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师资格 > 教师资格历年试题 > 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章节真题及知识点7.7

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章节真题及知识点7.7

更新时间:2015-07-21 09:41:37 来源:环球网校 浏览247收藏98

教师资格报名、考试、查分时间 免费短信提醒

地区

获取验证 立即预约

请填写图片验证码后获取短信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免费获取短信验证码

摘要   点击查看: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章节真题及知识点  【真题回顾】  刘老师与学生一起讨论网络语言的危害,形成了拒绝网络语言的认识,共同提出相应的具体要求并被全班同学所认可,这种品德培

  点击查看: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章节真题及知识点

  【真题回顾】

  刘老师与学生一起讨论“网络语言的危害”,形成了“拒绝网络语言”的认识,共同提出相应的具体要求并被全班同学所认可,这种品德培养方法是【】。(2014上半年全国统考)

  A.有效说服

  B.树立榜样

  C.群体约定

  D.价值辨析

  答案:C。利用群体约定是指经集体成员共同探讨决定的规则、协定,对七成员有一定的约束力,是成员承担执行的责任。刘老师与学生讨论了网络的危害并提出了相应的要求被全班同学认可属于群体约定。

  【相关知识点】

  促进中学生形成良好品德的方法

  一、有效的说服

  教师经常应用言语来说服学生改变态度,在说服的过程中,教师要向学生提供某些证据或信息,以支持或改变学生的态度。

  教师的说服不仅要以理服人,还要以情动人。

  教师进行说服时,还应考虑学生原有的态度。

  二、树立良好的榜样

  三、利用群体约定

  经集体成员共同讨论决定的规则、协定,对其成员有一定的约束力,使成员承担执行的责任。一旦某成员出现越轨或违反约定的行为,则会受到其他成员的有形或无形的压力,迫使其改变态度。教师则可以利用集体讨论后作出集体约定的方法,来改变学生的态度。

  四、给予恰当的奖励与惩罚

  奖励有物质的(如奖品),也有精神的(如言语鼓励);有内部的(如自豪、满足感),也有外部的。

  给予奖励时,首先要选择、确定可以得到奖励的道德行为。其次,应选择、给予恰当的奖励物。再次,应强调内部奖励。

  从抑制不良行为的角度来看,惩罚也是有助于良好的态度与品德形成的。当不良行为出现时,可以用两种惩罚方式,一是给予某种厌恶刺激。二是取消个体喜爱的刺激或剥夺某种特权等。应严格避免体罚或变相体罚,否则将损害学生的自尊,或导致更严重的不良行为,如攻击性行为。惩罚不是最终目的。给予惩罚时,教师应让学生认识到惩罚与错误行为的关系,使学生心悦诚服,同时还要给学生指明改正的方向,或提供正确的、可替代的行为。

  五、价值辨析

  价值辨析是指引导个体利用理性思维和情绪体验来检查自己的行为模式,努力去发现自身的价值观并指导自己的道德行动。在价值观辨析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利用理性思维和情绪体验来检查自己的行为模式,鼓励他们努力去发现自身的价值,并根据自己的价值选择来行事。

  【15年考题预测】

  【辨析题】价值辨析是指引导个体利用理性思维和情绪体验来检查自己的行为模式,努力去发现自身的价值观并指导自己的道德行动。

  答案:正确。

  编辑推荐:

  教师资格全国统考VIP保过课程全面热招中

  2015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成绩合格证明领取通知

  2015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报名时间 | 报考须知 | 考试流程

  2015年中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复习要点汇总

  2015教师资格《小学综合素质》写作训练 | 幼儿散文练笔

  环球网校友情提示:如果您在此过程中遇到任何疑问,请登录环球网校教师资格频道论坛,我们随时与广大考生朋友们一起交流!

教师资格备考资料全部免费下载

  • 考试大纲
  • 备考计划   
  • 真题答案与解析
  • 易错练习
  • 精讲知识点
  • 考前冲刺提分   
点击领取资料

分享到: 编辑:环球网校

资料下载 精选课程 老师直播 真题练习

教师资格资格查询

教师资格历年真题下载 更多

教师资格每日一练 打卡日历

0
累计打卡
0
打卡人数
去打卡

预计用时3分钟

环球网校移动课堂APP 直播、听课。职达未来!

安卓版

下载

iPhone版

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