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业药师 课程咨询 优惠套餐 课程试听
当前位置: 环球网校医考网 > 执业药师考试 > 执业药师报考指南 > 执业药师须知|安全用药科普知识读本

执业药师考试动态 短信预约提醒

地区

短信验证 获取验证 立即预约
预约成功后,考试动态信息会通过短信形式对您进行提醒,助您及时掌握最新考试动态

执业药师须知|安全用药科普知识读本

发布时间:2018-09-25 10:13:48 来源:环球网校医考网 点击量:

【摘要】生病就要吃药,日常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会或多或少服用一些药物,那么大家是否了解安全用药的知识呢?大家了解自己购买药物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吗?环球网校医考网为大家带俩一些安全用药的知识。

安全用药科普知识读本

1、什么是药品?

药品是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有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用法和用量的物质。我们平时常说的中药、西药(包括化学药品和生物制品)都是药品。

俗话说:“对症下药”。意思是服用药品必须有明确的预防或治疗目的,治什么病用什么药。在没有明确诊断的情况下,最好不要自行用药。

2、药品为什么要分为处方药和非处方药?

为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根据药品的用途、安全性、剂型、规格、给药途径的不同,药品分为处方药和非处方药。 处方药是必须医生开处方,患者必须凭医生处方购买的药品。

非处方药是不需要凭医生处方,消费者就可以在药店购买和使用的药品,简称OTC。

非处方药根据安全性的不同,又划分为甲类非处方药和乙类非处方药。甲类非处方药须在药店由执业药师指导下购买和使用;而乙类非处方药,除可在药店出售外,还可在获得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的超市、宾馆、百货商店等地点销售。

3、药品与保健食品有什么区别?

保健食品与药品最根本的区别就在于:保健食品没有确切的治疗作,不能用作治疗疾病,只具有保健功能。现在,有些保健

食品利用非法广告进行夸大宣传,号称能“包治百病”,我们一定不要受虚假失实广告的欺骗,有病要及时到医院就诊,以免耽误正常治疗而加重病情。要区别保健食品和药品最简单的办法是,当你买药时,一定要先在药品的包装盒上找到“批准文号”,药品的批准文号开头为“国药准字”,保健品的批准文号开头为“国食健字”或“x卫食健字(其中的x代表某个地区简称)”。

4、到药店购买药品时应注意什么?

到药店买药要注意以下几点:

(1)一定要到合法的药店买药。合法的药店是经过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的,药店内都悬挂着《药品经营许可证》和《营业执照》。

(2)如果知道买哪种药,可直接说出药品名称,如果不知道应该买哪种药,请向店内的执业药师说明自己买药的目的:是自己用,还是给孩子或老人买药,治疗什么病。

(3)购买处方药时必须凭医生处方才可购买和使用,没有医生处方,药店为了您的用药安全不会随意卖给您处方药。

(4)购买非处方药时,应对患者的病情有明确的了解,如曾用过什么药品,用药的效果如何,有无过敏史。

(5)在决定购买某种药品之前,应仔细阅读药品使用说明书,看是否对症,如果对说明书内容不明白,可以向店内的执业药师咨询,以免买错药、用错药。

(6)买药时,一定要仔细查看药品包装上的生产日期、有效期等内容,不要买过期药品。

(7)买药后一定不要忘记把购药的凭证保管好,如购药小票

或发票,万一药品质量有问题,购药凭证是投诉、索赔、维护自己权益的重要凭据。

(2)在使用前,应仔细阅读产品的说明书,特别是使用的方法、注意事项和禁忌内容等。

(3)在使用过程中,如出现身体不适或病情加重等问题,应立即停止使用、及时就医,并与厂家取得联系进行反映。对于怀疑产品质量存在问题的,应当地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反映或进行投诉举报。

5、在购买医疗器械产品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1)应确认产品是否标示医疗器械注册证书编号,如有疑问时,可以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上进行查询(网站地址:http://www.sfda.gov.cn/页面中的“数据查询”栏目)。

(2)应确认该产品注册证书没有失效。医疗器械注册证书的有效期为4年。消费者在核对证书时,除了确认其真伪之外,还应确认该证书是否在有效期内。

(3)对于隐形眼镜护理液等产品,产品本身是有有效期要求的。在购买时,消费者应注意核对产品是否过期。

(4)购买时要特别注意确认产品的适用范围,尤其是一些治疗仪类的产品。医疗器械产品的适用范围是产品上市前审批的重要内容。但在经销过程中,有些销售商擅自夸大适用范围。

对于常见的一些慢性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目前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尚未批准过能够治愈这类疾病的医疗器械产品。如在销售过程中,商家声称能够“根治”或“治愈”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或者声称能够替代药物治疗,那么消费者应警惕,以免上当受骗。

(5)尽量不要通过网上购物的方式购买医疗器械产品。

(6)不要购买无生产企业名称、无生产地址、无联系方式的“三无”产品。

6、在使用医疗器械产品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1)医疗器械不同于保健用品,它是指那些具有明确医疗用途的产品,因此在使用上也具有一定风险。尤其是那些治疗类的产品

更是有严格的适应症。因此,在使用前应先咨询医生,或在医生的

指导下进行使用。如充气式颈椎治疗器、中频理疗仪等。

(2)在使用前,应仔细阅读产品的说明书,特别是使用的方法、注意事项和禁忌内容等。

(3)在使用过程中,如出现身体不适或病情加重等问题,应立即停止使用、及时就医,并与厂家取得联系进行反映。对于怀疑产品质量存在问题的,应当地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反映或进行投诉举报。

7、什么耐药性?

耐药性又称抗药性,一般是指病原体对药物反应降低的一种状态。是由于长期使用抗菌药物,或应用剂量不足时,病原体通过产生使药物失活的酶、改变膜通透性阻滞药物进入、改变靶结构或改变原有代谢过程而产生的耐药性,严重者可使多种抗菌药物失效。

8、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原则是什么?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原则通常为:应有效地控制感染,争取最佳疗效;预防和减少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注意合适的剂量和疗程,避免产生耐药菌株;密切注意药物对人体内正常菌群的影响;根据微生物的药敏试验,调整经验用药,选择有针对性的药物,确定给药途径,防止浪费。

9、滥用抗菌药物有什么危害?

滥用抗菌药物可以引起一个地区某些细菌耐药现象的发生,如果许多细菌对多种抗菌药物都产生耐药,这种局面更为可怕,即这些细菌感染将变得所向无敌,人类对它们束手无策。如当前耐多种药物的结核菌,就成了世界上结核病防治的难题。

10、家庭抗菌药物的使用误区有哪些?

不少家庭都备有小药箱,但在使用抗菌药物方面存在许多误区,常见的有以下几类:药越贵越好,实际上药品并不是“便宜没好货,好货不便宜”的普通商品,只要用之得当,几分钱的药物也可达到药到病除的疗效。随意滥用药物目前比较多见,如很多人用抗菌药物治疗感冒,虽然抗菌药物能抵抗细菌和某些微生物,但却不能抵抗病毒,而感冒大多属病毒感染,随意使用只会增加副作用、使细菌产生耐药性。另外许多患者,病情较重时尚能按量服药,一旦病情缓解,服药便随心所欲。要知道抗菌药物的药效依赖于有效的血药浓度,如不能彻底杀灭细菌,反而使细菌产生了耐药性。对于确属细菌感染的疾病,要根据引起疾病的不同菌种选择相应的药物。一些人认为只要是抗菌药物就能消炎,甚至为使疾病早日痊愈同时使用几种抗菌药物,殊不知每种抗菌药物的抗菌谱不同,用药不当,轻则达不到理想疗效或使药效降低,重则增加药物毒副作用,危及健康。

11、怎样识别药品的有效期限?

药品标签中的有效期按照年、月、日的顺序标注,年份用四位数字表示,月、日用两位数表示。其具体标注格式为“有效期至XXXX年XX月”或者“有效期至XXXX年XX月XX日”,也可以用数字和其他符号表示为“有效期至XXXX.XX.”或者“有效

期至XXXX/XX/XX ”等。例如:某药品生产日期为2011年3月15日,标签上有效期有多种标法,如果标注“有效期至2013年2月”,则药品可以使用到2013年2月底,到2013年3月就过期了。如果标注为“有效期至2013年3月14日”,则药品可以使用到2013年3月14日,到2013年3月15日就过期了。购买药品时一定要看清包装上标注的有效期,过期药品千万不能服用!

12、如何区分药品的通用名、商品名?

通用名:是由世界卫生组织编定的在全球范围通用和在药品标准中列入的名称,如阿司匹林、头孢曲松钠、复方伪麻片。任何药品包装、标签说明书上都应标识通用名,一般来说,通用名应该最为醒目,选购药品时,消费者一定要弄清药品的通用名。

商品名:药品生产企业为了市场竞争和知识产权保护的需要,往往给自己生产的药品注册商品名,以示区别,如“巴米尔”为阿司匹林的商品名;“严迪”是罗红霉素分散片的商品名。一种药品由于生产企业、注册商标和剂型规格的不同,可能有多种商品名。

13、通用名相同,商品名不同的药品可以互相替代吗?

通用名相同的药品,说明药品的成分就是完全一样的。如果商品名不同,通用名一样,那么药品的含量可能不一样,用法也可能不一样。所以,通用名相同的药品不一定能够互相替代,还要看说明书中的用法用量是否相同,以免用药过量。通用名相同的药品,如果剂型、规格完全相同,一般来说是可以替代的。必要时请向药店的执业药师咨询。

14、购买了假劣药品或可疑药品怎么办?

如果对购买的药品质量有确切怀疑,请尽量保留相关证据,包括购买的药品实物及其包装、购买药品的凭据,如销售票据、小票、发票等。然后,向就近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

对在医疗机构使用药品后造成损害的情况,涉嫌药品质量问题的,应及时向当地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反映;涉嫌医务人员违反有关法律法规规定而非合理用药的,应及时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反映。

15、遇到药品价格问题怎么办?

对药品价格有疑问或发现药店、医院或诊所违反药品价格管理规定,应向当地物价管理部门举报(电话:12358)。

16、发现违法药品广告怎么办?

发现违法药品广告,应立即向当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举报,也可拨打12315举报电话。

17、怎样识别骗人的违法药品广告?

大家看到含有下面词语的药品广告,千万不要相信:疗效最佳、药到病除、根治、安全预防、安全无副作用;含有“最新技术”、“最高科学”、“最先进制法”、“药之王”、“国家级新药”,“治愈率达到90%以上”,“有效率达到100%”等类似的宣传,声称“无效退款”、“保险公司保险”等内容的,这些都是夸大、失实宣传,是欺骗消费者的违法药品广告。

凡是利用专家、医生、患者、儿童的名义和形象进行宣传的,也是违法广告,这样的广告无论说得多么诱人动听,大家都不要轻易相信。

另外,对在公共场所(如公园、影剧院、宾馆、广场等)进行以健康讲座、咨询、免费送药、附赠药品或礼品,以及上门赠送药品等名义进行的药品宣传、推荐等活动,也不要贪图便宜,以免受骗上当。

18、什么是药品不良反应?

药品不良反应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应。药品无论是正常使用或非正常使用(如超量、误服等)都可能产生不良作用;药品不良反应只限于正常使用范围,而排除其他因素(如误用、超量等),这是基于药品管理的要求。

19、发生药品不良反应怎么办?

如发生药品不良反应的症状,作为患者首先要停止服用发生药品不良反应的可疑药品,并向医生咨询。可疑症状如确属药品不良反应,今后应慎重服用该种药品。如果不良反应十分严重,应避免再服用同样的药物。如果不良反应已发生且非常严重,应该去医院就诊治疗,及时使用有助于药物从体内排出,保护有关脏器功能的其他药品。根据《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与监测管理办法》的规定,个人发现药品的可疑不良反应,应向当地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报告。

国家对药品不良反应实行逐级、定期报告制度。严重或罕见的药品不良反应应随时报告。

20、什么是药物的过敏反应?

药品对于人是一种外来的“异物”,人的身体生来就有一种对“外来异物”作出反应的能力,这本来是身体的一种自我保护能力。但是这种反应如果超出了一定的限度,反而会对身体造成伤害。过敏反应是人体对药物一种超出限度的反应,它本质上属于一类免疫反应。药物过敏反应属于药品不良反应。

21、什么是药品的副作用?

药品的副作用,是指在使用治疗剂量的药品时伴随出现的,与治疗疾病目的无关而又必然发生的其他作用。一种药品往往具有多种作用,当人们利用其中某一作用时,其余的作用便称为副作用。药品的治疗作用与副作用都是其本身所固有的药理特性,它们是相对而言的,随着治疗疾病的目的而改变。

药品的副作用涉及面很广,有各种各样的表现,一般症状较轻,属于病人耐受范围之内,都是可以恢复的。在一定意义上讲,用药过程中出现一些副作用是难以避免的。如服用抗过敏药扑尔敏易出现嗜睡、困乏的症状,服用解痉药颠茄片后引起口干等。但如果副作用较猛烈或由于副作用可能导致病人其他疾病或病情加重时,就应考虑停药、暂时停用或改用其他药物,也可以有针对性地服用一些能削弱或抵消副作用的药品。

22、什么是抗菌药物?滥用抗菌药有何危害?

抗菌药物一般是指具有杀菌或抑菌活性的药物,包括各种抗生素、磺胺类、咪唑类、硝基咪唑类、喹诺酮类等化学合成药物。

滥用抗菌药主要的危害有:诱发细菌耐药性,导致病源微生物对药物产生抵抗,并损害人体器官、导致二重感染、浪费医药资源。因此,—定要科学、合理地使用抗菌药!

23、要做到合理用药须注意哪些问题?

医生给病人治疗疾病时如何合理用药是专业性很强的问题,这里不作讨论,那么病人在使用药品时,要做到合理用药须注意哪些问题呢?

(1)没有明确的诊断,病人不要擅自盲目用药。医药知识浩如烟海,就是临床医务人员也须不断学习,才能正确使用药物。因此,患病后一定要请医生诊断明确,切勿因是“小病小痛”而擅自用药,造成病情的延误或不良反应的发生。

(2)严格遵照医嘱用药。药品治疗方案是根据病情及病人的生理特点等诸多因素综合后决定的,切不可随意更改,以确保药品的治疗效果。

(3)不要迷信某些药品。譬如过分地迷信新药、进口药、贵重药、滋补保健药品等等,这些错误的用药心理会导致滥用药物。

(4)用药后要密切注意病情的发展。医生配给药物后,病人要按医嘱用药,并随时注意观察、体验病情的变化,及时反馈出现的各种异常情况,供医生调整治疗方案。对出现的严重不良反应的要及时停药就诊。

24、家庭抗菌药物的使用误区有哪些?

不少家庭都备有小药箱,但在使用抗菌药物方面存在许多误区,常见的有以下几类:药越贵越好,实际上药品并不是“便宜没好货,好货不便宜”的普通商品,只要用之得当,几分钱的药物也可达到药到病除的疗效;随意滥用,如很多人用抗菌药物治感冒,虽然抗菌药物能抗细菌和某些微生物但却不能抗病毒,而感冒大多属病毒感染,随意使用只会增加副作用、使细菌产生耐药性;另外许多人患病后,病情较重时尚能按时按量服药,一旦病情缓解,服药便随心所欲。要知道抗菌药物的药效依赖于有效的血药浓度,如达不到有效的血药浓度,不但不能彻底杀灭细菌,反而会使细菌产生耐药性;对于确属细菌感染的疾病,要根据引起疾病的不同菌种选择相应的药物;一些人认为只要是抗菌药物就能消炎,甚至为使疾病早日痊愈同时使用几种抗菌药物。殊不知每种抗菌药物的抗菌谱不同,用药不当,轻则达不到理想疗效或使药效降低,重则增加药物毒副作用,危及健康。

25、 哪些抗菌药物宜空腹服用?

有的抗菌药物宜空腹服用,因为饭后服用,食物会影响药物吸收或使药物利用率降低。宜空腹服用的抗菌药物有头孢氨苄、头孢羟氨苄、头孢拉定、诺氟沙星、环丙沙星、红霉素、四环素、林可霉素、异烟肼、利福平等。

26、儿童用药有哪些注意事项?

儿童处在生长发育时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及许多脏器发育尚不完善,肝、肾的解毒和排毒功能以及血脑屏障的作用也都不健全。所以,用药一定要在医师的指导下进行,要注意下面“四忌”:

一忌滥用维生素。不要以为孩子吃了维生素有益无害。其实吃多了并不好,如维生素A、维生素D,吃多了会出现厌食、发热、烦躁、哭闹、骨关节痛、多尿、肝肿大及肾脏损害。维生素C用处虽多,但大量服用也会引起腹痛、腹泻等症状,以及出现药物中毒。

二忌滥用抗生素。不要孩子一生病,不管什么原因就使用氯霉素、链霉素。如果长期使用链霉素、新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等抗生素,会对听神经造成影响,引起眩晕、耳鸣,甚至耳聋。使用氯霉素可能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8岁以内的孩子,特别是新生儿,服用四环素、土霉素容易引起牙齿变黄,并使牙釉质发育不良,所以小儿不能用四环素、土霉素。

三忌滥用解热镇痛药。儿童发热的原因,也许是普通感冒、扁桃体发炎,也可能是麻疹、肺炎、脑膜炎等严重疾病。在没有查出病因前,滥用解热上痛药,会掩盖病情,妨碍正确诊断,耽误治疗。特别是幼儿高热时,如果使用解热止痛药不当,还会引起出汗增多、体温突然下降而发生虚脱。

四忌滥用丙种球蛋白。有人把丙种球蛋白当成补药,其实丙种球蛋白主要作用是预防麻疹、甲型肝炎、腮腺炎和脊髓灰质炎,对其他传染病的防治效果不可靠。由于丙种球蛋白是用人血或胎盘血制成,滥用可能出现荨麻疹等副作用,所以不能把它当成补药滥用。

27、哪些药可能影响儿童的健康?

链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等有可能损害儿童的听神经,引起耳聋;多黏菌素、去甲肾上腺素能引起儿童的肾脏损伤:胃复安能引起一些儿童的脑损伤;氯霉素可自乳汁中分泌,对早产儿和新生儿均能引起不良反应,发生“灰婴综合症”;四环素、诺氟沙星(氟哌酸)、左氧氟沙星(利复星)等药物能影响幼儿牙齿、骨骼的发育;感冒通能引起儿童血尿;萘甲唑啉(滴鼻净)能引起儿童中毒等。因此,儿童用药的选择应特别慎重。

28、小儿为什么不能随便服用成人的药?

小儿不能服用成人的药,主要因为:小儿用药剂量与成年人的用药剂量差异很大,有的不是简单地由体重推算出来的,而是根据小儿的生理机能及其对药品的敏感性确定,用量过小可影响疗效,过大可能发生毒性反应,故家长不宜给小儿盲目用药。有的药品只适于成人,如四环素、土霉素、多西环素(强力霉素)等抗菌药,8岁以下的儿童不宜应用,否则可致骨骼、牙齿损害,引起“四环素牙”。

29、老年人用药有哪些注意事项?

(1)先取食疗,而后用药。俗话说:“是药三分毒”,所以,能用食疗的先用食疗,此乃一举双得。例如喝姜片红糖水可治疗风寒感冒。食疗后仍不见效可考虑用理疗、按摩、针灸等方法,最后选择用药物治疗。

(2)先用中药,后用西药。中药多属于天然药物。老年人多患慢性病或有老病根,除非是使用西药确有特效,一般情况下,最好是先服中药进行调理。

(3)先外用,后内服。为减少药物对机体的毒害,能用外用药治疗的疾病,比如皮肤病、牙龈炎、扭伤等等可先用外敷药解毒、消肿,最好不用内服消炎药。

(4)先用内服,后用注射。有些中老年人一有病就想注射针剂,以为用注射剂病好得快,其实不然。药剂通过血液流向全身,最后进入心脏,直接危及血管壁和心脏。因此,能用内服药使疾病缓解的,就不必用注射剂。

(5)先用老药,后用新药。近年来,新药、特药不断涌现,一般来说这些药在某一方面有独特疗效,但由于应用时间较短,其缺点和毒副作用尤其是远期副作用还没被人们认识,经不起时间考验而最终被淘汰的新药屡见不鲜。因此,中老年人患病时最好用己在临床广泛应用的中西成药,确实需要使用新、特药时,也要慎重,特别是对进口药物尤其要慎重。

30、孕妇用药应注意什么?

许多药物都可能影响胎儿的健康,如巴比妥类安眠药,非巴比妥类的地西泮(安定)、甲丙氨酯(安宁)、氯氮革(利眠宁),降压利尿药硫酸镁、甘露醇、呋塞米(速尿),解热镇痛药阿司匹林等。孕妇用药,不仅本人可能受到药品不良反应的危害,不少药物还可能通过胎盘屏障进入胎儿体内,损害胎儿的生长发育。所以,如孕妇病情确需用药,—定要听取医务人员的意见,认真选择,严格遵守规定用法用量。

31、服药时间有哪些特殊要求?

除了常见的饭前和饭后服药的规定外,还有下列几种特殊的服药时间要求:

睡前服。通常是指睡前15-30分钟服用。如催眠药,在药物生效时使患者迅速入睡;又如泻药大黄、酚酞等,服后8-10小时方能见效,故可在睡前服下,第二天早晨生效;再如胆囊造影剂,服后12-14小时才在胆囊出现,也需晚上服药。须注意的是服药后要稍做活动,然后再卧床休息,不宜服药后立即卧床,以免药物滞留在食道,引起食管溃疡。

空腹服。通常指清晨空腹服用。(1)驱虫药:大部分驱虫药要求在空腹或半空腹时服下,增加药与虫体的直接接触,增强疗效。若在饭后服,药物被食物隔住,就难以达到治疗目的。有些药品如氨苄西林、诺氟沙星等宜在饭前或饭后2小时左右半空腹状态下服用,疗效较好,因食物会影响其生物利用度。(2)降压药:人体的血压有“两峰一谷”,在晨、午各出现一次高峰或血压曲线形态呈长柄勺形状。因此,为有效控制血压,一日仅服一次的长效降压药如氨氯地平、依那普利、索他洛尔、复方利血平、氨苯蝶啶片(北京降压0号)等,以晨7时左右为最佳服用时间。(3)抗抑郁药:抑郁的症状如忧郁、焦虑、猜疑等常表现晨重晚轻,氟西汀(百忧解)、帕罗西汀(赛乐特)宜于晨服。(4)泻药:硫酸镁盐类泻药在晨服可迅速在肠道发挥作用,服后5小时可致泻。

餐中服。(1)降糖药:二甲双胍、阿卡波糖、格列美脲宜餐中服。阿卡波糖应随第一口餐吞服,以减少对胃肠道的刺激。格列美脲于第一次就餐时服。(2)抗真菌药:灰黄霉素难溶于水,如与脂肪餐同服后,可促进胆汁的分泌,促使人体吸收,可提高血浆浓度近2倍。(3)助消化药:表飞鸣、酵母、胰酶、淀粉酶宜在餐中吃,一是与食物混在一起以发挥酶的助消化作用,二是避免被胃液中的酸破坏。

必要时服。通常是指患者在一般情况下不用,而在症状发作时或有特殊用途时服用,如解热药、镇痛药、止喘药和防晕药等。这些药品在使用时应注意用药间隔时间,不宜在短时间内反复使用,以免引起严重不良反应。

32、为什么一定要按时按量服药?

有些人患病吃药时随随便便。有的认为多吃些药,病会好得快些,也有的认为多吃几次或少吃几次无所谓,其实这样做不但会影响药物的效果,而且还可能给人体带来损害。

药品的用量直接关系到血液中药物的浓度,而达到一定的浓度是药物发挥药效的必要条件。剂量太小,达不到治疗目的;剂量太大,不一定能增加相应的药物疗效,相反会加重药品的不良反应,甚至引起中毒,尤其是一些治疗剂量和中毒剂量较为接近的药物。由此可见,药物的使用剂量和用药间隔时间不是随便确定的,而是有一定的科学依据,并且每种药物各不相同。因此,病人服药一定要遵医嘱或按说明书按时按量服用。

33、饮酒可增加哪些药的不良反应?

(1)白酒在本质上为一种镇静剂,可增强镇静药、催眠药、抗抑郁药、抗精神病药对中枢神经的抑制作用,加重对中枢神经的抑制,出现嗜睡、昏迷,在服用苯巴比妥、佐匹克隆、地西泮、利培酮期间应禁酒。

(2)白酒可刺激胃肠黏膜,引起水肿或充血,同时刺激胃酸和胃蛋白酶分泌,如同时服用解热镇痛药阿司匹林、吲哚美辛、布洛芬、阿西美辛等,会加重对胃肠黏膜的刺激,增加发生胃溃疡或出血的危险。

(3)口服降糖药苯乙双胍、格列本脲、格列喹酮、甲苯磺丁脲时忌饮白酒,因酒可降低血糖水平,同时加重对中枢神经的抑制,易出现昏迷、休克、低血糖症状。

(4)服用呋喃唑酮(痢特灵) 一周前后,哪怕是饮用少量酒,也会出现面部潮红、心动过速、恶心、呕吐、头痛等反应,这是因为药品可抑制酒精代谢物乙醛的再分解,造成乙醛在体内大量堆积而引起中毒。

另外,长期饮酒或饮酒过量,超过肝脏的解毒能力,会造成肝脏损害,形成肝硬化或脂肪肝,使对药物代谢迟缓。

34、为什么青霉素等药物在使用前要作皮试?

有些药品如青霉素、链霉素、头孢菌素、碘、局麻药、免疫调节剂、生物药品(酶、抗毒素、类毒素、血清、菌苗、疫苗)等在给药后极易引起过敏反应,甚至出现过敏性休克,为安全起见,需在注射给药前进行皮肤敏感试验,皮试后观察15-20分钟,以确定阳性或阴性反应。

尤其是青霉素极易引起过敏反应,轻者可见发热及皮疹,重者则见渗出性多形红斑、剥脱性皮炎并可伴高热及全身中毒症状,最可怕莫过于过敏性休克,抢救不及时可导致死亡。因此医生和患者都应该了解是不是过敏体质和有没有药物过敏史。可能许多人对这些都不清楚,所以,用青霉素等前都必须作皮试,皮试有阳性反应的不能用青霉素。当然,皮试只能反映大部分患者情况,极少数人虽然皮试为阴性,也有可能会发生过敏反应。

35、治疗感冒可选用哪些药?

感冒是一种常见病,它多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目前几乎没有有效的治疗药物,只要无并发症,注意休息,多饮水,进食易消化食物,补充营养,保持口腔、鼻腔清洁,一般健康成年人患感冒后几日即可自愈。针对发热、头痛、鼻塞、流涕等症状,可选用非处方药解热镇痛药。

(1)阿司匹林,是使用时间最长、使用最多的解热镇痛药,能减轻感冒引起的发热、头痛、全身酸痛等症状。

(2)对乙酰氨基酚,又称扑热息痛。其解热作用与阿司匹林相似,但对胃肠道刺激性小。对阿司匹林的副作用不能耐受者及对阿司匹林过敏者,可以应用本品。

(3)布洛芬,可用于感冒引起的发热、疼痛等。其剂型有颗粒剂、口服溶液剂、缓释片剂等。

(4)阿苯片,主要用于小儿退热及预防发热所致之烦躁不安。

(5)散利痛片,其退热作用与阿司匹林相似,镇痛作用似乎优于阿司匹林。

(6)复方对乙酰氨基酚片,其退热作用与对乙酰氨基酚相同,镇痛作用较强。

(7)美息伪麻片,用于感冒的退热及止痛,并可止咳及缓解殊抑制鼻塞、流涕等感冒所引起的症状。

(8)双分伪麻片(日片)/美扑伪麻片(夜片),适用于缓解和减轻由感冒引起的发热、头痛、周身四肢酸痛、喷嚏、鼻塞、流涕、咳嗽、流泪等症状。同类制剂尚有咖酚伪麻片、双扑伪麻片、氨酚伪麻片、美酚伪麻片、扑尔伪麻片、酚麻美敏片等。

(9)为缓解鼻塞,局部可滴用萘甲唑啉、羟甲唑啉、赛洛唑啉滴鼻剂。

36、头痛时可选用哪些药?

头痛的治疗主要是对症,一般可选用解热镇痛药止痛,头也就不痛了。

用药可首选对乙酰氨基酚,成人一次0.3-0.6克,6-12岁儿童一次300-500毫克或10-15毫克/公斤体重,于头痛发作时服,成人一日不宜超过2克。布洛芬镇痛作用较强,口服成人一次0.2-0.4克,每隔4-6小时1次,一日最大剂量2.4克,儿童一次5-10毫克/公斤体重。阿司匹林可减少炎症部位具有导致痛觉作用的物质----前列腺素的生成,故有明显的镇痛作用,成人一次0.3-0.6克,一日3次或疼痛时服,但对3岁以下儿童不宜。对紧张性头痛,长期精神比较紧张者,推荐合并服用谷维素、维生素B1。

37、发烧时,怎样使用退烧药?

发烧是许多疾病共有的症状之一,就其对人体有利的一面而言,体温适度升高能促进人体机能旺盛,使机体的生物代谢或解毒、排毒过程加速,同时机体的免疫抗病能力也得到充分发挥,体内抗体水平增高、白细胞吞噬消除病原体的能力得到加强,等等。这一切均有利于调动人体的免疫抗病功能,有利于人体对侵入体内的病原体的清除和促进机体的康复。但是,过度的发热会使人体功能发生障碍,导致抽筋、惊厥、昏迷等严重反应,发热过久还可造成人体消耗增加,营养供给不足而引发其他病症。

退烧药通过调节人体机能使人体体表血管扩张,进而借助于出汗、自觉过热而脱衣等过程使散热增加,同时抑制寒战、使机体产热减少。它能有效地控制发烧,使体温降低,但不能根本解除引起发热的病症,故在单独使用时,一旦药效过后,体温又可再度升高。可见,治疗发烧不论病因病情一概地使用退烧药是不行的。

一般来说,家庭中使用退烧药有以下原则:

(1)病因不明不用药。对病因不明的发热不能乱用退烧药,尤其在发热初起时更不能乱用,以免因用药干扰了发热原有的规律而引起医生误诊。

(2)短期低烧免用药。低烧指体温在38.5℃以下的发烧,这种体温升高在小儿可以几乎看不出异常,在成人则往往已可引起明显的不适反应。

(3)暴发高烧慎用药。当病人体温显著升高达40℃左右时,使用退烧药必须慎之又慎,对此类病人必须减少每次药量,谨慎用药。

(4)小儿发烧早诊治。儿童不同于成人,其对一般低烧的反应往往不明显,但其体温升高快,往往下午还好好的,入夜却骤起高热,以至抽筋。因此,对小儿发烧必须引起足够重视,即使是低烧也应及时就诊,并须配备一些临时使用的退烧药,以免夜里骤起高烧时手足无措。

(5)服药期间多饮水。所有退烧药都会引起病人出汗,这是增加人体散热、使体温降低的表现之一,这一过程往往会消耗病人较多的能量、水和水溶性维生素,故而发烧病人在使用退烧药期间宜多饮水,尤其应多饮糖水,同时可口服B族维生素及维生素C,这均有利于病人机体功能的康复。未用退烧药的发烧病人,也应多饮水和补充水溶性维生素,以帮助机体通过自身调节而降低体温。

(6)必要时辅以物理降温。对一些病势凶猛、40℃以上高烧持续不退的病人,在使用退烧药的同时,可辅以物理方法降温,以防病势进一步恶化而致病人抽筋或昏迷。具体方法为:用不透水的塑料袋或暖水袋灌入冰水或冷水,将其分别安置在病人的头颈下及腋窝、大腿根部、胸口等有大血管经过的部位,条件许可时还可配用稀释酒精液作全身擦浴,以加速体内散热,控制病情发展。

退烧药很常用,但其毒副作用也是十分常见。诸如药疹、胃肠道反应、血液系统反应及对肝肾功能的损害等,都十分常见,尤其是当久用或过量使用此类药物时,毒副作用更加显著。因此,退烧药必须慎重使用,基本原则应该是能不用就尽量不用。

38、高血压患者用药有哪些注意事项?

高血压病一旦确诊,就应合理、安全地服药治疗。现介绍其用药五忌:

(1)忌突然停药。长期服用降压药的高血压患者,如果突然减量或停药,可使血压反跳而引起一系列反应,称为降压药停药综合症。主要表现为血压突然急剧升高,头昏、头痛、乏力、出汗等;有的因血压骤升而并发心血管痉挛、心肌梗死或脑血管意外而危及生命。这是由于长期服药使机体产生耐药性和依赖性,突然停药而出现反弹现象,血压反而升高。

(2)忌快速降压。血压降得太快太低,使脑、心、肾的供血减少,可诱发心绞痛、肾功能衰竭、缺血性中风等。因此服药时要严遵医嘱,不得擅自增加药量。

(3)忌不择时服药。高血压患者以每天上午7时至9时、下午3时至6时的血压最高,午夜最低。因此,研究发现把传统的一天3次服药法,改为在血压自然波动的两个高峰期前半小时用药,以便更有效地控制血压升高。轻度高血压病人忌睡前服药;中、重度患者入睡前只能服白天用量的1/3,而且应在睡前3-4小时服。

(4)忌不定期检查。定期检查血脂浓度是反映用药是否合理的重要程序。有人认为,若治疗6周未见血脂升高,说明所用降压药安全、合理、有效,可继续服用,否则就应改用其他药治疗。

(5)忌胡乱用药。降压药品种较多,作用的部位、效果各异,适应症、副作用、禁忌症各不相同。因此,用哪种药好,应遵医嘱,忌个人不加选择地乱用药。

39、肝功能不好的患者用药应注意什么?

许多药物能引起或加重患者肝功能的损害,常用的对肝功能有损害的药物有巴比妥类镇静药、氯丙嗪、苯妥英钠、消炎痛、抗生素(四环素、红霉素、克林霉素、头孢菌素等)、血脂调节药(他汀类)、抗真菌药(氟康唑、伊曲康唑、灰黄霉素、酮康唑)、抗结核药(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甲睾酮及某些抗肿瘤药等。肝功能不好的患者要避免服用能加重肝损害的药物,服用其他药物也要严格遵守药品使用说明书规定的用法用量。用药过程中还要定期作肝功能化验,一旦发现肝功能异常,应马上停止用药或改用其他药。详细情况要向医师咨询。

40、肾功能不好的患者用药应注童什么?

许多药物能加重患者肾脏的损害,例如巴比妥类镇静药、水杨酸类解热镇痛药、链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异烟肼等。具体哪种药物会加重肾脏的损害,要认真阅读药品使用说明书或向医务人员咨询。用药时一定要遵守说明书规定的用法用量。

41、吃哪些药时不能饮酒?

从广义上说,白酒也属于—种药品,饮用后对人体先是出现欣快和兴奋作用;继而对中枢神经产生抑制作用,并扩张血管,刺激或抑制肝酶代谢系统。总体上,药与酒的相互作用结果有二:一是降低药效,二是增加药品的不良反应。

(1)服用抗痛风药别嘌醇同时饮酒,会降低药效,影响其抑制尿酸生成的作用。

(2)服用抗癫痫药苯妥英钠,饮酒会使药效迅速丢失,大大降低治疗作用,对发作不易控制。

(3)服用降压药利血平、复方利血平、复方双肼屈嗪期间饮酒,非但不降压,反而可使血压急剧升高,导致高血压脑病、心肌梗死。

(4)白酒可使维生素B1、维生素B2、烟酸、地高辛、甲地高辛的吸收明显减少。

(5)酒可使平喘药茶碱的吸收率增加,还可使茶碱缓释片中的缓释剂溶解,而失去缓释作用,使药效的持续时间缩短。

(6)应用抗癫痫药卡马西平时宜避免饮酒,因为其可降低病人对药品的耐受性。

42、吃哪些药时不能喝茶?

茶叶中含有大量的鞣酸、咖啡因、儿茶酚、茶碱,其中鞣酸能与多种含金属离子药如钙(乳酸钙、葡萄糖酸钙)、铁(硫酸亚铁、乳酸亚铁、葡萄糖酸亚铁、琥珀酸亚铁)、钻(氯化钴、维生素B12)、铋(乐得胃、迪乐)、铝(氢氧化铝、硫糖铝)结合而发生沉淀,从而影响药品的吸收。

茶叶中的鞣酸,能与胃蛋白酶、胰酶、淀粉酶、乳酶生中的蛋白结合,使酶或益生菌失去活性,减弱助消化药效。鞣酸与四环素(胍甲环素、米诺环素、多西环素)、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螺旋霉素、麦迪霉素、交沙霉素、罗红霉素、阿奇霉素)相结合而影响抗菌活性;反之四环素、大环内酯抗生素同时也可抑制茶碱的代谢,增加茶碱的毒性,常致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因此服用上述两类抗生素时不宜饮茶。另外,鞣酸也可与生物碱(麻黄素、硫酸阿托品、可待因、奎宁),苷类(洋地黄、地高辛、人参、黄芩)相互结合而形成沉淀。

茶叶中的咖啡因与助眠药(苯巴比妥、司可巴比妥、佐匹克隆、地西泮、硝西泮、水合氯醛)的作用相拮抗;服用抗结核药利福平时不可喝茶,以免妨碍其吸收;茶叶中的茶碱可降低阿司匹林的镇痛作用。

浓茶中的咖啡因和茶碱能兴奋中枢神经,加快心率,不但加重心脏负担,且易引起失眠,与抗心律失常药的作用相悖。

43、哪些患者及吃哪些药时不宜饮咖啡?

(1)咖啡中成分是咖啡因,可提高人体的灵敏度,加速新陈

代谢,改善精神状态,促进消化功能。但咖啡因易与人体内游离的钙结合,随后以结合物由尿液中排出体外,因此,长期饮用会致缺钙,诱发骨质疏松症。

(2)过量饮用咖啡,可致人体过度兴奋张、失眠、心悸、目眩、四肢颤抖等;对长期饮用者一旦停饮,容易出现大脑高度抑制,表现为血压下降、头痛、狂躁、抑郁等。

(3)咖啡因易与维生素B1结合,引起维生素B缺乏症。

(4)咖啡可刺激胃液和胃酸的分泌,对有胃溃疡或胃酸过多的人不宜饮用。

(5)咖啡可兴奋中枢神经,可拮抗中枢镇静药、助眠药的作用,患有失眠、烦躁、高血压者不宜长期饮用。且过量饮用咖啡,也使抗感染药物的血浆浓度降低。

44、吃哪些药时不宜吃食醋?

食醋的成分为醋酸,浓度约5%,为弱酸性,若与碱性药(碳酸氢钠、碳酸钙、氢氧化铝、红霉素、胰酶)及中性药同服,可发生酸碱中和反应,使药品失效。

(1)磺胺药不宜与食醋同服。因前者在酸性条件下,溶解度降低,可在尿道中形成磺胺结晶,对尿路产生刺激,出现尿闭和血尿。

(2)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不宜与食醋同服。应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奈替米星、阿米卡星)时应使尿液呈碱性,其目的有二:一是抗生素在碱性的环境下抗菌活性增加,二是此类抗生素对肾的毒性大,在碱性中可避免解离,并宜多喝水并加快药的排泄。但食醋正与此相反。

(3)服用抗痛风药时不宜多食醋,宜同时服用碳酸氢钠,以减少药对胃肠的刺激和利于尿酸的排泄。

45、吃哪些药时不宜多吃盐与酱油?

盐又叫氯化钠,对药效和某些疾病有一定的影响,正常人体在服用喹诺酮类抗感染药,特别是诺氟沙星、氧氟沙星、左氧沙星时,与牛奶一起服用,其药物血浆浓度比起以白开水送服

内总钠量为150克,维持血液的容量和渗透压,但吃菜过咸或摄入盐量过多,既可增加体内血容量,使血压升高,又可诱发高钠血症。同时食盐过多可影响到两类药的效果一是由于盐的渗透压的作用可使血容量增加,促发充血性心力衰竭或高血压,影响降压药的效果:二是食盐过多导致尿量减少,使利尿药的效果降低。因此,对有肾炎、风湿病伴有心脏损害、高血压患者,要严格限制食盐的摄取,建议—日的摄入量在6克以下。

酱油一般以大豆制成,其中含大量的钙、镁等金属离子,因而在服用四环素、氟喹诺酮类抗菌药时,多食酱油容易形成的金属络合物不被胃肠道吸收,降低其抗菌效果。当与抗结核药同服时,也有此类现象。

46、吃哪些药时不宜或宜食用鱼虾?

(1)治疗帕金森病口服左旋多巴时,宜少吃鱼虾等高蛋白食物,因为高蛋白食物在肠内产生大量的阻碍左旋多巴吸收的氨基酸,使药效降低。

(2)服用抗结核药异烟肼时,不宜进食鱼虾,因为药品可干扰鱼类所含蛋白质的分解,使中间产物酪胺在人体内积聚,发生中毒,出现头痛、头晕、皮肤潮红、心悸、肿胀、麻木等症。

但凡事总有相反的例子,在服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风湿或类风湿性关节炎时,宜吃高蛋白鱼虾等食物,因为皮质激素可加速体内蛋白质的分解,并抑制蛋白质的合成,适当补充高蛋白食物,可防止体内因蛋白质不足而继发其他病变。

47、吃哪些药时不宜吸烟?

吸烟与吃药有关联吗?答案无疑是肯定的!吸烟能影响药品的吸收、作用和药效。

(1)烟草中含有大量的多环芳香烃类化合物,可增加人体肝脏中药酶的活性,加快对药品的代谢速度。如吸烟者服用安眠药地西泮(安定)、氯氮卓(利眠宁)时,其血浆浓度和疗效均降低。又如服用西咪替丁治疗胃溃疡的患者,吸烟可延缓溃疡的愈合,而加重出血。

(2)吸烟可破坏维生素C的结构,使血液中的维C浓度降低。

(3)烟草中的烟碱可降低呋噻米的利尿作用:并增加氨茶碱的排泄,使其平喘作用减退和维持时间缩短。

(4)吸烟可使人对麻醉药、镇痛药、安定药、镇静药和安眠药的敏感性降低,药效变差,需要加大剂量来维持;同时降低抗精神病药氯丙嗪(冬眠灵)的作用,使患者易出现头昏、困倦、疲乏等不良反应。

(5)吸烟可促使儿茶酚胺释放,减少皮肤对胰岛素的吸收,降低胰岛素的作用。

一般的病人在服药前后,都知道忌食生冷、辛辣、油腻的食物,但却不知应当忌烟。这主要缘于吸烟者对烟草所致的环境和身体的危害性尚不完全清楚,或是掉以轻心,或吸烟与疾病的最重要的因果关联在一开始就被忽视了,弱化了对吸烟者的劝诫力度。

48、服用哪些抗感染药不宜进食?

抗感染药的血浆浓度较低,追其原因有二:一是由于吸收不良,二是因菌种的不同而达不到充分的疗效。但人们还未曾所知,若与牛乳或奶酪合用,是要降低血浆浓度的。浓度要低50%左右。

另外,头孢拉定(泛捷复)与食物或牛乳同服可延迟吸收:头孢克洛与食物同服所达血浆峰值浓度仅为空腹服用的50--75%。氨苄西林、阿莫西林、阿奇霉素、红霉素、克拉霉素的吸收也受食物的影响。

但凡事总有例外,有两个抗感染药与众不同,灰黄霉素的浓度较难到达指甲(趾甲)板,故治疗手足甲癣的时间较长,为增加吸收,适宜在餐后特别是与脂肪餐同服;另罗红霉素若与牛奶同服,因脂溶性增强而使药物的吸收良好。

49、吃哪些药可使司机犯困?

在生活中服用有些药后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疲倦、嗜睡、困乏和精神不振,因此在服后宜稍事休息或小睡,不宜驾车、开拖拉机、操作机械和登高作业,以防出现危险和人身事故。

可引起司机嗜睡或犯困的药有:

(1)抗感冒药:多采用复方制剂,组方有解热药、鼻黏膜血管收缩药或抗过敏药,后两者可缓解鼻塞、打喷嚏、流鼻涕和流泪等症状,但吃药后易使人犯困。

(2)抗过敏药:可拮抗致敏物,同时也抑制大脑的中枢神经,引起镇静,服后表现有神志低沉、嗜睡,其强度因个人的敏感性、品种和剂量而异。

(3)镇静催眠药:所有的镇静催眠药对中枢神经都有抑制作用,而诱导睡眠。

(4)抗偏头痛药:苯噻啶服后可表现有嗜睡、困倦和疲乏。

(5)治胃反酸药:西咪替丁、奥美拉唑(洛赛克)、兰索拉唑(达克普隆)、泮托拉唑(泰美尼克)服后偶见有疲乏、困倦的反应。

50、怎样正确服用中成药?

在中成药的服用方法上,须注意以下几点:

(1)严格按量服用:中成药治病,药量有一定的灵活性,有时不易准确掌握。由于有的中医在处方时,对中成药的每次服用量往往不专门注明,故在具体使用时,病人首先应看清药品标签或说明书。有时,中成药小粒丸剂的说明书上虽写着每次服多少克,但却未标明多少粒药为多少克,这常常会给病人带来困惑。遇此情况时,病人不可怕麻烦,应向执业药师问明换算方法或每次服药粒数。中药不是绝对无毒的,有些药性剧烈的药,用量稍有超过就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2)注意服药禁忌:不仅对中成药的服用量须认真对待,而且对有关药物的禁忌症也丝毫马虎不得。用药前必须详阅该药品的说明书,了解该药品的使用禁忌。凡药品说明书中所列禁忌事项,均应按章执行,予以避忌。孕妇、小儿或年老体虚者,更要谨慎,凡药性猛烈的中成药还须减量慎用。

更多资讯请继续查看环球网校医考网。

【小编提示】以上内容为“执业药师须知|安全用药科普知识读本”。环球网校执业药师提供丰富的备考资料和考试报名相关信息,是您值得信赖的考试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