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网校新闻

媒体关注

“二战”高项,终于等到你
发布时间:2024年01月04日 16:05:42 来源:环球网校

此刻,敲打键盘依然在跳舞!激动的心,颤抖的手!“高项”终于过啦!经历了2023年上半年的教材改革,下半年的机考改革,以及史无前例的分四个批次考试,为自己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迎来40岁最美的礼物!

得知分数的这一刻,满满的分享欲,整个2023年都奉献给了高项,也得到了令人满意的回报。正如石惠珠老师说的,“软考”已经进入到了一个全新的时代,当前的每一次考试都是未来几年最简单的一次。仅以此篇献给每一位同样心怀梦想、认真备考的小伙伴,同愿你们早了解、早准备、早通过、早获益。

终于等到你,还好我没放弃

所谓好事多磨,职称打怪升级之路总不会一帆风顺,也不是一开始就“遇到”高项,跌跌撞撞终于等到它,还好我没放弃。

因为中级职称是通过中级经济师考试获得的,在聘任满5年后一直在死磕高级经济师。高经2020年第一次设置笔试,我在中级聘任满5年的2021年第一次报名参加考试。即使帅气如张湧老师,也依然带不动我,此处应该有抱歉。高经就一门课,各知识点自成一体,而且我多少还有点基础,为啥“二战”都过不去呢。我总结了一下,原因有三:

一是基本知识不扎实。我在基层街道工作,2021年、2022年口罩原因,又逢春季疫情爆发期,奔走于社区、忙于流调,各种封控、核酸、演练,筋疲力尽,没有跟着平台的进度进行规律复习,没有消化课程内容,往往是考前一个月左右冲刺新教材,没有牢固掌握知识点的前提下过分迷信押题,冲刺了个寂寞。

二是学习技巧未掌握。高经笔试头两年还在探索期,考试教材于考前一个月左右发布,一般都会在上年基础上进行改革,特别是2022年,几乎涉及40%的内容有所改动,对我这种非学霸考生来说没有认真总结摸索学习技巧,一听说教改就乱了阵脚。

三是考试内驱力不足,也是最重要的一点。高经评聘,不但需要笔试合格,还要发表论文,上报各项业绩进行评审、答辩。对于我这个年龄的基层工作者来说,最缺的就是业绩,参与过众多项目,但是主导负责的项目寥寥无几且缺乏亮点,各类上得了台面的省市级“先进”论资排辈还轮不到我。加上笔试成绩只保留三年,有效期内未通过评审,还要继续死磕,严重缺乏考试的内驱力。

基层有条不成文的规定,高级评审针对退休前的参评人员会酌情放宽要求,在得知二战笔试“51分”再次被KO后,一度我也想躺平等退休前再战。有道是“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恰在此时,我接到了环球网校销售人员的电话,力推高项考试,一本书三门课、一年两次报考、4次重学、40学时、45分通过、证书全国通用、成绩终身保留,堪称雪中送炭。加上我老公单位好几个同事参加软考高项都压线通过、一步到位获得副高职称,我才考虑是不是换个赛道,毕竟,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当机立断不含糊,二话不说就付款,开始入坑苦逼备考。“双非”学员、文科专业,备考的过程实属煎熬。

Round 1:2023年上半年“一战”

2月初开始备考,在石老师的带领下,兴致勃勃地赶进度认真听课、啃讲义。坚持了2个月左右,前脚刚听完一遍模块班,稀里糊涂总算领教到“高项的魅力”。后脚某医院重大安全事故,省市区紧接着拉开大排查大整治序幕,白天各种检查整改、报表总结,晚上手机待命不停歇,确认各级部门检查行程、会务安排,每晚直直地躺在床上,感叹又是脚不沾地的一天。应了石老师那句至理名言“白天求生存、晚上求发展”——向每一位白天努力工作、晚上提升自我的职场人致敬。

你以为这就算了?那不能!毕竟是高级职称,不出点幺蛾子都对不起高级的逼格。考前一个月,考试中心一纸公文,教材改革,第4版闪亮登场。考前一个月,同志们,把机构和学员们都整不会了,只有经历过的战友才懂的痛彻心扉,抱团 !那段时间,直播课说的最多的就是“我们的团队又进入了震荡期”。在一片哗然声中,又一纸公文——退一步,上半年第3版、第4版教材兼顾使用。其中模块一技术部分改动最大,老实说直到考试,我也没整明白新教材的技术部分,更别说考试案例还出了技术。

复习?只能利用碎片时间背背讲义、做做题,基本上抱着“感受高项魅力”的想法,去考场免费一日游。考试那天,顶着新冠“二阳”杨康的身体,戴着口罩,硬生生干完全场。果然,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高项真正教会了我,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愣是一门没过,论文更是破天荒连30分都不到。

虽然战败而归,但在考前半个月,我却突然有一种打通任督二脉的感觉,理解了项目管理是一套知识体系,不但要牢牢掌握每个过程的定义作用、输入输出、工具技术,还要融会贯通把47个过程串在一起,形成一套完整的管理过程。通过理解,输入输出都是可以推导出来的,比如:事业环境因素、组织过程资产是每一个过程的输入;规划XX管理一般都输入项目章程、项目管理计划,输出XX管理计划;监控过程组都一般输出工作绩效信息、变更请求,除了唯一输出和几个特殊的管理过程,不需要死记硬背。很多工具技术都是通用的,比如会议、专家判断等,收集需求、管理质量等过程的工具技术还可以通过对比分析牢牢掌握。

学习就是一个迭代升级的过程,就像人工智能一样深度学习——开窍了,多么痛的领悟!从今开始奋斗,至考方休,我将不抱怨、不彷徨、不迷茫,我会直面晨光,争分夺秒!

Round 2 2023年下半年“二战”

考虑到“一战”整体布局4个月,备战时间太长,中途容易懈怠,二战我从8月中旬开始复习,计划2个半月时间决战高项。有了“一战”打底,我通过一个月的时间快速学完了模块班,迅速跟上案例和论文专项课程进度,扎扎实实啃讲义、不放过每一个重要的知识点,往往是第一遍吸收50%、第二遍忘记10%又新掌握20%,以此类推、不厌其烦。同时结合快题库、历年真题和计算专项,每天2道计算、20道单选,通过讲义吸收、做题检测,运用核对单梳理知识点查漏补缺。

备考就像一场马拉松,不是你在跑,而是你在坚持!起跑线上,考生们个个信心满满、跃跃欲试,但在长达数个月的备考过程中,我们难以回避情绪波动、考情变化等困扰——距离考试不到两个月,考试中心突然发布公告,宣布下半年考试改为机考。对于大多数考生来说除了不适应大致也算利好,但正所谓“利好出尽就是利空”,紧接着考前一个月又放大招了,我们被史无前例地宣布分四批次进行考试。这不但意味着部分地区考生要提前一周考试,而且出5套卷子也就意味着压根不存在“押题”,考试的知识点几乎覆盖全书。特别是论文科目,从原先的侥幸押几个管理领域扩大到考纲规定的都要会写。

那段时间,最期待的就是石老师每节课前后10分钟的“信息大爆炸”,总期待路子野一点,比如哪些不用看了,肯定不会考;哪个知识点必考,给我背熟了——可是并没有。然而,也是她时不时分享自己的学习经验,以及打鸡血似的“哪凉快哪待着去”,在听完课的一瞬间重拾信心,就像里约奥运会刘国梁怒吼张继科“醒醒啊,这是奥运会”,充电2小时,续航一整天。

与此同时,尽管微信学习群里到处充斥着焦虑的情绪,但一起重学的小伙伴彼此鼓励、报团取暖,格外温暖。特别是在得知第二批次论文居然考了被狠狠打脸的“绩效域”,我们团队经历了最后一波激烈的“震荡”,在一声声呐喊、一个个拥抱中获得疗愈,咬咬牙回归到“规范”和“发挥”阶段。即使考试当天,小伙伴们依然不忘在群里相互提醒考试要点、打气助威,虚拟团队气质被拿捏的稳稳的。我们素不相识,却又紧紧相连!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感谢自己的坚持,感谢老师的指导,感谢团队的支持,终于等到你,最后批次论文考到早有准备的“资源管理”,尽管第二个子题目回答并不尽如人意,但论文背景和管理过程的充分准备依然让我拿到了满意的49分,顺利通关。我敢说,但凡搁前三批次,无论干系人管理还是合同管理,我都直接拉胯——考试需要运气,但越努力就越幸运!

——致所有仍在路上坚持的考证人,在午休时、 在晚饭后、 在繁星璀璨的夜央时分、 在清晨醒来的恍惚里,以及阳光和煦的春秋分,不负时光,不负韶华!2024年的你,一定会感谢现在努力奋斗的自己,收获证书、收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