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师资格 > 教师资格备考资料 > 小学教育心理学笔记(第九章)

小学教育心理学笔记(第九章)

更新时间:2010-06-23 18:58:08 来源:|0 浏览0收藏0

教师资格报名、考试、查分时间 免费短信提醒

地区

获取验证 立即预约

请填写图片验证码后获取短信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免费获取短信验证码

  第一节 自我意识的概述

  识记:

  1、自我意识:是自己对所有属于自己身心状况的意识。

  2、自我意识的产生和发展是人和动物在心理上的根本分界线。

  3、自我意识是心理成分:由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监控等三种心理成分构成。

  (1)自我认识是自我意识的首要成分。它包括自我观察、自我分析和自我评价。

  (2)自我体验包括自尊感(自尊心)、自信感、成功感和失败感。

  (3)自我监控包括自我检查、自我监督和自我控制。采集者退散

  4、自我评价是建立在自我观察和自我分析基础之上的,对自己的能力、品德及其它方面的社会价值的判断。采集者退散

  5、小学儿童自我意识发展水平是由低到高的。其中小学一年级到小学三年级发展的速度较快,尤其是一、二年级之间发展尤为迅速;三年级至五年级期间,自我意识的发展相对平稳;而小学五、六年级内,自我意识发展又出现了加速现象。

  第二节 小学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

  领会:

  小学儿童自我评价的几种表现:

  (1)过高的评价。自我评价过高的儿童,过高地估计了自己的可能性、活动的成果以及某些个性品质。这类儿童很容易形成过分自信、高傲、势利眼、不讲策略和难于相处等性格特征。

  (2)过低的评价。自我评价过低的儿童,对自己的能力以及今后的发展缺乏信心。这类儿童很容易形成自卑、退缩、不合群等性格特征。

  (3)适当的评价。自我评价适当的儿童是积极、富有朝气、机智、好与人交往的。

  第三节 提高自我评价水平,促进自我意识的发展

  识记:

  1、社会视角转换是一种社会认知技能,是指在自我认知或社会交往中摆脱自我中心的限制,在自我与交往对象之间转换观察问题的角度,将自我与他人的观点进行比较,体验他人的观点,最后得出较为客观的观点或结论。

  2、儿童社会视角转换技能的培养训练,可采取命题作文、结合生活事件进行集体讨论等方法。

  领会与应用:

  1、通过学习活动提高儿童自我评价能力的策略

  (1)利用原有的信心和成功经验逐步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2)在自我评价偏低的儿童中提倡“自我竞赛”。

  (3)鼓励儿童与自己在学习上具有相同能力的人进行“平等竞争”。

  2、儿童交往中的个别指导。

  对自我评价不当的儿童,通过交往中的个别指导使他们的自我认识和自我评价变得比较客观、比较恰当,从而对自己一个比较正确的认识,促进自我意识的发展。

  (1)对自我评价过高儿童的个别指导。

  特征:自我评价过高的儿童普遍具有与人难于相处的特征。

  原因:一是经常得到周围人们不适当的肯定评价;二是他们确实具有某些能力。

  对策:有针对性的引导他们参加一些活动,在活动过程中使其内心引起矛盾斗争。在此基础上,帮助他们分析讨论,切切实实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从而消除优越感和激情情绪,逐步使行为变得正常起来。

  (2)对自我评价过低儿童的个别指导。

  特征:自我评价过低的儿童,其特点是倾向于“不与人交往”。

  原因:自我评价过低的儿童往往有着多次交往。

  对策:长期自我评价过低的儿童对儿童个性的正常发展和心理健康是极其不利的。要多加关心,注意保护。培养其自尊心;鼓励他们大胆和别人交往,并在交往的技能上给予指导。

 

教师资格备考资料全部免费下载

  • 考试大纲
  • 备考计划   
  • 真题答案与解析
  • 易错练习
  • 精讲知识点
  • 考前冲刺提分   
点击领取资料

分享到: 编辑:环球网校

资料下载 精选课程 老师直播 真题练习

教师资格资格查询

教师资格历年真题下载 更多

教师资格每日一练 打卡日历

0
累计打卡
0
打卡人数
去打卡

预计用时3分钟

教师资格各地入口
环球网校移动课堂APP 直播、听课。职达未来!

安卓版

下载

iPhone版

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