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统计师 > 统计师备考资料 > 09年统计师《统计工作实务》第四章辅导四

09年统计师《统计工作实务》第四章辅导四

更新时间:2009-10-19 15:27:29 来源:|0 浏览0收藏0

统计师报名、考试、查分时间 免费短信提醒

地区

获取验证 立即预约

请填写图片验证码后获取短信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免费获取短信验证码

  3.最终使用结构的统计分析

  为反映最终消费与资本形成的关系,首先要以国内生产总值为基础,计算最终消费和资本形成各自所占比例,一般分别称其为最终消费率和资本形成率,即:

  最终消费率=最终消费/国内生产总值

  资本形成率=资本形成总额/国内生产总值

  [例2-9]根据表2-9提供的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数据,计算反映最终使用结构的统计指标,分析中国GDP的使用结构。

  表2-9 中国各年支出法GDP构成资料 单位:亿元

 年份
支出法GDP
最终消费支出
资本形成总额
净出口
1980
1985
1990
1995
2000
2003
4551.3
8792.1
18319.5
58510.5
89340.9
121511.4
2976.1
5773.0
11365.2
33635.0
54600.9
67442.5
1590
3386.0
6444.0
23877.0
32499.8
51382.7
-14.8
-366.9
510.3
998.5
2240.2
2686.2

  根据所提供数据,可以计算各年最终消费率和资本形成率(见表2-10)。可以看到,20余年间,中国GDP总量有了很大增加(如果不考虑物价变化。这种增加接近30倍),但最终使用结构的格局却没有根本性变化,一直保持着较高的投资率,而且,还有上升的趋势,2003年甚至达到42.3%的历史高位。因此,可以说,在从需求角度拉动经济增长的各因素中,资本形成发挥着重要作用。

  表2-10 中国各年GDP最终使用构成指标

年份
最终消费率%
资本形成率%
1980
1985
1990
1995
2000
2003
65.4
65.7
62.0
57.5
61.1
55.5
34.9
38.5
35.2
40.8
36.4
42.3

  4.以国内生产总值为基础的国际比较

  国际比较是国民经济统计的重要内容。最引人注目的是以国内生产总值为基础所进行的比较。通过比较,可以在总体上说明一国经济与其他国家经济之间的差异,作为经济发展水平、国民富裕水平等方面判断的依据。

  国际上形成了两种方法 1、汇率法:操作简单,容易使用的方法。  2、 购买力平价法:受多种因素影响,限制了使用。

    2009年统计专业资格考试辅导招生简章

  环球网校2007年统计师辅导通过率

  2009年统计师考试时间:2009年10月25日

    

统计师备考资料全部免费下载

  • 考试大纲
  • 备考计划   
  • 真题答案与解析
  • 易错练习
  • 精讲知识点
  • 考前冲刺提分   
点击领取资料

分享到: 编辑:环球网校

资料下载 精选课程 老师直播 真题练习

统计师资格查询

统计师历年真题下载 更多

统计师每日一练 打卡日历

0
累计打卡
0
打卡人数
去打卡

预计用时3分钟

环球网校移动课堂APP 直播、听课。职达未来!

安卓版

下载

iPhone版

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