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师资格 > 教师资格备考资料 > 教育心理学知识辅导:教育心理学概述(1)

教育心理学知识辅导:教育心理学概述(1)

更新时间:2010-09-09 18:11:51 来源:|0 浏览0收藏0

教师资格报名、考试、查分时间 免费短信提醒

地区

获取验证 立即预约

请填写图片验证码后获取短信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免费获取短信验证码

  一、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对象

  什么是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什么?对此,当今国内外流行的各式各样的教育心理学中所持的观点是不同的。在我国,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年出版的潘菽主编的《教育心理学》中说:“教育心理学的对象就是教育过程中的种种心理现象。”上海教育出版社1983年出版的邵瑞珍等编著的《教育心理学》中说:“教育心理学是教育与心理学相结合的产物。”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学规律的科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出版的朱智贤主编的《心理学大词典》中说:教育心理学是“心理科学与教育科学的一个分支,研究教育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及其变化规律的学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出版的李伯黍、燕国材主编的《教育心理学》中说:“教育心理学研究教育实践领域中的各种心理学问题。”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的第一个较完整的体系,是由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E.L.Thorndike)建造的。他在1903年写成的《教育心理学》中说:“教育心理学旨在研究人的本性及其改变的规律。”美国安德森(R.C. Anderson)和福斯特(G.W.Faust) 1973年合著的《教育心理学》的副标题就是《教与学的科学》。苏联彼得罗夫斯基(Педровский)1972年主编的《年龄与教育心理学》中说:“教育心理学的对象是研究教学和教育的心理学规律。”这些观点和看法既有共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

  那么,教育心理学究竟是研究什么的?我们认为: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在学校教育和教学条件下教与学的心理现象和心理发展规律的科学。它研究受教育者在教育影响下形成道德品质、掌握知识和技能、发展智力和个性的心理规律,研究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心理活动的规律,教师的教育和教学设计与模式,研究学生的个别差异以及与之相应的教育,并阐明教育同心理发展的相互关系以及教育工作中的其他方面的心理学问题。

  这一定义的好处在于:第一,它反映了教育心理学研究的范畴是学校教育,而不包涵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学校是社会对年轻一代进行教育活动的主要场所,学校教育是教育工作者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施加影响的过程。这是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不可比拟的。第二,它反映了教育心理学的对象的特殊性。因为在学校教育的过程中既有教师的教,又有学生的学,教有教的法则,学有学的规律。教师的教必须以学生的学为依据,学生的学又是在教师的影响下进行的。教育心理学既要研究学生如何有效地学习,同时又要研究如何指导学生有效地学习。第三,它反映了教育心理学在品德教育上的重要性。学校教育不仅要使学生学习知识、技能,还要让学生学会做人。这样,教育心理学还要研究形成学生优良品德和良好人格过程中的心理学规律。要研究在学校教育中,学生的道德、信念、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过程及其心理规律。所以,教育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的一个分支,通过对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心理活动规律的探讨,可以丰富心理科学与教育科学的理论,它既为学校教育实践服务,又从学校教育实践中获得新的生命。

  二、教育活动与心理学

  一个好的人民教师,作为学生的楷模,不仅应该具有共产主义觉悟、高尚的道德品质和渊博的知识,而且,还必须懂得学生的心理活动及其发展规律,还必须具有心理学的知识,这样,才能按照青少年学习的特点从事教育教学工作。

  人民教师担负着培养教育年轻一代的光荣任务。人们把教师比喻成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如果说一个机械工程师必须了解机器的构造、性能以及运转规律的话,那么作为灵魂的工程师,当然更需要了解儿童和青少年学习的心理特点及其形成的规律。不了解这些就想对他们进行合理的定向“加工”,岂不等于不懂得机器的构造、性能及其运转规律,却企图正确地进行产品制造吗?显然,这是不行的。要防止这种盲目性,就必须求助于心理学。心理学在这方面能够提供理论依据,帮助人们正确认识和掌握青少年学习的心理特点,从而引导学生在德、智、体诸方面得到发展。

  从教学工作来看,教师懂得了心理学关于认识过程的规律,就能使学生比较迅速地、牢固地掌握所学的科学知识,发展他们的智力。例如,利用注意的规律,可以有效地组织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记忆的规律,可以使学生巩固地掌握知识,同遗忘作斗争;掌握了思维活动的规律,就能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工作中如能注意学生的心理卫生和用脑卫生,培养学生活泼乐观的性格,注意劳逸结合、减轻学生负担,就能使他们的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因此,教师掌握了心理学知识,就会了解学生心理的形成与发展的规律,使自己的教学方法符合教育对象的心理特征,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再从思想品德教育来看,学习心理学,对于教育工作更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儿童和青少年正处于长知识、长身体、逐步形成共产主义道德品质和世界观的时期。要很好地教育他们,必须从各方面了解他们。例如:他们的认识能力如何?兴趣是广泛而又稳定,还是狭窄而又动摇?有哪些才能?情感是否丰富?意志是否坚强?在待人接物上是热情还是冷淡,是谦虚谨慎还是骄傲自大?只有对他们的心理特征有了较全面的了解,才能依据心理发展的各种特点,因材施教,因势利导。有的学生第一次犯错误时,是容易教育的。他羞愧、后悔,需要安慰和帮助。可有的教师不掌握这个心理特点,斥责学生:“你是小偷,以后你好不了啦!”而洞察孩子心灵的教师,却会既严肃又关怀地说:“你是第一次犯这样的错误,相信你一定能改好的。”当后进生开始变好时,往往会遇到讽刺、打击,这时就需要教师的支持,帮助他闯过这一关。心理学在这些方面可以提供许多依据,帮助教师做好教育工作。

  有的教师可能会说,我从事教育工作多年,虽然没有学过心理学,但教育、教学工作不是做得很好吗?不是也能摸索出一些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提高了教育质量吗?其实那只是不自觉地在长期实践中,找到了一些符合儿童认识及其发展的心理特点。如果我们掌握了心理学知识,把自己的工作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自觉地按照科学规律进行工作,那必然会减少摸索过程,较快地取得教学经验,增强教学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教育者必须先受教育。心理学可以帮助我们形成科学的世界观,肃清唯心主义、形而上学的影响,同时对于自我教育、自我了解、发展良好的心理品质,也有直接的帮助。如果你是学校的领导干部,学习了心理学可以在领导教育、教学工作中,减少盲目性,增强自觉性。所有这些都说明,学校教育是需要心理学的。

环球网校联手多位老师隆重推出教师资格辅导

【试题】中学历年真题 中学模拟试题 小学历年真题 小学模拟试题
【经验】考前复习策略 考试答题技巧 说课经典经验 教学经验交流

 

教师资格备考资料全部免费下载

  • 考试大纲
  • 备考计划   
  • 真题答案与解析
  • 易错练习
  • 精讲知识点
  • 考前冲刺提分   
点击领取资料

分享到: 编辑:环球网校

资料下载 精选课程 老师直播 真题练习

教师资格资格查询

教师资格历年真题下载 更多

教师资格每日一练 打卡日历

0
累计打卡
0
打卡人数
去打卡

预计用时3分钟

教师资格各地入口
环球网校移动课堂APP 直播、听课。职达未来!

安卓版

下载

iPhone版

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