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师资格 > 教师资格备考资料 > 态度与品德的实质及其关系复习(2)

态度与品德的实质及其关系复习(2)

更新时间:2010-12-29 21:48:30 来源:|0 浏览0收藏0

教师资格报名、考试、查分时间 免费短信提醒

地区

获取验证 立即预约

请填写图片验证码后获取短信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免费获取短信验证码

  第二节 中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

  一、 品德发展的阶段理论

  (一)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1、他律阶段

  在10岁以前儿童对道德行为的判断主要是依据他人设定的外在标准,成为他律道德。在该阶段,道德判断受外部的价值标准所支配和制约,表现出对外在权威的绝对尊敬和顺从的愿望。

  2、自律阶段

  10岁以后,儿童的判断主要是依据自己认可的内在标准,称为自律道德。他们开始认识到规则不是绝对的、一成不变的,可以与他人合作,共同决定或修改规则,规则只是维护自己与他人的关系。

  (一) 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他研究道德发展的方法是两难故事法。

  柯尔伯格认为,个体的道德认知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而且年龄与道德发展阶段有一定关系,但不完全对应,道德发展的顺序是固定的,并不是所有的人在同样年龄达到同样的发展水平,事实上有许多人永远无法达到道德判断的最高水平。研究表明,大多数9岁以下的儿童以及青少年处于前习俗道德水平,大部分青年和成人都处于习俗水平,后习俗水平一般要到20岁以后才能出现,而且只有少数人才能达到。

  一、 中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

  (一)伦理道德发展具有自律性,言行一致

  1、形成道德信念与道德理想

  2、自我意识增强

  3、道德行为习惯逐步巩固

  4、品德结构更为完善

  (二)品德发展由动荡向成熟过渡

  1、初中阶段品德发展具有动荡性

  2、高中阶段品德发展趋向成熟

  高中阶段或青年初期的品德发展进入了以自律为主要形式、应用道德信念来调节道德行为的成熟时期。

环球网校联手多位老师隆重推出教师资格辅导

【试题】中学历年真题 中学模拟试题 小学历年真题 小学模拟试题
【经验】考前复习策略 考试答题技巧 说课经典经验 教学经验交流

教师资格备考资料全部免费下载

  • 考试大纲
  • 备考计划   
  • 真题答案与解析
  • 易错练习
  • 精讲知识点
  • 考前冲刺提分   
点击领取资料

分享到: 编辑:环球网校

资料下载 精选课程 老师直播 真题练习

教师资格资格查询

教师资格历年真题下载 更多

教师资格每日一练 打卡日历

0
累计打卡
0
打卡人数
去打卡

预计用时3分钟

教师资格各地入口
环球网校移动课堂APP 直播、听课。职达未来!

安卓版

下载

iPhone版

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