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师资格 > 教师资格历年试题 > 2010年山东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学真题答案

2010年山东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学真题答案

更新时间:2013-01-25 18:50:22 来源:|0 浏览0收藏0

教师资格报名、考试、查分时间 免费短信提醒

地区

获取验证 立即预约

请填写图片验证码后获取短信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免费获取短信验证码

摘要 【环球网校】教师资格考试频道2010年山东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学真题答案

  >>>2013年教师资格通用版保过班辅导震撼上线!八折优惠!    2013各省教师资格考试信息

  一、不定项选择题

  1.AC

  【解析】本题考查遗传决定论这个知识点,遗传是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遗传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是英国的高尔登和美国的霍尔。

  2.ACE

  【解析】本题出自党的十六大报告,它指出教育在现代化过程中具有基础性的地位,具有先导性和全局性的作用。

  3 .ABCDE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人的身心发展规律这个知识点,人的身心发展具有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互补性及个别差异性的规律。

  4. ABC

  【解析】这是考查参观法的划分,参观法一般包括:准备性参观、总结性参观、并行性参观。

  5.B

  【解析】孔子在教学过程中提出了“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学思想。

  6.C

  【解析】苏格拉底的“产婆术”强调在教育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启发式教学,他的这一教学思想符合启发性教学原则。

  7.BCDE

  【解析】德育过程包括四个要素即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德育方法。

  8 A

  【解析】本题考查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课时分配问题,它一般占课时的6%一8%。

  9.BCD

  【解析】班会是以班级为单位的全班性会务活动,它具有集体性、针对性和自主性的特点。

  10.BDE

  【解析】孔子将学习的过程简单地概括为“学”、“思”、“行”的统一过程,这是最早关于教学过程的思想。

  11. ABD

  【解析】教育目的是教学的依据,它具有导向、激励和评价的作用。

  12. ACDE

  【解析】赫尔巴特第一个试图按照心理活动的规律来分析教学过程,提出了“明了、联想、系统、方法”的教学过程四阶段说。

  13.BCD

  【解析】课程反映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要求,并受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制约,社会、知识、儿童是制约学校课程的三大因素。

  14.ABCDE

  【解析】教师的一般角色是教师在任何时代都担任的角色,主要有:传道者,授业、解惑者,榜样,管理者,父母与朋友。

  15.BCDE

  【解析】班级管理一般包括:了解学生、制定计划、组织实施、评价总结这几个阶段。

  16.ABCDE

  【解析】美国教育家杜威在“做中学”的过程中提出了教学过程的困难、问题、假设、验证、结论等几个阶段。

  17.ABCD

  【解析】小学德育具有自己鲜明的特点,具体表现在:基础性、生活性、开放性、活动陛。

  18 ACD

  【解析】新课程标准是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来阐述的(可以参照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19.ABCD

  【解析】本题考查课外活动的特点这个知识点,课外活动的特点主要体现在组织上的自愿、内容上的广泛、形式上的多样和活动上的自主性。

  20.ABC

  【解析】制定计划是课外活动的起始环节,制定计划必须遵循计划具有可行性、计划具有协调性、计划具有明确性的基本要求。

  21.ABCDE

  【解析】个案研究中常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有跟踪法、追因法、临床法、产品分析法和教育会诊法。

  22.DE

  【解析】确立教育目的的科学依据应是社会发展要求和个体发展需求的辩证统一。

  23.AE

  【解析】教育教学活动的最基本的要素是教师和学生。教育教学活动主要是在教师和学生间展开的。

  24.ABC

  【解析】本题考查古代欧洲的学校教育这一知识点,西欧中世纪的教育主要控制在教会手中,因此,学校教育也主要是以僧院学校、大主教学校和教区学校等教会学校为主。

  25.B

  【解析】本题考查小学的发展历程,1878年,张焕纶在上海正蒙书院内附设的小班,是近代小学的开端;1897年,盛宣怀创办的南洋公学,分为四院,其中的外院即为小学,是我国最早的公立小学堂。

  26.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细节知识点,这句话是在介绍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这一知识点时,引用的日本学者松泽光雄关于学力和生活关系的论断。

  27.ABCDE

  【解析】儒家思孟学派在《礼记?中庸》中提出了“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学习过程理论。

  28.AB

  【解析】德育的实施途径多种多样,思想品德课和其他学科教学是其实施的基本途径。

  29.E

  【解析】赫尔巴特在教学过程中强调系统知识的传授、课堂教学的作用和教师的中心地位,是教师中心论的代表人物。

  30.ABCDE

  【解析】上好一堂课必须注意目标明确、内容正确、方法得当、组织有效、体验积极。

  二、填空题

  1.保罗?朗格郎

  2.培根

  3.“癸卯学制”

  4.“成熟势力说”

  5.朱熹

  6.创新精神实践能力

  7.私学的发展

  8.班级授课制

  9..班主任评定

  10.直线式

  11.以境陶情

  12.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13.社会实践

  14.文艺复兴

  15.组织与实施

  三、判断说明题

  1.答:错误。

  (1)这是对素质教育的形式化理解。素质教育是我国全面发展教育在新形势下的体现,因而它一方面体现了新形势对教育的要求,另一方面也符合教育的本质要求。

  (2)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培养人的基本途径是教学,学生的基本任务是在接受人类文化精华的过程中获得发展,这就决定了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是教学,主阵地是课堂。

  2.答:错误。

  (1)在新课程条件下,教材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与纸质印刷时代的要求相适应,教材(主要是教科书)一直是我国的主要课程资源,以至于人们常常误认为教材是唯一的课程资源。

  (2)实际上,课程资源非常广泛,既包括校内的课程资源,也包括校外的课程资源;既包括素材性课程资源,也包括条件性课程资源。

  3.答:正确。

  德育的途径是指德育的实施渠道或形式。德育途径多种多样,如思想品德课与其他学科教学、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劳动和社会实践、共青团和少先队活动、班主任工作、校园环境建设等,其中思想品德课与其他学科教学是基本途径。

  4.答:正确。

  教育包括教学,教学是学校进行教育的一个基本途径,除教学外,学校还通过课外活动、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等途径对学生进行教育。

  5.答:错误。

  (1)这是对素质教育“使学生生动、主动和愉快发展”的误解。学生真正的愉快来自于通过刻苦的努力而带来成功之后的快乐,学生真正的负担是不情愿的学习任务。

  (2)素质教育也要求学生刻苦学习,因为只有刻苦学习,才能真正体会到努力与成功的关系,才能形成日后所需要的克服困难的勇气、信心和毅力。

  四、简答题

  1.答: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它是教育对知识经济向人才培养提出挑战的回应,它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表现在:(2分)

  (1)创新能力不仅是一种智力特征,更是一种人格特征,是一种精神状态。(1分)

  (2)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是素质教育区别于应试教育的根本所在。能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本质区别。(1分)

  (3)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是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根本区别之所在。(1分)

  2.答:童年期儿童学习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低年级儿童难以深刻理解学习的意义;(1分)

  (2)儿童的学习动机是希望得到老师的称赞、父母的夸奖;(2分)

  (3)学习兴趣和习惯的变化;(1分)

  (4)儿童对学习结果的重视随年龄而增强。(1分)

  3.答:课外活动的基本要求是:

  (1)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和计划性;(2分)

  (2)活动要丰富多彩,富有吸引力;(1分)

  (3)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和创造精神。(2分)

  4.答: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原因是:

  (1)学校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人的活动;(2分)

  (2)学校是通过专门训练的教师来进行的;(1分)

  (3)学校能有效地控制和协调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2分)

  五、论述题

  1.答:教学过程包括以下规律:

  (1)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结合(1分)

  ①学生认识的主要任务是学习间接经验。(1分)

  ②学生学习间接经验要以直接经验为基础。(1分)

  (2)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结合(1分)

  ①对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的关系问题,有许多争论,其中最典型的是形式教育论和实质教育论之争。(1分)

  形式教育论的代表人物是英国教育家洛克和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形式教育论认为:教学的主要任务在于通过开设希腊文、拉丁文、逻辑、文法和数学等学科发展学生的智力,至于学科内容的实用意义则是无关紧要的。(1分)实质教育论的代表人物是德国的赫尔巴特和英国的斯宾塞,他们认为教育的主要任务在于传授给学生对生活有用的知识,至于学生的智力则无须进行特别的培养和训练。进入20世纪以来,两种争论趋于缓和,两种观点逐渐走向融合。(1分)

  ②实际上,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二者统一于同一教学活动中。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智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1分)

  (3)掌握知识与形成思想品德相结合(1分)

  ①最早明确阐述二者之间辩证关系的教育家是赫尔巴特。他提出了“教学的教育性”观点,认为世界上不存在“无教学的教育”,也不存在“无教育的教学”。(1分)

  ②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以掌握知识为基础,学生思想品德的提高又推动他们积极地学习知识。(1分)

  (4)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作用相结合(1分)

  教与学是辩证统一的,主要表现在:(1分)教师在教学中具有主导作用。表现在:第一,教师主导着学生学习的方向、内容、进程、结果和质量,起引导、规范、评价和纠正的作用;第二,教师影响着学生学习方式以及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的发挥;第三,教师影响着学生的个性以及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1分)学生具有主动作用。具体表现在:第一,受学生本人兴趣、需要、情感、意志和价值观的影响,学生对外部信息的选择具有能动性、自觉性;第二,受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思维方式、能力水平等制约,学生对外部信息进行内部加工具有独立性、创造性。(1分)

  2.答:建设班集体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确立明确的奋斗目标:分为近期目标、中期目标和远期目标。(3分)

  ①要将近期目标、中期目标和远期目标结合起来;

  ②要把“明天的快乐”和思想道德教育联系起来;

  ③要注意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与学生共同商量来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

  ④奋斗目标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班级实际情况。

  (2)培养积极分子,形成班集体核心:①要善于发现和培养积极分子;②应把对积极分子的使用与培养结合起来。(2分)

  (3)形成良好班风:①确立班风目标;②培养正确舆论;③强化行为训练;④加强榜样示范;⑤教师还要以身作则。(2分)

  (4)健全班级规章制度:①认真讨论,科学合理;②严肃慎重,相对稳定;③反复学习,坚决执行;④教育为主,不断完善。(2分)

  (5)加强班级常规管理:①健全班级规章制度;②建立组织体系;③坚持一贯。(2分)

  (6)加强非正式群体教育:①班主任要了解非正式组织的特点;②认识到非正式组织的作用;③加强教育和引导。(2分)

  (7)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2分)

  中学教师资格考试笔试科目介绍《综合素质》

  中学教师资格考试笔试科目介绍《教育知识与能力》

  全国各省教师资格考试科目 | 全国各省市教师资格证考试报名入口

  更多相关信息:教师资格频道  教师资格论坛

教师资格备考资料全部免费下载

  • 考试大纲
  • 备考计划   
  • 真题答案与解析
  • 易错练习
  • 精讲知识点
  • 考前冲刺提分   
点击领取资料

分享到: 编辑:环球网校

资料下载 精选课程 老师直播 真题练习

教师资格资格查询

教师资格历年真题下载 更多

教师资格每日一练 打卡日历

0
累计打卡
0
打卡人数
去打卡

预计用时3分钟

环球网校移动课堂APP 直播、听课。职达未来!

安卓版

下载

iPhone版

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