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师资格 > 教师资格备考资料 > 小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辅导(3)

小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辅导(3)

更新时间:2011-01-20 18:46:10 来源:|0 浏览0收藏0

教师资格报名、考试、查分时间 免费短信提醒

地区

获取验证 立即预约

请填写图片验证码后获取短信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免费获取短信验证码

  二、小学生的认知发展

  (一)认知发展的阶段理论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从出生到成人的认知发展不是一个数量不断增加的简单累积过程,而是伴随同化性的认知结构的不断再构,使认知发展形成几个按顺序相继出现的时期或阶段。皮亚杰认为儿童是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建构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从而使自身认知结构得到发展。儿童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涉及两个基本过程:“同化”与“顺应”。

  同化是指把外部环境中的有关信息吸收进来并结合到儿童已有的认知结构(也称“图式”)中,即个体把外界刺激所提供的信息整合到自己原有认知结构内的过程;例如,学会抓握的婴儿当看见床上的玩具,会反复用抓握的动作去获得玩具。当他独自一个人,玩具又较远婴儿手够不着(看得见)时,他仍然用抓握的动作试图得到玩具,这一动作过程就是同化,婴儿用以前的经验来对待新的情境(远处的玩具)。

  顺应是指外部环境发生变化,而原有认知结构无法同化新环境提供的信息时所引起的儿童认知结构发生重组与改造的过程,即个体的认知结构因外部刺激的影响而发生改变的过程。例如上面提到那个婴儿为了得到远处的玩具,反复抓握,偶然地,他抓到床单一拉,玩具从远处来到了近处,这一动作过程就是顺应。

  另外,他认为逻辑思维是智慧的最高表现,因而从逻辑学中引进“运算”的概念作为划分智慧发展阶段的依据。这里的运算并不是形式逻辑中的逻辑演算,而是指心理运算,即能在心理上进行的、内化了的动作。经过一系列的研究与演变,他将从婴儿到青春期的认知发展分为感知运动、前运算、具体运算和形式运算等四个阶段。

  1、感知运动阶段(0-2岁)

  这一阶段儿童的认知发展主要是感觉和动作的分化。初生的婴儿,只有一系列笼统的反射。随后的发展便是组织自己的感觉与动作以应付环境中的刺激,到这一阶段的后期,感觉与动作才渐渐分化而有调适作用的表现,思维也开始萌芽。这时期探索环境主要通过手的抓握和嘴的吸吮,比如小宝宝把什么东西都往嘴里放,不是饿了,而是在探索环境,甚至搬起自己的脚丫啃,也是想探索。儿童通过这样的探索获得了客体永恒性,即当一个客体在儿童视野中消失时,儿童知道客体并非不存在了。

  2、前运算阶段(2-7岁)

  这个阶段的儿童的各种感知运动图式开始内化为表象或形象图式,特别是语言的出现和发展,使儿童日益频繁地用表象符号来代替外界事物,但他们的言词或其他符号还不能代表抽象的概念,思维仍受具体直觉表象的束缚,难以从知觉中解放出来。他们的思维有如下主要特征。

  (1)单维思维

  例如,让4或5岁儿童用两手分别向两个同样大小的杯子内投放同等数量的大珠(每次投一颗)。儿童知道这两个杯子里装的珠子一样多。然后实验者将其中一杯珠子倒入另一高而窄的杯子中,问儿童:两杯珠子是一样多,还是不一样多?部分儿童会说,矮而宽的杯子中的珠子多;另一部分儿童会说,高而窄的杯子中的珠子多。皮亚杰认为,前运算儿童只能从单维进行思维,考虑高度却不能顾及宽度。反之,考虑宽度,却忽略了高度。如把10颗珠子排成两排,第一排排得比较紧密,第二排排的比较稀疏,让儿童判断哪一排珠子多,儿童会回答排的稀疏的那一排多。说明他们没有获得守恒的概念,质量,数量、体积等都不能做到守恒。

  (2)思维的不可逆性

  可逆性指改变人的思维方向,使之回到起点。前运算儿童不能这样思维。例如问一名4岁儿童:“你有兄弟吗?”他回答:“有。”“兄弟叫什么名字?”他回答:“吉姆。”但反过来问:“吉姆有兄弟吗?”他回答:“没有”。

  (3)自我中心

  自我中心指不能从对方的观点考虑问题,以及每个人看到的世界正如他自己所看到的一样。例如皮亚杰请儿童坐一座山的模型的一边,将玩具娃娃置于另一边,要儿童描述玩具娃娃看到的景色。结果6或7岁以下的儿童描述的景色和自己看到的相同。

  3、具体运算阶段(7-11岁)(★重点)

  这个阶段的儿童认知结构中已经具有了抽象概念,因而能够进行逻辑推理。这个阶段的标志是守恒观念的形成。所谓守恒指儿童认识到客体在外形上发生了变化,但其特有的属性不变。 例如,将5只鸡蛋和5只杯子一一对应,排成一线且排得一样宽。问4岁儿童鸡蛋与杯子是一样多,还是不一样多。他们能回答一样多。但假定将鸡蛋排得很宽或堆成一堆,再问他们鸡蛋与杯子何者多。他们会认为排得开的物体多。但6至7岁儿童能知道两者一样多。皮亚杰认为,这时儿童已经能意识到转换的动作,思维不再局限于静止表象,因此能解决这种数目守恒问题。这个阶段的儿童的思维主要有如下特征:

  (1)多维思维

  例如,呈现一个复杂的几何图形,要求儿童完成下列任务:①正方形的数目;②长方形的数目;③白色图形数目;④阴影图形数目;⑤阴影正方形数目。具体运算阶段儿童能完成这类任务。这类任务要求儿童从多维对事物归类。儿童既可以把一个长方形物体归为长方形也可以归为白色物体。

  (2)思维的可逆性

  这是守恒观念出现的关键。例如,对上面所说的倒水例子,具体运算阶段的儿童不仅能够考虑水从大杯倒入小杯,而且还能设想从水从小杯倒回大杯,并恢复原状。这种可逆思维是运算思维的本质特征之一。

  (3)去自我中心

  这就是说,儿童逐渐学会从别人的观点看问题,意识到别人持有与他不同的观念和解答。他们能接受别人的意见,修正自己的看法。这是儿童与别人顺利交往,实现社会化的重要条件。

  (4)具体逻辑推理

  具体运算阶段儿童虽缺乏抽象逻辑推理能力,但他们能凭借具体形象的支持进行逻辑推理,例如,向7-8岁小孩提出这样的问题:假定A>B,B>C,问A与C哪个大。他们可能难以回答。若换一种说法:“张老师比李老师高,李老师又比王老师高,问张老师和王老师哪个高?”他们可以回答。因为在后一种情形下,儿童可以借助具体表象进行推理。

环球网校联手多位老师隆重推出教师资格辅导

【试题】中学历年真题 中学模拟试题 小学历年真题 小学模拟试题
【经验】考前复习策略 考试答题技巧 说课经典经验 教学经验交流

教师资格备考资料全部免费下载

  • 考试大纲
  • 备考计划   
  • 真题答案与解析
  • 易错练习
  • 精讲知识点
  • 考前冲刺提分   
点击领取资料

分享到: 编辑:环球网校

资料下载 精选课程 老师直播 真题练习

教师资格资格查询

教师资格历年真题下载 更多

教师资格每日一练 打卡日历

0
累计打卡
0
打卡人数
去打卡

预计用时3分钟

教师资格各地入口
环球网校移动课堂APP 直播、听课。职达未来!

安卓版

下载

iPhone版

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