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家公务员 > 国家公务员每日一练 > 2021年国考每日一练言语理解(10月17日)

2021年国考每日一练言语理解(10月17日)

更新时间:2020-10-17 15:15:01 来源:网络 浏览24收藏9

国家公务员报名、考试、查分时间 免费短信提醒

地区

获取验证 立即预约

请填写图片验证码后获取短信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免费获取短信验证码

摘要 国家公务员考试竞争是十分激烈的。考试范围很广,一般包括政治、法律、经济、人文、地理、科技、生活等方面,所以需要考生进行大量的复习去理解、掌握、巩固各类密切相关的知识,积极备考。以下内容为2021年国考每日一练言语理解(10月17日)。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021年国考每日一练言语理解练习:

1、做学问,“要大处着眼,小处下手”。由博入专,不可急功近利,能大处着眼,为学方不致流于______,而有裨益与世;能小处下手,方不致流于_______,所以做学问千万不要求速效。

A、狭隘 口号

B、烦琐 空谈

C、表面 形式

D、平庸 俗套

2、当下,媒介发展一日千里,如何认识媒体,对待媒体,已成为执政者执政素养______的部分,尤其随着互联网的崛起,跨入社交媒体时代,网络的去中心化、去权威化和参与性、互动性的增强,极大地________了媒体环境,适应这样一个全新的媒体时代,理应成为必备的执政能力。

A、迫在眉睫 异化

B、至关重要 丰富

C、举足轻重 强化

D、不可或缺 改变

3、改革开放以来,文学创作成就不菲,但缺乏_____、影响深远的力作。今天的文坛不能说不繁荣,然而繁荣也______不住其中的“虚荣”成分——虚假的繁荣。

A、千锤百炼 遮挡

B、入木三分 掩饰

C、力透纸背 掩盖

D、匠心独具 遮蔽

4、平日里你看一些人唱歌,那是为发自内心的热爱而唱歌,她的欢愉和陶醉写在脸上,融在歌声里,______着听到的人,而另一些人,拿腔拿调,从技术上来说难以______,可就是感觉那声音没有生命,因为唱歌的人自己没有感动,他只是想______自己的嗓音和技巧而已。

A、感染 挑剔 炫耀

B、影响 超越 显示

C、打动 描述 展示

D、陶醉 评价 卖弄

5、做好科学传播,需要科学工作者具有一定的媒介素养,任何科学只要涉及到公共,就需要尊重公众的意见。当今世界,许多科学研究发现会被用来支持公共政策,这增加了公众的风险,关涉公共利益。科学工作者和相关部门就必须向公众做出解释,必须满足公众的知情权。而且,科学研究经费来源于公众纳税,科学工作者也有责任向公众进行科学传播,以获得后者的理解或支持。向公众解释科学研究,不是科学工作者可选的自由,而是一种必须承担的责任。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科学工作者的媒介素养有待进一步提高

B、科学工作者有向公众传播科学的义务

C、科学研究与公众的生活息息相关

D、合理的公共政策应建立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上

下面为2021年国考每日一练言语理解参考答案:

1、B

第一空,“不致流于……”说明应该填入没有做到“大处着眼”的后果,即填入“大处着眼”的反义方面。“大处着眼”强调对事物宏观把握,其反义方面可填入“狭隘”、“烦琐”。C项“表面”、D项“平庸”都不能形成反义关系。故应排除C、D项。

第二空,形式上与前一句照应,故也应填入“小处下手”没有做到之后所带来的后果,“空谈”指只发空论,没有实践。符合文意。A项“口号”是个名词,一般是在政治、社会、商业、军事或是宗教等范筹上使用,不适用于做学问,不符合语境,应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出处】人民网:《学问来不得半点虚假》

2、D

此题突破口在第二空,根据文中“网络的去中心化、去权威化和参与性、互动性的增强”可知,这是为适应媒体时代,实现与媒体良性互动而采取的一些积极性调整措施,一定是有利于改变媒体环境或者促进媒体环境发展的。“异化”指相似或相同的事物逐渐变得不相似或不相同。与语境意思相反,故除A。“强化”指通过某一事物增强某种行为的过程。与前面的“去中心化、去权威化”不符,并且“强化”一词与媒体环境搭配不恰当,故排除C。

横线后出现“全新的媒体时代”,说明媒体环境是和原来完全不一样的,“丰富”表示在原来的基础上内容变得更多,和原来的还是有相同之处的,不能完全体现“全新”,故应排除B项。验证D项第一空,符合语境。

故正确答案为D。

【出处】中国青年报:《与媒体良性互动应是执政共识》

3、C

第一空,文中“力作”指精心完成的作品,“千锤百炼”:指对文章和作品进行多次精心的修改。与“力作”语义重复,故首先排除A。根据语境及空格处标点符号,即顿号,可知,空格处前后词语是并列关系,并且意义相近,因此所填的词能体现“影响深远”之意。“入木三分”指多比喻分析问题很深刻。“力透纸背”:指诗文立意深刻,词语精练。“匠心独运”指独创性地运用精巧的心思,形容独特的艺术构思。三者相比较,填入强调立意深刻的“力透纸背”更为合适,故答案为C为最佳选项.

第二空,代入验证,繁荣“掩盖”虚荣成分,对应后文虚假繁荣,符合语境。

故正确答案为C。

【出处】《浮躁的“文艺生态”难出经典》

4、A

第一空,文中提到热爱唱歌的人“欢愉和陶醉写在脸上,融在歌声里”,如果空格处再填入“陶醉”一词,显然与前面重复,故首先排除D。根据文意及“而”表转折一词,可知,前后内容是相反关系,而前面的内容是对歌唱者的赞美,“影响”是中性词,与语境表达的感情色彩不一致,故排除B。

第二空,根据“技术上来说”,比较“挑剔”和“描述”,“挑剔”更强调了技术上的客观性,同时第三空,“炫耀”更能体现文意对于歌唱者只有嗓音和技巧,去没有发自内心的不满态度。所以,答案A最佳。

C项,“展示”是中性词,原文“没有生命”表达消极倾向,接下来原因解释也应表达消极倾向,故可排除C项。

故正确答案为A

【出处】《从小爱音乐:只要听,不要懂》

5、B

文段首先提出做好科学传播,科学工作者具有一定的媒介素养,需尊重公众的意见。接着作者给出两个方面的原因来说明为什么要向公众作出解释。最后进一步总结说明“向公众解释科学研究,……是一种必须承担的责任”。即文段属于总分总结构,重点是“总”。重点同义替换后选择B项。

A项,“有待提高”说明当前科学工作者媒介素养不高,但原文只是说“需要科学工作者具有一定的媒介素养”,至于当前科学工作者媒介素养高不高,原文没有提到,故应排除。

C项,此项属于原因解释,在文段中属于“分”,不重要,故应排除。

D项,文中“许多科学研究发现会被用来支持公共政策”,是指科学研究可以用来支持公共政策,但并不代表公共政策的制定就应建立在科学研究基础上,混淆句意,故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出处】光明日报:《呼唤“科学的”科学传播》

以上内容是2021年国考每日一练言语理解(10月17日)。希望对考生有所帮助。有意愿报考国家公务员考试的考生要抓紧时间复习备考。2021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已经公布,为了避免错过报名,考生可以 免费预约短信提醒,及时获取报名时间。还可以点击下方免费下载更多考试资料哦!

国家公务员备考资料全部免费下载

  • 考试大纲
  • 备考计划   
  • 真题答案与解析
  • 易错练习
  • 精讲知识点
  • 考前冲刺提分   
点击领取资料

分享到: 编辑:刘茹

资料下载 精选课程 老师直播 真题练习

国家公务员资格查询

国家公务员历年真题下载 更多

国家公务员每日一练 打卡日历

0
累计打卡
0
打卡人数
去打卡

预计用时3分钟

环球网校移动课堂APP 直播、听课。职达未来!

安卓版

下载

iPhone版

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