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临床执业医师 > 临床执业医师行业动态 > 老师呼吁:预防心脑血管疾病,要把坏胆固醇管起来

老师呼吁:预防心脑血管疾病,要把坏胆固醇管起来

更新时间:2014-05-22 10:12:45 来源:|0 浏览0收藏0

临床执业医师报名、考试、查分时间 免费短信提醒

地区

获取验证 立即预约

请填写图片验证码后获取短信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免费获取短信验证码

摘要 2014年5月14日,由国家卫生计生委疾控局、宣传司、中国健康教育中心、中国记协办公室等联合发起的大型健康传播公益项目“中国健康知识传播激励计划(胆固醇管理?2014)”在京启动。

  

  2014年5月14日,由国家卫生计生委疾控局、宣传司、中国健康教育中心、中国记协办公室等联合发起的大型健康传播公益项目“中国健康知识传播激励计划(胆固醇管理?2014)”在京启动。

  积极应对慢病负担 加强胆固醇管理

  国家卫生计生委疾控局监察专员常继乐表示,伴随工业化、城镇化、老龄化进程加快,慢性病导致的死亡已经占到我国总死亡的85%,导致的疾病负担占总疾病负担的70%。慢病知识的传播应当政府主导、部门协作、动员社会、全民参与,共同行动。

  据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发布的《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2》显示,估计我国心血管病(冠心病、脑卒中、心衰、高血压)现患人数为2.9亿。也就是说每10个成年人中就有2人患心血管病。估计我国每天心血管病死亡9590人,每10秒就有1人死于心血管病。

  心血管疾病的高发与庞大的血脂异常人群关系极为密切。“坏”胆固醇升高是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上升的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陈伟伟教授指出:控制“坏”胆固醇是降低心血管死亡的关键因素。胆固醇控制问题已经成为我国积极应对慢病负担、积极有效进行中国心脑血管病防治的重要支点。

  然而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血脂异常的诊断率和规范治疗率依旧偏低。据一组中美两国数据对比显示,我国人口血脂异常的诊断率只有11%,比美国低了近40%,治疗率也低了20%;。此外,我国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也处于较低水平,使用他汀类药物干预并长期治疗的比率很低。高的“坏”胆固醇对公众健康的危害还在持续,急需采取措施予以干预

  “坏”胆固醇是导致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阜外心血管病医院顾东风副院长在现场发布了《胆固醇管理知识要点》,并指出:对于胆固醇的认知,大众甚至一些医务工作者还存在着误区。其中最重要的两个误区是:误认为“高血脂”就是“高甘油三酯”,还有就是认为所有人的胆固醇控制目标都是一样的。

  其实,胆固醇是血液中一种类似脂肪的物质,胆固醇也分“好坏”。胆固醇主要分为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两种。前者对心血管有保护作用,是“好胆固醇”;后者会附着在血管壁上,一旦过量,就会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因而被称为“坏胆固醇”。

  “坏胆固醇”危害极大。“坏胆固醇”增多时,会使血液变稠,在血管壁上形成斑块,斑块会逐渐长大,逐渐堵塞血管,使血流减少,引发冠心病和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更危险的是,不稳定的斑块还会破裂或脱落,掉下来的小斑块会在短时间内迅速堵塞血管,导致急性心肌梗死或脑中风,危及生命。有研究显示冠心病死亡中,77%归因于胆固醇水平的增高。这一比例远远高于高血压、糖尿病、吸烟、BMI(体脂健康指数)等其他多个与冠心病的发生相关危险因素。

  我国人群的胆固醇水平正不断攀升,成为造成国人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以北京为例,1984-1999年冠心病死亡的增加,其中77%归因于胆固醇水平的增高。虽然控制胆固醇长期以来一直是医疗工作者所关注的,但是却最易被大众所忽视。

  控制胆固醇关键是要提高防治意识,改变“三低”现状。所谓“三低”是指大众对“胆固醇”这一心脑血管疾病高风险因素的知晓率低,血脂异常和高血压的诊断率和规范治疗率低,以及冠心病和脑卒中他汀等二级预防药物使用率低问题。这些都是我国心脑血管疾病领域日益凸显的问题。因此要重视坏胆固醇的监控和防治,其中的关键是要提高公众对坏胆固醇危害的知晓率及接受干预治疗的依从性。一旦发现坏胆固醇偏高,一定要到医院进行进一步检查。对于那些心血管疾病的高危人群(例如心肌梗死、脑卒中、糖尿病等),更应与医生充分沟通,尽早接受正确治疗。”

  借鉴国外经验,心脑血管疾病防治战线应前移

  早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就出现了“由升转降”的拐点。美国从1980年开始冠心病死亡率呈下降趋势。用IMPACT模型定量分析一级预防与二级预防中控制危险因素的贡献, 结果发现:在1980-2000年减少的316,100例死亡人数中,79%归因于一级预防,其中胆固醇控制的贡献为43%、降压为39%、戒烟为18%。在2011年针对一级预防美国全面启动了“百万心脏项目”,目标是在未来5年内预防100万例冠心病和卒中新增病例。因此,改变传统的“重治疗、轻预防”的理念,将心脑血管疾病防治战线前移,提高医生对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的重视是降低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的有效方式。

  胆固醇的管理对我国冠心病死亡率的下降同样十分重要。国内外的血脂防治指南均提出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首要的治疗目标。大量循证医学研究证实,降低“坏胆固醇”(LDL-C)能显著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而他汀类药物是降低“坏胆固醇”首选药物。其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处理方面,能够减少主要血管事件,例如在预防死亡、心肌梗死和中风方面的疗效已超越所有其他类调脂药物。遗憾地是,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他汀药物的使用率很低,仅有1.7%。因此,心血管医生应该充分评估患者的心血管病风险,对尚未发生冠心病的高血压、糖尿病这些高危人群,加强胆固醇管理,积极他汀药物治疗,使 “坏胆固醇”达到治疗目标值。

  控制胆固醇: 健康是有颜色的!

  阜外心血管病医院顾东风副院长重点指出,并非所有人的胆固醇控制目标都是一样的。我国目前大部分医院的血脂化验报告单上,只有血总胆固醇高于6.2毫摩尔/升(6.2mmol/L)才标明为异常。其实,这个数值所标明的是健康人胆固醇的理想范围。由于胆固醇在不同危险人群中引发心血管事件的危害程度不同。因此“坏胆固醇“水平要控制在什么范围需要因人而异。如果用红色(极高危)、橙色(高危)、黄色(中危)和绿色(低危)分别代表未来10年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危险程度,则不同危险程度的人群有着不同的“坏胆固醇”控制目标。整体危险性水平越高的人群,其“坏胆固醇”水平必须控制得越低。

  呼吁:了解胆固醇、控制胆固醇

  国家卫生计生委宣传司毛群安司长表示,提高大众对胆固醇及血脂的知晓率对心血管疾病的防控有着重要意义,健康传播应当把目标人群选准、把知识搞准、把传播途径通畅,让他们了解了权威的知识,并且能够指导自己的行为,这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向大众传递有用的、听得懂的健康知识。

  健康知识宣传员白岩松表示,做健康激励计划的宣传员已经进入到第8个年头了,8年时间谈不上短,但是我们来做健康知识的传播8年只是刚起步。不良的生活方式,老百姓健康知识的这种相对匮乏,以及医学科普的不足,不是一个8年能够解决的。想把这件事情做好,就是你每天都要去做与此相关的事情,是一个长跑,我觉得即便是第8个年头,也仅仅是开始。因此做好健康知识相关的传播,尤其我非常喜欢今年主题胆固醇管理的“管理”二字,我觉得人生需要管理,健康最主要的就在于管理,而管理需要相关知识的传播。

  来源:中国健康教育中心传播部

 

相关推荐:

国家卫计委首届健步走暨“携手共进再创辉煌”团队健走活动启动仪式举行

全国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工作现场会召开

我国哮喘病患者达3000万 接受规范化治疗者比例不足5%

卫计委纪检组对收回扣红包发现一起查处一起

脊灰疫苗公众宣传策略研讨会在京召开

临床执业医师备考资料全部免费下载

  • 考试大纲
  • 备考计划   
  • 真题答案与解析
  • 易错练习
  • 精讲知识点
  • 考前冲刺提分   
点击领取资料

分享到: 编辑:环球网校

资料下载 精选课程 老师直播 真题练习

临床执业医师资格查询

临床执业医师历年真题下载 更多

临床执业医师每日一练 打卡日历

0
累计打卡
0
打卡人数
去打卡

预计用时3分钟

环球网校移动课堂APP 直播、听课。职达未来!

安卓版

下载

iPhone版

下载

返回顶部