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心理咨询师 > 心理咨询师备考资料 > 三级心理咨询师社会心理学命题点11

三级心理咨询师社会心理学命题点11

更新时间:2012-12-25 16:46:13 来源:|0 浏览0收藏0

心理咨询师报名、考试、查分时间 免费短信提醒

地区

获取验证 立即预约

请填写图片验证码后获取短信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免费获取短信验证码

摘要 三级心理咨询师社会心理学命题点11

命题点11  从众、社会促进、社会怠慢、模仿、暗示及社会感染
    1.从众
(l)定义是在群体压力下,个体在认知、判断、信念与行为等方面自愿地与群体中的多数人保持一致的现象。
(2)功能从众具有促进社会形成共同规范、共同价值观的功能。
从个体来看从众具有让个体适应社会的功能。
(3)类型
一是真从众。
二是权宜从众。
三是反从众。
(4)行为的原因
一是寻求行为参照。
二是对偏离的恐惧。
三是群体凝聚力。
(5)影响从众的因素
一是群体因素。
二是个体人格因素。
三是情境的明确性。
四是其他因素。
    2.社会促进
社会促进也称社会助长,指个体完成某种任务时,由于他人在场而提高了绩效的现象。
与社会促进相反,有时候他人在场,反而会使个体的工作绩效降低,这种现象称为社会干扰,也称社会抑制。
    3.社会懈怠
社会懈怠也称社会逍遥,指群体一起完成一项任务时,个人所付出的努力比单独完成时偏少的现象。
    4.模仿 
(1)定义:是在没有外在压力的条件下,个体受他人的影响仿照他人,使自己与他人相同或相似的现象。
(2)意义
一是模仿是学习的基础。 
二是适应作用。
三是促进群体形成。 
(3)塔尔德的“模仿律”
一是下降律。
二是几何级数率。
三是先内后外律。 
    5.暗示
(1)定义
暗示指在非对抗的条件下,通过语言、表情、姿势及动作等对他人的心理与行为发生影响,使其接受暗示者的意见和观点,或者按所暗示的方式去活动。
(2)分类
按信息来源,暗示可以分为他人暗示和自我暗示。
按暗示者的目的,暗示可以分为有意暗示和无意暗示。
按暗示双方的接触方式,暗示可以分为直接暗示和间接暗示。  按暗示效果,暗示可以分为暗示和反暗示。
(3)影响暗示效果的因素
一是暗示者的权力、威望、社会地位及人格魅力对暗示效果有明显的影响。
二是被暗示者如果独立性差,缺乏自信心,知识水平低,那么暗示效果就明显;被暗示者的年龄、性别与暗示的效果也有关系,年龄越小,越容易接受暗示,一般女性比男性易受暗示。  
三是被暗示者所处情境是暗示发生作用的客观环境。个体处于困难情境且缺乏社会支持时,往往容易受暗示。
    6.社会感染 
(l)定义  是一种较大范围内的信息与情绪的传递过程,即通过语言、表情、动作及其他方式引起众人相同的情绪和行为。 
(2)特点
双向性、爆发性和接受的迅速性。 
(3)分类
一是个体间的感染。 
二是大众传媒的感染。 
三是大型开放群体的感染。

 

  2013年心理咨询师保过班套餐>>>      2013年心理咨询师一对一双证保过套餐>>>   

  2013年心理咨询师课程免费试听>>>    2013年心理咨询师课程报名>>> 

心理咨询师备考资料全部免费下载

  • 考试大纲
  • 备考计划   
  • 真题答案与解析
  • 易错练习
  • 精讲知识点
  • 考前冲刺提分   
点击领取资料

分享到: 编辑:环球网校

资料下载 精选课程 老师直播 真题练习

心理咨询师资格查询

心理咨询师历年真题下载 更多

心理咨询师每日一练 打卡日历

0
累计打卡
0
打卡人数
去打卡

预计用时3分钟

环球网校移动课堂APP 直播、听课。职达未来!

安卓版

下载

iPhone版

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