例一:

一般资料:求助者,男性,28岁,外企员工。

案例介绍:求助者高大英俊,工作能力强,人际关系好,深受领导和同事的好评。求助者与女友是大学同学,大学毕业时确立恋爱关系,两人相恋5年,感情融洽,已谈及婚嫁,三个月前,求助者正准备为结婚购置婚房的时候,女友却突然提出分手,理由是两个人不合适。求助者竭力挽回这段爱情,但女友坚持分手,这让求助者受到很大打击,两个多月来,求助者想起结婚的事就郁郁寡欢,心情烦躁,最近食欲下降,经常失眠,工作时无精打采。工作效率明显下降,有时还喝闷酒,时常向家人发脾气,说家人不能体会他的心情,不够体谅自己。家人担心他一直这样消沉下去,劝说他来寻求帮助。心理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求助者是独生子,家庭条件优越,父母比较溺爱,好强。

多选:1.该求助者的情绪症状包括()。

A.烦躁

B.无精打采

C.强迫

D.心情郁闷

多选:2.该求助者的躯体症状包括()。

A.食欲下降

B.失眠

C.担心害怕

D.头痛

多选:3.该求助者社会功能受损的表现包括()。

A.与女友分手

B.工作效率下降

C.有时喝闷酒

D.对家人发脾气

多选:4.对该求助者还需重点了解的资料包括()。

A.对女友分手的认识

B.以往恋爱情况

C.对女友分手的反应

D.自身经济状况

单选:5.对该求助者的初步诊断最可能是()。

A.一般心理问题

B.严重心理问题

C.躯体性疾病

D.精神病性问题

多选:6.关于心理咨询目标,以下说法正确的包括()。

A.咨询师对求助者进行帮助,最终促使其实现的目标

B.求助者通过自我探索和自我改变,努力去实现的目标

C.咨询师、求助者双方共同要实现的目标

D.咨询师、求助者双方共同商定的目标

多选:7.该求助者心理问题的特点包括()。

A.行为症状明显

B.负性情绪严重

C.社会功能受损

D.人格障碍明显

多选:8.评估该求助者临床症状的严重程度,可选用的心理测验包括()。

A.SCL-90

B.SDS

C.CSQ

D.CRT

多选:9.在咨询过程中,该求助者一再向心理咨询师说“您就直接告诉我该怎么办吧!”这说明该求助者出现了()。

A.依赖

B.移情

C.多话

D.顺从

单选:10.在本案例中,心理咨询师帮助求助者调整求助动机,应该在心理咨询的()进行。

A.诊断阶段

B.咨询阶段

C.巩固阶段

D.提高阶段

多选:11.在本案例中,如果心理咨询师提问过多,可能带来的消极作用包括()。

A.造成求助者依赖

B.造成责任转移

C.影响必要的概括和说明

D.产生不准确信息

案例二:

一般资料:求助者,男性,15岁,高中一年级学生。

案例介绍:求助者去年9月升入高中。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时因为感冒发烧,成绩不理想。一个多月前,求助者在复习功课时头脑中突然出现“这次如果再考不好可怎么办”的想法。求助者非常紧张,努力集中精力学习,可越是这样就越难以集中注意力,还出现了头晕、头疼、记忆力下降的情况。求助者担心学习成绩会一直下降,将来考不上大学、找不到好工作,担心自己没有能力让父母安享晚年。这些担心让求助者紧张不安,烦躁。只有在不想学习问题的时候,心情才会好些。心理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求助者内向,追求完美,父母对其严格要求。以往学习成绩优异。

单选:12.该求助者目前的心理状态主要是()。

A.恐惧

B.焦虑

C.抑郁

D.强迫

多选:13.该求助者与认知有关的症状包括()。

A.注意力不集中

B.烦躁不安

C.记忆力下降

D.情绪低落

单选:14.该求助者的病程是()。

A.一个月

B.一年

C.三个月

D.半年

多选:15.引发该求助者心理问题的原因可能包括()。

A.父母要求严格

B.考试失利

C.紧张烦躁不安

D.错误认知

单选:16.本案例中已了解的求助者的临床资料包括()。

A.人格特征

B.病程长短

C.躯体症状

D.认知倾向

单选:17.对该求助者的初步诊断最可能的是()。

A.一般心理问题

B.严重心理问题

C.神经症性心理问题

D.精神病性问题

多选:18.该求助者不合理信念的特征是()。

A.绝对化要求

B.过分概括化

C.糟糕至极

D.追求完美

单选:19.该求助者面对的压力源是()。

A.生物性压力源

B.精神性压力源

C.社会性压力源

D.叠加性压力源

多选:20.该求助者在咨询过程中还谈及了自己的隐私问题,心理咨询师恰当的做法包括()。

A.无需保密

B.绝对保密

C.酌情保密

D.考虑例外

多选:21.在咨询过程中,心理咨询师控制会谈内容和方向的方法包括()。

A.释义

B.情感反射

C.中断

D.指导

多选:22.与该求助者商定咨询方案的内容应该包括()。

A.咨询时间

B.咨询目标

C.咨询地点

D.咨询费用

多选:23.该求助者心理问题的特点包括()。

A.具有强烈的现实刺激

B.无明确的现实刺激

C.与性格因素密切相关

D.社会功能完好无损

参考答案及解析:

案例一:

多选:1.【答案】AD

【解析】求助者“想起结婚的事就郁郁寡欢,心情烦躁”、“时常向家人发脾气”,说明其情绪症状为烦躁、郁闷和无精打采。工作时无精打采和强迫属于行为症状,并不属于情绪症状。

多选:2.【答案】AB

【解析】求助者“最近食欲下降,经常失眠”,说明其躯体症状表现为AB两项,CD两项材料中并未提及。

多选:3.【答案】BD

【解析】社会功能包括工作学习以及人际交往。求助者“工作效率明显下降”“时常向家人发脾气”是其社会功能受损的表现。A项,是引发心理问题的原因,C项,是行为。

多选:4.【答案】AB

【解析】求助者的心理问题主要是由于与女友分手所致,故求助者对于分手的认识以及以往的恋爱经历都是需重点了解的资料。C项,材料中已有体现,即求助者分手后出现的一系列的心身症状。D项,与求助者的心理问题无关。

单选:5.【答案】B

【解析】该求助者的心理问题主要由与女友分手这一社会刺激性事件所引发的,内心冲突为常形,排除神经症性心理问题。求助者症状已出现两个多月,情绪痛苦不能自行摆脱,工作效率下降,社会功能受到一定程度损害,故可以诊断为严重心理问题。C项,求助者的身体健康状况材料中并未涉及。D项,根据病与非病三原则,该求助者自知力完整,无明显精神病性症状,排除精神病性问题。

多选:6.【答案】ABCD

【解析】咨询目标就是求助者通过自我探索和改变,努力去实现的目标;咨询目标也是咨询师通过心理咨询的理论、方法和技巧,对求助者帮助,最终促使其实现的目标。从这个角度上讲,咨询目标既是求助者的目标,也是咨询师的目标,是求助者、咨询师双方共同要实现的目标,也是需要双方共同商定的目标。多选:32.【答案】ABC

【解析】从材料中可知,该求助者自从与女友分手之后,出现了一系列的心理和生理症状(烦躁,郁闷,无精打采,食欲下降,经常失眠),表明其负性情绪严重,且求助者“工作效率下降”,表明社会功能受损。“有时喝闷酒”是明显的行为症状。

多选:7.【答案】AB

【解析】SCL-90可以用来测评受测者出现的具体症状表现及严重程度,其中包含抑郁因子。SDS可以用来测评受测者抑郁情绪的表现及严重程度,该求助者抑郁情绪明显,且出现其他心理、生理症状,可以选用这两个心理测验。C项,应对方式问卷(CSQ)用来测评个体或群体的应对方式类型和应对行为特点,比较不同个体或群体的应对行为差异,并且不同类型的应对方式还可以反映人的心理发展成熟的程度;D项,联合型瑞文测验(CRT)属于智力测验,这两个测验均无法评估临床症状。

多选:8.【答案】AD

【解析】依赖是指当咨询师引导、帮助求助者探索、解决自身问题时,求助者却依赖咨询师,企图由咨询师代替自己解决问题。移情是指求助者把对父母或对过去生活中某个重要人物的情感、态度和属性转移到了咨询师身上,并相应地对咨询师做出反应的过程。多话是咨询中求助者或咨询师大量叙述与咨询没有关系的内容,从而影响咨询效果、阻碍咨询进行的现象。顺从指求助者对咨询师所讲的每一句话都表示绝对赞同和服从,使后者无法深入了解其内心世界,而且也使咨询师感到无所适从。求助者希望咨询师能直接

告知解决办法,这是属于依赖。

单选:9.【答案】B

【解析】咨询阶段是心理咨询职业活动的核心、最重要的实质性阶段,包括调整求助动机、商定咨询目标、商定咨询方案、实施方案等一系列重要步骤。

多选:10.【答案】ABCD

【解析】心理咨询师在会谈中,如果出现提问过多,带来如下消极作用:①造成依赖;②责任转移;③减少求助者的自我探索;④产生不准确的信息;⑤求助者可因为处在被“审问”地位而产生防卫心理和行为;

⑥影响交谈中必要的概括与说明。

案例二:

单选:11.【答案】B

【解析】求助者因为一次考试成绩不理想,而导致在后来复习功课时突然出现“这次如果再考不好可怎么办”的想法,导致非常紧张,难以集中注意力学习,进而担心成绩下降、考不上大学、找不到工作等一系列状况,这些担心让求助者烦躁不安,这是焦虑的表现。

多选:12.【答案】AC

【解析】求助者因担心考试不好而出现注意力难以集中、记忆力下降的情况,这属于与他的认知有关的症状。BD两项属于情绪症状,且求助者并未出现情绪低落的症状。

单选:13.【答案】A

【解析】求助者在一个多月前复习功课时头脑中突然出现“这次如果再考不好可怎么办”的想法,其后出现一系列生理、心理症状,故其病程为一个月。

多选:14.【答案】ABD

【解析】引发求助者心理问题的原因包括生理、心理和社会三个方面。AB两项,属于引发求助者心理问题的社会性因素,考试失利是引发求助者担心之后的考试的直接刺激性事件,而家教严格促成了求助者完美主义的性格,以致对自己要求高,且特别关注自己的成绩,因而引发焦虑。D项,属于心理因素,求助者“担心学习成绩会一直下降,将来考不上大学、找不到好工作,担心自己没有能力让父母安享晚年”,这是糟糕至极的不合理信念的表现。C项,属于求助者心理问题的表现。

单选:15.【答案】ABCD

【解析】A项,“求助者内向,追求完美”,这是其人格特征;B项,“求助者在一个多月前复习功课时头脑中突然出现担心考试考不好的想法”,之后出现一系列生理心理症状,这是病程长短;C项,求助者“出现了头晕、头疼”,这是其躯体症状的表现;D项,求助者“担心学习成绩会一直下降,将来考不上大学、找不到好工作,担心自己没有能力让父母安享晚年”,这是不合理的认知倾向。

单选:16.【答案】C

【解析】D项,根据病与非病三原则,该求助者自知力完整,无明显精神病性症状,故排除精神病性问题。该求助者心理问题主要源于对考试考不好的担心,这种担心与之前一次考试失利有关,且泛化到对以后考大学、找工作等多方面的担心,焦虑内容与现实状况不符,内心冲突属于变形冲突,故属于神经症或神经

症性心理问题。根据许又新对神经症的评定标准,其症状持续一个多月(1分),精神痛苦但可以自行缓解(不想学习问题的时候就会好些,1分),学习受到一定程度影响(2分),总分为4分,故可以诊断为神经症性心理问题。

多选:17.【答案】BC

【解析】不合理信念的主要特征是绝对化的要求、过分概括化以及糟糕至极。绝对化的要求是指个体以自己的意愿为出发点,认为某一事物必定会发生或不会发生的信念;过分概括化是一种以偏概全的不合理的思维方式,就好像是以一本书的封面来判定它的好坏一样;糟糕至极是一种把事物的可能后果想象、推论到非常可怕、非常糟糕,甚至是灾难结果的非理性信念。求助者“担心学习成绩会一直下降,将来考不上大学、找不到好工作,担心自己没有能力让父母安享晚年”,这是过分概括化和糟糕至极的非理性信念。单选:18.【答案】B

【解析】按照压力对主体的影响,压力源可以分为三类:①生物性压力源,即直接影响主体生存和种族延续的事件;②精神性压力源,即直接影响主体正常精神需求的内在和外在事件;③社会环境性压力源,即直接影响主体社会需求的事件。从材料中可知对该求助者影响最大的是其错误认知,故其面对的是精神性压力源。

多选:19.【答案】CD

【解析】在心理咨询中咨询师应当要遵守保密原则,酌情对求助者所提供的信息保密,包括咨询过程中求助者暴露的内容和与求助者接触的过程。但咨询师也要注意保密例外,包括以下情况:①求助者同意将信息透露给他人;②司法机关要求心理咨询师提供保密信息;③出现针对心理咨询师的伦理或法律诉讼;④出现法律规定的保密问题的限制;⑤求助者可能对自身或他人造成即刻伤害或死亡威胁的;⑥求助者患有危及生命的传染性疾病。

多选:20.【答案】ABC

【解析】心理咨询师控制会谈和转换话题的技巧很多,且可以随机应变,包括:①释义,即把求助者说的内容中重要的部分反馈给求助者;②中断,即在会谈中暂时休止一下;③情感反射,即咨询师有意识的刺激一下求助者,使他转移话题;④引导,即由原话题引申出新话题。D项,指导是指咨询师直接指示求助者做某件事、说某些话或者以某种方式行动,是影响性技术的一种。

多选:21.【答案】ABD

【解析】咨询方案就是咨询工作的计划,应由双方在相互尊重、平等的气氛中共同商定。一般来说,咨询方案应该包含以下内容:①咨询目标;②咨询的具体心理学方法或技术的原理和过程;③咨询效果及评估手段;④双方各自的责任、权利和义务;⑤咨询的次数与时间安排;⑥咨询的相关费用;⑦其他问题及有关说明。

多选:22.【答案】BC

【解析】AB两项,求助者的心理问题主要源于“在一个多月前复习功课时头脑中突然出现担心考试考不好的想法”,虽然这一想法受到前次考试失利的影响,但心理问题出现时求助者并无经历明确的现实刺激; C项,求助者“内向,追求完美”,这种人格特点让他忍受不了考试失败,因而也与心理问题出现有关;

D项,求助者现在难以集中精力学习,社会功能受到一定程度损害。

环球网校小编温馨提醒:以上内容就是环球网校心理咨询师频道为您整理汇总的“2019年注册心理咨询师案例选择题经典例题精讲(二)”,更多复习资料、模拟试题和历年真题,请您点击下面按钮进入题库免费下载。

注册国际心理咨询师备考资料全部免费下载

  • 考试大纲
  • 备考计划   
  • 真题答案与解析
  • 易错练习
  • 精讲知识点
  • 考前冲刺提分   
点击领取资料

分享到: 编辑:环球网校

资料下载 精选课程 老师直播 真题练习

注册国际心理咨询师资格查询

注册国际心理咨询师历年真题下载 更多

注册国际心理咨询师每日一练 打卡日历

0
累计打卡
0
打卡人数
去打卡

预计用时3分钟

环球网校移动课堂APP 直播、听课。职达未来!

安卓版

下载

iPhone版

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